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茅臺酒收藏基本鑑定小知識

茅臺酒收藏,最忌買到假酒。因此,收藏之前,應學習一些基本的酒類鑑定知識:以茅臺酒為例,應瞭解自1950年起,幾十年來茅臺酒共用過多少種商標,哪些用於出口哪些用於內銷,用的什麼材質的紙張、什麼油墨印刷的。應瞭解這些商標分別使用於哪些具體年份。再仔細一些,不同的年份,茅臺酒商標的圖案、尺寸都是不同的,哪怕是微小的不同也需要熟練掌握。包裝上,共使用過多少種瓶子,瓶子的大小尺寸和材質有哪些不同。還有酒標和背貼,不同年份的文字、尺寸也有區別。最重要的是瓶口,如果是舊瓶裝新酒,瓶蓋就是鑑別真偽的核心。另外,近年來還出現了瓶身打眼的仿冒方法,就是在茅臺酒瓶上鑽孔後將原酒抽出,然後注入次品,這一點也需要格外注意。

從購買途徑來講,貴州茅臺集團在國內各個城市均設立了專賣店,到這些專賣店購買一般比較放心。再者,不管是商場還是超市所賣的白酒,都會有一份“酒類流通隨附單”。這種被稱為白酒“身份證”的小卡片,是鑑別酒類真假的重要依據。如果商家拿不出這個白酒“身份證”,購買者就應該有所警覺,以防止上當受騙。具體各個年代的茅臺酒鑑別知識後面會詳細闡述,下面我們學習一些基本而簡要的鑑別方法:

[1.生產廠家鑑別]

茅臺酒廠沒有和其他任何廠家聯營,也沒有將它的商標許可權與任何廠家共享,更沒有設立過一廠、二廠和分廠等。凡是註明為聯營廠、一廠、二廠或分廠生產的“茅臺酒”,完全可以肯定是假的。

[2.註冊商標鑑別]

茅臺酒全瓶貼“貴州茅臺酒”註冊商標,是用進口100克鋼版紙印製的,500毫升容量酒瓶的商標紙規格為90毫米×125毫米。內銷酒商標的圖案分三部分:中間是一條從右上方到左下方的60毫米寬白色斜帶,上下分別有兩條黑色細線和四條黑色粗線,把紅色的“貴州茅臺酒”五個字夾在中間。斜帶和左上角的相接處有13毫米寬的金色條,條上有“中外馳名”四個黑字。左上角為一紅色色塊,中間有直徑為35毫米的套金色邊的白圈,圈內有從上至下的環形麥穗,金色齒輪和紅五角星圖案。斜帶和右下角的相接處有一條細金線。在右下角的紅色色塊上,1986年以前的五星茅臺寫的是“地方國營茅臺酒廠出品”1986年下半年以後至2000年之前寫的是“中國茅臺酒廠出品”或“中國貴州茅臺酒廠出品”,白字下有“53%VOL,500ml”的標明酒度和容量的黑字。酒瓶背而說明的規格為65毫米×85毫米並以紅色套邊,套邊四周留有寬10毫米的白邊,出廠口期為藍色阿拉伯數字—商標印刷精美,色彩準確,切邊均勻。2000年之後,該處寫的是“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

茅臺酒收藏基本鑑定小知識

假“茅臺”的商標和背貼都是用普通紙張印刷的,商標規格為100毫米×140毫米,背貼規格為133毫米×85毫米。各種圖案配色混亂,層次不清晰,顏色偏淡,規格不一致,所用字體也與真商標有明顯區別,出廠日期字跡有紅色的,也有其他顏色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因五星標有政治色彩,故外銷茅臺一律用飛天標。其中,1968年至1975年的外銷茅臺因“文化大革命”用過8年葵花標—外銷茅臺白1 975年丌始在瓶標上註明度數,內銷五星茅臺白1986年開始在瓶標上註明度數,葵花茅臺從術註明度數—

[3.包裝材料鑑別]

常見的茅臺酒酒瓶是乳白色玻璃瓶,自1986年下半年開始使用封口為大紅色螺紋扭斷式防盜鋁蓋,頂部有“貴州茅臺酒”五個白字(注:字體的顏色在不同年份未必相同),瓶口無內塞。

茅臺酒收藏基本鑑定小知識

茅臺酒包裝材料

假“茅臺”的封門用深淺不同的紅色膠帽,有透明無字的,也有假造“茅臺”兩字的,瓶蓋有白色的,也有紅色的。蓋子的壁紋各異,有黃色扭斷式鋁蓋,也有塑料蓋外套扭斷式黃色鋁帽的。內塞有螺旋式、帶腰線、平頂等幾種。外包裝盒用的是不合格的劣質皮紙或其他材質(如下圖)。

