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龐統出山最精彩的謀略是火燒赤壁,顯示了他的全部才幹了嗎?

用戶68063485589


火燒赤壁顯然只是龐統才幹的牛刀小試

三國時期著名的軍師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號鳳雛,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

龐統道號“鳳雛”(即鳳凰雛鳥),志向高遠,才高八斗,水鏡先生和徐庶都曾向劉備說過:“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一、進獻連環計

龐統早年在荊州一帶求學,聲名遠揚,赤壁之戰出場時,年紀尚輕,在《三國演義》第四十七回“龐統巧授連環計”中,龐統到曹營向曹操獻上連環計,說服曹操用鐵索將戰船綁在一起,增加船體的穩定性,使士兵們在船上作戰如履平地。龐士元巧舌如簧,使得曹操最終聽從了他的建議,也成就了後來周郎火燒赤壁的美名。

“曹營進獻連環計”中,龐統敢於“羊入虎口”,體現了他的勇敢;龐統與曹操對答如流,毫無畏懼,體現了他良好的口才和心理素質;龐統最終全身而退,毫髮無傷,博得曹操和孫劉兩方的好感,則初步的體現了他“可安天下”的才幹!


不過這也僅僅算是龐統才幹的牛刀小試,在三國這個人才輩出,英雄群起的年代,也體現不出他的特殊,因為在這之後,龐統還有很多驚人之舉!

二、投奔劉備

龐統雖然貌醜,但才學非凡,諸葛亮和魯肅等人瞭解他的才能。赤壁之戰後,魯肅向孫權推薦龐統,但孫權因為龐統貌醜而輕視他,最終使得東吳政權和“鳳雛”擦肩而過,魯肅也給了龐統一份推薦信,勸龐統投奔劉備。 劉備佔據荊州,領荊州牧後,龐統前來投奔,但見面時,龐士元沒有拿出諸葛亮的薦書。

劉備在歷史上乃是著名的識人之君,以賣草鞋的“白身”起家,最終坐擁“臥龍鳳”、法正、孫乾等頂級的謀士團隊,以及“關張趙馬黃”五虎大將的完美武將陣容,絕不是浪得虛名,特別是在使用魏延、馬謖等人上面,與諸葛亮相比,顯然是更勝一籌。但行家也有看走眼的時候,劉備因龐統貌醜,也未能發現他身上的才華,最終委派龐統以從事的身份試守耒陽縣令。

三、非百里之才

龐統在任期間, 不理縣務,每日飲酒作詩,自娛自樂。縣裡公務擠壓如山,他也不理不顧。張飛在巡視的時候聽說了這件事,非常生氣,表示一定要嚴查此事,這就引出了一句著名的歇後語:龐統當知縣--大材小用。張飛責問龐統為何不理縣務,龐統言到:區區百里小縣,能有多少公務?然後隨即升堂斷案,從審問到判決,絲絲入扣,明察秋毫,張飛方知遇到了大賢,並將龐統又一次推薦給了劉備,經過一番交流過後,劉備對龐統大為器重,任命他為治中從事,親密程度亞於諸葛亮,後龐統和諸葛亮同為軍師中郎將。

四、獻計徵蜀

建安十六年(211年),劉備應劉璋的邀請進入蜀地,協助劉璋防備張魯,於是,龐統的人生中最輝煌也是最悲壯的時刻終於到來了!龐統隨劉備入川,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入川后,益州牧劉璋和劉備在涪城相會,龐統勸劉備於宴席中挾持劉璋,但劉備以自己初來蜀中恩信未立為由而拒絕。劉璋隆重地招待劉備及其部下,增撥給劉備不少人馬糧草和軍用物資,連戰略要隘白水關也交給他督理,命他率兵去進擊張魯。劉璋交代完畢,就回了成都,劉備則率部到了葭萌關。入川后,龐統陪劉備與川內名流交好,收買人心,為己所用。

建安十七年(212年)十二月,劉備已經在葭萌關屯駐一年,龐統就戰略問題,向劉備獻上三條密計:"挑選精兵,晝夜兼行直接偷襲成都,可以一舉而定,此為上計也;楊懷、高沛是蜀中名將,手下有精銳部隊,而且據守關頭,我們可以裝作要回荊州,引他們輕騎來見,可就此將其擒殺,而後進兵成都,此為中計;退還白帝,連引荊州,慢慢進圖益州,此為下計。如果猶豫不前,將會有大難,不能在此地久留。"

