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甲午戰爭前夕,翁同和主戰,李鴻章主和,誰是對朝廷負責的?

寒風晨鐘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是李鴻章長期欺上瞞下的必然結果。

翁同龢是文人,長期擔任戶部尚書,對於軍事是不明白的。

誠然,翁同龢主戰,但朝中主張的人很多,包括光緒和慈禧也是主戰的,甚至袁世凱也主戰。

為什麼呢?

在於這些人長期被李鴻章等人的假一套迷惑,不知道清軍新軍的真正實力,連北洋水師的真正實力也不清楚。

以北洋水師為例,為了組建它至少花費了上千萬兩白銀的巨資。

而北洋水師的真實實力,其實只有李鴻章最清楚,別人都不知道。

北洋水師中,真正能夠和日軍對抗的,其實只有定遠號和鎮遠號鐵甲艦,其他軍艦均不是日本聯合艦隊的對手。

這主要是海軍這種東西,需要不斷地升級和更新武器裝備,是需要持續投入的。

但撥款給北洋水師的海軍衙門的經費,都被慈禧挪用修頤和園去了,北洋水師沒錢升級,也沒有錢購買新型軍艦。

這裡誠然有慈禧等人不重視海軍的原因,但李鴻章對於北洋水師的長期吹噓,也起到很不好的影響。

在李鴻章的口中,北洋水師是非常強大的,是亞洲第一。

其實,北洋水師的指揮官丁汝昌、劉步蟾、鄧世昌等人都是憂心忡忡,知道聯合艦隊實力已經今非昔比。

同時,因清軍內部腐敗,北洋水師也不免受到影響,出現了諸如方伯謙這種怕死鬼,士兵也有很多腐敗現象。比如官兵的賭博、嫖妓現場猖獗,甚至使用軍艦走私。

即便兩國武器裝備差不多,北洋水師也不可能獲勝。

所以,真正知道北洋水師實力的李鴻章,不敢說自己打不贏,不然豈不是自掌耳光。

而翁同龢等文人並不瞭解北洋水師的實力,只是根據李鴻章以往的報告去判斷,認為北洋水師完全可以打贏,當然主戰。

他們認為李鴻章明明能夠打贏,卻不去打,是想借助北洋水師擁兵自重。

誰知道,李鴻章根本就不敢去打,他知道打了就會輸,只是不敢明說而已。

欺上瞞下的結果就是,北洋水師被聯合艦隊打的慘敗,最終全軍覆沒。

其實,這就是滿清官場的必然結果。

如果李鴻章不是精通欺上的把戲,他也爬不到今天的位置。

甚至北洋水師在黃海大敗後,李鴻章還胡吹已經重創聯合艦隊,擊沉多艘日軍主力艦,獲得勝利

直到聯合艦隊主力軍艦盡數出現在黃海,李鴻章才傻了眼。


薩沙


思想家與政治家的區別,在於思想家看得通透,政治家看得通透的基礎上,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去推進,不能冒進。


翁同龢在歷史上因為對日主戰,撈取了不少正面評價。在那個年代,談起日本,都是小倭寇,完全不知道明治維新後的日本發生了什麼的人,在當時的朝廷裡大大有之,翁同龢就是其中一個。不瞭解對手,僅憑想象就能戰勝對方的政治家,實際上會把國家帶向災難。


相比較而言,李鴻章就識時務,知道當時的日本在明治維新後,海軍迅猛發展,國力日趨強盛。雖說朝廷希望李鴻章派出北洋艦隊,後見李鴻章不肯,便批評李鴻章是想保留自己的嫡系部隊。但李鴻章也深知,一旦開戰,未必就能勝出日本。這種對時務的洞見,是深居宮廷的翁同龢所沒有的。實際上,當時光緒也好,翁同龢也好,內心也有著小九九,那就是期待通過對日作戰,從西太后那裡,掌握朝廷的主導權。


李鴻章在歷史上吃了不少虧,中國的諸多不平等條約都是他談的判,籤的字,而掌握皇權的人,卻不直接擔負責任。那些在歷史上冒昧喊打喊殺,卻完全不知道如何戰勝對手的庸碌官僚,動動嘴皮子,不出面,反而撈的一個好名聲。


