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卜蜂執行副總裁羅賓斯:全球蝦價低迷,與幾年前爆發這個疾病有關

中國水產頻道獨家報道,泰國卜蜂執行副總裁羅賓斯說,EMS是導致現在供應過剩的主要原因。

來自UCN水產資訊的消息,在危地馬拉水產養殖研討會上(危地馬拉拉安提瓜,2018年6月6—8日),世界上最大的養殖對蝦綜合生產商泰國卜蜂食品(CPF)執行副總裁羅賓斯·麥金託什(Robins McIntosh)對全球對蝦養殖現狀提出了若干激烈的評論。

他表示,近期全球蝦價下跌是由幾年前東南亞暴發的早期死亡綜合徵(EMS/AHPND)造成的。“當養殖出現問題時會發生什麼呢?蝦價會上漲。當蝦價上漲時,它刺激了新的投資。一些養殖戶增加了生產,儘管養殖成本較高,但因為‘市場付出了代價’導致產量激增。現在市場開始糾正過來了。我們現在正在進行市場調整,人們太樂觀了,坦率地說,他們生產的蝦太多,而且成本太高。現在我們將看到一場變革。”

卜蜂执行副总裁罗宾斯:全球虾价低迷,与几年前爆发这个疾病有关

他說,市場期待中國能收購世界上所有可以生產的蝦,這是一個“神話”。“這不是真的。我們忘記了中國過去為自己生產了足夠的蝦,並在2009年出口了30萬噸的蝦。然後EMS暴發,他們的產量下降了,中國開始進口蝦以彌補生產的損失。現在他們已經放慢了購買的速度。”

他補充說,在美洲,蝦的消費量每年增長約2%,日本消費量下降,歐洲需求持平。“進口型經濟體在全球唯一的增長是美國和中國。不要指望以任何價格出售所有的蝦,這不會發生。”羅賓斯說。

實際上,今年年初時,羅賓斯就預測過,對蝦產量將繼續提升,而且EMS已不是主要的問題。報告顯示,2016年全球蝦類出口量約達到275萬噸,2017年上升到300萬噸左右。生產力的提高可能使蝦的產量進一步增加,長期來看,這一數字在2018年將達到350萬噸。

羅賓斯認為,雖然過去EMS帶來了很大的損失,尤其是在東南亞地區,蝦的產量在十年時間裡一直處於下降狀態,但同時也帶來了很多新的生產方式,比如標粗模式。另外,在抗病種蝦的選育上也有很大的突破,因此,養殖的成功率是逐步提升的。相反,現在EHP的影響遠遠大於EM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