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和珅的兒子為什麼叫豐紳殷德?和珅死後他的結局又如何?

用戶58749385562


豐紳殷德出生於乾隆四十年,而這一年恰好是其父和珅仕途的轉折點。在這一年,長相俊美且精明能幹的和珅被提拔為乾清門侍衛,負責宮廷宿衛扈從,他才得以常在皇帝身邊侍候。而和珅憑藉著自己的能力,一個月後就在眾多青年才俊中脫穎而出,被乾隆皇帝欽點為御前侍衛,品級為正三品,這一年和珅只有二十五歲。

乾清門侍衛和御前侍衛這兩份工作讓和珅得到了乾隆帝的青睞,和珅也因此走向了人生髮展的快車道。同樣在這一年,屢被提拔的和珅又被乾隆欽點為正藍旗滿洲副都統。隨後的和珅就像開了外掛一樣,在乾隆的賞識下,他幾乎一年好幾個臺階。而豐紳殷德就在這樣獨特的家庭環境下生長,愛屋及烏,豐紳殷德也受到了乾隆帝的喜愛。

到乾隆四十五年,豐紳殷德五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已經從乾清門侍衛升到了戶部尚書、御前大臣,成為一品高官。豐紳殷德也因和珅的緣故得到了乾隆的青睞,又因為豐紳殷德繼承了和珅長相俊美的優點,而乾隆帝又恰好有一個和豐紳殷德同歲的愛女。所以在這一年他被正式賜名為“豐紳殷德”,這是一句滿語,意思為福祿興旺,或許從這個時候開始豐紳殷德的前程就已經被書寫好了,包括他的幸福終生。

而到了乾隆五十二年,和珅就已經成為了文華殿大學士,併兼任戶部尚書、吏部尚書、軍機大臣,和珅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和相”。這一年豐紳殷德十二歲,他的父親就已經成為了中堂大人,乾隆苦心經營的靴子也終於落地,他將自己最喜愛的十公主指給了豐紳殷德為妻,豐紳殷德也被授予固倫額駙,所穿衣物的服色與貝子相同。

乾隆五十四年,豐紳殷德十四歲,他正式迎娶了乾隆的掌上明珠固倫和碩公主,乾隆命豐紳殷德在御前行走,並恩賜其紫禁城騎馬。如果一直這樣發展下去,豐紳殷德將來的成就一定不會在乃父之下的。畢竟他是乾隆最寵愛的女兒的額駙,是乾隆最寵愛臣子的嫡子。

到了乾隆六十年,時年二十歲的豐紳殷德已經擔任了內務府大臣,成為了正二品的高官。其父和珅也達到了人生的巔峰,貴為皇親國戚,被封為一等忠襄公,官拜文華殿大學士、首席軍機大臣、內閣首席大學士,還兼任十數個重要部門的一把手,真正的做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但和珅忘了的是乾隆之下還有嘉慶皇帝,自己這個二皇帝早晚會被清洗。果然在乾隆剛剛去世後的第十天,和珅就被二十條大罪打倒,家產被全部抄沒,而和珅也被勒令自盡。豐紳殷德作為和珅的嫡子,本在株連之列,但嘉慶考慮到豐紳殷德是固倫和碩公主的額駙,便網開一面。不予追究豐紳殷德,並仍讓豐紳殷德以伯爵的身份在朝廷中行走,但是誰都知道豐紳殷德的仕途完了,這一年豐紳殷德二十四歲。

本是最好的年華,豐紳殷德卻再也高興不起來了,他終日鬱鬱寡歡,生活在巨大的壓力和恐懼之中,伯爵也是屢次被削。嘉慶十五年,抑鬱成疾的豐紳殷德重病纏身,嘉慶特旨加恩賜予其公爵爵位。但公爵爵位沒有讓豐紳殷德的病情有所好轉,當年豐紳殷德就去世了,享年三十五歲。

根據祖制,明清的公主是不能再嫁的,與豐紳殷德感情甚篤的十公主人生遭此大變,自然是鬱鬱寡歡。嘉慶雖然十分寵愛十公主,但他亦不能改變王朝的規矩,只能在儘可能多的賜予她財物。但是這位乾隆皇帝的掌上明珠再也回不到從前了,無論皇兄如何體恤自己,自從自己的保護傘乾隆帝倒下以後,她的人生就已經成為了政治鬥爭的一部分了。

唯一可感欣慰的是,這位乾隆帝的愛女去世時,道光皇帝對這位晚年悽慘的姑姑極盡孝道,親自到她墓前祭奠。她人生的最後一程又回到了被萬星捧月的時刻,只是這一刻來的太遲了。

以上。


逆流時代


豐紳殷德是和珅之子,也就是乾隆最疼愛的和孝公主的女婿。據說,豐紳殷德這個名字本身就是乾隆親賜。那麼,豐紳殷德這名是如何來的,又究竟是什麼意思呢,這說來話長。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時,乾隆在將和珅之子的八字看過後十分滿意,隨即將未滿六歲的和孝公主指婚給和坤之子。不僅如此,乾隆還特意給這位未來的佳婿賜名“豐紳殷德”。

所謂“豐紳”,滿語裡有“福祿”、“福澤”、“福祉”的意思,乾隆的大意,無非是希望夫婿將來壽山福海,公主嫁過去後當然是前途無憂。

另外,美國清史學家歐立德在《乾隆帝》一書中還有另外一個解釋,其表示,“豐紳殷德”也有“祝你好運”的意思。

不管“豐紳殷德”究竟什麼意思,總之在乾隆看來,和珅有自己的提攜,仁孝公主下嫁其子是最合適的安排。即使自己百年之後,寶貝女兒的前途也是最有保障的。

十年後,也就是乾隆八旬萬壽大慶的前一年,和孝公主和豐紳殷德奉旨完婚。而為給女兒大婚添光加彩,乾隆還打破常例,將其封為“固倫和孝公主”。

按:“固倫公主”通常為皇后之女,而和孝公主的母親惇妃只是一般嬪妃,如無特別功績,其女按清宮制度只能封為“和碩和孝公主”。

當時,和孝公主與豐紳殷德的婚禮引起了轟動,其規模之大、其場面之盛、其賞賜之厚,都可謂是前無所有,堪稱近千年來的世紀婚禮。

但是,很不幸的是,乾隆的如意算盤最終還是打錯了。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就在乾隆駕崩還不到半月,繼位的嘉慶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和珅,和府也隨之陷入了滅頂之災。

