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明朝滅亡是必然,滿清入關是偶然,如果吳三桂不放滿清入關,中國將何去何從?

亦喜亦悲歡


明朝的滅亡,確實是一種必然,但未必立即就滅亡。明朝之所以很快就傾覆,源於崇禎帝的突然死亡。如果崇禎帝沒有在煤山自盡,而是在南方組建南方政權,大明至少還可以多維繫幾十年,至少可以比照南宋劃江而治。可惜,崇禎帝過早的死掉了,大明國將領喪失了效忠的對象。

有人提問,如果這個時候,吳三桂不投靠後金,而是投靠南明或者李自成的大順政權,是不是可以阻止後金統一天下?

答案比較讓你遺憾。以吳三桂當時的處境,並沒有多少選擇。大明的北方當時遇見了百年一遇的旱災,顆粒無收,造成了很多的饑民,財政收入根本解決不了。南方的情況要好一點,但由於河道堵塞和官僚腐敗,南方的糧食根本無法輸送到北方。這樣就造成饑民不斷揭竿而起,他們要的無非就是吃飯。李自成的軍隊,都是饑民,也不過是為了吃飯。吳三桂確實有54000精兵,戰鬥力一流,但是強悍的戰鬥力建立在巨大的金錢投入的基礎上。吳三桂的軍隊,每年需要花費500萬兩白銀。崇禎帝死後,北方一片混亂,已經沒有錢給吳三桂的軍隊。而李自成更差,根本沒有本事解決財政問題。不僅如此,再看看李自成手下大將劉宗敏的橫行霸道,霸佔了吳三桂的小妾陳圓圓,毒打吳三桂的父親,李自成也不敢過問。吳三桂投降李自成,只能死得更快。

吳三桂保持中立,可以嗎?不可以。每年500萬兩白銀,這筆巨大的開銷從哪裡來?軍隊沒有糧餉,用不了一個月就不戰自潰,就別談什麼和後金作戰了。至於投靠南明,看看馬士英等將領被東林黨人迫害,就知道是不是值得去了。或者,吳三桂可以退往高麗,這條路也比較坎坷。所以說,吳三桂並沒有什麼選擇,投靠多爾袞是最好的出路。

所以結論是,如果吳三桂不放後金入關,吳三桂支持不了一個月。後金依然會攻入關內。


懷疑探索者


不邀自答。

明朝滅亡是必然的,大清入關也是必然的,只不過時間節點上屬於偶然。自明清松錦大戰之後,明朝最後的精銳部隊被清軍消滅殆盡,五萬多人被割了腦袋拿去領軍功,還有數萬人被擠進海里淹死。可以說松錦大戰之後清朝入關只是時間問題,只不過李自成逼死崇禎給清朝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時間節點罷了。
而且,吳三桂作為一個軍閥,必然要在李自成和多爾袞之間做一個選擇,只要能保障


他的利益,他投向誰都可以。這一點從吳三桂磨磨蹭蹭的向北京進發就可以看出來,此時幾乎總動員的清軍正在日夜兼程的向古北口、喜峰口一帶進發。最後吳三桂因家產被奪、家眷被囚、愛妾被擄這三個理由,正式和李自成決裂,這已經給他提供了倒向多爾袞的理由。而最後他無法以一己之力對抗李自成的農民軍,只能向坐地起價的多爾袞投降。多爾袞也不吝嗇,封他為平西王,還給了他軍隊,這也讓他有了繼續當軍閥的資本,所以吳三桂自然要賣命。所以一片石大戰,納了投名狀的吳三桂讓多爾袞知道了他對清朝的忠誠,觀戰的清軍八旗鐵騎加入戰場,這支生力軍加入戰鬥徹底改變了勝利的天平,此時清軍大部隊通過山海關源源不斷的進入關內。
按照多爾袞的設想,他最初的目的是繼續走之前破關的路線,這條路線走了好幾次了,他家都門清,對這條路線的熟悉程度就好比知道老婆身上哪塊敏感一樣。再加上清軍相比於明軍還有著炮兵優勢,而且山海關僅僅能防禦關外方向,從後面打山海關就是一座死關,武力強盛的清軍自然不懼怕吳三桂和農民軍的那些花花腸子,只不過戰事可能會不如歷史進程那麼順利而已。

