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 ICCAD 2016張競揚:智能硬件需要怎樣的半導體創新?

ICCAD 2016張競揚:智能硬件需要怎樣的半導體創新?| 摩爾精英現場

智能硬件火熱異常,在酷炫、喧囂的背後,是產品開發流程和商業模式的創新。當今的智能硬件公司已經和傳統電子硬件企業大相徑庭,他們快速、靈活,產品迭代週期越來越短。這一切都對上游的半導體供應鏈提出了新的需求,整個產業似乎正孕育著大變革。為了提高行業資源配置效率,響應終端市場需求,我們都需要改變,需要模式創新

最近幾年,智能硬件無疑是半導體圈子的熱門話題,大家都把以智能硬件為代表的物聯網看作是半導體產業的下一個爆發點。

從2013年為日月光ASE組織可穿戴設備研討會,調研異型封裝的需求開始,過去3年多時間裡,我與大量智能硬件公司打過交道,在我們合作伙伴的平臺上,目前已有1.3萬家智能硬件企業註冊並使用。

這些智能硬件企業有著怎樣的特點?對半導體行業有哪些新的需求?我們半導體公司需要做好什麼準備?很高興能有機會就以上這些話題和大家一起探討。

互聯網與智能硬件

說智能硬件之前,我們要先聊一下互聯網。一方面是因為智能硬件業者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互聯網;二是我們可以通過互聯網視角更好地去理解智能硬件公司的發展軌跡。

在過去十多年,互聯網的繁榮景象和由此帶來的對生活質量的顯著改善,常常使我們活在某種虛幻的感覺當中,似乎軟件主導了世界,而硬件變得不值錢、不重要。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我們先看看BAT的CEO們是怎麼說的。

首先是百度,3家中,百度在移動互聯網的影響力確實稍遜一籌,難怪李彥宏有這樣的擔憂:“我天天都在想,我是不是就要被移動互聯網淘汰了”。

阿里巴巴好像不存在這個問題,“我就是打著望遠鏡也找不到競爭對手”,乍聽馬雲這句話,感覺好像很狂,但其實他的下一句是:“我不知道我的對手會從哪個犄角旮欄殺出來,就把我幹掉”。實際情況也是如此,馬雲想做社交,無奈努力了多年都沒有做成規模,而微信支付只用了短短2年就與支付寶十幾年的積累平分天下。

ICCAD 2016張競揚:智能硬件需要怎樣的半導體創新?| 摩爾精英現場

這些年騰訊一直順風順水,微信一統江湖,賺的盆滿缽滿。那馬化騰為什麼也被嚇出一身冷汗呢?我們試想一下答案:假如微信不是由騰訊開發出來的,假如手機QQ和微信的競爭不發生在騰訊內部,那麼馬化騰的日子過得還會像今天這麼愜意嗎?不知道哪一天就會有下一個社交產品替換掉微信。

美國的互聯網企業會不會好一點呢?我們看看Facebook,這家公司的市值是3500億美金。小札同學平時說話不多,但做起事來很實際,200億美金買下了68個人,人均3億美金,當時大家都覺得他瘋了。

ICCAD 2016張競揚:智能硬件需要怎樣的半導體創新?| 摩爾精英現場

硬件的不連續性

這4家互聯網巨頭都是發跡於PC時代,而當用戶開始從PC向智能手機遷移時,大家都需要逃命,所以Facebook收購起來才這麼狠。從變化和發展過程來看,這些互聯網頂尖公司的危機都是因為這個:硬件的不連續性。當他們賴以生存的硬件平臺開始轉換,為了跨越從電腦到智能手機的不連續性,再成功的互聯網企業也是如履薄冰。而這種不連續性的發生,正在不斷加速。還是任正非老爺子想的清楚:“軟件定義世界?你能抓一把軟件在手上嗎?”