可以說,這三條計策的提出,可以說是龐統軍事才能的巔峰之作,三計中的上計乃是後來鄧艾滅蜀時採用的計策,鄧艾率軍從陰平小路偷襲成都,以2000孱弱之師擊敗蜀國7萬大軍,一舉滅蜀。劉備如果採用上計,滅蜀之戰可能損失會小的很多,龐統可能也不會命隕於落鳳坡。不過歷史沒有假設,劉備認為中計有道理,依計而行。斬楊懷高沛,揮兵直指成都,一路勢如破竹,所經過的地方都順利攻克,很快便打到了涪城。

五、戰死雒城

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調諸葛亮、張飛、趙雲等人帶兵攻克白帝、江州、江陽。不久,劉備包圍雒城(現今的德陽廣漢一帶),龐統率軍路經落鳳坡,被劉璋部將張任引軍埋伏,萬箭齊發,龐統騎著的盧白馬,身中數箭,命隕於落鳳坡,時年僅三十六歲。劉備極為痛惜,一說到龐統就流淚。為表彰他的功勳,任命他的父親為議郎,後升任諫議大夫。劉備追賜龐統為關內侯,定其諡號為靖侯。


總結

所以龐統的才華是從火燒赤壁開始為人所熟知,最後在獻計徵蜀的時候達到了頂峰。當然了,因為英年早逝,龐統的才華還沒有完全展示出來。



以上圖片來自而網絡,如有侵權,請與我聯繫刪除。


月老頭


龐統一生的功績:

第一,獻連環計,使曹操戰船用鐵索連環,促使周郎火燒赤壁。能夠隻身騙得蔣幹信任,介紹到曹營,施展辯才,誇耀曹操功績,取得曹操信任,與眾謀士“同說兵機,統高談雄辯,應答如流”,使“操深敬服,殷勤相待”,這是沒有真本事的人所不可能做到的。借醉引出妙策,使身經百戰的沙場老狐狸曹操“下席而謝”。

能夠在成功獻計之後,找到合理的藉口(勸降江左豪傑)離開,還擺出官面堂皇的理由(非為富貴,但欲救萬民耳),曹操怎麼能夠不放人?龐統把握人物心理把握的相當好。

第二,耒陽縣鳳雛理事。“統手中批判,口中發落,耳內聽詞,曲直分明,並無分毫差錯。民皆叩首拜伏。”“不到半日,將百餘日之事,盡斷畢了,投筆於地而對張飛曰:“所廢之事何在!曹操、孫權,吾視之若掌上觀文,量此小縣,何足介意?””龐統真高人也,果然非百里之才,能夠在半天時間內處理百餘天的公務,可見龐統是個講究效率的人。而且確實有處理事務的才能,只是不屑於處理這百里小縣。

第三,議取西蜀。“玄德獨坐沉吟。龐統進曰:“事當決而不決者,愚人也。主公高明,何多疑耶?”玄德問曰:“以公之意,當復何如?”統曰:“荊州東有孫權,北有曹操,難以得志。益州戶口百萬,土廣財富,可資大業。今幸張松、法正為內助,此天賜也。何必疑哉?”玄德曰:“今與吾水火相敵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義於天下,吾不忍也。”

龐統笑曰:“主公之言,雖合天理,奈離亂之時,用兵爭強,固非一道;若拘執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宜從權變。且兼弱攻昧、逆取順守,湯、武之道也。若事定之後,報之以義,封為大國,何負於信?今日不取,終被他人取耳。主公

幸熟思焉。”玄德乃恍然曰:“金石之言,當銘肺腑。”


匹諾曹jun


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與劉備一同入川,於劉備與劉璋決裂之際,獻上上中下三條計策,劉備用其中計。進圍雒縣時,龐統率眾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僅三十六歲,追賜統為關內侯,諡曰靖侯。後來龐統所葬之處遂名為落鳳坡。

潁川司馬徽為人清雅而擅長識人,有人就推薦龐統前去測驗。司馬徽坐於桑樹上採桑,而龐統坐於樹下,倆人相互交談一直從白天說到黑夜,司馬徽對龐統大為驚異,說是南州士子沒有人可以與龐統相比。有了司馬徽這句話,龐統漸漸為人所知。

龐統的名望越來越大,時襄陽龐德公稱龐統為“鳳雛”,諸葛亮為臥龍,司馬德操為水鏡。徐庶曾對劉備說,臥龍鳳雛,得一而可安天下!龐統曾與東吳陸績、顧劭等品評人物好壞,自稱有輔佐帝王的才能。關於龐統才幹也因龐統出現比較晚而且有早喪命與落鳳坡所以有多少才幹也就沒有多少可以借鑑的了,下面我們來看看龐統出山後有何功績吧。