茅臺酒收藏基本鑑定小知識

1990年3-5月出現日期標籤


1990年有兩種日期格式,先是如同1987年一樣標在瓶身上。1990年3-5月間開始出現生產日期標籤(圖1),貼在盒蓋內側。日期格式為藍色數字+漢字宋體。開始出現批號,格式為“90-11”。

從出現日期標籤到1990年底這段時間,背標延續其前的版本,上面有原印刷好的“年月日”字樣但留空白(圖2),生產日期印在標籤上:

1990年後至今,茅臺背標上的“年月日”字樣消失。 (圖3)

茅臺酒收藏基本鑑定小知識

[4.感官特點鑑別]

茅臺酒是用小麥制曲,經貯存二三年後方可出廠的。它的獨特感官指標是酒液無色透明,飲時醇香回甜,沒有懸浮物及沉澱,酒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經久不散。假“茅臺”多為用高梁酒、白乾酒、配製酒等冒充的,很難具有茅臺酒的色、香、味特點。

酒逢知己乾杯少,暢飲茅臺情更濃。飲用茅臺大有講究。有人將其歸納為開封驗其真、蕩香觀其色、咂香品其味、空杯嗅其香、掌香知其純等五部曲。在本書第二部分“茅臺之道”中,我們已詳細介紹了品味茅臺的方法,在此不再贅述。值得一提的是,喝茅臺酒,自然首先要確保手中的茅臺酒是真貨而非贗品。目前常見的茅臺酒一般使用三層防偽:1.圓形五星齒輪麥穗或飛天的鐳射標誌;2.意大利引進的防盜蓋;3.從美國3M公司引進的水印反射標籤。

[5.主要年份特徵]

50、60年代的主要特徵

特徵:土陶瓷瓶+木塞,封口為油紙紮塞在瓶口裡邊,外用豬尿泡皮綁紮,再用封蓋紙封口。

70年代的主要特徵

特徵: “三大革命”背標開始登上歷史舞臺,一直沿用至1982年10月份止:

75年以前的主要特徵

外包裝:有綿紙,在綿紙上有“中國貴州茅臺酒”的字樣

日期:為藍色漢字

膠套:紅色發亮

綿紙:存儲至今有一定的自然發黃、陳舊

包裝:木箱

76年以後的主要特徵

飛天商標上開始標註酒精度

綿紙包裝上無字,簡稱“無字飛天”

包裝:紙盒

80年代以後主要特徵

70年代開始產品的背標有“三大革命的字樣”, 1982年10月份停產。

1983年-1985年茅臺蓋頂上出現了“茅臺”暗字。

1986年8月份地方國營結束後由540ml改為500ml;開始使用鋁蓋,新增了54度茅臺,瓶身綿紙取消,使用外盒包裝:

90年代後主要特徵

1991年1月8日,在“中國貴州茅臺酒廠出品”的下面加標: “53%VOL 500ml”:

1997年以後的正標, “中國貴州茅臺酒廠出品”的下面加標: “53%(V/V)500ml”。

注意:80年代容量標註是ML大寫,90年代是ml小寫,也有大寫M,小寫1。還有小寫m,大寫L,容量全部大寫是80年代茅臺的獨有特徵。

90年代更改了代號,出現了準運證,酒精度標在瓶身上,同時到1995、1996年生產日期既標在瓶身上又標在瓶蓋噴碼上。

膠套識別法:生產日期標於瓶蓋噴碼,落點乾脆、邊緣圓潤、色料飽滿。

2000年以後主要特徵

1. 2000年-2003年防偽標用防偽燈照射下出現“作廢”二字。

2.防偽標用專用燈照射現出“MAOTAI” 晴字

3.防偽標、蓋頂電碼標一定要注意是否二次利用,唯一不能效仿的就是茅臺的噴碼,每一年或者一個時期的噴碼日期都有不同的變化,一般一箱灑的字體有不同的形狀。

[6、常用鑑定工具]

茅臺酒收藏基本鑑定小知識

50 年代鑑賞要義

1954年仁懷酒廠出品草字頭“苔”貴州茅臺酒

出廠日期:1954年

規 格:540 ml

度 數:高度(瓶體未標)

1954年年產總量:113噸

茅臺酒收藏基本鑑定小知識

扼要說明

第一:1954年貴州茅臺酒背標的內容為是: “貴州茅臺酒,產於仁懷茅臺鎮,已有二百餘年悠久歷史,釀技精良,味美醇厚,有助人身健康之優點,行銷全國頗受各界人士歡迎,誠為酒中無上佳品,解放前曾在巴拿馬賽會評為世界名酒第二位。專賣後由國家接辦經營,不斷改善技術,降低成本,提高質量,擴大銷路,面向廣大群眾服務,尤為各地所讚許。現全國各大城市均有出售,請君惠顧,無任歡迎,特此敬告。貴州省茅臺酒廠謹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