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為什麼你總愛下廚露兩手?還不是因為被馴化得太好了

“餓了嗎?我下面給你吃。”

為什麼你總愛下廚露兩手?還不是因為被馴化得太好了

冬天吃下這樣一碗麵,哇塞 | giphy.com

加班到深夜,想必聽到這樣一句話心裡一定暖暖的,而下廚的人在廚房裡咔咔一頓操作,端出一碗熱氣騰騰的麵條,心中也是滿滿的成就感。


哧溜哧溜吃著麵條,不禁腦洞大開:“人類究竟是怎麼迷戀上做飯的呢?”

奠基石——讓人類安定下來的農業

小麥和水稻等穀物,已經是我們生活中最基礎的碳水來源。但是在一萬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們有時還過著食不果腹、衣不遮體的生活,要通過無休止的採獵來尋找食物,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真實寫照。為了適應多變的環境,他們也需要不斷遷徙,居無定所。

為什麼你總愛下廚露兩手?還不是因為被馴化得太好了

早期人類遷徙 | Wikipedia

今天人類擁有了優於其他生物的能力和智慧,農耕業、畜牧業蒸蒸日上。在文明發展的過程中,人類一直認為是自己馴化了包括動物和植物在內的一切生物。

但是,在《人類簡史》一書中,卻提出“到底是人類馴化了小麥還是小麥馴化了人類”的靈魂拷問。

地球在一萬年前了經歷階段性的冰期,氣候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變得溫暖溼潤。許多大型動物因為不能適應新的氣候而逐漸消失,但是溫暖潮溼的氣候卻讓馴化植物變得更為容易,於是餓極了的遠古先民開始嘗試未被馴化的野生穀物。當他們把吃剩下的野生穀物帶回家的時候,零星灑落部落周圍的種子卻在來年帶來了一個驚喜——長出新的植株,結出了果實,簡直就是大自然送到家門口的外賣啊!

為什麼你總愛下廚露兩手?還不是因為被馴化得太好了

野生小麥(左)顆粒小且少,馴化後的小麥(右)顆粒大且多 | researchgate.net

於是一傳十、十傳百,整個部落都知道了這種“點單”方式,於是大家決定要好好守住這片土地。但時間一長,人們發現要有好收成可太難了!因為這些植物一點也不讓人省心:地裡石頭太多,小麥長得就又小又矮,於是人們開始吭哧吭哧搬石頭;蟲子太多,小麥又病怏怏的,人們又開始驅蟲 ……數年過去,小麥的收成不僅上去了,人類也習得了一身躬耕農牧的好本事。


雖然種植小麥也是艱苦且沒有保障的“靠天吃飯”,人類為了收穫更多的糧食得彎腰勞作一整年,要辛苦許多。但是在種植過程中人們學會了團結協作,選育了個大、飽滿、多產的新品種穀物,而且產出越來越穩定,人類由此也有了穩定的住所和群落,並逐漸發展壯大。仔細一想,人類雖然也馴化出了優質的農作物,但是作物們也把放縱不羈、四海漂泊的採獵者馴化成了老老實實家裡蹲的勞動人民啊!

為什麼你總愛下廚露兩手?還不是因為被馴化得太好了

我勞動,我快樂 | giphy.com

助推劑——關於吃的那些幸福感


早期人類在農田裡勞動,看著每天的付出一點一點變成了來年的收成,可以說是持續創造幸福感的過程。

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人類逐漸掌握了製造容器的方法。在兩千多年前的秦朝,人們把親手種出來的小米放入陶罐中煮熟就是一餐,能吃一頓香噴噴的飽飯也是一種幸福。


為什麼你總愛下廚露兩手?還不是因為被馴化得太好了

中國不同地方出土的陶器 | PNAS

到了現代,很多人感到壓力大或者心情不好時會下廚房做個飯,看著食材變成美味佳餚,也會或多或少的產生幸福感。


近年來,“積極心理學”一直在探究如何提升人的幸福感。“積極心理學之父” Martin E.P. Seligman認為,保持幸福感的關鍵在於生活中充滿開心、激動、滿意等積極情緒和深層意義的結合,比如你老闆今天跟你說“基於過去一年的表現給你工資翻一番,繼續保持明年再翻一番”,你心中一定美滋滋,下班路上都要蹦起來。

為什麼你總愛下廚露兩手?還不是因為被馴化得太好了

圖丨giphy.com

漲工資雖然不易,但主動去尋找積極情緒卻很容易。從哲學的角度來看,實現論是途徑之一[1]。就拿人類祖先來說,他們從一開始就在盡己所能,儘可能地去嘗試種植小麥這件完全陌生的事情。雖然有顆粒無收的失敗風險,但總體來說,這種通過努力看到的結果通常能夠產生更深層次的快樂和滿足,也大概率促使人們願意持續進行種植技術的創新。


同時,創新也能帶來積極情緒,比如下廚做飯這樣的小事。有研究就分析了658名志願者的生活日常,發現每天下廚或者烘焙的過程中,人們能根據自己所想進行準備材料,放多少鹽和油也全在自己的掌握之中。這種將創新捏在自己手裡的經歷,會讓人們在第二天更加感到“元氣滿滿”,對目標也更加熱情。因此創造性也和幸福感等情緒功能息息相關[2]。