ICCAD 2016張競揚:智能硬件需要怎樣的半導體創新?| 摩爾精英現場

互聯網巨頭如何應對這種硬件的不連續性呢?與其被動等待不連續性的發生,天天擔驚受怕,不如大舉進軍硬件。所以,智能硬件與互聯網行業有大量人才、投資和收購的互動。而這一點也深深地影響著智能硬件企業的商業模式。

ICCAD 2016張競揚:智能硬件需要怎樣的半導體創新?| 摩爾精英現場

行業正在被顛覆

這樣的不連續性和行業被顛覆的現象,正在各個領域發生著,而智能硬件公司正是這些變化的主角。

ICCAD 2016張競揚:智能硬件需要怎樣的半導體創新?| 摩爾精英現場

在這一波不連續性跨越的過程當中,會誕生大量百億美金級別的公司。小米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用4年時間就做到了450億美金的估值,在中國擁有1.5億用戶。按銷售額計算已經是中國第三大電商,今天,小米還想做科技界的無印良品。這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電子硬件公司了,你會發現 ,在這樣的企業身上,硬件和軟件的界限不斷模糊,硬件開始軟件化,軟件也要硬件化。

ICCAD 2016張競揚:智能硬件需要怎樣的半導體創新?| 摩爾精英現場

小米還不是最奇葩的,我們看看樂視,賈躍亭一路從煤礦做到視頻、做到電視、手機,然後又做體育、影視、VR,現在又開始做汽車。這樣的公司要怎麼去理解它呢?有人說這是一家靠PPT和發佈會驅動的公司。可問題是,人家確實是在驅動前行著!

ICCAD 2016張競揚:智能硬件需要怎樣的半導體創新?| 摩爾精英現場

代理商朋友可能瞭解,樂視2015年的芯片採購不到1000萬美金,但是今年已經超過1億美金了,10倍的成長。網上有人調侃樂視,說下一步賈躍亭該是要開發佈會做火箭了。

說到火箭,我不禁想起了被稱為硅谷鋼鐵俠的Elon Musk,他賣掉PayPal之後,拿著全部2.5億美金投身硬件,自殺般地同時從事航空航天、電動汽車和太陽能這三個長期停滯不前的高科技硬件行業。最艱苦的時候,兩家企業瀕臨倒閉,Elon Musk本人也被當作硅谷最大的騙子。最後,他奇蹟般地把這三家企業都做成功了:SpaceX已成為航天業最穩定的運營商,單次發送火箭的成本不到傳統方式的1/5;特斯拉已經是全球最酷、最暢銷的純電動豪華汽車;Solar City則是最大的消費太陽能電池板安裝供應商。

ICCAD 2016張競揚:智能硬件需要怎樣的半導體創新?| 摩爾精英現場

現在,Elon Musk還要去火星!上個月他剛發表演講,要用不到20萬美金的成本,在有生之年把人送上火星。現在已經沒人嘲笑他的夢想了。

這些新興的智能硬件公司給我們描繪了一幅誘人的未來圖景,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新面孔出現在智能硬件和物聯網的舞臺上,這些新智能硬件企業,既有著過硬的電子硬件核心,也有嫻熟的互聯網軟件技能,他們的風頭漸漸超過傳統巨頭。

當小米、樂視這樣的公司攜互聯網之勇,革了傳統手機的命,讓思維守舊的人從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到學不會、追不上。今天,我們對一些智能硬件公司,是不是也有點兒看不見、看不起了呢?

號稱硅谷預言帝的Kevin Kelly說了下圖中的這段話:這些偉大產品可能來自出乎我們意料的地方,並以出乎我們意料的形式。與此同時,一個殘酷的事實也擺在了我們面前,即這意味著,我們現在的客戶大多數都是要“死”的,客戶更替的速度也可能會超過我們的預期。

ICCAD 2016張競揚:智能硬件需要怎樣的半導體創新?| 摩爾精英現場

30年太長,那麼10年內會發生什麼呢?

設想一下2026年,隨著語義識別、雲計算和AI技術的進步,我們的下一代可能不再需要為學習英語而煩心了。到那個時候,也許某種智能耳機,甚至電話就自帶實時翻譯功能。

用不了多久,人均電子產品個數將有數量級的提升,會從當下的3個跳升到2026年的30個。在資本和互聯網的支持下,提供這些新電子產品的公司會和之前很不一樣。與以往公司循序漸進的發展軌跡相比,新智能硬件公司的夢想看起來似乎都不太靠譜。做產品也可能像是痴人說夢,最初幾年的出貨量也少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ICCAD 2016張競揚:智能硬件需要怎樣的半導體創新?| 摩爾精英現場