歷史是複雜的,對歷史人物,不能再用兩分法去刻畫,這會讓我們民族的思維陷於簡單幼稚。如果不找準歷史的根本原因,歷史的教訓,很難說不會再次重演。



北京不冷東京熱


一百多年前爆發的中日甲午戰爭的歷史硝煙雖早已散盡,但其久遠的歷史影響力綿延至今,也給今天的人們帶來無窮盡的思索。

人們從各個方面來反思這場戰爭,有對戰前中日兩國軍事實力的對比 ,有對戰爭進程中雙方戰略戰術優劣的對比,有對兩國近代化政策和所取得的實效做對比,有拿李鴻章與伊藤博文比,有拿慈禧太后和明治天皇(皇后)對比,由此自然而然的牽扯出慈禧挪用海軍軍費重修頤和園以及明治皇后將不多的幾件首飾捐出來以採購英國造最先進的巡洋艦、以及北洋水師自身的積弊與腐敗問題...... 無論從哪個角度回顧與分析這場戰爭,人們都無法迴避與抹去一個泱泱大國被一個不起眼的“蕞爾島國”打敗的屈辱陰影,無法抹去中日兩國在這場戰爭後所扮演的角色掉了個個的歷史事實,以及由此形成天壤之別的深層次原因。

在這裡我們來探討一下中日甲午之戰爆發前清廷的各種人為因素。眾所周知,晚清時的國家經制之軍表面上仍是八旗和綠營,但這只是一種象徵而已,在鎮壓太平天國以及之後的捻軍的殘酷戰爭中,起中流砥柱作用的主要是曾國藩的湘軍和李鴻章的淮軍。

相較於湘軍,淮軍是後起之秀 。淮軍是在近現代軍閥鼻祖曾國藩的授意並統領下由其門生李鴻章招募淮勇編練成軍的一支不帶編制的軍隊,但到了1868年之後,淮軍早已取代湘軍擔負起北至天津、南至上海數千裡江海要地的防禦,成了清廷倚為長城的最主要國防力量。

俗話說:有槍就是草頭王。李鴻章親手創建的淮軍似乎帶有濃烈的私屬性質,將士們大都是安徽籍,唯李馬首是瞻。李鴻章以此為基礎,身兼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掌握了彼時的國家外交、軍事以及經濟大權,權勢煊赫,成為左右晚清政局的重量級人物。有權、有錢、有槍,是當時李鴻章的真實寫照。

位高權重加呼風喚雨,紅的發紫的李鴻章樹大招風,亦不可避免地招致許多人的嫉妒,其中就包括當時的清流派領袖、軍機大臣、光緒皇帝的師傅翁同龢。這些人對於淮軍無甚好感,大都抱著冷眼旁觀的態度。

正在日本虎視眈眈、磨刀霍霍之際,坐鎮天津的李鴻章通過與東西方人士、早期維新派人物、駐外使節的頻繁交往和洋務活動中,對於中外形勢和應付之策,有了更為明確和理性的認知,提出了“外須和戎”的外交策略。李鴻章主張對外“和戎”,源於他對中外力量的強弱對比和列強本性的深入瞭解以及判斷。因此,在對日關係上,他也是主和不主戰的。

由此,李鴻章被國人唾罵成“投降派” 與“賣國賊” ,也是順理成章之事。

彼時清廷的清流派以及主戰派們不僅藉助光緒帝的權威逼迫李鴻章麾下的(淮系)北洋軍隊同日軍開戰,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這些清流以及主戰人士自己卻袖手旁觀,尤其是力主對日開戰的帝師翁同龢,不僅隔岸觀火,還百般阻撓李鴻章購買新式軍艦、軍火。既主戰,卻又不同意採購產自西洋的新式戰艦、先進武器裝備北洋軍隊(彼時的國防中堅),這樣的主戰派,不僅促狹,而且真是古今中外所僅見!

