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邯鄲鉅變丨滏陽河上再行船

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邯鄲鉅變丨滏陽河上再行船

滏陽河被譽為我們的“母親河”,發源於峰峰礦區和村,邯鄲境內全長185公里,是目前主城區內唯一一條常年有水的自然河流。滏陽河曾經是海河流域的一條黃金航道,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上游黑龍洞泉域停湧,河流水量大幅減少,河道淤積萎縮,航運停止,“滏水春帆”的美景只能停留在人們的記憶裡,清流穿城的“母親河”一度成為令人嘆息的“臭水溝”。為徹底改變滏陽河的面貌,我市開展了滏陽河改造提升工程。經過多年不懈努力,飽經滄桑的“母親河”如今重煥瀲灩清波、靚麗容顏,時尚、舒適的豪華遊船暢遊在碧波盪漾的滏水之上,一路美景讓人沉醉……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邯郸巨变丨滏阳河上再行船

2016 年, 市民泛舟滏陽河上。( 資料片 ) 記者 李磊 攝

一聲汽笛鳴滏水

時間回到2014年5月1日上午9時,隨著一聲汽笛響起,滏陽河上兩艘26座中型遊船滿載遊客,緩緩離開碼頭,順水而下,穿橋涵、過龍湖、走船閘……時隔40餘年,古老的滏陽河上再次揚帆迎客。

沿途遊客可欣賞“水·航運”文化展示。滏陽河通航線路需穿越和平橋、柳林古石橋、聯紡路橋等千姿百態的橋,“一橋一景”各具特色。柳林古石橋屬於明代文物,雖然遊船不從橋下經過,但遊客可以欣賞到古橋風韻。歷史的凝重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倏忽間,猶如在歷史長河中穿越而行,讓人流連忘返。龍湖公園、滏河公園碼頭等重要節點佈置了時光隧道、芝麻開門、水幕電影、燈光表演和七彩瀑布等項目,達到以燈造景、燈景交融的效果。整個航道每隔一段就有一個主題,比如“綠色生態”“河燈文化”等,雕刻及燈光等細節也融合了邯鄲地方特色。兩岸生態景觀呈現出“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錯落有致”的景色和“融古含今光繪景,流光溢彩在邯鄲”的夜景效果。

滏陽河通航航道全長約6.5公里,乘客遊玩時間大約40分鐘左右。據悉,滏陽河通航三年多時間,遊船接待遊客三萬餘人。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邯郸巨变丨滏阳河上再行船

兩艘大船成新寵

2018年的春天悄無聲息地到來。當徐徐的春風吹化了冰封的河面,滏陽河又被賦予了新的生機。4月5日,滏陽河恢復航行,新加入船隊的兩艘高大威武的48座豪華觀光船尤為引人注目,市民們爭相乘坐體驗“滏水春帆”的意境。這兩艘價值100多萬元的豪華觀光船,身長19.8米,寬4.98米,高2.6米。市水利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讓市民擁有更舒適的乘船體驗,他們專門從江蘇廠家量身定製了兩艘豪華觀光船,該船擁有7項發明專利,船身長19.8米,寬4.98米,高2.6米。船內地板都是木地板,配有小型吧檯、洗手檯、USB接口,船頂為可開頂式雙動框,當經過人民橋至龍湖公園碼頭時,船頂會自動打開,讓遊客體驗一把“敞篷船”的感覺。

市民陳先生是老邯鄲人,對“母親河”有難以割捨的情感。從2014年開始,每年春季滏陽河恢復通航,他都要帶著家人去乘坐。他告訴記者,他從小在滏陽河邊長大,一直期盼滏陽河通航。如今不但有中型遊船,還有時尚、舒適的豪華觀光遊船,滏陽河兩岸風光更加秀美。 記者瞭解到,航道內南北兩個碼頭一共6艘遊船,其中2艘10座的小型遊艇,2艘26座普通遊船,2艘48座豪華觀光遊船。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邯郸巨变丨滏阳河上再行船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邯郸巨变丨滏阳河上再行船

“一灣春水漲玻璃,片片懸帆映綠堤。”