億航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當我們還在為無人駕駛汽車苦惱時,考慮要不要開發芯片支持的時候,這家公司已經要把汽車替換掉了。單人電動無人駕駛飛機,億航18個月估值就達到2.1億美金。你要不要支持它,併為其開發方案呢?如果你說不要,萬一他成功了呢?目前,像億航這樣的公司成百上千,我們應該支持誰的需求?這也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為什麼這些新興的智能硬件公司都要一口吃成胖子呢?其實這也是無奈之舉,因為只有創新產品才能吸引注意力,這裡麵包括媒體、員工、投資人、供應商和終端客戶。而互聯網行業的資金和人才流入更是加快了這一進化速度。

ICCAD 2016張競揚:智能硬件需要怎樣的半導體創新?| 摩爾精英現場

我們看到,智能硬件公司激進到拿著國外論文到半導體行業來找實現方案。我們還看到,市場要求智能硬件公司以互聯網式速度迭代產品,週期已經縮短到了6個月。

如今的智能硬件公司似乎沒有了產品成熟期,也沒有cost down過程,產品開發就像在飛機飛行時候換引擎。公司節奏奇快。對於芯片廠商來說,以上這些就意味著,如果第一代產品Design in不進去,可能代代都進不去。華米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僅僅3年時間,華米已經成為了全球第二大可穿戴硬件商,超過了蘋果和Garmin。小米手環2代以149元的價格,實現了顯示屏、心率監測、3周待機等功能和性能。上個月發佈的華米手錶,以不到1/5的價格實現了與國外產品相同甚至更好的性能,原因正是華米快速的產品迭代能力。

ICCAD 2016張競揚:智能硬件需要怎樣的半導體創新?| 摩爾精英現場

智能硬件新模式對芯片的要求

智能硬件公司的新模式決定了他們不再是下一個手機廠商,對芯片原廠也提出了新的需求。我們看到,有兩個截然相反的趨勢在智能硬件行業發生著:一是垂直整合,這裡,我們說的不僅僅是蘋果、三星、華為這種體量的公司,而是更多經過A輪、B輪融資後,估值5億左右就開始建立自己的芯片團隊,以及尋求芯片定製服務的公司,當然,這些定製芯片不是最尖端科技的複雜SoC。

ICCAD 2016張競揚:智能硬件需要怎樣的半導體創新?| 摩爾精英現場

目前,在保護產品設計方面,定製芯片可能是唯一可行的方法了,它讓競爭對手需要多花6個月,甚至是1年的時間才能出貨類似產品。而對芯片原廠來說,突然間,客戶變成了“競爭對手”,他們開始挖你的人,砍你的單,這令一些傳統芯片廠商頭疼不已。

第二種類型:完全不懂硬件,也不想去懂,這種以互聯網為背景的智能硬件公司為多。

對於這種公司的需求,我總結為以下3點:

第一是支持:智能硬件公司在成功以前,找芯片實現方案很辛苦,因為沒有量,上游廠商不願合作。但是成功後,則正相反,芯片企業找智能硬件公司賣芯片很辛苦,因為硬件公司沒有時間做cost down。

第二是速度:很多方案需要馬上提供,而多數國外廠商反應速度太慢,一個郵件來回要一整天,而且要用英文溝通,這很難適應現在的節奏。

第三是方案:要求原廠提供系統級Turnkey方案,並希望芯片企業提供包括軟件、算法在內的完整解決方案,而不僅僅是芯片+簡單的Reference design。

IDH模式的隱憂

之前的方案大多由IDH提供,而這種模式很難滿足今天智能硬件公司的速度要求,因為一旦產品比競爭對手晚上市,哪怕是1周,都會有本質區別。

ICCAD 2016張競揚:智能硬件需要怎樣的半導體創新?| 摩爾精英現場

如果是IDH做方案,芯片原廠從樣片到穩定供貨要3個月,IDH開發方案3個月,智能硬件公司拿到方案開發產品也要3個月,這樣,最理想的情況下,也需要9個月,這種速度太慢了。

那麼,智能硬件要的到底是什麼呢?我們的一個客戶,Archiwave CEO陸建華博士給出了一個答案:芯片原廠也許需要以芯片為核心和基礎,以模塊和系統切入市場。

如果原廠的芯片樣片和方案能夠同時準備好,只需要用3個月實現穩定的芯片供貨,給到智能硬件企業,就可以使智能硬件產品開發完畢、上市。跟IDH模式相比,這樣可以節省6個月的時間,6個月以後,第二代產品都可以上市了!我們這邊不是說芯片公司必須開發方案,而是是否能有戰略合作伙伴在很早期就利用我們最新的芯片開發產品方案。

積木式創新

當終端產品的迭代速度越來越快,終端企業只有時間打磨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建立自己的長板,剩下的積木需要供應鏈提供,而且是最快速度的提供。速度要加快,還得做方案,看來半導體行業的加班是治不好了!