清軍參與甲午戰爭的軍隊幾乎都是淮軍系統,很多地方督撫、將軍甚至“坐山觀虎鬥”,不願配合作戰,有時更是見死不救。當時北洋水師某英國教習犀利地指出:“(清國)各人無合一之心,各省有獨立之勢,不幾如各小國之同居一境乎” ?

1895年2月,威海衛(北洋海軍基地)之戰爆發,這也是北洋艦隊對日軍的最後一戰。北洋海軍的大本營遭到日軍水陸夾擊,丁汝昌坐鎮的劉公島真的成了一座孤島,李鴻章苦心經營多年的北洋艦隊已經走向窮途末路。

日軍聯合艦隊司令伊東祐亨勸丁汝昌投降,丁汝昌拒降並自殺身亡。日軍海軍陸戰隊登陸劉公島,威海衛海軍基地淪陷,宣示著清廷不惜重金打造、號稱世界“第七大海軍艦隊”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史載,彼時正是陰曆正月,北京城裡正在慶賀慈禧太后壽誕,大擺筵席,各地進獻的壽禮堆積如山,一派歌舞昇平的景象。

有史家認為:“中國海軍之慘敗,不是敗於1894年9月17日下午,而是敗於以往數十年的不思振作”。

隨著北洋海軍的徹底覆滅,以及葉志超、衛汝貴等北洋系將領在朝鮮陸路戰場的慘敗,淮軍勢力一落千丈乃至一蹶不振,李鴻章也立刻成為眾矢之的,尤其是力主對日開戰的清流派與主戰派大臣們,很多人的態度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變成了立場堅定的“主和派” ,朝野上下紛紛落井下石,彈劾李鴻章的奏表如雪片般紛至沓來。

甲午戰爭後,李鴻章的淮軍體系基本被日軍摧毀了。之後,李鴻章代表慈禧赴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回國後他面對千夫所指、人人皆曰可殺的尷尬局面,百口莫辯,只能默默承受。

其實,甲午前,翁同龢主戰,李鴻章主和,似乎都沒有私心,都是對朝廷負責的,只是所處立場不同,這才有“戰和之爭”的。最大的問題是,這場攸關國家、民族命運的戰爭是否非打不可、能否避免?古人云:“乃知兵者是兇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那麼,甲午戰爭可以避免嗎?即使在積貧積弱的晚清,清廷似乎也不願示弱,對從屬國朝鮮究竟持何態度,才是決定中日間能否避免大打出手的關鍵所在。李鴻章認為,放棄朝鮮,慎戰,韜光養晦,致力於內部經濟建設,富國強軍,徐圖自強,這是他的一貫思想,今天看來仍具有理性的光輝,而翁同龢則是傳統的不切實際的盲目民族情緒宣洩,看似忠君愛國,實際上是罔顧事實的不負責任之舉。

李鴻章晚年自嘲是“裱糊匠”。由此可見,他還是有委屈的。

千秋功罪,孰是孰非,只能留待後人評說了。


【插圖源自網絡】

【發文不易 嚴禁剽竊】


鐵馬冰河wu


先來看《清實錄 光緒朝實錄》中的相關背景,才有可能客觀去看待甲午戰爭前的戰和之爭:

1、在甲午戰爭前,大清在軍事裝備的基本國策:能國產就不外購。

1894年1月:

“戊子。閩浙總督譚鍾麟奏、福靖穹甲快船。訂購洋炮。前督臣卞寶第未經奏明。遽立合同。未免疏忽。惟事屬已成。未便失信洋人。懇仍照案辦理。下所司議。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奏、所需炮位。既由鄂廠鑄造。自不應仍與外洋定議。承辦各員。均屬疏忽。惟業經訂立合同。不得不準如所請。並請飭鄂廠停造。以免重複。得旨、承辦各員。均著查取職名。交部議處。 ”

3月:

“諭軍機大臣等、御史褚成博奏、各省防營所需軍械。大半購自外洋。迨報銷時輒以難循例價馬辭。以致鉅帑虛糜。部議無從核駁。嗣後凡各省需用軍械。請飭奏明立案。概在中國定鑄。不準再向外洋訂購等語。各省需用外洋軍械。前經海軍衙門奏定章程。先行立案。方準購買。著再申明定章。通行各省督撫等、遵照辦理。不得擅自購買。致乾咎戾。至該御史所稱概在中國定鑄。不準購自外洋之處。著該衙門體察情形。妥籌酌辦。原片著鈔給閱看。將此諭令知之。”

