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中國最浮誇的211大學是哪所?

河南社會學專家張國柱


大家好,我是學校裡的曉東星,歡迎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學校裡的曉東星。關注校園,關注你大學生活的每一天。

浮誇,意思是指虛誇,不切實,也指誇張。簡單說來就是不務實,不幹實事。誰是最浮誇的211大學,在我看來,中國最浮誇的211大學是武漢大學。理由有三個,第一,貪大求全沒吃好。第二,喜歡做網紅。第三,教師出走,學生不滿。下面我將仔細分析。

第一,貪大求全吃不好。

武漢大學溯源於1893年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政府創辦的自強學堂,歷經傳承演變,1928年定名為國立武漢大學。在2000年的合併大潮中,武漢大學合併了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湖北醫科大學。武漢大學合併後爭議不斷,有人認為老武大的牌子被稀釋了。網上還流傳著一個段子,“武大大了,武水水了,武測撤了,湖醫糊了”。合併本是一件好事,能集中資源辦大事。但若是合併後不好好經營,這樣就不能發揮出原來的優勢,最後的結果只能是得不償失。


第二 爭做網紅

宣傳學校本是好事情,但若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宣傳上面,而不專注於做科研,那這樣只是捨本逐末。武漢大學可謂是名聲在外,今天是武漢大學的校花,明天是武漢的櫻花。在各種宣傳造勢中,武漢大學的新聞可以說是連續不斷。

武漢大學似乎也熱衷於各種排名,有時還以中國第三高校自居,但是它的排名總是被網友吐槽。2017年中國大學百強排行榜,武漢大學力壓華五,位列中國第三高校。在2017年校友會排行榜上,武漢大學也全國排名第三。這種排名看似和學校無關,是各種機構自己排的,但是,也難免有學校暗箱操作。武書連大學排行榜就曾曝光有買賣服務。


第三 老師出走,學生不滿

武漢大學也曾是全國十大名校,師資力量雄厚。但是,武漢大學似乎對老師的重視程度不夠,近些年來不斷有教師出走。憑藉在《百家講壇》上講《品三國》的易中天,曾經就是武漢大學的教師,後由於種種原因,去了廈門大學。出走的教師其實還有不少具體名單如下



(1)法學領域:民法的馬俊駒(去了清華大學,現在西南財經大學),國際法學的黃進(中國政法大學)、曾令良(澳門大學)、餘勁松、邵沙平(中國人民大學)、左海聰(南開大學),刑法的劉明祥(中國人民大學)、李希慧(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現在北京師範大學)、劉豔紅(東南大學),經濟法的劉劍文教授(北京大學)、漆多俊(中南大學),憲法與行政法的葉必豐(上海交通大學)、張澤想(又名楊解君,南京工業大學)、周佑勇(東南大學),環境法的王曦(上海交通大學)、汪勁(北京大學);(2)政治與行政學院的施雪華(復旦大學);(3)數學學院的有王維克(上海交大數學系系主任)、文志英(清華大學)、文志雄(華中科技大學);(4)生命科學學院的陳家寬(復旦大學);(5)哲學學院的歐陽康(華中科技大學)


在對學生上,武漢大學似乎也不是那麼友好,從最近爆出的武漢大學三環公寓新聞便可以看出。


若有不同觀點,歡迎文末留言。



學校裡的曉東星


我個人覺得這個問題提的略有些偏頗,所謂211工程院校並不是說都一定是重點院校、亦或者說是在國內屬於頂尖的院校。211工程院校僅僅是國家高校重點建設項目的一批院校,而不是一定就是重點院校。

如果說985工程院校是重點院校,肯定是無可厚非的。但是211工程院校的話多多少少還是有些錯誤的,回到題目上來,不說比較浮誇,或者說成比較名不副實的211有哪些,可能會更準確一些。以下是是我個人覺得一些實力相對一般的211工程院校:

地理位置:

像新疆大學、石河子大學、青海大學、內蒙古大學等211院校多多少少照顧的成分比較多一些。其實力比起有些雙非院校其實相差甚遠的,像燕山大學、深圳大學、天津工業大學等院校排名要比這些211院校高很多的。

定位過高:

其實定位最高的當屬鄭州大學,河南省唯一的211院校。因為新晉雙一流院校,很多人都感覺學校名不副實、多多少少有些浮誇。的的確確鄭州大學辦學歷史不久,再加上學校實力著實比較一般,像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連一個A類學科都沒有。也是網友一直詬病的問題所在。

不過能入選211工程院校多多少少實力都是很不錯的,再怎麼差錄取分數也要超一本線幾十分。再加上211工程院校的名氣,對將來工作就業、升學幫助還是不小的。

您的關注、點贊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和支持!


考研字D


說幾個不配211的211,就是說沒有211的實力,但有211的命。比如四川農業,新疆大學,石河子大學,海南大學等。😛


凱利賭徒


鄭州大學,規模大,但不是頂尖名校,在網上總和北大清華比,另這幾年雖然發展較快,但因其區域限制,和東部高校有差距,學科建設片面追求大而全,特色不足。


新語50


211的學校有的比較水,我的感覺武大,鄭大都喜歡高調,大學是治學研究的地方,靠科研實力說話,不靠吹


YSA工橙院


啥也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