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你們在初中、高中學習的時候是什麼感覺?

譚佳輝


說實話,初中和高中時代是給我印象最深的時刻。我從小不能算是一個學習好的學生,最多也就是個中等生吧,並且在小學的時候就偏科嚴重!數學成績挺好,但是語文成績總是在及格線徘徊!

到了初中以後也沒有多大改觀,但是知道了語文的重要性,也願意在語文上下功夫,所以慢慢的成績就上來了,那時候的感受時,學習下一點功夫可以好,升學的壓力也不大,還有一群玩的好的小夥伴可以在學習之餘一起肆無忌憚的玩耍,感覺特別的快樂!

就那樣自然而然的來到了高中。高中是完全和初中不一樣的感受,高中的學業節奏特別快,上的課也特別多,作業也多,初入高中的我,當時完全無法適應那個節奏,高一上半學期成績下滑的特別嚴重,那時候看看周圍的人都在努力讀書,不服輸的勁上來,也開始埋頭苦讀,再也不像以往那樣整日玩耍,就這樣成績有了好轉。可是後來我發現高中真的如他人所說壓力很大,因為周圍的人都在努力,而你如果不學習只能掉隊。整整的高中三年感覺自己過的特別壓抑,那時候偶爾和同學出去逛逛街或者晚自習後和同學一起相伴走在校園的小路上,感覺時光就特別的美好放鬆!

回想一下,初中和高中真是帶給了自己完全不一樣的感受,但是也是那不一樣的感受讓我成長了很多!


你是瘋了我是傻子


我是一名六零後,七十年代上初中,八十年代上高中,說說我們那一代人的求學經歷。

我1978年上初中,已經開始恢復高考,所以學校已經恢復了正常的教學秩序,而且對學習的要求越來越嚴格,雖然“文革”剛剛結束不久,但是高考的恢復對於農村孩子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喜訊,畢竟有了盼頭,有了“鯉魚跳龍門”的機會。

只是那時候學習條件不好,教室經常停電,無奈之下學校給每個班級配備了一盞汽燈,這種燈其實就是煤油燈,需要往裡打氣煤油才會從噴油嘴噴出來,打一次氣可以使用半個小時左右,所以早自習和晚自習都需要半途摘下來打氣,雖然使用時有點麻煩,可發出的光很亮。這麼好玩的東西,點燈、打氣這些活自然都是男生給承包了。現在想想,那時早上那麼早起床去學校,多半是衝著汽燈去的,去晚了沒機會點燈呀。

我上小學時“文革”還沒結束,說實話小學真沒有學多少知識,到了初中就感覺學習困難,但是家長要求嚴格,老師管的也挺嚴,自己也想學習,所以學習比較刻苦。記憶中最深的就是晚自習回家還要再點煤油燈學習,第二天起床鼻子裡黑黑的都是油灰。

1979年初中學制改革,兩年變三年,我們這一屆初二畢業就可以考高中了,不願意上高中也可以繼續上初三,我是班級裡學習比較好的學生,老師讓我們幾個參加中考,結果還真考上了。因為初中只上了兩年,到高中聽不懂課,上了半個月,哭著鬧著又回初中了。在初中又學習了一年參加中考,我考了個全公社第一名,還是沒有達到縣一高的分數線,最後縣一高給每個“白板鄉”照顧一個名額,我是以“照顧生”的身份進入重點高中的。





X射線60945207


先談談初中吧,我的初中時非常美好的,初中的小夥伴都是從小就認識的,都是從小學一起升上來的,所以不用認識新同學,夥伴之間關係都挺好,初一初二學習沒有一點壓力,成績慢慢升上來了,初三的時候開始學化學了,我們班都喜歡新來的化學老師,他比我們大六歲是剛畢業的老師,化學課的氛圍非常好,因此剛開始的時候對學習完全沒有擔心,上課也十分聽講,後來發現自己的理科好像不太行了,化學慢慢的開始有很多搞不懂的地方,物理居然有一次不及格,但是好在那時候特別喜歡任課的老師們跟老師們玩得也挺好所以也喜歡聽課,平時模考的時候也總排在前面,所以對學習沒有什麼關心的順其自然。後來上了高中一切都變了,開學就被分在了文科班,在文科班成績也還好,就是發現英語有點差了,後來聽說理科有利找工作,後來我就轉了理科班,轉了班後,班上一個人都不認識再加上家裡的影響,慢慢的開始十分孤僻,物理化學完全就跟不上了,連數學英語都下降了,後來完全就沒有信心了,人也變得十分抑鬱,也不想說高中了,還是初中好。