而且從之後的歷史進程來看,清軍的戰鬥力讓世人所折服,因此大量的原明朝官員軍隊紛紛投降清朝,成為了清軍統一天下的馬前卒。有時候我也納悶,戰鬥力再弱的明軍只要換了老闆剃了頭立即戰鬥力飆升,打起南明和農民軍毫不手軟,真是讓人費解。


北洋海軍炮手


明亡清興,其中一個關鍵人物就是吳三桂。

李自成招降吳三桂不成,就親自來打吳三桂。眼見山海關即將陷落,吳三桂乾脆投降滿清,打開山海關放滿清入關。一片之戰,李自成慘敗,而清廷則入主中原。因而,吳三桂被人唾罵,淪為歷史丑角。

那麼,吳三桂要不降清,清軍會統一天下嗎?

早在李自成折騰明朝時,沒入關的清廷,就已定好策略:等李自成滅明後,清軍再入關。果然,崇禎剛自殺,清軍就開始入關。

關外的清廷已立國三十年,政權穩固,八旗兵戰鬥力非常強大,再加上有很多漢人士大夫的支持。而這些條件,都是奉行流寇主義的李自成沒法比的。

更重要的是,李自成剛滅明,就驕傲自滿,開始腐化變質。本來,老百姓和大順軍就不熟,沒什麼階級感情。大順軍變質,農民非常失望。何況北方連年打仗,糧食短缺,大順軍也撐不下去了。還有一點,大順軍內部山頭林立,互不相服,嚴重影響戰鬥力。再說,南明當時勢力還算強大,滿清在北,南明在北,夾心餅乾的大順軍,潰敗勢在必然。

而比較滿清和南明,明顯是滿清的軍事實力更強。早在吳三桂降清之前,清軍就多次打進內地,只不過沒走山海關,相對麻煩點。吳三桂願意獻出山海關,可以讓清軍省大量人力物力,自然求之不得。但如果吳三桂不降清,清軍也是可以入關的。換言之,吳三桂獻山海關,對於滿清,只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有沒有吳三桂,清軍都能入關。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不管吳三桂放不放,清兵入關這個結果是不會改變的。我們知道當年蒙古從正面打不下四川,也無法渡過長江,他們就打西藏,然後打大理國,再從中國東南往北打,再加上北路軍,一夾擊,南宋在抵抗四十多年後還是滅亡了。

假如吳三桂沒有放滿清進來,那麼吳三桂只有死路一條,知道當時歷史的人都知道,因為吳已經反了李自成,他不投降滿清,就等於吳三桂兩面受敵,還能有活路嗎?

除非吳三桂和李自成不計前嫌,精誠團結。那麼可能中國又是多政府狀態,因為當時在四川有張獻忠,華北是李自成,江南是南明,再加上東北的滿清。所以在短時間內中國會類似於三國時代,各方為了生存和擴大,肯定會拉一派打一派,或者遠交近攻。因為各方有各方的利益和矛盾,所以估計短時間內中國會難以大一統。

也許清兵會從別的地方南下,比如從蒙古南下,也許大順政權在滿清面前不堪一擊,但是把大順打急了他難道不會去遊說大西和南明?畢竟唇亡齒寒,假如這三家政權達成一致,滿清南下就沒那麼容易了


高宗1986


如果吳三桂不放清兵入關、引狼入室,首先就是沒有現在的中國地圖、沒有近現代的中國傳統服飾文化_滿服:旗袍文化。清朝是中國版圖的奠基者,滿服:旗袍、馬褂辮子裝/唐裝是中國禮服的創造者。這兩者對文化部非常的重要。