在人生被徹底逆轉後,豐紳殷德也陷入了頹唐之中。據說,豐紳殷德因父獲罪而降未散秩大臣,其中年慕道,與方士輩講養生術。為此,其還沒少受人侮弄。

是啊,人倒黴時,“豐紳殷德”這個賜名也成了笑話與反諷。嘉慶十五年(1810年)五月,豐紳殷德在絕望無味中病故,年僅三十六歲。


坑爹史冊


和珅是滿洲人,和珅是他的改的名字,他姓鈕祜祿,原名常保即 鈕祜祿.常保,後改名和珅。 豐紳殷德是乾隆皇帝在他兒子五歲時賜給他兒子的名字,原名叫什麼無從考證 和珅全名叫:鈕祜祿善保,後來改叫,鈕祜祿和珅;他兒子全名叫:鈕祜祿豐紳殷德。 鈕祜祿才是他們得姓。 豐紳殷德 清人,清乾隆皇帝權臣和珅長子,紐祜祿氏,滿洲正紅旗人。生於乾隆四十年(1775年)正月十九日,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四月,乾隆帝賜名豐紳殷德,指其為十公主(即固倫和孝公主)額駙,並賞戴雙眼花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成婚。歷官御前大臣、護軍統領兼內務府總管大臣,總理行營事務等。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和珅賜死,豐紳殷德被奪職,削奪伯爵爵位,保留散秩大臣頭銜。嘉慶七年(1802年),清廷以平白蓮教而大赦天下,豐紳殷德得以恢復伯爵。嘉慶八年(1803年)固倫和孝公主府長史奎福誣告豐紳殷德謀反,並國服期間產女等,謀\\反雖然子虛烏有,但是國服期間與侍妾行房以致生女確實,為此削去散秩大臣職務和伯爵爵位。嘉慶十一年(1806年),出任頭等侍衛,滿洲副都統,恢復伯爵,離京赴烏里雅蘇臺軍中任職。嘉慶十五年(1810年)二月回京養病,晉公爵位,當年五月,豐紳殷德去世,終年三十六歲。有子早夭,遺二女,以養子福恩嗣,承襲和珅父常保所遺三等輕車都尉世職


何必當真192


和珅與乾隆父子的關係,政治意味十分厚重,以致他兒子一生都被政治色彩包裹全身。

和珅兒子從取名開始,直到生病去世,始終處於政治風浪中。

和珅兒子:乾隆為其取名

和珅一生有兩個兒子,25歲那一年,也就是1775年,大兒子出世了;40歲時,和珅小兒子出世了,很可惜,小兒子出世僅僅10天就夭折了。

和珅給大兒子取名為“和大寶”,因為後來乾隆皇帝為他重新取了一個名字,“和大寶”這個名字就被人們遺忘了。

和珅剛剛當官,盡心盡力,而且精明強幹,特別是經過李侍堯一案,得到乾隆皇帝十分賞識。

乾隆皇帝當時也正好有一樁心事。

1775年,乾隆皇帝已經64歲了。就在這一年的正月初三,乾隆皇帝最小的公主誕生了。

小公主來到人間,乾隆皇帝愛如掌上明珠。乾隆皇帝冊封小公主為和碩公主。

乾隆皇帝喜歡和碩公主,皇宮之中人人清楚。

乾隆皇帝特別容易發怒,每當宦官有絲毫閃失,乾隆都會龍顏大怒。

每次乾隆發火時,惇妃汪氏將小公主抱到皇帝身邊,乾隆馬上怒氣全無、喜笑顏開。

和碩公主的容貌與父親乾隆極其相像。

乾隆皇帝對和碩公主的喜愛無法掩飾,他曾經在公眾場合對和碩公主說:

如果你是皇子,朕一定立你為儲!

乾隆這句表達心聲的話,在所有皇子心中都產生醋意。

隨著自己年歲增長,乾隆對和碩公主的愛越發加深,尤其渴望為和碩公主找一個帥氣能幹、而又門當戶對的額駙。

在乾隆看來,和珅帥氣英俊、精明能幹,其兒子一定也是英俊帥氣、能幹精明,所以,乾隆很想看看和珅兒子是否適合和碩公主。

乾隆皇帝叫和珅把兒子帶入宮中,讓自己親眼看看。

第一眼看見和大寶,69歲的乾隆皇帝頓時眉開眼笑、喜上心頭,和大寶簡直就像是他父親和珅的同一個模板雕刻出來的。

和大寶的一個動作、一句話語,都讓乾隆愛之不盡。

69歲的乾隆皇帝覺得和大寶就是自己心目中額駙形象,只有這樣的男孩將來才能配得上自己可愛的小公主。

於是,乾隆詢問和大寶的生辰月日。和大寶比和碩公主小16天。

乾隆對和珅說:

你大寶的名字由朕來取,就叫豐紳殷德。

豐紳殷德是滿族語言,意思是漢語中的"福祿興旺" 。

乾隆希望和大寶“福祿興旺”,主要是希望自己最愛的小公主能夠永遠過上幸福生活。

聽見乾隆皇帝親自為自己兒子取名,和珅頓時欣喜若狂、手足無措。

和珅想象到兒子未來一片光明,一定榮華富貴,定當心想事成。

和珅沒想到,更好的事情隨之而來。

乾隆皇帝:指定公主姻緣

乾隆皇帝對和珅說:

