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61歲男人還每天背誦一首古詩,請問這樣對大腦和身體有好處嗎?

文尖領先


我看了央視舉辦的中國詩詞大會以後,從去年上半年開始每天背誦一首古詩詞,至今已經背誦六百多首,從中學到很多知識,受益匪淺。我感覺豐富了生活,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豐盈了人生!本人的體會是:背誦每首詩之前先查閱資料,弄懂作品所表達的思想內容,我把每首詩詞分解成各個小片段背記、賦予形象畫面感、把每首詩當作一個故事來講。當你理解詩詞的內容後就容易記住了!

中國古詩詞文化博大精深淵遠流長,越背越感覺自己以前學到的東西太少!現在每日背誦一首古詩詞已經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種習慣,並且喜歡上了古詩詞!拜讀背誦那些燦如群星的詩人大家的作品如: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李商隱蘇軾陸游辛棄疾張若虛等等,心中總是湧起崇敬摩拜之情!感嘆詩人的偉大、寫作水平之高超奇妙!對於詩人的作品也有相見恨晚之感覺!當積累了一定的詩詞儲備量之後,我在平時寫文章時就容易觸景生情,運用古詩詞裡的經典名句信手拈來得心應手!可謂畫龍點睛妙不可言!

作為一箇中國人,有責任有義務把中國古詩詞這些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傳承下去!背誦古詩詞能鍛鍊開發大腦,延緩衰老增強記憶,修養身心豐富人生,何樂而不為呢!


風鈴信子1


我年近四十,也是每天背一首,上下班路上坐公交車的時間太久,閒著也是閒著,劉每天趁這個時間背一首。同時要求我讀小學的孩子也每天背一首。我也不知道背詩有什麼用,純粹是個人喜歡,也培養孩子對文學的興趣,但是效果很一般,不過他也不反感背詩詞,有時候也樂在其中。

現在年紀大了,沒有小時候記性好了,背詩也是淺背後忘,不過沒關係,溫故知新,多看看就記得牢了。不過記憶裡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小時候背的古詩詞。這些年斷斷續續也積累一些詩詞,但是跟大家比起來還是太少。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慢慢積累吧,因為喜歡所以熱愛,因為熱愛所以堅持。


梧桐


有好處。但能背出來,還要能知道詩的意思。多學多想。我見過一些背詩背的好的人。他們只會背。但不會解釋。在人多處,背一首古詩,背一段古文。賣弄學文。有一次,一個人說:“毛先生以三寸不爛之舌,強於百萬雄兵……”旁邊一個人問:“毛先生是誰?”他說:“我也不知道。可能是毛主席吧!強於百萬雄兵。百萬雄兵就是蔣介石吧。意思就是毛澤東寫了一首詞,叫《沁園春 雪》。蔣介石手下的文人,無人能比。所以,毛主席的才華,相當於百萬雄兵……”我一聽,這不是講笑語嗎?還有一次,在火車上。一個老人,會背很多的詩。給一個初中生講語文。剛開始,我一聽人家背詩。感覺太厲害了。知道的詩還很多。後來,他給那學生講詩的解釋,我越聽越覺得好笑。我家女兒,語文學的特別差。今年上小學一年級。考試從來沒及格過。有一次,只考了29分。我尋找學習差的原因。翻開課本,讓她背課文,基本上全會背。有時候,我覺得我的語文水平都沒孩子高。《三字經》,全能背下去。《百家姓》也能背很多。而我,只會背前面幾句。一問什麼意思?她就回答:“不知道。”去學校開家長會。兒子上小學六年級。考試成績特別好。很多家長問我怎麼教的?我沒法回答。因為我的女兒,學習特別差。從六年級教室出來,去了一年級教室。我看了試卷。數學八十多分,還行。而語文只考了四十多分?回家後,大家都認為孩子語文不行。但我不這樣認為。我認為她的語文學的並不差。


隴縣wp1224


對大腦和身體有啥好處呢?我就說說背誦古詩給我最大的感受吧:


背誦古詩和唱歌給我的感覺一樣,能宣洩情感,治癒撫慰自己。


當我想家的時候,我除了唱許巍的《故鄉》,我還會念蘇軾的《望江南,超然臺作》。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當我失意迷惘時,我除了喝酒唱歌,我還會念李太白的《將進酒》。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有時候用詩下酒,勝過一切美味佳餚。

所以啊,背詩就和唱歌一樣,可以抒發感情,排遣憂愁。

要說好處,這就是好處吧!