在當時,從全國其它各族的文明來分析。華夏文明快要不行了,眼看中國即將快要四分五裂。漢族人已經主持不了大局,其它少數民族更是不行。當然,除了漢族人是華夏文明的正統之外。其實還一個最讓滿洲人不起眼的少數民族,而且這個不起眼的少數民族就是四千年前建立過商朝的睢/水族人!除了漢族人之外,睢/水族人才是華夏文明的正統!這時候由於是漢族人不行了,因此才讓滿洲人,這個來自西伯利亞通古斯的異族侵略者有機可乘。

真是天意弄人啊!華夏文明的正統除了漢族人不行之外,其實還有其它少數民族的啊!為什麼其它少數民族比漢族人更加的不行呢?在華夏文明最危險的時刻,應該有其中的一個民族挺身而出來延續的。可見偏偏在這個關鍵的危險時刻卻沒有其中的一個民族站出來。這樣眼睜睜的看著滿洲鐵騎踐踏我神州大地,卻沒有一點絲毫的還擊之力。被滿洲人殖民統治的結局,其實也不怪其它少數民族。怪,只能漢族人自己太不會珍惜了。甘願做滿洲人的馬前卒,才論到當亡國奴的下場。這樣悲慘的命運不只是漢族,其實也牽連到其它部分受害的少數民族。

比如是睢/水族人,在四千年前建立過商朝,應該是華夏文明的民族正統。自從商朝滅亡之後,部分北遷到拉丁美洲的,早已經是印第安人了。跟亞洲大陸隔海相望。而部分南遷融入百越之後的,雖然分支還原過來了,在中國境內的啊!可見這個商朝王族之後早已經不復當年了。只能隱居在西南黔、桂的山地亞熱帶雨林中,從一個文明人被冤枉叫成野蠻人。

正當華夏文明遭到異族侵略的時候,這個民族部落即使想要起來抵抗異族侵略也是有心無力的。就拿貴州鹹同大起義失敗的例子來說吧!動搖滿洲人的殖民統治是根本動不了的。

從這些很多例子,我們就很顯然的明白。遭到異族侵略者的殖民統治也許是命中註定,大勢所趨的吧😄沒辦法,只能認了。

如今能夠得到一個和平統一而穩定的就算不錯,其它的最好不要提了。以大局為重才是第一。


漢化失敗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腐朽的政權必然會被歷史的車輪碾的粉碎。這就是歷史週期律,其興也勃 其亡也忽。

從歷史週期律角度看,明朝的滅亡是必然的。幾朝幾代積攢下來的弊病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全解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政治腐朽,人心向背,軍隊渙散,百姓疾苦,內有流賊不絕於野,外有強敵不斷擾邊。崇禎剛愎,黨爭不斷,群臣離心,這樣的朝代必亡,哪怕給兩個唐太宗也不能救。

其次,清朝入關屬偶然。,這樣的說法我不贊同。縱觀當時三大勢力,明朝大廈將傾,李自成鼠目寸光,而清朝在皇太極勵精圖治下日益強大。清軍入關是歷史的必然,任明粉們和極端大漢族主義的那些人願不願意結局都不會改變。



第三,如果清朝無法入關,中國何去何從,我只想說比清朝入關更悲慘。李自成缺乏戰略眼光,滿滿的小農思維,既沒有可以治國的方略,也沒有理政的人才,老百姓只會是生活的更苦。四川還有張獻忠,南邊還有南明,幾大勢力混戰,付出的代價比清朝統一更大。清朝統一北方基本沒殺人,就是南方因為剃髮易服殺了點。張獻忠這哥們在四川殺的,遠比清軍因為剃髮易服殺的多。


真卿雜談


假如吳三桂不和多爾袞合作:

一、吳三桂擁立崇禎帝16歲的太子朱慈烺為大明皇帝。

在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時,曾有流言朱慈烺曾在吳三桂手裡。在北京城破後,李自成找到了朱慈烺,並封朱慈烺為宋王。

