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歷史上的魏延有沒有背叛蜀漢?

用戶71120978372


以下是我個人的見解(不喜勿噴,歡迎交流):

魏延在心理上有沒有背叛蜀國,這個已經無從論證,但是在行為上確實他的行為會導致蜀國重創,更甚至是亡國。在孔明將死之時,已經部署完成撤退策略。但是孔明也相當瞭解魏延,知道他不會放棄攻打曹軍,而且在孔明在世時期,就多次深感魏延不服,而且自命不凡。隨即孔明料定魏延在自己死後必定不聽指揮,於是才被迫定下剷除魏延的策略。那麼我們來分析一下,如果魏延執意繼續攻打曹軍所帶來的後果。魏延乃一介武夫,雖然打仗勇猛,但是策略方面還不甚成熟,如果與司馬懿為敵,正面交鋒,倒是有一線生機,如若司馬懿用計,則魏延敗的幾率是非常之大的,況且孔明死後,將士們如同群龍無首,毫無疑問,魏延相比於孔明,實在是差距太大,難以擔當統帥的如此大任,軍心不穩,豈可對敵。就算魏延勝利,那也會對蜀國產生很大的傷亡,此時如若吳國來攻,那蜀國也是必亡無疑。再說如果魏延戰敗,不難想象,這將直接導致蜀國亡國。孔明考慮如此周全,豈可不考慮蜀國的危亡,因此將魏延選擇的路視為背叛蜀國也不無道理。


古人事今來用


歷史上的魏延沒有背叛蜀漢,他的目的應該還是不服楊儀,只是做事過於衝動,結果反而送了自己的性命。

諸葛亮臨死前下令楊儀主持蜀軍撤退,魏延斷後。然而魏延和楊儀關係不和,加上他自詡為軍中第一人,因此在諸葛亮死後拒絕奉命,還試圖奪取兵權,失敗以後魏延率軍攻擊楊儀,兩個人還分別上書控告對方叛亂。最後魏延兵敗被殺,不過魏延雖然抗命不從,而且率部攻擊友軍,真的不是打算造反,而是他的性格過於急躁所致。

魏延勇猛過人,是一員勇將,現在網上有些人認為他提出“子午谷奇謀”,認為他智勇雙全,這個說法並不正確。子午谷一說只見於《魏略》,《三國志》的記載是:

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魏延每次出征,都要求自己單幹,因此他只是想掌握更多的兵權而已,這與其說他智勇雙全,不如說他不懂人情世故,每次都和領導唱反調,也虧得諸葛亮不和他計較。

不過這倒是其次,關鍵魏延脾氣一向很急躁,在一起討論軍務事宜的時候,一旦和楊儀發生爭執,經常會直接拔刀威脅要殺死對方,“每至並坐爭論,延或舉刃擬儀”。在商議軍務的會議上當著領導的面直接拔刀要殺人,哪怕不是真的動手,也可以想見魏延是一個什麼樣性格的人。

這樣的人你說他會深思熟慮,權衡利弊,然後發起叛亂……那真的是想多了,魏延純粹是肌肉動作快過大腦,奪取兵權失敗以後就習慣性的暴走,只不過這次沒有諸葛亮來約束他,於是就把事情鬧大了,最終導致了自己身死而已。


不沉的經遠


歷史上很多事情似乎是輪迴,所謂歷史很多驚人的相似。四百年大漢,開國戰神韓信和蜀漢魏延就似乎是轉世輪迴。

其相似處有這麼幾點。

一:魏延在劉表處不得重用。殺韓玄投劉備。 韓信開始在項羽處不得志而投劉邦。

二:魏延對劉備取西川立下汗馬功勞。劉備對魏延非常重用,劉備自封漢中王,魏延為漢中太守,魏延盡職盡責,鎮守漢中十來年,物埠民豐,內外祥和。比關羽的荊州,張飛的閬中,黃忠的夷陵等等要強。 韓信開漢時的功勞就更大了,一個十面埋伏就讓項羽自刎烏江。南征北戰,封齊王。

三:魏延遇劉備,也算明主。 韓信跟劉邦開疆拓土。

四:魏延遇諸葛亮,魏延自從進入西蜀集團,就受到諸葛亮的處處打壓。諸葛亮死後讓楊儀和馬岱設計殺魏延。 韓信遇蕭何。有了蕭何月下追韓信,才有了韓信這個戰神的用武之地。而蕭何呂后設計殺韓信,也有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之說。

蕭何比諸葛亮高明之處:蕭何呂后誅殺韓信,是大局已定。所謂: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