從上面的兩則資料來看,翁同龢停止撥款被北洋水師購買戰艦,原因有3:

A、和李鴻章有私怨;

B、財政緊張,救災確實優先——但救災之後繼續不撥款就說不過去;

C、認為大清戰艦、炮彈等基本上都能夠實現國產,不需要花費鉅額銀子向西洋購買——但沒有考慮到大清國產的炮彈能不能用,質量如何,能夠完全替代。

在翁同龢等文官看來,炮彈就是炮彈,沒有理由外洋的能用,國產的就不能用——規格和質量問題從來不在他們的腦海裡浮現。

2、光緒帝和翁同龢等朝廷決策大臣,一不瞭解軍事,二不瞭解海軍戰艦,只看到北洋水師表明的強大,過於驕傲自滿,這是大清決定開戰的心理基礎:

戰艦、槍炮、彈藥,我大清都實現國產,擊敗日本小國,簡直是小菜一碟。

下面奏摺中的這些用詞,可以看到大清戰前慢慢的信心:

“李鴻章督練海軍。業已有年。”、“惟該督練辦海軍有年。”、“既收保護利權。亦不失上國體制。”、“現在倭韓情事已將決裂。如勢不可挽。朝廷一意主戰。”、“尋翁同和等奏、倭兵駐韓日久。和議未成。自當速籌戰事。”——成功建軍了,是時候一戰立威,揚眉吐氣了。

日軍登陸澎湖島

3、李鴻章認為先用外交議和的原因:

北洋水師能夠作戰的戰艦隻有8艘:

“茲據奏稱北洋鐵快各艦。堪備海戰者。祗有八艘。”“又諭、李鴻章奏遵覆北洋現有兵數。請飭撥的餉以備戰守一摺。據稱北洋戰艦過少。沿海陸軍分佈直隸山東奉天三省海口。扼守炮臺。合計祇二萬人。各處綠營扼要巡防。備多力分。斷難抽調。體察倭韓情勢。出境援剿至少亦須二三十營。此次請籌的餉二三百萬。實系通盤籌畫豫防未然等語。該督所奏。自為先事豫籌以備緩急起見。即著戶部、海軍總理衙門、會同妥議具奏。原摺均著鈔給閱看。將此各密諭知之。洋務 ”用外交議和拖上一拖,迅速撥款修繕北洋戰艦、補充彈藥、增加速射炮等措施,如果得以施行,甲午海戰北洋水師不至於陷入以慢打快的境地。
另外,陸軍調集、部署,還有軍餉的籌集等,都也是需要時間。

先用外交議和,讓大清有更多的備戰時間,即便甲午海戰失敗,大清也不至於不得不因為備戰不充分而主動議和。

陸軍的葉志超、海軍的丁汝昌都和李鴻章一樣主張先議和以爭取備戰時間:

“又諭、侍郎志銳奏、倭人謀佔朝鮮。事機危急。直隸提督葉志超。海軍提督丁汝昌、意存觀望。縱敵玩寇等語。現當議定進兵之際。該二員是否勇往可靠。抑竟有畏葸情形。著李鴻章隨時留心體察。毋得稍有疏忽。致誤事機。”

日軍陣地——當時清軍並無使用戰壕來射擊

綜述

甲午戰爭前,基本上就是朝廷文臣自信滿滿要求擊敗日本揚國威VS北洋海陸軍將領要求外交拖延爭取備戰時間,這就是翁同龢的戰、李鴻章的和的本質。

主戰派的理由有:戰船、槍炮、彈藥等軍械,大清基本實現國產,不求於西洋;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亞洲誰堪一戰?