4月12日,李自成和吳三桂在山海關作戰,朱慈烺隨行。4月14日北京城有人私貼告示,聲稱明朝氣數未盡,約定在4月20日擁立朱慈烺為帝,年號義興。

4月22日,在李自成和吳三桂議和時,李自成將朱慈烺送給吳三桂。隨後吳三桂發佈告示,聲稱要護送太子回京,擁立太子為帝,年號義興。

4月30日,李自成離開北京,逃亡西安。

5月1日,吳三桂帶著太子朱慈烺回到北京。

6月6日,多爾袞帶著清軍進入了北京。吳三桂要求多爾袞立朱慈烺為帝,被多爾袞拒絕。吳三桂於是將太子挾持到山西。

《明季南略》對此也有記錄:

“先是,吳三桂擁太子離永平,檄中外臣民:將奉入京即位。至榆河,陰逸之民間,使人導入皇姑寺。”“自成戰敗西還,不見太子隨後;人傳太子歸吳三桂軍中矣。”

左良玉的上書:

“東宮之來,吳三桂實有符驗,史可法明知之而不敢言;此豈大臣之道!”

劉澤清上奏死於亂軍之中:

“甲申六月十八日,劉澤清奏:『有典史顧元齡,系浙江錢塘人;五月初二日出北京,傳言皇太子卒於亂軍,其定王、永王俱於賊走之日遇害於王府二條巷吳總兵宅內』”

總之,太子朱慈烺在北京城破後就沒有確定消息。傳言有二:1、被李自成發現,後送給吳三桂,最後跑到南明;2、在亂軍之中被殺。

二、吳三桂率軍南下,效忠弘光帝。

《明季南略》:

1644年5月28日

“馬士英奏吳三桂之捷,命封薊國公,世襲;戶部發銀五萬兩、米十萬擔,責令沈廷揚送與之。”

萬元吉要求弘光帝將吳三桂丟棄山海關會南方佈防:

“賊既渡河,臣即與閣臣史可法、姜曰廣雲:「急撤關寧吳三桂,俾隨路迎擊,可以一勝」”

如果吳三桂繼續效忠,南撤到江南佈防,這是最大機率發生的。

三、吳三桂和李自成合作

李自成同意吳三桂割據河北、遼東為王,作為大順的藩屬。李自成割據陝西、山西,繼續大順政權。

於是就會形成:東北的大清、河北的吳三桂、李自成的大順、張獻忠的大西、弘光帝的南明、西域的準噶爾汗國、漠北的喀爾喀蒙古等7個分割政權。

7個政權相互勾心鬥角消滅對方。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
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崇禎在煤山自縊,標誌著統治中國276年的明王朝徹底滅亡。但此時的明王朝任然有一支精銳,駐紮在山海關,那邊是吳三桂率領的關寧軍。不過,這支部隊並沒有成為明王朝起死回生的良藥,隨著吳三桂開關,清軍八旗攻入關內,隨後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滅掉了農民軍和南明,最終一統天下。

清軍一統天下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便是入關,山海關是明清對峙之界限所在,清軍雖然進入內地無數次,但是始終沒有通過正面進攻打開山海關。所以,現在有不少人做出假設:如果吳三桂當年不做出獻關投降的決定,明末清初的歷史將會改寫。事實果真如此嗎?

實際上,山海關並不能阻擋清軍的腳步。明清兩方在遼東的勢力變化,總體而言是明退清進,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明清之間對峙的地點並不是山海關,而是在更加東北方的錦州。自努爾哈赤起兵以來,明軍在遼東一潰千里,明朝重臣孫承宗便設計構築關寧防線,自北向南連接錦州,寧遠和山海關,形成一條首尾呼應且堅固的防線,後來袁崇煥加固了這個防線。所以,明軍能長時間與清軍保持僵持,依靠的是這條防線,而不是山海關,山海關因為有寧遠和錦州作為屏障,所以幾乎沒有受到過清軍的正面衝擊。在這條防線上,明朝投入了十三萬精銳的關寧軍,這也為防線的鞏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因此,僅僅依靠山海關,是難以抵擋清軍的。這條防線在1640-1642年的松錦之戰中被清軍徹底摧毀,此役清軍殲滅關寧軍主力,俘虜明朝遼東方面的重要將領祖大壽和洪承疇,擊殺曹變蛟等名將,並且攻陷錦州。如此一來,這條防線便再也不復存在,山海關便首當其衝,成為了清軍火力的唯一集中點。

