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現實版《錦衣之下》:“大明第一錦衣衛”陸炳的傳奇人生

眾所周知,明代有兩大特務機構,分別是東廠和錦衣衛。自東廠和錦衣衛設立以來,二者之間的明爭暗鬥就從來沒有停止過。縱觀大明三百年曆史,錦衣衛在和東廠的爭鬥中幾乎全面落於下風。只有嘉靖皇帝在位期間,錦衣衛才少有的佔據全面上風,而時任錦衣衛首領的陸炳,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現實版《錦衣之下》:“大明第一錦衣衛”陸炳的傳奇人生

電視劇《錦衣之下》中陸繹原型為陸炳之子

明正德五年(1510年),陸家的長子陸炳出生了。陸家從陸炳的祖父陸墀起,便是錦衣衛世襲,陸炳出生的一刻,他的父親陸松就知道,陸家後繼有人了。陸松是錦衣衛總旗(正七品),家裡雖不算富裕,但也屬於小康。陸炳的母親是興獻王兒子的乳母,而興獻王的兒子,正是後來的嘉靖皇帝明世宗朱厚熜。但是自從朱棣“靖難”成功後,親王的地位便大不如前。所以陸家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攀上了高枝,興獻王也沒想過自己的兒子將來會成為皇帝,陸炳和朱厚熜也成為了兒時最好的玩伴。

現實版《錦衣之下》:“大明第一錦衣衛”陸炳的傳奇人生

錦衣衛飛魚服

風平浪靜的日子在正德十六年(1521年)被打破了。這一年,武宗駕崩,死後無子,朱厚熜被選中繼承皇位,即刻啟程進京。陸松以隨從龍恩,被升為錦衣衛副千戶(從五品)。不久又升任都督僉事,協理錦衣衛事務。有這樣的家世,就算陸炳想當一個混吃等死的敗家子,也是情理之中。但是陸松對於陸炳的教導一向嚴厲,陸炳也是不願服輸之人,從小習武,嘉靖八年(1529年,也有記載是嘉靖十一年,這裡以《明史》為準),陸炳考中武會試,被授予錦衣衛副千戶。然而,中舉的喜悅並沒有持續多久,父親陸松去世了。由於父親的身份,陸炳從小和父親相處的時間並不長,即使是在一起的時間,陸松對陸炳的態度更多時候也是批評,很少有笑臉。但是陸炳明白,父親對他的嚴厲與批評,就是愛他的方式。臨終前,陸松對陸炳的期待很簡單,就是希望他繼承自己的官職,娶妻生子,平安的過完這一生。

炳兒記住了。

現實版《錦衣之下》:“大明第一錦衣衛”陸炳的傳奇人生

陸炳

陸炳承襲了錦衣衛指揮僉事(正四品),不久直接升任代理指揮使(正三品),執掌南鎮撫司。這其中,當然少不了嘉靖皇帝的照顧,陸炳自然也明白。為了報答皇帝,陸炳盡職盡責地守在皇帝左右。嘉靖十八年(1539年),陸炳隨嘉靖南巡。一日深夜,皇帝的行宮突發大火,一時眾人大亂,逃命的逃命,救火的救火。冷靜的陸炳面對一片混亂,抓住一個人問道,皇帝在哪。這人一愣,這才反應過來皇帝還在宮中,而所有人只顧著自己逃命,卻沒人注意到皇帝。陸炳一時管不了那麼多,隻身衝進火海,將被困其中的嘉靖救出,所幸性命無憂。在他人眼中,陸炳的行為可能只是為了救駕來獲取封賞,可能只有他自己明白,我救的,只是我的一個朋友,是從小到大都會照顧我的哥哥。相反,這朝堂之上,人人學著儒家經典,說著孔孟之道,卻沒有一個可以成為朋友。嘉靖也牢牢地記住了,自己這條命,是陸炳救的。

陸炳的官越做越大之時,朝中正是夏言和嚴嵩爭權的階段。嚴嵩的兒子,明代第一鬼才嚴世蕃曾這樣評價過:“嘗謂天下才,惟己與陸炳、楊博為三。”嚴世蕃雖然長得醜,但是絕對是“人醜多讀書”的典範,他將陸炳視為天下之三,足見其對於陸炳的重視。為了扳倒夏言,嚴氏父子一直在想辦法拉攏陸炳為己所用。但是陸炳與夏言交好,平日對嚴氏父子的討好並不放在眼裡。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湖廣道御史陳其學上疏彈劾陸炳私藏犯人,受賄瀆職。原本一個小小的御史彈劾,陸炳並不在意。然而,當時的嘉靖已經整日沉迷煉丹修道,不理朝政,起草聖旨均由內閣首輔夏言完成。夏言很快便草擬了一份聖旨,要將陸炳捉拿治罪。陸炳一時慌了神,準備了三千兩黃金來找夏言,請求放過自己。夏言為人一向正直,面對賄賂,夏言不為所動。陸炳無奈,放下了自己的尊嚴,向夏言長跪痛哭謝罪,請求夏言的原諒。心軟的夏言妥協了,他決定放過陸炳。然而,陸炳卻永遠記住了這種屈辱的感覺,他暗暗發誓,一定會報復夏言。於是,陸炳找到了嚴嵩,“天下三才”,嚴嵩得其二。不久,在陸炳的幫助下,嚴嵩以夏言與邊關將領通關節之事,上疏彈劾,夏言被判死罪。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夏言被處死,嚴嵩權傾朝野,一時朝中混亂不堪。目睹一切的陸炳猶豫了,他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不,他只是想活下去,難道這也有錯嗎?可是看看現在的天下,哪裡還有光明呢。