為什麼你總愛下廚露兩手?還不是因為被馴化得太好了

掌控不了生活,還掌控不了柴米油鹽醬醋茶嗎? | 圖蟲創意

如何在追求幸福的路上越走越遠

今天,城市居民們早就不用每天在田地裡春種秋收了,要獲得和“吃”相關的那些幸福感,除了親口“吃”到美食以外,“做”美食也是重要的方法,以至於各種烹飪烘焙課程也格外火熱。


但事實卻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看著菜譜、視頻學了半天,自詡“中華小當家”,但真的走進廚房,卻發現自己原來“小”字都還不會寫——烤箱、蒸箱、灶臺在廚房裡分佈太散不說,而且操作特別複雜,手忙腳亂地浪費了時間,做出來的飯菜也差強人意。


為什麼你總愛下廚露兩手?還不是因為被馴化得太好了

是你嗎?丨giphy.com

現代的烹飪食材已經足夠豐富,而烹飪方式卻還有提升空間和全新的玩法。其實各種烹飪食材和全新烹飪方式集合,就是一個生活的縮影——朝氣蓬勃,煥然新生。但是往往苦了廚房和手,因為實在沒有那麼大空間裝下我們的生活,甚至裝不下那麼多調料瓶。不過下面的視頻,就在僅僅一平米的廚房空間裡展現了完整的微縮世界,到底產生了什麼樣的奇蹟呢?

視頻中如造物之手般創造幸福美味的,是方太推出的“廚房新物種”——方太集成烹飪中心。它不僅在一平米的空間內,勝任了菜譜中出現的烤、蒸、蒸烤、煎炒、燉煮等功能,還集油煙機和灶蒸烤烹飪機一體,一套抵五臺。一站式的烹飪平臺不僅節省了空間,讓身為廚神的你只需要在很小的空間範圍內,即使是用一顆雞蛋,也能高效排列組合出36種美味佳餚。30分鐘,6菜1湯上桌不是難題。

在視頻裡,讓小餅乾人感到酷熱難耐的是由烤箱創造出來的乾燥世界,連山谷裡颳著的都是循環的立體熱風。

為什麼你總愛下廚露兩手?還不是因為被馴化得太好了

久旱逢甘霖,蒸箱所帶來的雙倍大蒸氣無疑讓餅乾人不再單單隻接受這地下世界的“烤”驗,別看只是表情舒展開來,其實連整個身體都舒(蓬)展(松)了起來。

為什麼你總愛下廚露兩手?還不是因為被馴化得太好了

在這個蒸烤一體的蒸烤烹飪機裡,可以根據實際的蒸,烤模式的組合需求,選擇先蒸後烤、先烤後蒸或是蒸汽輔助燒烤。當然,方太幸福家APP裡內置了80道智能菜譜,掐點執行蒸烤先後這樣程序化的事情只是一個按鍵的問題,沒有必要由人來親自操勞。

為什麼你總愛下廚露兩手?還不是因為被馴化得太好了

而沿著地幔向上,來到了燃氣灶托起的霧氣森林。霧氣一方面是來自於蒸烤烹飪機中排出的蒸氣,另一方面當是來自於——旋鈕一開,小火燉煮的湯裡散發騰騰的熱氣;旋至大火,煎炒的油煙也一起“嗨”了起來。

為什麼你總愛下廚露兩手?還不是因為被馴化得太好了

方太灶蒸烤烹飪機的灶具部件通過增壓直噴系統三重高效混合技術帶來

高效大火力,無論是煎烤還是燉煮,都能夠讓鍋內迅速進入狀態。

為什麼你總愛下廚露兩手?還不是因為被馴化得太好了

霧氣氤氳好看,但不一定是好事,煙氣翻滾向上,直奔“大氣頂層”,煙霧繚繞之間,人體健康也堪憂。但一顆桃子的出現改變了局面,觸發了手勢感應系統,吸油煙機啟動,雲和霧都悉數收進風道中。

為什麼你總愛下廚露兩手?還不是因為被馴化得太好了

集成烹飪中心的灶蒸烤烹飪機從功能上拓寬了協同工作的效率,而吸油煙機的設計更是從人性化角度提升了做菜的體驗——根據油煙蒸騰的運動規律,巧妙地將吸油煙機設計為低吸上排的模式,讓油煙避開人的頭部,有了健康,才有幸福生活的基礎。

為什麼你總愛下廚露兩手?還不是因為被馴化得太好了

萬年前人類開始在小小的田地間勞作耕耘,而現代人類在廚房的咫尺之間進行美味創新。方太集成烹飪中心,就以更有創造性的廚房設計,讓人類在廚房裡擁有了更多高效創新的機會,即使是一碗簡單的面,也能滿含幸福感。


參考文獻

[1] 劉浩然. (2015). 實現論與享樂主義:幸福的主義之爭.

[2] Conner, T. S., DeYoung, C. G., & Silvia, P. J. (2018). Everyday creative activity as a path to flourishing.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13(2), 181-18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