朕與你結個親家,你的兒子豐紳殷德就做和碩公主的額駙。

和珅當場喜極而泣,跪在地上,不停地謝主隆恩。

乾隆皇帝將自己小公主的婚姻指定後,異常高興,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和珅獲得皇家的寵愛,更是喜不勝收,和珅覺得自己以及自己的家庭瞬間攀龍附鳳、榮耀無比。

乾隆皇帝:不斷獎賞額駙

自從受恩於乾隆賜名、並指定為和碩公主額駙,豐紳殷德好運連連、平步青雲。

1780年五月,乾隆皇帝賞賜豐紳殷德戴紅絨結頂、雙眼孔雀翎,並且賞賜豐紳殷德身穿金線花褂。

隨著和碩公主晉級,豐紳殷德的地位也日益提高。

乾隆五十二年,就是1787年正月,乾隆冊封和碩公主為固倫和孝公主。

從清朝皇室慣例來看,小公主已經獲得了破格冊封。

小公主是皇妃生養的,按照常規,只能被封為“和碩公主”,享受郡王待遇。

只有皇后生下來的公主才有資格被封為“固倫公主”,享受親王待遇。

乾隆太喜歡小公主了,所以,為她破格冊封。

豐紳殷德隨之被授予固倫額駙。

乾隆賞賜豐紳殷德戴紅寶石帽、頂三眼花翎,身穿金黃腰帶,所騎馬匹使用紫色韁繩。豐紳殷德所穿衣服的顏色與皇族貝子一樣。

和孝公主:嫁給豐紳殷德

年歲已高的乾隆想讓固倫和孝公主結婚成家,在1789年七月,任命豐紳殷德為御前行走。

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在乾隆皇帝親自主持下,14歲的固倫和孝公主下嫁給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並且賞賜額駙為紫禁城騎馬。

對於最小的愛女出嫁,乾隆所授予的獎賞、也就是公主的嫁妝,超越了其他所有公主,不必細說了。

乾隆把最喜歡的小公主一生交給了豐紳殷德,當然希望小公主一家都能享受榮華富貴。

同時,乾隆覺得將豐紳殷德招為額駙,也是為自己攬住了一個十分可靠的奴才——和珅。

和珅對於乾隆皇帝的恩寵,自然是感恩戴德。和珅想盡一切辦法取悅乾隆。

在乾隆皇帝時期,額駙豐紳殷德地位與待遇不斷提升,最高升到內務府大臣。

和孝公主:預料家庭變故

固倫和孝公主年齡比豐紳殷德略長,女孩成熟也早一點,所以,公主總是愛憐關照豐紳殷德。

大雪天,豐紳殷德玩雪,累得滿頭大汗。和孝公主為他揩汗、換上乾爽衣服,並對他說:

你已經不小了,不要去玩小孩子的遊戲,跟我一起來讀詩書吧!

和孝公主與豐紳殷德結婚後,生了一個兒子,一家人享受著天倫之樂。

可是,孩子3歲時,突然得了一場暴病,死亡了。

和孝公主與豐紳殷德悲痛欲絕,但是,只能望天長嘆。更令人傷心的事情是,從此以後,和孝公主再也沒有生育。

固倫和孝公主不僅僅賢惠善良,而且眼光長遠。

和孝公主規勸丈夫要學習本領、要建功立業,既不要生活在父皇的庇廕之下,也不要躺在父親的功勞薄上。

對於和珅不停地斂財聚資,和孝公主最有主見,她不僅不希望和珅往家中聚斂錢財,而且擔心將來一家人會受到連累。

清朝史學家昭槤在《嘯亭續錄》中寫道:

“公主嘗對豐紳殷德言:‘汝翁愛皇父厚德,毫無報稱,惟有見有日彰,吾代為汝憂。他日恐身家不保,吾必遭汝累矣。’”

固倫和孝公主的高瞻遠矚,確實超越了很多自詡有見識的男人,在當時,真的了不起。

正如固倫和孝公主所預料的那樣,隨著父親和珅被誅,如日中天的豐紳殷德,地位與待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公主本人也受連累、從而生活得極其心碎。

豐紳殷德:受恩公主輕罰

嘉慶四年,即1799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駕崩。

同年正月十三,嘉慶皇帝宣佈和珅犯下二十條大罪。

清朝官員從和珅家中發現的白銀多得驚人,足足有清政府15年的財政收入總和那樣多。

嘉慶皇帝讓大臣們討論,如何判處和珅。

有人建議將和珅凌遲處死,但是,在固倫和孝公主以及少數權臣的請求之下,將凌遲處死改成賜其自盡。

和珅最終用嘉慶皇帝賜給的白綾自殺而亡,死於自己家中,也保全了死屍。

和珅兒子豐紳殷德免於連坐,因為他的妻子是乾隆皇帝的最小公主固倫和孝公主。

不少大臣一再上書:

和珅“有謀為不軌之意,其子雖不知情,加恩免其追問,但不應仍叨世襲伯爵。遂革去伯爵。停其世襲。賞給散秩大臣銜。當差行走。"

嘉慶皇帝念及與固倫和孝公主的兄妹情份,雖然沒有給豐紳殷德定罪,但是,革除了他的伯爵以及世襲優待。

固倫和孝公主向哥哥求情,嘉慶皇帝賞給豐紳殷德散秩大臣的頭銜,可以當差行走。

後來遇到重大國事,嘉慶皇帝賞賜了固倫和孝公主和豐紳殷德。

豐紳殷德:生女被處圈禁

1803年發生的一件大事,令嘉慶皇帝再次對豐紳殷德進行處罰。

固倫和孝公主府長史奎福向監察官稟報:

“豐紳殷德演習武藝、與父報仇,並欲毒害公主及將侍妾帶至墳園,於國服內生女。”

奎福上報:豐紳殷德演練武藝,目的是為父親報仇,而且,企圖殺害公主。在國服一年之中,與自己的小妾生下一個女兒。

嘉慶皇帝命人調查,發現不存在謀反之事,但是,與小妾生下女兒的事情確實無誤。

嘉慶皇帝下旨,命令將豐紳殷德圈禁,讓他閉門思過,所有公職、頭銜、以及所擔任的職務全部革除。

眼見丈夫豐紳殷德日益頹廢,固倫和孝公主不停向皇帝哥哥求情,啟用丈夫。

豐紳殷德:任職邊疆軍職

嘉慶皇帝讓豐紳殷德擔任正白旗蒙古副都統,享受頭等侍衛的級別待遇。

後來,將豐紳殷德調整為鑲藍旗滿洲副都統。

1807年12月,嘉慶皇帝賞賜豐紳殷德伯爵頭銜,讓他離開北京,遠赴蒙古地區的烏里雅蘇臺軍中擔任職務。

但是,擔心妹妹不適應北方寒冷的天氣,嘉慶皇帝讓固倫和孝公主仍然留在北京生活,夫妻二人分居兩地。

由於不適應北方寒冷的氣候,又加上思念固倫和孝公主以及家中其他親人,豐紳殷德身體狀況急劇衰落。

1810年二月,嘉慶皇帝恩准豐紳殷德回到北京家中養病。

豐紳殷德:中年病逝家中

看在妹妹情份上,嘉慶皇帝加賞豐紳殷德公爵頭銜。

再好的物質待遇,既不能彌合心靈創傷,也不能治癒身體重病。

1810年5月17日,和珅兒子豐紳殷德在北京家中去世,終年35歲。

嘉慶皇帝賞賜白銀5000兩,用於料理豐紳殷德的喪事。

豐紳殷德沒有兒子,只有兩個女兒,她們按照公爵的女兒享受皇家撫卹。

心地善良的固倫和孝公主,感念丈夫的恩情,在豐紳殷德死後,抱養了一個小男孩,取名為福恩。

固倫和孝公主一直活到1823年,去世時49歲。

和珅徇私枉法、貪汙受賄,積累鉅額財富,不但自己無法享受,而且還連累了兒子;

乾隆滿腔熱情、盼駙榮華,給予高官厚祿,但是隨著自己離世,所有的願望化作灰塵;

豐紳殷德與愛妻固倫和孝公主,儘管用心用情,希望過上美好生活,但是,最終由於出身所累,沒能逃脫心碎的命運。

(圖片選自網絡)


岳飛的飛


豐紳殷德與其父一樣英俊美貌,乾隆非常喜愛他,為他賜名豐紳殷德,並將自己最疼愛的十公主許配給他。“豐紳”在滿語裡有福裕長駐之意,乾隆希望豐紳殷德能福裕長駐,好為自己最寵愛的小女兒帶來好運。


乾隆作為父親對女兒最殷切的期盼並沒有完美的實現,他在的時候十公主確實生活的不錯,和豐紳殷德相親相愛,相濡以沫,相互扶持,共同渡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


一切的不幸都是從乾隆離世開始的。嘉慶四年正月初三,十公主剛滿二十四歲的這一天,她的父親、人生的最強保護傘乾隆去世了。當天嘉慶便向和珅一黨動手了,他下旨讓和珅與其死黨福長安晝夜輪守梓宮殯殿。其實就是變相地將和珅除去了軍政大權,軟禁起來了。


隨後,嘉慶立即起用自己的親信和親兄弟,接管了軍機處及戶部,並讓親信領著大內侍衛將乾隆的殯殿團團圍住。正月初十這一天,和珅在乾隆的棺木前束手就擒。


牆倒眾人推,和珅一進天牢,立即引發了控訴他的高潮,多年受他壓制敲詐的各省督撫、各部公卿,這時紛紛上書,要求將他以大逆之罪凌遲處死。

在這種波瀾之下,很快和府被抄,豐紳殷德也被抓起來。十公主悲哀萬分,雖然在知道和珅貪汙的時候就擔憂會有這麼一天,只是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快。為了自己的丈夫和兒女,她只能強忍著眼淚,趕進皇宮,跪著請求自己的哥哥,放公公和丈夫一條生路。


嘉慶從小就特別疼愛這個小妹妹,經過十公主多次求情,心疼妹妹的嘉慶答應饒恕額駙,但是和珅罪大惡極,最多隻能保他一個全屍。

僅僅四天過後,正月十五元宵佳節當天,嘉慶就下旨公佈了和珅的二十條罪狀。正月十八日,剛滿五十歲的和珅便在獄中收到了一條御賜的白帛,懸樑自盡了。和珅死後第二天,是豐紳殷德的生日,就這樣,在兩人24歲這一年,這對夫妻迎來了人生中最大的災難。


總算兄妹情深,嘉慶信守了承諾,豐紳殷德因娶乾隆第十女固倫和孝公主沒有被連坐,不但被赦免了,讓他仍舊享受伯爵的封號待遇。這個時候,雖然被波及,但處境還不太難,如果就這樣繼續下去,豐紳殷德和十公主的幸福生活還是可以繼續下去的。


然而,自古帝王都很無情,才剛過了一個月,豐紳殷德被革去“伯爵”之位,停了世襲的待遇,賞給“散秩大臣”銜,當差行走。

經歷了從榮華富貴到一無所有,豐紳殷德也深深體會到了人生如夢,榮華富貴也不過是過眼雲煙,因此豐紳殷德開始整天縱情聲色犬馬,同時希望這樣的荒唐行為能避開官方的打擊。


然而,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1803年,公主府長史奎福狀告豐紳殷德:演習武藝,謀為不軌,並欲害公主,將妾帶至墳園於國服內生女各款。"嘉慶一審發現前面兩項純屬捏造,但豐紳殷德國服內生女確有其事,豐紳殷德供認不諱。遂下旨將其圈禁在家。


