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溫縣這個道士不一般,武則天讚美,唐玄宗呼道兄,李白稱仙宗十友

司馬承禎,字子微,法號道隱,自號白雲子,河內郡溫縣人。唐朝道士,曹魏太常司馬馗後代,道教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師。

少時篤學好道,無心做官。

溫縣這個道士不一般,武則天讚美,唐玄宗呼道兄,李白稱仙宗十友


個人文學修養極深,與陳子昂、盧藏用、宋之問、王適、畢構、李白、孟浩然、王維、賀知章稱為仙宗十友。

武則天聞其名,召至京都,親降手敕,讚美他道行高操。

唐睿宗景雲二年(711),召入宮中,詢問陰陽術數與理國之事,他回答陰陽術數為“異端”,理國應當以“無為”為本。頗合帝意,賜以寶琴及霞紋帔。

唐玄宗開元九年(721),派遣使者迎入宮,親受法篆,成為道士皇帝。開元十五年(727),又召入宮,請他在王屋山自選佳地,建造陽臺觀以供居住。並按照他的意願,在五嶽各建真君祠一所。

開元九年(721),玄宗親派其弟司馬承禕迎入宮,命校正《道德經》,深加禮待,呼為“道兄”。

他善書篆、隸,自為一一體,號“金剪刀書”。玄宗命他以三種字體書寫《老子道德經》,刊正文匍,刻為石經。宰相張九齡、張說等皆師之。

司馬承禎作為上清派宗師,其最主要的代表作無疑是《服氣精義論》,但此書與哲學關係不大。

司馬承禎真正的哲學著作主要是《太上升玄消災護命經頌》和形神《坐忘論》二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