諸葛亮誅殺魏延的時機卻是:五虎上將皆敗亡,六出祁山無功返。後繼無人保蜀漢,樂不思蜀笑劉禪。

這正是:

五丈原上鬼吹燈,

誅殺魏延顯奇能。

學的蕭何用韓信,

狡兔未死走狗烹。


清風明月美酒


歷史上魏延在諸葛亮死後堵截蜀國歸師的事情,是不是造反,大家可以各有看法。畢竟站在劉禪的角度上,這種行為還是很危險的。但是三國演義中,確實故意編造了很多東西,把魏延描寫成天生反骨的樣子。其實,三國演義連魏延的來歷都是編造的。

一、魏延絕不是在長沙殺了韓玄,和黃忠一起歸降的,魏延其實是劉備的部曲將,應該是劉備的親信

三國演義先編出魏延殺主韓玄,再被諸葛亮指出腦後有反骨,這當然都是編造了。史書中記載,魏延是劉備的部曲,是跟著劉備打天下起來的。魏延其實是如今河南人,以他的家鄉來判斷,很可能是劉備在汝南時,和陳到(歷史上和趙雲齊名)等人差不多時間投奔劉備的,又跟隨劉備南征北戰。既然如此,根本不會有天生反骨的事兒,而應該是劉備的親信老班底。正因為這樣,劉備才會跨過張飛破格提拔魏延為漢中太守,讓劉備手下都很吃驚。

二、因為魏延根本不是在荊州投奔的劉備,也不是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派,因此在劉備死後,位高權重的魏延有些尷尬

這種尷尬在於,劉備的老班底關羽、張飛等人都死了,趙雲的地位在當時並不突出,反倒是魏延才是劉備部曲裡最有勢力的人。而劉備老班底的關羽、張飛等人,實際上是對諸葛亮不悅的。然而,此時執政的,恰恰是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派。當然,孔明的心胸還是足夠寬廣的,他也需要魏延這位能征善戰的大將,雖然與魏延的軍事觀點不和,但是魏延依舊是蜀中第一大將,地位僅次於孔明。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魏延與荊州派的楊儀等人矛盾已經在積累。

三、且不說堵截楊儀歸軍的事是否是造反,反正荊州派都站在楊儀一邊,而劉禪肯定會站在荊州派一邊

魏延堵截歸軍,是因為他對楊儀在諸葛亮死後,不稟告自己,擅自撤軍很不滿,他認為自己可以代替諸葛亮而進行北伐。但他的行為確實給了別人造反的印象,反正蔣琬、費禕(後來都成為蜀國最高執政者)等荊州派都站在楊儀一邊。劉禪呢?你是該相信個文臣楊儀,還是相信個驍勇戰將魏延,這還用說嗎?

四、魏延被馬岱追斬,非戰之罪也

魏延的軍事能力,甚至超過了關羽、張飛,他對魏國沒有敗績。什麼演義中說,魏延叫囂誰敢殺我,被諸葛亮安排的馬岱從後偷襲所斬,這又都是編造。魏延敗在其軍隊潰散,其軍隊為什麼會潰散?那是因為他的軍隊都是蜀中人,其家人老幼都在成都被蜀國朝廷控制著。馬岱追斬魏延,其實是以一軍殺一人,根本就不神奇。


星火辰


我是小林,我來回答。


一句話:歷史上,魏延沒有背叛蜀漢。


我們先來看看魏延的人物生平。

(魏延劇照。小說上的魏延和歷史上的魏延有很大的不同)


魏延,字文長,出生年月不詳,義陽平氏(今河南省桐柏縣)人。魏延投靠劉備的具體時間不詳,但是劉備在北方的歲月中沒有關於魏延的記載。那麼魏延可能是在荊州投靠劉備的,因為211年魏延隨劉備入益州,不久參加劉備的益州爭奪戰。


219年,魏延被劉備任命為漢中太守,鎮守這塊來之不易的戰略要地。這件事很出乎眾人的意料,劉備問魏延怎麼防守漢中?魏延回答:“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劉備很滿意,眾人也佩服魏延的豪情壯志。要知道,魏延鎮守漢中,真是如他所說的那樣,漢中牢牢掌控在蜀漢手中。

(漢中長期以來是蜀漢的軍事重鎮和北伐前進基地)


從上可以看出:

1、魏延很受劉備器重。劉備的知遇之恩,讓魏延沒有反叛蜀漢的動機。

2、魏延有軍事才能。至少作為鎮受一方的大將,是絕對合格的,

除此以外,在以後,魏延的“子午谷奇謀”軍事冒險方案(沒有被諸葛亮採納),反映出魏延還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將才。


為什麼魏延總是給人“叛徒”的形象?