1806年,嘉慶把豐紳殷德調到烏里雅蘇臺的軍中任職,美其名為提拔,還不如說是流放。讓豐紳殷德長期在邊疆做官,而讓十公主留在京中生活。這時候的豐紳殷德雖然才三十出頭,但是由於過度放縱和自暴自棄的心境,已經是百病纏身了,在這種蠻荒之地無異於慢性自殺,不過他心灰意冷已經無所謂了。


十公主不一樣,她心疼自己的丈夫,更不可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丈夫奔赴黃泉,於是多次向皇兄求情,希望他放自己的丈夫回來養。1810年,嘉慶經不住十公主的軟磨硬泡,同意讓豐紳殷德回京療養身體,但不過三個月,豐紳殷德就去世了,時年36歲。


歷史小貓咪




和珅家族本屬滿洲正紅旗,鈕鈷祿氏。所以和珅和他兒子豐紳殷德的全名應叫:鈕鈷祿·和珅、鈕鈷祿·豐紳殷德。



豐紳殷德生於乾隆四十年,本名叫什麼已無從考證。此時的和珅因為管理布庫,勤勤懇懇,使得布庫存量大增,因而得到乾隆的賞識,此後便開啟了他的開掛人生,待和珅的嫡長子五歲時,因為查辦李侍堯有功,升任御前大臣,補鑲藍旗滿洲都統。乾隆帝愛屋及烏,賜名和珅長子,為“豐紳殷德”,希望他福祿興旺,並將心愛的十公主指給豐紳殷德,此為豐紳殷德名字的來由。

因為李侍堯案,和珅吞沒了大量的財產,同時掌握了大權,和珅終沒能抵住名利雙收的誘惑,一步步陷入了貪贓枉法的泥潭。乾隆退居太上皇后,上朝時,和珅站在他的旁邊,其實等同於和珅攝政,人稱“二皇帝”,權勢之大,可見一斑。

然而,為所欲為的和珅已經成了當時未能掌握實權的嘉慶帝的眼中釘。嘉慶四年,乾隆駕崩,嘉慶命和珅總理喪事,但緊接著,嘉慶就宣佈了和珅的二十條罪狀,下旨抄家,沒收白銀八億兩,這麼多錢,相當於當時清政府十五年的稅收。和珅本應被判凌遲處死,因為固倫和孝公主和劉墉的建議,和珅被賜家中投繯自盡。而豐紳殷德因為娶了乾隆的十公主,避免了連坐,被“革去伯爵,停其世襲,賞給散秩大臣,當差行走。”就是由內務府大臣貶為皇宮的警衛員。

后豐紳殷德因為國喪期間生女,被人告發,被圈禁在家。四年後,重新獲得伯爵頭銜,赴烏里雅蘇臺軍中任職。可沒到三年,便因病去世。

作為大貪官和珅的兒子,在父親伏法後,未被牽連,已是萬幸。也許是因為嘉慶疼愛妹妹的緣故,終使豐紳殷德得以善終。


浮生半日閒yylsg


和珅的兒子大家都知道是豐紳殷德,但是豐紳殷德有沒有在和珅事件中被波及,結局如何呢?

我們來簡單梳理下。


豐紳殷德何許人也?

(豐紳殷德)

豐紳殷德,全名鈕祜祿·豐紳殷德,生於清乾隆四十年正月十九(1775年2月18日),卒於嘉慶十五年五月(1810年6月),滿洲正紅旗人,鈕祜祿氏,字天爵,號潤圃。

豐紳殷德為和珅與嫡妻馮氏馮霽雯生的的兒子。


至於為什麼叫豐紳殷德,全部拜乾隆皇帝所賜。

(固倫和孝公主小時候畫像)

這一切都因為那個乾隆最愛的女兒“十公主”- 固倫和孝公主。豐紳殷德生於乾隆四十年正月十九日(1775年2月18日),雖乾隆皇帝最愛的“十公主”固倫和孝公主比豐紳殷德大,但兩人都是同年出生。

(固倫和孝公主畫像)

乾隆皇帝當年有多喜歡這個十公主呢?

固倫和孝公主是乾隆的第十個女兒,前面的五個女兒都早早夭折,在乾隆皇帝六十五歲時,老來得女,而且由於和孝公主年齡最小,所以皇帝非常寵愛她,把她視為掌上明珠。

乾隆喜怒無常,伺候他的人只要稍有差池,就會被責罰。可乾隆即使在盛怒之下,只要見到十公主就會平和下來,可見是有多疼她。以至於宮裡人一看到乾隆發火,就會趕緊自發去把公主請來,以解當下窘境。


和珅是乾隆的寵臣,所以,兒子也成為乾隆愛屋及烏的標的,再加上和最愛的女兒同年出生,更加喜上加喜,於是乾隆帝賜名“豐紳殷德”,指其為十公主(即固倫和孝公主)額駙,就是駙馬爺。

豐紳殷德五歲時,也就是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五月二十日,乾隆皇帝“賜名豐紳殷德,指為十公主之額駙,賞戴紅絨結頂,雙眼孔雀翎,穿金線花褂。”

於是早早的指定豐紳殷德與和孝公主的終生大事,兩人這一輩子就算搭上了難解難分的關係;也因為這一關係,也註定豐紳殷德這一生起起伏伏。


豐紳殷德與公主的婚姻生活如何呢?

