06.13 三本考生,五站考研,考上清華,考研失敗!是否值得再戰?

今天在網上看見一篇帖子,一個三本學生,五戰考上清華,是不是很有一種吊絲逆襲大反轉的感覺,下面是帖子原話:

三本考生,五站考研,考上清華,考研失敗!是否值得再戰?

也不怕你們笑話,我三本破學校的學生,五戰考上了清華的專碩。 二戰你就慫了?你也是太小看天下英豪的魄力了。 至於你問值不值,我活了這麼久一直昏昏噩噩的,這算是我第一件拿的出手的事情了。 世界上那麼多普通人,說真的,他們的時間一分也不值。一個乞丐的五年值錢嗎?一個打工仔五年的時間值錢嗎?一個工廠裡幹活的廠仔五年的時間值錢嗎?一個幹苦力五年的時間值錢嗎?這些通通都不值錢,五年前他在當乞丐,五年後他還是乞丐,何來浪費一說。很多三本學校,五年前在私企打工,五年後依舊在私企打工。最多考個兩千工資的公務員上岸,熬命幹了一輩子混個科級幹部或者副處,和我爸一樣,又有什麼意義?

但是我考了五次,最後考上了清華,那我的這六年就沒白活,然後讀博,拿著這敲門磚敲開真正上層社會的大門,成為精英。(本人家庭都是三線城市公務員,一個副處一個科級,但是沒錢沒權,生活很苦,以前看別人拿個蘋果就羨慕半天) 說點不好聽的,這六年沒日沒夜的學習時光真的不算什麼大不了的。我第一次考研是22,考了六年28,清華專碩讀3年31歲,再讀個博35歲左右,也沒什麼。人的精彩在於你的地位和能力。一個乞丐,就算有一萬歲,又有什麼意義?

順便說一下,我在清華找到了我的女朋友,她是其他c9的本科生,武漢人。老牛吃嫩草,讓我欣慰的是她從沒有嫌棄過我年齡大。而且你認為,如果我沒考上清華,我能和這麼優秀的女生有交集嗎? 一個三本的男生和一個c9名校的女生能走一塊?這又不是言情小說。

這是我當年學習時候的桌子,我就在這上面,苦讀了六年,報了六次名,考了五次。 這些東西都在我手機上保存著,是我這一輩子的財富。 政治資料一年買一遍,數學年年買新網絡課程,什麼李永樂、王式安、張宇等等,通通買了一遍。從最開始一個數學概念能看一上午看不懂、對著數學題半天寫不下一個字到最後第三次考數一接近滿分,直到最後第五次考,一直很穩。給我根筆,我甚至能把高等數學從頭到尾給你講一遍。最後政治我背到給每年的風中勁草找不同。就到了這個地步。我懷疑高中我要有這麼拼,估計早就高考考上清華了。 六年,報名了六次,考了五次。前幾次學碩,最後考專碩(考的內容一樣,學習的時間一樣)。其實最後一回我考學碩估計也能上,但是當時為了穩妥還是報了專碩。

不要把眼光放那麼小! 你們說我屌絲也好,說我膚淺也罷,考上清華這個牛逼,我能吹一輩子,畢竟是中國最高等的學府,中國十四億人有幾個能考上?

而且學了六年也並不是沒有收穫,之前我的腦袋很迷糊,很僵硬,呆呆笨笨的,記不住東西。但是在這六年的學習當中,我徹底的開闊了自己的腦域,思維敏捷,英語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身體硬朗,聲音洪亮,雖然1.7米,但是很健壯,記憶力很好,還養成了一個愛好——寫詩。三本工科呆頭男通過考研倒成了一個文藝青年。 有人說別人都買房買車結婚生孩子了,你還在考研。這其實不耽誤,老婆讀書的時候慢慢找,總有屬於你的。至於房子車子,說實話,這些東西我根本不看到眼裡。貸款買的房子,一還還十年,房子是你的,你也老了,當了一輩子的房奴,其實很蠢的。如果你站的足夠高了,你還在乎沒有房子住?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共勉吧。

先不論帖子的真假,就這篇而言,你們有什麼想法呢?

考研失敗,是否值得再戰、再戰、再戰?他很堅持,五戰考研這種心境值得學習,讓我們看到了努力就會有回報,但是每個人境遇和環境不同,他這樣的做法不適合所有人,有點強迫將自己的價值觀灌輸給別人,例如就拿一個普通人來說(因為大部分考研的同學都是普通人,想考研改變命運)花六年考研,而且需要全心全意,那就不可能工作,六年開銷都是家庭支持,對於一個普通家庭而言,是很吃不消的。考研出來後,你覺得你有了競爭優勢,但是你有想過你的年齡嗎?出來時已經35,35歲進公司才開始職業生涯?考上清華就能一步青天了嗎?考了博士就能進入上層階級了嗎?這想法是不對的,高學歷是好,會有更多機遇和更廣闊的視野,但是並不能決定你的人生,不要對讀研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更不要神話研究生學位。小編也確實很佩服他,但是這種學歷至上,唯學歷論的腔調真的不能被吹捧。小編說這話其實也沒有針對任何人,這位同學確實很勇敢,很棒,但是這是不可複製的,屬於他個人,我們大部分都是普通人,沒有那麼多精力和時間,我們還是要考慮回報和結果的,考研這條路的確是一條成功的捷徑,但是,不是唯一,也不可能一定成功。

考研再戰,就和我上面說的,需要從個人出發,你要兼顧的不僅是你自己,還有你背後的一個家庭,條件允許的話,三戰之內都是可以的,再多就過了。其實,是否值得都是後話,因為在你不知道結果的情況下,你永遠都不會知道值不值得。

讀書無用論是錯的,學歷萬能論也是錯的,走上社會你會發現學歷真的就是“敲門磚”,而且只限於敲"應屆門"的磚…

你如果真的想一輩子做學術,報效祖國,忍受清貧而且毅力驚人那我覺得你40歲都可以去考。

如果你為了走上人生巔峰……

可以試試先去擺個攤接觸一下社會,說不定有更大的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