主張外交的理由:北洋水師能夠作戰的戰艦太少,只有8艘;岸防人員太少,整個渤海灣合計只有2萬人;需要充裕的時間,修補、更新戰艦配置、補充彈藥等。

被人盛讚的左宗棠收復新疆,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去備戰,建造火炮、火槍、彈藥;大清想要擊敗日本,沒有3-5年的備戰時間,就想用2、3個月的備戰時間擊敗日本,過於妄想。

4月朝鮮民變,7月甲午戰爭爆發,而1月時大清還派人慶祝日本天皇,短短3個月就開戰,大清能不敗嗎?

甲午戰爭本質就是一場準備不充分的戰爭,開戰準備不充分,議和準備也不充分。對比下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同樣是被日本擊敗,為什麼大清要賠償鉅額賠款而俄羅斯不用?原因就在於俄羅斯準備充分,拖到日本不得不因為財政困頓而求和。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

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晚清有這樣一幅對聯: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常熟世間荒,說的就是李鴻章和翁同龢兩人。李鴻章和翁同龢因為政見不同,兩人之間的關係也十分微妙。翁同龢任戶部尚書時,長期剋扣北洋水師的銀兩,並且多次上書彈劾李鴻章。



因此,時間到了1895年。這一年朝鮮發生內亂,請求大清支援,李鴻章在十年之前曾經與伊藤博文簽署過一分條約,雙方規定大清與日本在朝鮮增兵須告知對方,並且增加同等的兵力。當時,李鴻章是不主張增兵朝鮮的,他認為有袁世凱在朝鮮應該能妥善處理這些問題,並且他甚至有放棄朝鮮的意思。

但是清廷裡面對於傳統的宗藩體系持支持的人佔絕大多數,並且認為清廷不能再失去朝鮮這個唯一的藩屬國,之前越南和琉球都已經丟失了。所以,慈禧太后最終還是決定了派兵去朝鮮平叛。而這其中翁同龢是最積極的一個。



翁同龢其實是懷有私心的,如果這一仗勝了,自己賺名聲,撈政績。如果這一仗敗了,李鴻章下臺,他正好趁機扳倒李鴻章。所以,翁同龢積極主戰,心裡打得是這樣的小算盤。而且清兵都到了朝鮮,李鴻章才通知日方,日本藉口大清國違約,因此增兵的數量是清兵的兩倍多。



甲午之戰用慈禧太后的話來說,這就是燒香引到了鬼。翁同龢根本就沒有考慮過會有如此嚴重的後果。為了自己的一點個人恩怨,竟然把國家推向了一個深淵之中,可見李鴻章才是真正為大清國考慮的。


傅斯鴻


真正的歷史都活在歷史的塵埃裡。不管是翁同龢還是李鴻章都是對朝廷負責的人。只是雙方政見不和,加上對時局、世界各列強實力等等了解的不同。從而產生了面對甲午戰爭做出不同選擇的人。看惜花一一道來。

一、翁同龢簡介

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號松禪, 別署均齋、瓶笙、瓶廬居士、並眉居士等,別號天放閒人,晚號瓶庵居士,江蘇常熟人,中國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書法藝術家。體仁閣大學士翁心存第三子,咸豐六年(1856年)狀元,歷任戶部、工部尚書、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先後擔任清同治、光緒兩代帝師。卒後追諡文恭。---摘自《百度百科》

回顧翁同龢的一生不難看出,雖然一直處於政治中心,卻是一幫非常守舊的官員,雖然自身潔身自好,更加看到了封建統治中各類政治的弊端,並積極參與改革。改革卻是非常空洞與紙上談兵,非常脫離當時清政府的實際情況。其本人更加對於日本從明治維新後,國家快速的從封建社會進入到資本社會,國家從經濟、政治、文化、科技、軍事等等都不在是曾經的吳下阿蒙。再也不是曾經那個弱小的日本了,其實力連西洋人都是非常害怕的。這些翁同龢卻全然不知。更是作為晚清清流派領袖在朝堂上喊口號。

二、李鴻章簡介

李鴻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本名章銅,字漸甫、子黻[fú],號少荃(一作少泉),晚年自號儀叟,別號省心,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視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德國海軍大臣柯納德稱為“東方俾斯麥”,慈禧太后視為“再造玄黃之人”,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並稱為“中興四大名臣”。死後追贈太傅,晉封一等肅毅侯,諡號文忠。---摘自《百度百科》