六小柚


我現在讀大學了。

說真的,我覺得初中是我最快樂的時光,作業少,壓力也小,除了考試不用想其他東西,而且結交了幾個現在還關係很好的哥們,我們天天放學後就去找樂子,而且我發現初中學校旁邊小賣部是東西最豐富的,有各種各樣小玩意,我記得我們天天都去小賣部摸獎(就是那種五毛錢一個獎劵,撕開可以中獎的),一起去網吧(我們成績都不錯),一起放學回家一起吃東西,一起閒逛,記得有一次我們翻圍牆被同學舉報了,然後被老師全都罰到教室外面站著,不過那時不知道為什麼被罰有一種榮譽感(可能我有點中二吧)。

然後進入了當地的一中,感覺高中的學習任務加重了很多,壓力也加重了,每個人都感覺重任在肩,班級裡的競爭更強了,可能大部分時間都是學校、食堂、家三點一線的重複,但也有很多講座和活動,比如什麼元旦晚會、義賣節、合唱比賽、武術操比賽、遠足等,總的來說,高中的生活苦中帶樂,但前提是你要好好學習。

其實現在我上大學了,感覺高中初中的同學是更加親密的,所以大家還是好好珍惜這些時光吧。

最後,祝那些今年中考、高考的同學旗開得勝!


好看視頻大賞


上初中時感覺自己宛如一個智障,上高中後那種感覺就沒有了。為啥這麼說呢?聽我慢慢道來。

我家是農村的,初高中也都是農村唸的。我念的那所初中是我們縣裡最好的一所,綜合實力很強,班級大神雲集。像我這種智商平平、平時學習得過且過的人,呆在這種班級還是很難受的。

由於班主任是我家親戚,再加上個子小,我的座位常年榮居前排。同桌男學霸高智商,平時上課看小說,考試從來沒下過年級前20。記憶力超好,英語老師教新單詞,教完人家就去默寫,一起同桌三年,自卑了三年。

後排女學霸一枚,留守兒童,超自律,學習超努力,常年年級第一。走廊右邊同樣一枚女學霸,學習態度尚可,努力程度一般,常年年級前20,不一個個介紹了,反正我是最菜的那個。

本來智商平平,學習態度又一般,於是乎中考就考了一所不咋的的學校。然後我就逆襲了嗎?完全沒有,但是那種來自大神的壓迫感蕩然無存,整個三年都再沒出現過。

我的中考成績排我們班第二,第一名是我初中隔壁班的一個同學,以前不認識,後來發現家住的還不遠。我們班一共70多人,那個哥們硬生生的從第一名滑到60多名,我呢,常年班上20多名的樣子。

繼承了初中的智商,延續了初中的學習態度。由於文科班,女生多,男生少,在這裡我見識了有些女生學習超努力,態度超好,就是成績不咋的,當然平時學習態度又不咋的,學習超好的,我再沒遇到過,至於那種智商碾壓更是不會存在了。突然有一種守得雲開見月明的感覺。

高考考了一所普通本科,覺得自己玩玩耍耍三年還考了500多分,真的是上天眷顧,內心有點竊喜。然後那天拿著錄取通知書去買車票的時候,又傻眼了。沒錯,碰到了我那幾個初中同學,一個武大的,一個人大的,一個復旦的,買車票的時候我明顯感受到了賣票員的區別眼神。

當然我不是那種鼓吹天賦決定論的,但是天賦這東西確實很可怕。高中地理老師曾說,能考清華北大的不是我們教出來的。對於普通人來說,努力三年考個一般的985我覺得問題是不大的。


肖銳ZZZ


我從初中開始成績便一落千丈,那時的我傻乎乎的,完全都不知道要學習,心想著以後讀個專科去打工就好了。

零八年因鄉鎮和合併到縣城,本一直在鄉下讀書的我開始到縣城中學讀書。由於成績不是特別拔尖,班主任見我又是鄉下來的,直接將我分到了最後一排。於是我周圍的同學們都是上課照照鏡子玩玩手機的狀態,本就貪玩的我也開始慢慢的不在狀態。緊接著成績在慢慢的下降,作業也好多不會做,由於初中才開始學英語,和班上其他同學相差很大。久而久之,班上70個人,成績只能排30幾名了。就這樣惡性循環,畏難心理,越聽不懂越不會做作業越不願意去努力,再加上對學習沒興趣,也不能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

於是初中三年就這麼混過去了,結果中考那年我當然是意料之中的沒考上高中了。

中考完,我爸說要給我買高中,我死活不同意,心想本來就學習不好,基礎差也讀不進書,很煎熬,加上同學們也會笑話我。結果還是被我爸拉著去學校花幾萬塊錢報名成了擇校生。

高一分班時我中考成績排班上倒一,那時我還沒有很努力學習的念頭。就是正常的上課完成作業,上課還經常打瞌睡,下課照常玩。結果第一次月考完後,我驚喜極了,17名。多久了,我沒有考過這樣的成績了。