鉅變緣於好思路

是什麼讓滏陽河有如此大的改變?這一切歸功於我市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規劃。2013年,我市和省水利廳聯合向水利部申請全國第一批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同年7月獲批。獲批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立即聯動各部門展開行動,把全面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一項緊迫而重要的工作任務放在突出位置來抓,水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截至目前,我市淺層地下水位較2014年回升1.5米;完成生態水網、引黃入邯、南水北調中線配套工程等河湖水系連通工程建設,打造了“四橫五縱”的骨幹水網絡結構,基本形成“攔得住、排得出、蓄得起、灌得進”的防汛排澇和抗旱供水體系;境內河湖庫渠連通,基本實現水系縱橫互補。

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實施方案審查通過,為滏陽河改造提升工程的實施提供了理論依據和科學支撐,而滏陽河改造提升工程又為滏陽河通航工程奠定了基礎。

清淤啟用高科技

“想要實現通航,首要做的工作就是河道的清淤疏浚。”市水利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滏陽河部分河道淤積厚達1至3米,平均水深僅1.5米,且河道較窄,無法滿足通航要求。為破解通航最大“瓶頸”,水利局首次啟用高科技環保手段進行河道清淤。相對以往須調動數千人力和上百臺大型機械才能完成的工程,此次採用高科技手段,主要是利用環保型絞吸式挖泥船與脫水固結一體化聯合作業,僅需一艘挖泥船、一個淤泥處理場及幾十名工程技術人員即可完成,而且整個淤泥處理過程處於全封閉狀態,基本不會對環境造成汙染,且挖出的泥餅不僅實現了有害物質的鈍化和固封,而且遇水不泥化,不會造成汙染轉移,已全部用做工程回填土。清淤疏浚完工後,滏陽公園至滏河遊園段通航工程航道水面達到20至25米寬、水深3.1至4米的通航條件。

截汙堅攻見成效

2016年4月,滏陽河截汙治汙工作正式啟動。“滏陽河是全市人民的寶貴財富,各級各部門一定要高度重視,以更大的決心、更實的舉措,全力打好滏陽河退汙還清攻堅戰,切實把這件利市利民的好事辦好。”2016年6月15日,市委書記高宏志在滏陽河調研時表明的態度堅定且堅決。

據瞭解,滏陽河截汙治汙工程按照“一截汙、二分流、三疏浚”的工作方案實施。截至2016年年底,達標治理和封堵汙水口95處。其中,叢臺區實施了城中村治汙,鋪設汙水管道75公里,使蘇曹鄉4個城中村實現雨汙分流,解決了汙水直排入河問題。

除此以外,市水利局還購買保潔船6條,清理河面水草、漂浮物。市環保局加強滏陽河主城區河流斷面及沿線重點企業排汙口的分析監測工作,完成邯鋼、邯電兩大企業排汙整治工作。市城管局完成了主城區283處私接雨水口封堵和136處雨汙水分流整治,鋪設截汙管道1470米,實現城區全面截汙。

“邯鄲名片”靚古城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邯郸巨变丨滏阳河上再行船

滏陽河實現通航後,改造提升工程仍在持續進行。“7·19”特大暴雨為後續治理增加了相當難度。困難面前,參戰部門與區縣沒有退縮,盯住任務目標,強化施工力量,完成河道清淤疏浚39.9公里,其中滏陽河磁縣城關段8.5公里,馬頭至南湖段16.4公里,洺河永年城區段15公里。清運垃圾20萬方,河道清淤29萬方,拆除違建60多處。滏陽河磁縣縣城外和冀南新區馬頭段治理工作正在推進。治理後,滏陽河過水能力由不足15立方米,提高到60立方米每秒,滿足了行洪和輸水要求。

通航工程將以滏陽河為脈,一期工程從滏陽公園碼頭至滏河遊園碼頭。二期實施“南延北連”工程,即從滏陽公園碼頭南延至南湖,從滏河遊園碼頭北連至北湖,從而形成南北兩湖之間全長18公里的通航線路。目前,一期工程已經全部完工,一艘艘遊船真正成為滏陽河上流動的“邯鄲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