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她在人大附中普通班,沒去隔壁卻當了狀元去了北大,網友:真牛

在北京,有一所中學被稱為清華北大的後花園,這所中學的優秀學生,很多都進入北大清華。在這所中學有一個民間校訓:現在學習不努力,將來直接去隔壁。這所學校就是人大附中。這個民間校訓,是針對普通班的學生說的,意思是在人大附中,不努力拼搏,只能去中國人民大學了。


她在人大附中普通班,沒去隔壁卻當了狀元去了北大,網友:真牛


就是中國人民大學,那也是頂級學府啊,這句話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人大附中真的太牛了,學習成績一般般的學生,也一樣可以上頂級985大學。

人大附中確實很牛,在教育部沒有下令不得宣傳高考狀元之前,人大附中從2004年到2014年,共有10名學生奪得北京市高考狀元。不過,這10名狀元,無一不是出自實驗班。但是,這一歷史,到2015年時,被一個陽光女孩給改寫了。


她在人大附中普通班,沒去隔壁卻當了狀元去了北大,網友:真牛


2015年,人大附中第11個奪得北京第一的狀元產生,但是,令很多實驗班同學和教師都驚異的是,這個狀元並非出自實驗班,而是來自高三(5)班,這個班是一個普通班,但是卻飛出了金鳳凰。

當高考成績出來時,不知有多少實驗班的同學和老師不敢相信:這怎麼可能,普通班的學霸碰上實驗班的學霸,那根本就不是什麼學霸,現在竟然奪得了第一!


她在人大附中普通班,沒去隔壁卻當了狀元去了北大,網友:真牛


但,這就是事實,高三(5)班的劉智昕,也是這個班的班長,以721分成為自2004年以來北京市高考狀元,清華北大任選,她最終選擇去了北大。

別說有些同學和老師不相信,連劉智昕自己都有點不敢相信。她查分時,已經聽說北京最高分721分,而查詢的結果自己竟然就是這個最高分,很意外,當然也很高興!


她在人大附中普通班,沒去隔壁卻當了狀元去了北大,網友:真牛


劉智昕並非北京人,她小學是在山東上的,她爸爸是山東大漢,媽媽是吉林人。後來因為爸媽工作調動,才隨父母來到北京上學,進入了北大附中。這個外來妹可不簡單,她在高中三年都是班長,同學們都叫她村長,不知是因為她從山東來,還是其他原因,反正班裡同學都喜歡真麼叫。同學們喜歡,她也喜歡。

她這個班長,除了其他班長要做的事情外,她每天必做一件事,那就是給同學們發作業提醒。雖然每天老師都會寫在黑板上,但是,她每天發微信提醒,堅持了三年,以至於很多同學哪一天沒接收到村長微信,都不習慣了。


她在人大附中普通班,沒去隔壁卻當了狀元去了北大,網友:真牛


高三(5)班的同學提起劉智昕,都喜歡用一個詞“溫暖”,她記得班裡每一個同學的生日,高三時學習太緊張,有個同學自己都沒記起自己的生日,結果收到了劉智昕的生日賀卡,都感動得哭了。

對於學習上的經驗,劉智昕說得益於自己的心態好和習慣好。她說自己對待學習最大的特點就是心態好,不會特別在意成績,不像其他同學那樣考試前會很焦慮。高考前,還在看綜藝節目,星期日高考,星期六還在看。她說,大戰前夕,該準備的已經準備了,反正該會的都會了,不會的也就不會了,該看看,該玩玩”。


她在人大附中普通班,沒去隔壁卻當了狀元去了北大,網友:真牛


而她的父母,也很認同她的觀點,不但不干涉,還鼓勵她這麼做。父母能有這樣的寬心,是因為女兒從小就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主動學習,從來不需要父母提醒。劉智昕的父母說,從小到大,也沒過問她的學習,從來就沒有不完成作業的情況,不會的她會主動問。

這個好習慣,就是劉智昕所說的第二個“得益”之處。確實,好習慣對於學生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說到她平時從未考過第一,“偶然”為何這樣牛的話題時,劉智昕認為,高三學生最關鍵最重要的,就是不能有短板。一旦有短板,某個學科再強,總分也高不了。這丫頭,真的鬼機靈!


她在人大附中普通班,沒去隔壁卻當了狀元去了北大,網友:真牛


說起來有人也許不信,劉智昕這個理科女狀元,平時卻特別愛好宋詞,還自己寫詞,理科女生熱愛文學。她還熱愛藝術,喜歡彈鋼琴,從三歲時就學彈鋼琴,但是不考級,就由著愛好,覺得彈著好玩。

更讓人不相信的,是她還喜歡玩遊戲,父母也從來沒有管制她用手機。關鍵在於自律,管住自己,她這樣說。


她在人大附中普通班,沒去隔壁卻當了狀元去了北大,網友:真牛


難怪知道劉智昕的網友都說,她實在是太牛了,一般學生很難做到的。現在不是有一句話嘛,要想毀掉一個孩子,請給其一部手機。但是,這句話對劉智昕來說,無效。

大家對於理科狀元劉智昕還知道哪些,對她的這些學習經驗怎麼看?歡迎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