後來,我的成績就一直是前十了。我高中也沒有多努力,什麼經常遲到、請假去打耳洞、在教室喝酒、玩手機、考試交白卷、八卦追星、談戀愛啊。可能就是腦袋開竅了,更受老師關注了,學習變好了也更願意學習了。而且我讀的是理科,物理、生物都不怎麼要初中的基礎的,唯獨化學拖了後腿,一開始我連元素週期表裡常見的元素都不認識,

後來只考上了二本。

我初高中時沒有追求目標,只會得過且過享受當下,而今確卻是多般惋惜。


楊小羊CR


我是一名70後,說說我自己的感覺吧,別見笑。

我從小學升上初一的時候,成績算是中上等吧,在初中的三年,自己也知道要好好學習,因為那時候家裡父母督促的緊,但是好像在那個年齡段找不到一個學習方法,僅限於上課好好聽講,下課好好完成作業,所以學習成績也是一般,完全是按部就班的感覺,要說怎麼提高成績方法方面,自己也沒個總結啥的,現在回想起來,總覺得那時候懵懵懂懂,說沒學吧也每天忙忙碌碌,最終考高中成績平平,順其自然上來了普通高中。

到高中以後,畢竟年齡有大了點,自己已經意識到將來要考一個理想的大學,自己必須開始就的努力了,自己從上高中起,就暗下決心從第一課起就好好學習,當時就有自己的方法了,記筆記,列構架,每門課都學的很認真,效果也很好,從高一開始,成績一路提升,上完高一就分文理班了,當時我每門課都很好,不知道咋選擇,當時人們都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所以我也隨著大多數報了理科班,高二階段我還是用我的學習方法學習成績越來越好,在高二升高三時已經考到全校第10名了,這也是我高中階段最好成績了,到高三階段開始總複習,每天做模擬題,我就發現我學的吃力了,因為高考的知識有一部分是初中的基礎,由於我初中基礎的不紮實,成績始終不理想,高三階段的學習我相信有過這段經歷的人都能體會到那時的辛苦,三點一線,茫茫題海,最後都為了那個獨木橋,所以從高三起我的成績開始下滑了,我也意識到自己基礎的薄弱,努力拼搏但效果不佳,大該到高三的中段,當時又有點青春期的懵懂,我和我的女同桌由好同學變成暗戀對方,現在想想,那時候挺傻的,成績一直到高考就一路下滑,最終導致高考的失敗。

最後我要說一句,高考的失敗不等於人生的失敗。從哪裡跌倒了還從哪裡爬起來。一定會有一個不一樣的人生。



測繪一哥


初中時,沒有學立體幾何時,還感覺非常不錯,一到初三開始接觸幾何,我的思維跟不上,成績一落千丈,然後,也沒有心思再花在數學上。

到了高中以後,直接放棄數學,每次考試不到六十分。

後來覺得自己靠著成績考上大學,估計沒戲,就選了體育特長,初中時,體育成績不錯,高中就延續下來。好在,沒有選錯,勉強靠著特長混進了二本。


墨菲殤


我是刀筆傳神,我來回答。

我生於七十年代,我上初高中時已八十年代初了,我們那時沒有現在那麼多的輔導班,我記得初三和高二高三開始有晚自習,到晚上九點半或十點,那年代沒有雙休,星期天基本上可以在家。老師都挺負責的,但有不聽話的學生老師真打,比現在嚴多了。

在高三時真是很緊張的,我偏科嚴重,偏好文科,對理科不太感冒,拉分挺重的,多虧老師們的辛勤輔導,在高考前終於提上去了,現在想想,還是挺懷念那段時光的。


刀筆傳神


首先非常感謝你提出這麼讓我一個過來人重溫過去的機會。不對之處請多多理解。

我上初中時在重點班,那時候小叛逆期重,所以那個時候根本不想學習只想著玩,和現在讓母親大人暴跳如雷血壓心跳加速的孩子一個樣。作為父親每每孩子不聽話時我就想想我的小時候。初中時代我現在回想那個時候正值青春期,滿腦子天馬行空。希望被重視,希望要獨立,需要被尊重,需要的太多太多往往父母這個時候又不能細心溝通所以問題越來越大。初中的學習我覺得主要還是模仿訓練為主,這個時候需要更多的溝通和交流,

至於高中學習,我覺得我是個異類。這個時候和初中截然不同,這個時候的學習需要理解和擴展延伸。所以自主學習能力很重要。高中學習時遇到困難不要怕,一個點一個點的去突破。我高中數學考了19分滿分150。可以說是張白紙。然後我學一個點一個點學,堅持有時候也想放棄。但是我沒有放棄,好看我考了我120。經歷了這次我覺得足以影響一生。因為我覺得數學我都能搞定還有什麼可怕的。高中學習不可眼高手低,一切根據自己的情況一點點的學習突破,千萬不要放棄。高中生活真的會影響一生。

學習很苦,但是不吃學習的苦,可能生活的苦要吃一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