所以說,即使吳三桂不開關投降,那麼僅僅憑藉自己的五萬關寧軍殘部,根本無法抵禦清軍。

至於李自成與吳三桂聯合,那更是不可能,因為吳三桂與李自成的利益是天生對立的。這一點從後來南明提出的“聯虜平寇”策略可以清晰地看出,明朝的統治階級對於李自成的仇恨,遠大於對清軍。所以,李自成與吳三桂不可能聯合,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

所以,可以大膽假設,如果吳三桂不開關,那麼清軍可以憑藉自身的力量攻破山海關,然後直接和李自成交手,而李自成的軍隊戰鬥力遠弱於清軍,故李自成會若如同歷史上一樣被迅速消滅,之後便是清軍一統天下。

故,吳三桂開關與否,都並不影響清軍一統天下的結果。


庭州行者


首先明朝是高度集權的國家,國家興亡,一人而已,古代王朝更替,基本沿用了原來的官僚系統,只是施政方針做了點調整,崇禎上臺後,乾淨利索的收拾掉魏忠賢等閹黨,曾經讓官吏感覺振興朝綱有,皇太極聽說後也頗為忌憚;二是清朝入關崇禎死後,清軍在江南各地普遍遇到激烈抵抗,也是幾十年後才平息下來,雖然官員腐敗,軍隊無戰鬥力,但與異族統治相比,老百姓民心還是心向大明,就是缺乏統一有效組織,分散抵抗,容易被逐個擊破;三是清軍的戰鬥力,至少有一半是投降的明軍,包括關寧鐵騎,這些投降的部隊熟悉明朝將領戰術,無疑放大了清軍的戰鬥力;四是明朝也犯了戰國一樣的錯誤,“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對關外的防守沒能引起足夠重視,對將領過於苛責,沒能認識到將領在於清軍對抗中的核心作用,在用人上搖擺不定,或貶或殺,嚴重削弱自己的軍事優勢,導致清軍佔領關外進一步壯大了力量,佔地更多,力量更強大,最後壓垮了大明王朝。


用戶6418987073999


吳三桂衝冠一怒不是為紅顏,還是害怕李自成的出爾反爾,所以滿清入關絕非偶然,而是必然。

李自成起義打出來的旗號是“不納糧”,也就意味著李自成大軍的軍餉靠的就是搜刮明朝官員,這一點使得吳三桂對李自成缺乏足夠的相信。所以李自成會選擇多爾袞,因為當時多爾袞的承諾更加誘人,同時也更加的實際。

假如吳三桂投靠了李自成,那麼建立的王朝也不能跳出明朝的框架之內,並且還要面對世族的強烈反撲,改革難度不是一般的大,大到大順政權可能只有選擇妥協。

大順王朝會不會又是一個清朝?可能性很大

明朝之後的清朝,為什麼處處能看到明朝的影子?就是因為明朝制度是封建主義的巔峰,也就是說清朝不得不採用明朝的遺留制度,為了使得其更加適合清朝,進行了不少的改良和改進,但是本質沒有改變。

從科舉制度照搬明朝這一條就可以看出來,明朝的各項制度都是為了中央集權而服務的。但是明朝避免不了土地兼併,清朝建立也只是短暫的打破了土地的兼併,也就是說土地兼併的根本問題依舊沒有解決。



所以無論明朝滅亡以後誰登基開國,都無法避免走明朝的老路,當時由於海禁和傳統觀念的限制,使得當時難以形成以商品經濟為主的社會結構,而以土地為主又不能避免其兼併問題,只能導致資源分配越來越不合理。當這個槓桿達到極限之後,就將面臨崩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