回顧李鴻章一生,作為晚晴名臣,在功與過上有著很多的紛爭,但卻是一個紮紮實實的實幹派人士,興辦洋務、出訪各國。對當時世界局勢,各國軍事實力情況都有著較為深刻的瞭解。自身更是與其存在非常大的差異。在回到國內用著自身一點一滴的行動,來改變著大清王朝的命運,從各類軍工產品、各類人才、各種實業等等在背後都有其身影。雖然,其種種舉措都沒有預想中的那樣的好,卻為著後來者們奠定了基礎。北洋水師雖然號稱當時亞洲第一艦隊,卻是空有其表,海軍是一支高科技的兵種,從人員訓練、裝備維護、後勤補給等等方面。都是非常耗費錢糧,更新換代更加的快速。其艦隊停在軍港中每日的保養都需要非常多的錢糧。在甲午之戰前,北洋水師艦船年久失修、人員訓練不足、軍火彈藥都各種的摻假等。這樣的軍隊怎樣去迎擊來勢洶洶的日本海軍呢?

如果靠喊口號就能將對手打敗,那麼就不會有近代中國的各種恥辱歷史,更加也不會有戰爭與人員犧牲了。歷史再次證明,只有實幹才能興邦。


惜花公子


李鴻章對朝廷負責!三國時期,孫劉聯盟抗操,吳國內部也是分主和、主戰兩派,但是他們兩派都是為了吳國好。而甲午戰爭形成兩派甚至戰敗,完全是因為翁同龢對李鴻章的私怨。

簡單的說,翁同龢曾經因為出自李鴻章的一紙彈劾被搞得家破人亡。後來,翁同龢當上了戶部尚書。那個時候,李鴻章搞北洋水師需要很多錢,然而撥錢需要翁通龢批,翁同龢處處刁難。甲午戰爭前十年,日本的水師打不過北洋水師的。但是正因為翁同龢的刁難,所以甲午戰爭時,清朝的軍事力量根本打不過日本。而翁同龢和李鴻章一個是負責撥錢的,一個是負責打造水師的,他們對水師的戰鬥力心知肚明。

王伯恭在其《蜷廬隨筆》中專門對此進行記敘。王雖只是一名舉人,卻知敵強我弱,不宜開戰。而軍機大臣翁同和卻笑其書生膽小。且說李鴻章治軍數十年,掃平了多少壞人啊!現在北洋有海軍陸軍,正如火如荼,豈能連一仗都打不了嗎?對於結果,翁同和不以為然,他說:“正好藉此機會讓他(李鴻章)到戰場上試試,看他到底怎麼樣?將來就會有整頓他的餘地了。”翁的話讓人毛骨悚然。

翁同龢想要搞死李鴻章,所以主戰。在加上他是皇帝的帝師。所以,翁同龢、皇帝主戰,李鴻章、慈禧主和。李鴻章一方面是知道根本打不過,另一方面也是想保存自己的勢力,而慈禧就不用說了,她完全是為了不想因為戰爭影響到她即將來到的壽辰。


客觀來說。即使打不過也要打,這是關乎一個民族的骨氣。但是,清廷當時的情況,主和的李鴻章更對朝廷負責。


歷史百川


甲午戰爭之前,強敵壓境,作為朝廷重臣,翁同龢主戰,李鴻章主和。

如果只是從結果來看,如果清朝沒有和日本發生甲午戰爭,而是按照李鴻章的意見與日本和談,那麼最壞的結果很有可能就是中國放棄對朝鮮的宗主權,承認朝鮮獨立,不至於把戰火延伸到中國境內,北洋水師也不會一戰就全部報銷。和甲午戰爭之後清朝與日本達成的協議相比,這個結果其實也還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只是從這個角度看,那就很容易把翁同龢和明末的東林黨等同起來,也很容易把翁同龢和當時組成的其他清清流等同起來。因為他們的反應是完全情緒化的,而沒有進行理性的利弊得失的計算。反正要打也是李鴻章來打,要談也是李鴻章去談,和翁同龢都沒有太大關係,最大不了就是臨事一死報君王。