(和珅畫像)

據傳,豐紳殷德與其父一樣英俊美貌,而且持重老成、不苟言笑,喜讀書作詩,於是乎乾隆也非常喜愛和珅的這個兒子。

十公主長相酷似乾隆,且性格剛毅,常以男裝隨老父圍牆校獵,引弓發矢,果敢英武,如要是兒子的話,說不定乾隆都要傳位與她。

而當時滿朝文武乾隆最喜歡誰呢?當然是如日中天的寵臣和珅。

所以他認為把十公主嫁給和珅才貌雙全的的兒子最好不過。

乾隆五十四年十一月,和孝公主下嫁權臣和珅長子豐紳殷德;十公主出嫁後,乾隆也控制不住要跑到和珅府上走走,看看女兒敘敘舊,真是疼愛的不行。


雖然十公主深得乾隆帝寵愛,卻沒有被衝昏頭腦,反而居安思危,非常有遠見。

據昭槤《嘯亭續錄》記載十公主對家翁和珅的所作所為早有所聞,並常與丈夫道:“汝翁受皇父厚恩,毫無報效,惟賄日彰,吾代汝憂。他日恐身家不保,吾必遭汝累。”可見公主高瞻遠矚。

又一次,某冬日上午,童心未泯的豐紳殷德與家僕在大雪中“偶弄瓦插,作撥雪戲。”和孝公主看到後非常生氣,斥責他說:“汝年已逾冠,尚作痴童戲耶?”豐紳殷德見狀,立刻跪下連忙道歉,最後公主扶起他並溫柔地對他說:“汝勿作童戲,與吾共讀詩書。”

足以側面證明公主的成熟老練,對豐紳殷德來說,未免不是一件好事。


和孝公主與豐紳殷德婚後非常恩愛並生有一子,惜孩子於嘉慶二年夭亡,此後再沒有生育。為防和家絕後,公主曾多次勸說丈夫立妾,最初豐紳殷德意為公主欲試探自己,後來發覺公主情深意切,才立妾以釋憂慮。


雖然說,兩人的婚姻關係更像是一場政治交易。但是兩人婚後相濡以沫,共同扶持,才能在後面共度難關。


和珅不在了,豐紳殷德日子過的如何?

(嘉慶皇帝)

一朝天子一朝臣,和珅在乾隆時期無限風光,可到了嘉慶親政後,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和珅被抄家然後被賜死。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和珅賜死,豐紳殷德被奪職,削奪伯爵爵位,保留散秩大臣頭銜。

作為和珅的兒子,嘉慶帝肯定也是看豐紳殷德哪兒哪兒都不順眼,不過礙於是自己的妹妹的男人,站在心疼妹妹的角度考慮後,還是沒有讓豐紳殷德隨他的老爸一起去了,要不然乾隆帝最疼愛的女兒,自己的妹妹就要守寡了。

而且,固倫和孝公主到自己的哥哥嘉慶皇帝那裡幾番哭求,唯恐豐紳殷德與他的父親下場一樣,這也間接起了一定的作用。

閒賦在家的豐紳殷德,也沒什麼事情可做,作為一介平民,雖然衣食無憂,但是也是感受到了不同於以往的世態炎涼。

嘉慶七年(1802年),清廷以平白蓮教而大赦天下,豐紳殷德得以恢復伯爵。

好日子還沒過到一年呢,嘉慶八年(公元1803年),固倫和孝公主府的長史奎福向內務大臣溫布控告豐紳殷德“演習武藝,謀為不軌,並欲害公主,將妾帶至墳園於國服內生女”三項罪狀;雖嘉慶帝后經查明,純屬誣告,但國服期間與侍妾行房以致生女確實,為此削去散秩大臣職務和伯爵爵位。

就這樣,又經過了幾年安穩日子,嘉慶十一年(1806年),出任頭等侍衛,滿洲副都統,恢復伯爵,離京赴蒙古烏里雅蘇臺軍中任職。嘉慶十五年(1810年)因固倫和孝公主懇求嘉慶帝,得以在二月回京養病,賞給公爵銜。

當年五月,豐紳殷德去世,終年三十六歲。

而他的老婆固倫和孝公主死於道光朝的1823年,享年49歲,好在嘉慶道光皇帝還算照顧這個女人,日子過的還算不錯。


最後叨叨兩句

豐紳殷德作為和珅的兒子,也得益於是和珅的兒子,前半生享受榮華富貴。

但是也正是因為是和珅的兒子,在後半生受到父親的連累,所以也看盡了世態炎涼。

本身豐紳殷德也就是一王公子弟,歷史上也並無什麼出彩的事情,普普通通;但是好在沒有跟隨父親而去,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吧,命至少保住了,其他什麼榮華富貴也享受過了,安穩到死也算是一種善終吧。

我是@俗人何金水,如果覺得回答還不錯,給我點贊+轉發,謝謝您了。


俗人何金水


和珅這兩個字不是漢名,和珅和並不姓和,而是滿洲正紅旗人,鈕祜祿氏,豐紳殷德這幾個字也是句吉祥話,意思是“福祿興旺”。


作為當朝一品,大清王朝最為受寵的大臣家的兒子,豐紳從小就是含著金湯勺長大,並且豐紳遺傳了他父親和珅的良好基因,小夥子從小長得也比較帥氣。



出於乾隆帝對和珅的崇信,所以乾隆帝和和珅結了親家,把自己極為喜愛的和孝固倫公主許給了豐紳。在《清史稿》中記載:“主,高宗少女,素所鍾愛,未嫁賜金機轎”,就是講乾隆帝一直很喜歡這個女兒,她雖然不是皇后所生,但是乾隆帝依然破格封這位小女兒為固倫公主,這個品級是和親王相當的。


在歷史記載中,在乾隆皇帝的幾個女兒中,和孝固倫公主是最為受寵的一個,而且公主本人性格剛毅,常常打扮成男子的樣子跟隨乾隆皇帝出行打獵。乾隆素來喜歡標榜自己的身體康健能力,公主有次英武豪氣,乾隆帝自然更加歡喜。