一定還有,我要堅守下去,用自己的方式。

現實版《錦衣之下》:“大明第一錦衣衛”陸炳的傳奇人生

夏言

嚴嵩為了感謝陸炳,將自己收受賄賂的門道分享給了陸炳。陸炳沒有推辭,他知道,現在的嚴嵩權力太大了,只有保全自己,以後才有機會。當時,嚴嵩的義子仇鸞成為皇帝身邊的紅人,陸炳立馬跑去奉承,單純的仇鸞膨脹了,甚至連自己的義父都不放在眼裡。陸炳藉此機會,暗地裡買通仇鸞左右,收集他的罪證。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趁仇鸞病重,陸炳向皇帝呈上了仇鸞的種種罪證,嘉靖大驚,立刻命三法司會審此案,最終以“謀反”定罪。時仇鸞已死,仍然被從棺材裡挖出來凌遲。嘉靖以陸炳揭發有功,加封少保兼太子太傅。可是陸炳在乎的不是這些,他的使命還沒有完成。嚴嵩的義子倒了,還不夠,嚴嵩還在。

現實版《錦衣之下》:“大明第一錦衣衛”陸炳的傳奇人生

嚴嵩


現實版《錦衣之下》:“大明第一錦衣衛”陸炳的傳奇人生

嚴世蕃

在扳倒仇鸞的過程中,陸炳結識了一個人,這個人一向順從嚴嵩,還將自己的孫女嫁給了嚴嵩的孫子,與嚴嵩結為親家,似乎也是嚴嵩一黨。但是,仇鸞倒臺過程中,正是他的密奏,起到了關鍵性作用。這個人,名叫徐階。雖然正史上並沒有記載兩人有過多的接觸,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們一定通過某種方式,告知了對方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並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為了這個目標相互扶持。

然而,在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五十歲的陸炳在任上暴斃。當時徐階已經幾乎取代了嚴嵩在嘉靖心中的地位,嚴嵩倒臺似乎只是時間問題。只不過,陸炳看不到了,可能這就是他當初害死夏言,上天對他的懲罰吧。

徐階,嚴嵩倒臺那一天,記得一定要來告訴我,更要告訴夏言,陸炳對不起他。

皇上,臣不能繼續繼續保護你了,臣經常想起臣與皇上小時候一起玩耍的樣子,臣多想再像以前那樣,叫你一聲,朱兄。

夏言,夏首輔,罪人陸炳來向你賠罪了,到了那裡,要打要罵,我絕不還手。

爹,炳兒來找您了,您交代炳兒的,炳兒做到了,炳兒沒給陸家丟臉。

現實版《錦衣之下》:“大明第一錦衣衛”陸炳的傳奇人生

徐階

陸炳去世了,嘉靖皇帝悲痛欲絕,連續多日茶飯不思。對於朱厚熜來說,不管是後宮三千佳麗,還是滿朝文武,都只不過是一群只會溜鬚拍馬、阿諛奉承的僕人罷了。只有陸炳不同,朱厚熜和他不是君臣,而是朋友,唯一的朋友。只有陸炳說放過那些要遭受梃杖的大臣,朱厚熜才會聽;只有陸炳說讓打開城門,放城外的難民進城,朱厚熜才會從。這樣的人沒有了,再也不會有了。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嚴世蕃被斬首示眾。嚴嵩被沒收家產,削官還鄉,無家可歸,次年病死。據說死時,無棺木下葬,無弔唁之人。徐階親自為陸炳寫下墓誌銘:

“公為人忠義正直,視國家之事,苟可效尺寸,必竭其力;禍福生死,無少惕於心,見有奸於法、亂於紀者,疾之如仇,搏擊無少避;故觀其持己,行法若剛,不可犯,而介然與物無情者。……故公之卒也,予哭之慟,退而為之銘其詞曰:宣公之後,有人崛生,既文既武,以佐皇明。有狐在城,莫之敢睨,時其出穴一矢而斃;有虎負隅,莫之敢攖,剪其翼牙,卒死以烹。近既寧止,乃謀於遠,翊贊廟謨,重城以建,內既綏止。爰及邊方,解圍右衛,外患以攘,其將有為,奮不自顧。退接士友,曲中矩度,其在用法,根抉枝披,撫視孤煢,又何惠慈猗。”

現實版《錦衣之下》:“大明第一錦衣衛”陸炳的傳奇人生

鄞江縣陸炳墓

我從來不喜歡引用古人的墓誌銘,因為其中往往多誇大吹噓之詞,即使引用,我也會僅列舉其中簡短的幾句。但是對於陸炳,我甚至有引用全文的衝動。清人所修的《明史》,將陸炳列於《佞臣錄》,我個人是認為不妥的。如果有人問我,大明王朝三百年曆史,我最敬佩的人是誰?我可能會說,我敬佩于謙,我敬佩王守仁,我敬佩戚繼光,我敬佩的人有很多。但是如果問我,最想成為誰,我會說,我只想成為陸炳。陸炳絕對不是一個好人,他投靠嚴嵩,害死夏言,貪汙受賄,犯下的罪行足以判死罪。但陸炳也絕對不是一個壞人,嘉靖每每要對大臣施以梃杖,陸炳總會站出來為大臣說情,請求放過,保護了無數大臣;當年俺答軍臨京城,是陸炳向嘉靖建議,開門放難民進入,才保住了數以萬計百姓的生命。陸炳的一生,或許就像電影裡的那句臺詞一樣:

“做個俗人,貪財好色,一身正氣。”

陸炳,明正德五年(1510年)生,浙江嘉興府平湖縣人,錦衣衛首領,明朝唯一一個三公兼三孤的官員,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去世,諡武惠,贈忠誠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