但事實並不是這樣。中日雙方差不多同時進行了近代化的改革,在日本就是明治維新,而在中國則是洋務運動。但在1890年之前,中國對日本還是有相當大的優勢的。無論是清朝的海軍還是陸軍,都是足以讓日本望而生畏的。在1891年朝鮮發生東學黨起義之後,清朝應朝鮮王室之請派兵進入朝鮮,協助恢復政治秩序,而日本則是以保護僑民的名義強行派兵進入朝鮮的。這就是日本已經準備好了與中國正面對抗,將魔爪伸向了大陸。

甲午中日戰爭爆發之前,日本的訴求主要是將清朝的勢力從朝鮮半島擠出去,放棄清朝對朝鮮的宗主權,這也就是日本當時所謂的要求清朝承認朝鮮獨立的真實含義,實際上則是把朝鮮變成日本的殖民地和保護國。日本更進一步的訴求的是以朝鮮為跳板,進攻中國大陸。但在甲午戰爭之前,日本還想不到這麼遠,因為他們對清朝和自己的實力差距並不十分清楚。

但需要注意的是,朝鮮和越南都是中國主要的保護國,也是傳統上的中國的藩屬國。在中法戰爭中,中國已經以同樣的方式失去了越南這個藩屬國,被迫承認越南獨立,放棄了宗主權。這之後也就只有朝鮮這一個藩屬國了,如果再承認朝鮮獨立,那就沒有什麼藩屬國了。再接下來,清朝就只能任人宰割了。而且,以前只是被西方列強宰割,現在還要加上日本。

所以從當時中國的絕大多數人的角度來說,能不能打得過是一回事,打不打是另一回事。中國與日本在朝鮮是必須要打的,如果一槍不放,就直接放棄對朝鮮的保護權和宗主權,清朝的國際地位就更加低了。不僅在西方列強面前,早已顏面無存,就是在東亞也等於放棄了自己原先的國際地位,承認了日本在東亞的區域霸權。

從翁同龢的角度來看,還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在於,自從剿滅捻軍的戰爭結束之後,淮軍就一直是清朝最為倚仗的軍事力量,也是李鴻章得以左右清朝政局的主要原因。無論在越南還是在朝鮮,駐紮的實際上都是淮軍。淮軍是由清朝以國家財政來供養的,而不是由李鴻章個人掏錢供養的,但淮軍對李鴻章的重要性遠大於對清朝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其他重臣面前,自從左宗棠去世之後,幾乎沒有其他人有實力與李鴻章相頡抗。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朝廷為了養這隻軍隊花費了大量的財政收入,現在戰爭來了,淮軍的領袖李鴻章卻主張一槍不放就直接放棄朝鮮,這當然是不行的。不僅是翁同龢不能接受,慈禧和光緒同樣是不能接受的。從他們的角度來看,這些年花在淮軍身上的影子不就是為這一天做準備嗎?輸給法國還情有可原,但是面對日本一槍不放就直接認慫,那朝廷還要淮軍幹什麼,要李鴻章幹什麼呢?

如果一槍不放就直接放棄朝鮮,那憑什麼要清朝花費大量的財政收入在淮軍身上呢?這就好比一個地主家花錢養了一個看家護院的保安,真正危險來臨的時候,這個保安卻要求地主不要做任何抵抗就直接投降。這對地主來說當然是不能接受的。打不過是技不如人,還情有可原,但是連一下都沒打就直接投降,這就是不盡自己的責任。

所以站在甲午戰爭爆發之前的清朝的立場上來看,即使他們都認為淮軍和北洋水師是打不過日軍的,那也是必須要打的。打敗了,失去朝鮮,但是淮軍作為一股政治勢力也就垮了,清朝就是想另起爐灶,阻力也會小得多。如果一槍不放就直接放棄朝鮮,就等於淮軍仍然繼續保留著實力,清朝就是不想再在淮軍身上花錢,恐怕阻力也特別大。畢竟,當時的清朝沒有其它軍事力量來制衡淮軍。