讀書加油站


每天背一首,這個目標不太確切,一天一首就能記住?長此以往,你要背多少首?我64歲了,受詩詞大會啟發,開始背詩詞,現在保持100首左右,當然都是自己喜歡的詩詞,有長有短,我把他作為健腦的一個載體,每天早晨去游泳館的途中背頌,可以說是滾瓜爛熟了,但也不想再增加了,畢竟是年紀大了,死記硬背已非強項,而這100首就作為防阿爾茨海默的最後防線吧,那天如一首首又忘了,那就該安排些什麼了😄


蘇獨


編首語:詩詞,是古老的詠歎,卻能撩撥動人的心絃,我們播下詩意的種子,收穫春天的萬紫千紅。



我是一名詩詞愛好者,我喜歡詩詞,每天都在堅持背誦,並且對各種詩詞電視節目、詩詞書籍感興趣,因為我堅信,詩詞對人的大腦和身體是有幫助的。

當你尋求幫助,卻沒有人願意伸出援助之手時,你會想到鄭板橋的《籬竹》“仍將竹作笆籬,求人不如求己”,勸告自己只有自己才能依靠和信任。

當你根據書中的經驗依葫蘆畫瓢時,卻還事倍功半,你會深刻的感受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並明白了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當你沉迷遊戲,不喜歡讀書的那一刻,請你去細細品讀詩句“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的道理,它讓你知道了讀書的重要性。

……

詩詞,對身體和大腦並不是起到一針見血的作用,但它的精髓,它的精神,它的意境會深深烙印在人們的腦海裡,以致當人們在生活上遇到困難、挫折時,想到古人所遭遇的情況後,可以與自己有所共勉,並勉勵自己要快樂地活著,開心度過每一天。


胡說評教育


有那麼多膾炙人口的古詩嗎?

其實,宋詞更優美,比如“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不過詞一般有點長,一天背一首也不現實。

元曲既可讀有可以唱,內容也是極好的,比如“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明清小說既有情節,又有優美的語錄,都是可以拿來看的,當然首推《紅樓夢》。

所以,不必拘束每天背一首唐詩,若不理解意思,也是枉然。比如“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我小時候就會背,但從未去理解含義,直到後來通過賞析才恍然大悟。所以要儘量理解的基礎上熟讀,一般幾遍就可以背下來,而且不容易忘。這樣的背誦才是種享受!

讓更多的人沉浸在中國古典文化中吧,既陶冶了情操,又可以規避當前社會上不少人的浮躁情緒,何樂而不為呢?


蟲爸育兒經


本人年屆六十八歲,初一文化水平。但愛好詩詞。發朋友圈常會杜撰古詩詞,或胡謅幾句,以表情懷。去年在手機玩(2018網絡詩詞大會),竊成績不俗,從中鍛鍊了靈活腦筋,豐富了知識儲存,(答對八題還有時間規限)。現在又玩上了對對,更可從中學習,思考斟酌,對於老年人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學無涯34093


好處多多啊,背詩特別是傳誦千古的好詩,可以任意穿越到唐宋,豐富自身閱歷和歷史知識,感受中華文化的悠久歷史和博大精深,使人既有身臨其境,飽覽山川大地,名勝古蹟之感,又可享受詩的韻律之美,更重要的是還可活躍思維,預防老年痴呆,何樂不為。


荔江灣1


對中老年人來說,真是一個不錯的鍛鍊機會。人到了這個年齡,上班的可能已退休,閒來無事,給自己找點事做,鍛鍊了大腦,怡情悅性,豐富了平淡的生活,與書香相伴,陶冶情操,溫柔了歲月,驚豔了時光。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