即使是後來和孝公主嫁給豐紳殷德之後,也是依然繼續保持這個樣子,妥妥的是不愛紅妝愛武裝。


作為,乾隆皇帝最喜愛的公主,他的郎君自然是千挑萬選的,而且和珅也是個妙人,自從乾隆皇帝賜婚之後,和珅就非常注意討公主的歡心。並且也讓自己的兒子豐紳殷德好好的陪公主,和珅能夠在乾隆朝權傾朝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最明白怎麼討得一個人的歡心,公主自然是手到擒來。


所以公主,對自己的公公和珅,和自己的丈夫都非常滿意。乾隆皇帝則對豐紳殷德也愛屋及烏,很欣賞這位年輕人。


公主下嫁給豐紳殷德之後小兩口的生活過的和和美美,公主本人也常常督促豐紳殷德閱讀先賢典籍,增加鍛鍊機會,不要就安心做個官二代。


沒幾年,嘉慶皇帝徹底掌權,上臺的第一件事就是幹掉和珅,乾隆年第一鉅貪倒臺。和孝固倫公主向嘉慶帝多次求情,幫助自己的公公和珅留的全屍。


和珅被賜死之後,由於公主的關係,豐紳殷德受到的波及不算太大,嘉慶帝頒佈詔書:“豐紳殷德系固倫額駙,且公主平日最為皇考所鍾愛.......和珅公爵系因拏獲王三槐所得,應照議革去,著加恩仍留伊伯爵,即令豐紳殷德承襲,在家閒住,不許出外滋事。”



最簡單來說,嘉慶皇帝的意思是,我妹妹很好,本來就受先皇寵愛,我得對她更好,豐紳殷德嘛,你老爹有罪,已經付出代價,你就算了,還給你個伯爵,但是要在家裡好好待著,不許出來招搖,不要跳。


可以說,到這兒來看,嘉慶帝非常給公主面子。


但沒過多久,嘉慶帝后悔了,於是革除了豐紳殷德的伯爵爵位,讓他當差給了一個侍衛大臣的位置,遂“革去伯爵。停其世襲。賞給散秩大臣銜。當差行走。


豐紳殷德很明白自己的境遇,所以當差之時勤勤懇懇,不敢稍有錯誤,過了幾年,豐紳殷德的地位逐漸上升,再加上豐紳殷德還算有能力,嘉慶皇帝交代下來的事兒也能妥善辦理。


嘉慶七年,豐紳殷德參與辦理的地方叛亂事件被剿滅,嘉慶帝下旨賞賜,但是豐紳殷德畢竟是和珅之子,一舉一動盯著的人不少。


嘉慶八年,有人誣告豐紳殷德謀反,嘉慶帝下令革去豐紳殷德的一切職務,在家圈禁,閉門思過。


之後,這件子虛烏有的謀反事件經過查實被認定完全是抹黑,豐紳殷德才鬆了一口氣。之後嘉慶皇帝再次差遣豐紳殷德出京辦理軍事,而且一口氣派到了烏里雅蘇臺,豐紳殷德在烏里雅蘇臺呆了沒多久就身染重病,眼看著病情越來越重只得回京養病。


嘉慶十五年五月,豐紳殷德病情加重,最終死在了北京,嘉慶帝給了他最後的尊嚴,專門下旨:“賞銀五千兩治喪。照公爵銜賜卹。”


這位乾隆年間聲名顯赫的駙馬爺最終在壯年離開了人世,而和孝固倫公主則活到了道光二年。



從貴族王公跌落到凡塵是最難習慣的,但是豐紳殷德尚且能夠謹慎謀事,一方面是由於從小養成的喜怒不形於色沉得住氣的性格,另一方面賢內助和孝固倫公主的幫扶,也算是得了個還交代過去的終結。



歷史風雲錄


我是七哥。

和珅是滿族正紅旗人,姓氏是鈕祜祿氏。

這個姓氏,是滿族八大姓氏之一,也是清朝的大姓。

豐紳殷德作為和珅唯一的寶貝兒子,一邊繼承了和珅的血脈,姓鈕祜祿氏,另一邊還得到了乾隆皇帝的厚愛。

在李侍堯貪汙案件中,和珅手段高明,辦案得力,一舉拿到了雲貴總督李侍堯的貪腐罪證。

自此,在乾隆心目中,和珅就有了一個清廉官吏的形象。

另外,和珅很善於揣測乾隆的心意,溜鬚拍馬很有一套,把乾隆哄的一樂一樂的。

再加上和珅滿族人這樣的特殊身份,乾隆皇帝對他更是恩寵。

正所謂愛屋及烏,對於寵臣和珅的寶貝兒子,乾隆也是很上心啊——

和珅的寶貝兒子一生下來,也不知道取什麼名字好。

到5歲的時候,乾隆看上了這個小孩子,覺得這孩子繼承了和珅俊美的外貌,將來必是個人才啊。

於是,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5月20號,乾隆皇帝給這個小孩子賜名“豐紳殷德”,並且將他指定為十公主的駙馬。

這是一份天大的恩賜!

豐紳,在滿語中,就是富裕的意思。

豐紳殷德,顧名思義,就是福祿興旺的意思;

十公主,是乾隆皇帝最寵愛的一個女兒。

乾隆皇帝將此女指婚給豐紳殷德,既是對和珅的厚愛,亦是對豐紳殷德的寵愛。

含著金鑰匙長大的豐紳殷德,在乾隆時期,一直順風順水。


嘉慶四年,正月,和珅被除掉。

豐紳殷德,因為是十公主的駙馬,嘉慶皇帝的妹夫,所以倖免於難,只是削去了職權,降低了品秩,暫且苟活於世間。

在一些文獻資料記載中:

豐紳殷德是一個德才兼備的人。

而他與十公主的婚姻,既是政治聯姻,也是真愛。

十公主雖出身皇家,又得乾隆厚愛,但並不驕奢,而且才學兼備,知書達禮,深愛豐紳殷德——

一次冬天的時候,豐紳殷德看到外面大雪滿天,便有了童心,想去玩雪。

十公主見狀,便責怪他:你已經成年了,怎麼還和小孩子一樣,玩雪啊?

