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人民日報海外版:“說什麼代購,我們直接捐!”

人民日報海外版:“說什麼代購,我們直接捐!”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0年02月03日 第01 版)

人民日报海外版:“说什么代购,我们直接捐!”

緬甸密支那雲南同鄉會會長高仲品(右)與密支那育成學校董事長李成潤在向騰衝捐贈的部分防疫醫用物資前合影。

“老高,十萬火急!”

接到電話時,高仲品正在緬甸密支那的家裡,和妻兒準備年三十的團圓飯。飯沒吃到嘴裡,心卻揪起來了。

“騰衝剛剛確診兩個病例。醫療物資不夠用,能否請你代購一批?”電話那頭的雲南省騰衝市外事辦主任劉國莊的口氣火急火燎。

鍋裡還噌噌地冒著熱氣,高仲品卻坐不住了,立馬帶著妻子、兒子出門採購。密支那地界不大,物資也談不上豐富,由於整箱貨源很少,一家三口只能分兵三路,全城商店挨個跑,能買多少算多少。6個小時下來,屋裡摞滿了醫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液、洗手液等各類散裝物資。

3人力量畢竟有限。高仲品是密支那雲南同鄉會會長。第二天,趁著互相拜年的機會,他把代購防疫物資的事逐一和同鄉們商量。大家毫不猶豫。一位同鄉的話說得提氣:“說什麼代購,我們直接捐!”

短短兩三天,緬甸各地雲南籍華僑華人奔走採購,各類防疫醫用物資迅速匯來。

打包裝箱時,一個貼著“密支那育成高級中學高中2801、2802班全體敬贈”紙條的箱子讓高仲品心頭一動。裡面裝著20多盒醫用外科口罩,包裝各異,有的甚至是不同品牌的口罩湊成一盒,一看便知是從好幾家商店買來的。

原來,聽老師們說騰衝告急,這所華文學校兩個班級的學生主動捐出平時積攢的班費,自發跑了許多家商店採購口罩。有的學生買不到成盒口罩,就十個、幾十個地買了捐來。這些年輕的身影中,既有不少“僑二代”、“華二代”,也有在當地土生土長的緬族孩子。

“緬族孩子們說,他們多次受邀去騰衝學習中文和中國文化,對中國有感情。騰衝有需要,中國有需要,他們想出力。”老師對高仲品說,“孩子們捐贈的物資雖然不多,但其中的胞波情誼特別珍貴。”

從1月26日開始,這些防疫醫療物資陸續送達騰衝。

“今天又在幫曼德勒各個僑社發送物資去騰衝和龍陵。密支那物資有限,這幾天仰光和曼德勒的同鄉會捐來了更多物資和款項。”2月2日下午,高仲品給記者發來信息。

在隨後傳來的照片中,記錄了這樣的場景:一箱箱防疫醫療物資碼放整齊,正等待著他與當地朋友們搬箱裝車,送往中緬邊境口岸……

記者 嚴 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