一、巧設連環計

當時曹操準備打江東,但過江卻成為了曹操的困擾,因為大部分士兵就是旱鴨子,不僅不會水,還暈船,因此遲遲沒有出發,為了讓曹操的行動失敗,同時配合周瑜的火攻,龐統夜觀天象,發現近期東南風將盛行,於是趁著這個好機會,就向曹操建議把所有戰船用鐵索連接起來,不僅更結實,而且使船的穩度增大。曹操極為高興,就採納了龐統的建議,並把這些船稱為“連環戰船”。結果,在赤壁之戰中,曹操的船遭受火攻,因東南風助長火勢,加上鐵索傳熱,結果沒多久,曹操的艦隊就全軍覆沒.這場戰鬥其實早已是甕中之鱉,曹操被困其中,這次勝利,龐統的計謀起了關鍵作用,所以龐統名聲大振。他對曹操施的計,被後人稱作“連環計”。

二、獻計徵蜀

建安十六年,法正奉益州牧劉璋之命到荊州,迎接劉備入益州共拒張魯。法正私下向劉備獻秘計,請劉備藉機謀取益州。劉備猶豫再三,不能決斷。龐統說:“機會不可失,並且亂世之中要隨機應變,不要一味的恪守仁義,如果事成之後,賜予一塊封地,又有誰會責怪您呢?”劉備認為龐統說得有理,決定留諸葛亮、關羽等鎮守荊州,而自己則帶領龐統,率領數萬兵士進入益州。可劉備還是拒絕在宴席上要挾劉璋,劉璋隆重地招待劉備及其部下,並讓他掌管戰略要隘白水關,命他率兵去進擊張魯。劉璋交代完畢,就回了成都,劉備則率部到了葭萌關。

建安十七年,劉備已經在葭萌關屯駐一年,龐統認為時機已到,就戰略問題,向劉備獻上三條密計:“上計計,挑選精兵,晝夜兼行直接偷襲成都,可以一舉而定;中計,楊懷、高沛是蜀中名將,手下有精銳部隊,而且據守關頭,我們可以裝作要回荊州,引他們輕騎來見,可就此將其擒殺,而後進兵成都;下計,退還白帝,連引荊州,慢慢進圖益州。如果猶豫不前,將會有大難,不能在此地久留。”劉備認為中計有道理,依計而行。斬楊懷高沛,揮兵直指成都,一路勢如破竹,很快便打到了涪城。在涪城,劉備在慶功大會上乘著酒興對龐統說:“今天這場宴會應該快了吧。”龐統卻說:“把討伐別國當作快樂,不是仁者之兵。”當時劉備已醉,怒道:“武王伐紂,前歌後舞,難道不是仁義之師嗎?你話說的不好,快點出去。”於是龐統起身退出。但是劉備馬上後悔,請他回來。龐統回到原來的位置上坐下,不看劉備,也不道歉,只顧自己吃喝。劉備問道:“剛才我們的討論是誰的過失?”龐統說:“你我兩人共同的過失。”劉備大笑,酒宴上又恢復了歡樂的氣氛。

由於劉備選擇中計而打草驚蛇,無奈之下,龐統為劉備親自引軍衝殺!戰前劉備特意為龐統更換自己的坐騎,不料卻因此讓雒城的士兵誤認為是劉備,因此拼命射殺,最終使得龐統命喪落鳳坡,龐統臨死前道出心酸八字:“今日我死,乃天命也”。正因劉備未選上計,陣前換馬,使得龐統英年早逝,聽到這八個字後,劉備當即沉默不語,而諸葛先生得知龐統在雒城前死於非命,更聽到那八字留言,想到是自己讓龐統出山輔助劉備,竟落得如此下場,難免心塞。


JP追逐生活


龐統是個性情中人,在沒有進入劉備賬下的時候歷經過很多的白眼和挫折,最後劉備用真心留下了龐統,並且把自己的坐騎送給了龐統,所以龐統已經被劉備徹底收歸賬下,死心踏地的跟著他。在劉備想奪取荊州的時候,因為荊州劉表跟劉備是同宗,劉備不可能去攻擊劉表,因為出師無名,龐統看出了劉備的為難,所以就以設計讓自己死在了劉表部隊的手上,結果劉備就以軍師被殺而攻擊荊州,並拿下了荊州。

我認為,龐統之才不在孔明之下,原因有二,一:龐統號稱鳳雛,與臥龍並舉。其二:龐統是性情中人,跟軍中上下關係都特別好,特別是跟張飛,關羽的關係都不錯,這一點比孔明強很多。所以我認為,如果龐統活著,會比孔明要厲害👍


好印象影視策劃


龐統在小小耒陽縣斷案說明治國能力還是有的,連環計至少說明他軍事上能出奇謀,抓住重點,因為出場較晚,展現機會不足,留下的只有遺憾和猜測,再者能和諸葛亮齊名,至少說明很有才幹能力


富元製作


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