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雷鋒精神的由來

雷鋒精神的由來

  撫順雷鋒紀念館

  3月5日是第57個“學雷鋒紀念日”。多年來,雷鋒精神在中華大地上不斷凝聚和釋放著社會的正能量。2018年9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參觀撫順市雷鋒紀念館時指出,雷鋒是時代的楷模,雷鋒精神是永恆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更多時代楷模。我們既要學習雷鋒的精神,也要學習雷鋒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質追求轉化為具體行動,體現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

  雷鋒精神,是以雷鋒的名字命名,以雷鋒的精神為基本內涵,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著的革命精神。其實質和核心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了人民的事業無私奉獻,它已經成為中國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雷鋒1940年出生於湖南省望城縣一個貧苦家庭,7歲成為孤兒。1960年1月應徵入伍,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被推舉出席撫順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1962年8月15日,執行運輸任務時不幸殉職。雷鋒在部隊生活2年8個月,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受嘉獎多次,被評為“模範共青團員”“節約標兵”。1963年1月7日,國防部將他生前所在班命名為“雷鋒班”。1963年3月5日毛澤東發出“向雷鋒同志學習”的偉大號召。周恩來總理把雷鋒精神全面而精闢地概括為“愛憎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階級鬥志”。

雷鋒精神的由來

雷鋒精神的由來

  雷鋒的模範事蹟經久流傳,精神魅力更是歷久彌堅。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社會經歷了深刻的經濟轉型和社會變革,但雷鋒精神煥發著永恆的魅力。1990年3月5日,黨和國家領導人分別題詞,號召全國人民進一步向雷鋒學習,弘揚雷鋒精神,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努力。雷鋒精神培育著一代又一代新人成長,1963年3月5日,《人民日報》發表毛主席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此後,每年3月5日便成了全民學雷鋒的日子。2000年,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共同決定把每年的3月5日作為“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2012年3月2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的通知》,要求大力開展學雷鋒活動,推進學雷鋒活動常態化,並提出要大力弘揚雷鋒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弘揚雷鋒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弘揚雷鋒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敬業精神,弘揚雷鋒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創新精神,弘揚雷鋒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創業精神。

  雷鋒精神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一脈相承,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雷鋒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愛的胸懷、忘我的精神、進取的銳氣,正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最好寫照。讓“雷鋒精神”永遠傳承下去,在新時代奏響強音,匯聚成強大精神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