魏延的“叛徒”形象,羅貫中先生“功不可沒”。

(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學名著)


在《三國演義》中,魏延是長沙太守韓玄的手下,然後背叛舊主,改投劉備。但是諸葛亮判認定魏延腦後有反骨,遲早必反,還想早日干掉魏延以絕後患,還好劉備看重魏延,諸葛亮才沒殺魏延。果然,諸葛亮死前,魏延就漏出謀反跡象,還好諸葛亮早做準備,在諸葛亮死後魏延還是被“正法”了。反映出諸葛亮神機妙算,早就算出“魏延必反”。


情節設計得好,但是這和歷史嚴重不符!魏延如何投靠劉備的,歷史書上沒寫,更沒寫魏延曾經背叛過自己的前任領導!此外,三國亂世中,改換門庭的人並見得就是見異思遷的人,關羽還投降過曹操呢,劉備更是投靠了好幾個“主子”(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夠嚇人吧?)。


歷史上的魏延一直忠於劉備,忠於蜀漢。“腦後有反骨”,羅貫中先生的帽子扣得太狠了!

筆者也不知道為什麼羅老先生這麼看不起魏延,把他寫得這麼不堪。

(《三國演義》魏延劇照,一個妥妥的“腦後有反骨”的野心家)


其實魏延比起馬超來說,算是很正派了。要知道馬超為了保住地盤反抗曹操(沒有什麼動人的口號和原因,就是直接開幹),和自己爸爸的仇人韓遂聯合不說,甚至連自己爸爸和兄弟的小命都不顧(馬超的爸爸和兄弟在曹操手上當人質)。


魏延之死,是因為諸葛亮死後,魏延堅決不同意撤退,還想和曹魏幹下去。因此,魏延阻擋蜀漢大軍後撤,結果這個舉動惹怒了眾將,結果魏延被殺。還被扣上“叛徒”的帽子。魏延也許確實“抗命不遵”(這確實有些嚴重違反紀律),但是反叛應該是沒有的!魏延的“叛亂”的鍋備了上千年,似乎也該澄清了吧?

(我們似乎應該給魏延“正名”了吧?)


當然,假如魏延真要反叛蜀漢,投降曹魏,肯定是不會被殺的!要知道魏延這樣的大將都投降了,曹魏方面還不得當寶一樣供著啊。畢竟敵國大將來投,對任何國家來說政治利益都是很大的(可以發揮其影響力,繼續招降納叛),除非曹魏中央政府的領導們腦子進水了,才會給魏延一刀。


小林品歷史


歷史上的魏延也沒有背叛蜀漢,雖然魏延幾次“跳糟”才找道明主,守漢中15年未丟一寸土。曹操退兵漢中,守子午谷,不用說在那裡藏有重兵,那裡是奇襲關中長安最捷徑的路,只要蜀兵順利通過子午谷,關中就告急,關中長安曹兵很難守住,那是易攻難守之地,曹操肯定清楚。所以魏延能守住漢中確實不易,也算為蜀漢立過大過。算忠誠。魏延想奇襲子午谷,那是他自己的想法,也沒有強行要諸葛亮派兵按照他的想法去做,也只不過是爭求丞相的意見。諸葛亮病死後,楊儀按照諸葛亮的遺囑,回兵成都,魏延燒棧道,主要是丞相之位落於楊儀,他只有靠邊站的份,不服氣,這是魏延個性脾氣,他總以為論功勞非他莫屬。也不是想造反。楊儀泒馬岱殺魏延是公報私仇,洩私憤。

魏延算忠誠,決不是想背叛蜀漢。


用戶夏天


魏延經過的人生坎坷,大家有目共睹,現遇到了劉備這位知心知己的主兒,他絕對是忠貞不二的,從他們的默契可知。然而遇上諸葛亮這好大喜功,專玩小技倆排擠能者的半桶水,決不會有好果子吃,加之魏延本身的性格,必殺之


李隘龍


有請易中天教授


發爾


魏延的能力不差,,無組織無紀律天下很大,無我不行,危機意思不夠,難成帥才,劉氏對他不薄,甚至地位不差五虎將,可民間於神無緣,官方掉頭至死


無風飛揚三趙青華


三國志中魏延也是被楊儀和馬垡聯手殺害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