豐紳殷德請求原諒,十公主擦乾了他身上的汗水,教導:勿作童戲,與吾共讀詩書!

正是有這樣的賢惠妻子,豐紳殷德才能夠度過剩餘艱險的日子。


嘉慶八年,公主府長史告發:豐紳殷德在家習武,意圖謀反,想為和珅報仇,並且要加害十公主;此外,在國服期間,與侍妾鬼混,生下了子女。

一經查明,豐紳殷德謀反是誣告,但與侍妾的事情,卻是真的。

最終,豐紳殷德再次被革除一切公職,圈禁在家。

這裡有一個疑點:身為當朝駙馬,已經娶了公主,怎麼又娶了小妾呢?

這都是十公主的意思。

十公主與豐紳殷德結婚,生有一子,但不久就夭折。

從此,十公主不再有身孕。

但十公主不想讓豐紳殷德絕後,便有意讓他納妾。

起初,豐紳殷德並不願意,但礙於子嗣香火,最終納了妻妾。

自從和珅死去,豐紳殷德便處處受到掣肘,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華,每日圈禁在家。

久而久之,他也就沉迷於美酒、女色之中了。


到了嘉慶中期,和珅之流的影響,漸漸消散,再加上十公主的幫助,嘉慶皇帝便提攜了這位勳貴子弟。

嘉慶十一年,讓豐紳殷德擔任頭等侍衛,並且擔任正白旗蒙古副都統。

此後,在官場上,豐紳殷德受到嘉慶皇帝的恩寵,接連升職:

嘉慶十二年,先升為鑲藍旗滿洲副都統,又賜予伯爵銜位,到烏里雅蘇臺任職。

嘉慶十五年,豐紳殷德因病回京,不久便病逝了。

死的時候,嘉慶皇帝對他依然恩寵,以公爵的標準,安葬他。


和珅死後,豐紳殷德的餘生,還是比較幸運的。

而這種幸運,則主要來源於他與十公主的深切情誼。

十公主深愛他,護他,才讓他避免被人構陷,還能得到嘉慶皇帝的恩寵,以罪臣之子的身份,再次榮登朝堂。

而嘉慶皇帝,似乎也比較看重妹妹十公主,自然也就慢慢照顧了豐紳殷德。

本文發佈於歲七夸父,2019年11月9號我是七哥,關注我,為你分享精彩、有味道的歷史史實!讀好書,品好物!

歲七夸父


和珅和豐紳殷德是滿族人,他們的姓氏是鈕鈷祿氏,和珅和豐紳殷德只是他們的名字。這就跟一對漢人父子姓王,但名字一個叫鐵錘,一個叫鋼蛋一樣,父子之間的名字當然沒有什麼關係。

豐紳殷德的名字是乾隆御賜,在滿語中是福裕常駐的意思,而據美國清史學家歐立德在《乾隆帝》中考證,“豐紳殷德”也有“祝你好運”的意思。

豐紳殷德開始時的命極好,畢竟是出生在清朝第一大貪官和珅的家中,還是嫡長子。乾隆對其不僅賜名,還將自己最愛的十公主和孝公主指給他為妻,可謂榮寵至極。

豐紳殷德從小到大,都是賞賜不斷。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五月,賞戴紅絨結頂,雙眼孔雀翎,穿金線花褂;乾隆五十二年,授固倫額駙,“戴紅寶石帽頂三眼花翎,金黃帶,紫韁,服色與貝子同;乾隆五十四年,與公主大婚,命在御前行走,紫禁城騎馬;乾隆五十五,兼散秩大臣行走;乾隆五十九年,為正黃旗護軍統領;乾隆六十年,為內務府大臣。嘉慶二年(1797年),兼鑾儀衛鑾儀,兼正白旗漢軍都統,此時豐紳殷德年僅二十二歲。

而據《嘯亭雜錄》記載:其妻子和孝公主,惇妃所生,為純皇帝(乾隆)最小女。上甚重愛,以其貌類己,嘗曰:“汝若為皇子,朕必立汝儲也。”夫妻倆婚後恩愛異常,生活甚篤,常一起賞讀詩書,和孝公主甚至因幼子早夭,主動為其納妾,以延後嗣。

但隨著乾隆駕崩,和珅被嘉慶賜死,豐紳殷德迎來了人生的大轉折。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和珅伏法,豐紳殷德以公主故,免連坐。

豐紳殷德雖然被免罪,但他對父親和珅感情極深,難免會怨恨大舅子嘉慶皇帝。他雖然沒辦法報復嘉慶,但他有辦法報復嘉慶的妹妹十公主啊。

於是他在乾隆駕崩的國喪期間,頻繁寵幸侍妾,甚至還生下一女。這事被孝公主府長史告發,嘉慶大怒,將其革去公銜及所管職任,在家圈禁,閉門思過。

1807年,嘉慶皇帝將豐紳殷德調到烏里雅蘇臺(即今外蒙古)的軍中任職,而讓十公主留在京中生活。在極北苦寒之地,豐紳殷德差點病死,後來還是十公主苦求之下,嘉慶才讓其於1810年二月回京養病。

結果好不容易回到京城的豐紳殷德,僅僅調養了三個月後就病逝了,終年僅三十五歲。嘉慶皇帝“賞銀五千兩治喪,照公爵銜賜卹。”後事還算體面。

豐紳殷德死後,留有兩女,還有一養子承襲和珅之父常保所遺三等輕車都尉世職。

豐紳殷德的一生和《紅樓夢》作者曹雪芹極為相似,都是前半生榮華富貴,後半生潦倒不堪,即所謂生於繁華,而終陷於淪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