市場碎片化

以上還不是最麻煩的,最煩心的是市場碎片化,這對供應鏈來說簡直就是噩夢。

ICCAD 2016張競揚:智能硬件需要怎樣的半導體創新?| 摩爾精英現場

做無人機的大疆市值已經接近100億美金了,其消費無人機市場佔有率超過80%,2016年銷售額100億人民幣,按4000塊的均價算,也就是250萬的出貨量,換算到芯片才多少wafer呢?如果以一張wafer出5000個die計算,一年才500張wafer。

Foundry的銷售朋友們,如果客戶拿這種forecast來找你,說這個產品市佔率達到了80%,但是一年只有500張wafer的量,估計你連MPW都不會給的!

今天的物聯網市場正是如此,而且目前完全看不到整合的可能和趨勢。

5萬個終端客戶需要多少Fabless支持?Foundry廠如何支持這些海量的Fabless?今天,中國有700多家設計公司,很多人說這太多了,而未來也許會更多。

TI一家公司就有10萬個產品線,物聯網時代的智能硬件也許需要的是100萬、1000萬的產品線,什麼樣的組織架構能夠支持這種小量多品類的碎片化需求呢?

就像臺積電在27年前成立時,創造了pure play foundry和fabless這樣的新商業模式,今天的物聯網、智能硬件的新需求,也許會倒逼半導體行業大變革。

摩爾定律與互聯網思維不謀而合

提高行業資源配置效率,響應終端市場的需求,我們需要改變,需要模式創新。這裡,理解和應用“互聯網思維”很關鍵,其實半導體行業應該最熟悉互聯網思維,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和我們熟悉的摩爾定律很相似,無非是利用最先進的工具,提高效率和性能,降低成本。對摩爾定律來說,工具是先進的Process工藝,對互聯網來說,工具就是各種新的軟件。

ICCAD 2016張競揚:智能硬件需要怎樣的半導體創新?| 摩爾精英現場

摩爾精英:連接全球半導體精英

在應用互聯網思維和模式創新上,摩爾精英做了一些嘗試,我們的核心業務是招聘。提到招聘,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獵頭,我們確實有著行業最優秀、規模最大的半導體獵頭團隊,但這並不是重點。摩爾精英的重點是線上垂直招聘平臺,上線一年以來已經有500家半導體企業,30萬半導體專業人士入住,覆蓋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

ICCAD 2016張競揚:智能硬件需要怎樣的半導體創新?| 摩爾精英現場

獲得2000萬風險投資支持之後,摩爾精英進一步把業務拓展到了半導體科技媒體、專業直播APP、智能硬件人才招聘這3個領域。這裡面,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摩爾精英的媒體平臺:半導體行業觀察,這也是目前行業關注人數最多、閱讀量最高的微信公眾號。

摩爾精英希望通過這些新的互聯網工具,提高半導體行業在人才招聘、市場傳播、活動交流等方面的效率,讓大家可以有更多時間專注在核心業務上。

ICCAD 2016張競揚:智能硬件需要怎樣的半導體創新?| 摩爾精英現場

這裡要特別提一下摩爾直播APP,和大量第三方通用直播平臺不同,摩爾直播打造的是半導體企業和專業觀眾的實時互動平臺。最近的校園招聘季,有100多家半導體企業在摩爾直播APP舉行線上宣講會,和來自60多所學校的、3萬多畢業生互動。以後我們還會提供半導體、智能硬件領域的線上產品發佈、培訓、研討會、技術分享等更多專業直播內容。

【關於轉載】:轉載僅限全文轉載並完整保留文章標題及內容,不得刪改、添加內容繞開原創保護,且文章開頭必須註明:轉自“半導體行業觀察icbank”微信公眾號。謝謝合作!

【關於投稿】:歡迎半導體精英投稿,一經錄用將署名刊登,紅包重謝!來稿郵件請在標題標明“投稿”,並在稿件中註明姓名、電話、單位和職務。歡迎添加我的個人微信號MooreRen001或發郵件到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