這樣,站在清朝的角度來看,無論和日本是打勝還是打輸,都是有利於甩掉淮軍這個包袱,重建一支完全由朝廷自己直接控制的軍隊的。而李鴻章也會因此失去其左右朝廷的最大本錢,其勢力也就會下降。再加上翁同龢是帝黨,而李鴻章更多的時候是後黨。所以,從翁同龢的角度來看,李鴻章如果失去其在朝廷的勢力,慈禧對朝廷的控制也就要減弱,是有利於光緒實際控制清朝朝政的。

因此,李鴻章主張和談表面上看好像是對國家的命運前途負責,實際上也是想保留自己的實力,這當然是他自己個人的私心。而翁同龢的主戰當然也不僅僅是政治上的幼稚和對國家前途命運的不負責任,同樣是有其政治利益得失他算計的。對翁同龢來說,如果淮軍打贏了當然好,但打敗了更好,這其實是個一石三鳥之計。反正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無論輸贏,翁同龢都不會有什麼實際損失。

看起來好像是李鴻章對國家命運前途更負責任,但問題是他已經負責任多年了,朝廷也是鼎力支持,結果卻是這樣,面對強敵只想保存實力,這算什麼負責任?打贏了固然好,打輸了換個人來主政,難道就一定會比李鴻章做得更差勁嗎?這其實和抗戰開始前汪精衛、胡適等投降派的主張沒什麼不同,無非是敵人太強大,我們打不過,所以還是早早投降吧那一套。為什麼不能反過來想一想,好好打一仗,與其跪著被別人逐步蠶食,還不如放手一搏,浴火重生,萬一能殺出一條生路呢?


蕭武


翁同和不瞭解情況

李鴻章非常清楚中國的實力

翁同和認為洋務運動三十多年

很多產業行業從無到有

中國甚至可以自己造小型軍艦(馬尾)

朝鮮問題是中國向日本亮劍檢驗

洋務運動成果的機會

李鴻章做為裱糊匠

怎麼把中國弄得看起來還不錯

可謂費盡心機

至於北洋水師有著怎樣的實力

他本人非常清楚

儘管主力艦購買不過六年

管帶(艦長)多數留學歸來

光緒皇帝也主張揚我國威

相信李鴻章也沒想到輸得這麼慘

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對方無一軍艦被擊沉。

因此他簽訂《馬關條約》之後

力勸慈禧太后中國面臨

“三千年未有之變局”

中國人三千年以來國家運行邏輯

都不能解決中國的貧弱

因為他知道了中國落後的原因

人民沒有自由

慈禧太后隨後派出五個考察組

然後頒佈《欽定憲法大綱》

明確中國君主立憲改革時間表路線圖

後來把實施君主立憲時間

從1917年縮短四年至1913年實行

可惜她1908年去世了

就算她死了

光緒皇帝如果還活著

也可以繼續這個計劃

遺憾的是光緒皇帝也同年去世的

使得中國憲政發展難以入軌

不少精英以為歷史機會又來了。


雲端美


當然是李中堂對朝廷負責,李鴻章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際上,地位是僅次於慈禧太后的,甚至在洋人眼裡,李中堂就是中國實際領導人。李鴻章作為洋務運動領袖級人物,多年以來,不知道貪汙了多少銀兩,收受了多少洋人的賄賂,大清國恨不得一半財產都是他老李家的了。

而翁作為當朝帝師,沒有某些人所認為的權利極大,真沒有那麼大權利,所謂的翁對北洋水師停止撥款就算是真的,也是經過慈禧太后的默認的,大家想一想,大敵當前,如此重大的問題怎麼可能是翁一人所能拍板的,翁是主站派這是肯定的,李是投降派這個也是肯定的,此時李翁二人都在拉攏慈禧才是真,只可惜啊,李鴻章勢力太強大,連慈禧也不得不倒向李這邊。

李鴻章多年來苦心經營的洋務勢力,和貪腐錢財他是肯定要保的,就算是出賣領土主權也再所不惜,最好是把這個主權搞亡國是最好的,中華民國建立了,有人要清算嗎?李鴻章的後代至今在世界各地過著悠哉的的日子啊,這也是李中堂的理想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