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CPU發展史 中古時代後期-個人電腦開始普及的時代 (中)

CPU發展史 中古時代後期-個人電腦開始普及的時代 (中)

絕地反攻:AMD K6

CPU發展史 中古時代後期-個人電腦開始普及的時代 (中)


AMD 在經過 K5 的出師不利之後,學到了一些教訓,那就是作為較弱勢的廠商,產品太晚出氣勢就輸人了,而且若晚出又比不上別人已經有的產品,那就只有慘敗或廉售的可能,於是 AMD K6 最後趕在 Pentium II 之前,於 1997 年 04 月上市。


CPU發展史 中古時代後期-個人電腦開始普及的時代 (中)


↑ 比起 K5,K6 可能還比較接近這顆 Nx586 一點。

AMD K6 的設計是來自於一家叫做 NexGen 的公司,當時正在設計一款名為 Nx686 的處理器,而後來 AMD 將這間公司收購之後就發展成為後來的 K6,因此 K6 與 K5 之間的親緣關係其實很薄弱。

急起直追 Intel

AMD K6 加入了 MMX 指令集,在性能方面基本上是足以接近 Pentium MMX 的,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可以追上同頻的 Pentium II,雖然性能仍然不及 Intel (浮點運算性能大概只有同頻 Pentium 的一半,不過我們的日常用途主要以整數運算為主,這方面 K6 就沒有輸了),但相對而言低廉許多的售價,加上與 Pentium 完全相容的腳位 (同屬 Socket 7) 讓 AMD 成功開始在市場上攻城掠地 (雖然離要追上 Intel 還早得很,但至少已經開始追了),同時也加速個人電腦售價的下跌與普及。


CPU發展史 中古時代後期-個人電腦開始普及的時代 (中)


↑ AMD K6 Die shot

不過 AMD K6 本身並沒有整合 L2 Cache,而是使用 Pentium 時代的老方法,將 L2 Cache 放在主機板上。

前期產品:K6 (Model 6)

· 發佈時間:1997 年 04 月 02 日

· 運作時脈:166 MHz ~ 233 MHz

· FSB 時脈:66 MHz

· L1 快取大小:64 KB (資料與指令快取各 32 KB)

· 支援插槽:Socket 7

· 電壓需求:2.9 V ~ 3.3 V

· 電晶體數:880 萬枚

· 製造工藝:0.35 微米 (μm)

· 指令集:x86-32 + MMX


CPU發展史 中古時代後期-個人電腦開始普及的時代 (中)


↑ AMD K6 (Model 6)

後期產品:K6 “Little Foot” (Model 7)

· 發佈時間:1998 年 01 月 06 日

· 運作時脈:200 MHz ~ 300 MHz

· FSB 時脈:66 MHz

· L1 快取大小:64 KB (資料與指令快取各 32 KB)

· 支援插槽:Socket 7

· 電壓需求:2.2 V

· 電晶體數:880 萬枚

· 製造工藝:0.25 微米 (μm)

· 指令集:x86-32 + MMX


CPU發展史 中古時代後期-個人電腦開始普及的時代 (中)


↑ AMD K6 (Model 7)

Little Foot 基本上就是第一代 K6 (Model 6) 的製程改進版,受益於製程改進所以可以有更高的時脈,只需要更低的電壓,或許是出於防偽的目的?Model 7 的 K6 除了使用印刷方式打上時脈之外,正面的鐵殼左下角也會蝕刻出時脈與序號的二維條碼。

不過由於電壓下降與倍頻的增加,部分的 Socket 7 主機板上沒辦法使用 Model 7 版本之 K6 的。

P6 架構大放異彩:Intel Pentium II


CPU發展史 中古時代後期-個人電腦開始普及的時代 (中)


Pentium II 在 1997 年 05 月 07 日推出,與 Pentium Pro 一樣是基於 P6 微架構的產物,因此其實它是 Pentium Pro 的改良版,與初代 Pentium 之間的親緣關係反而不大 (從內部型號中 Pentium II 與 Pentium Pro 同屬 Family 6 就可以印證這點),同時也是從 Pentium II 開始,由於核心架構不常改變,因此我們改為使用核心的開發代號來區分不同時期。

Pentium II 基本上就是針對當年 Pentium Pro 的弱點進行補強,例如強化了在處理 16-bit 程式時的性能、納入 MMX 指令集等,由於 16-bit 處理能力有了長足的改善,因此 Pentium II 在 Windows 9x 上的表現明顯比 Pentium Pro 要好得多,又比 Pentium Pro 便宜,因此在市場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特殊的卡匣外型

Pentium II 長得與以往的處理器相差非常遠,是做成有點像遊戲卡匣的外型,單面包覆塑膠卡匣外殼 (不過有部分型號是沒有外殼的) 中包裹著一塊電路板,L2 快取與處理核心就放置在這張電路板上,另一面則以散熱片或風扇接觸核心本身以進行散熱,主機板上的插槽也因此由 Socket 轉型為長條狀的 Slot。


CPU發展史 中古時代後期-個人電腦開始普及的時代 (中)


↑ 以現在來說長這樣的 CPU 或許很奇怪,但它確實是

採用這種封裝的目的是為了將 L2 快取從 CPU 本體抽出來 (成本與技術能力上的考量,這跟追求良率提升也有關係),但又能維持與 CPU 夠近的距離以維持一定的速度,這點與減半速度的 L2 快取是 Pentium II 能比 Pentium Pro 便宜的主因,同時也讓 Intel 可以很容易的透過抽換電路板上的快取晶片來生產不同等級的 CPU。

還有最後一個理由:Slot 1 是有專利的,所以任何廠商都不能生產支援 Slot 1 的處理器,本來是 Intel 想甩掉競爭對手的策略,不過沒想到最後反而讓其他廠商在 Socket 7 的世界苟延殘喘活了下來 (當時電腦很貴,一般人可禁不起主機板跟處理器都要換的支出)。

Xeon 與 Celeron 的初登板

當年 Pentium Pro 由於價格過高加上 16 位元處理能力不佳,因此最後被 Intel 用於針對高價市場、伺服器專業市場發售,而中階與消費性市場則由 Pentium MMX 擔綱,後來 Intel 發佈 Pentium II 時,便決定用 Pentium II 統一這兩條產品線,並打算往下紮根,生產更便宜的處理器以擴大市場。

如同前面說過的,改成卡匣設計之後 Intel 可以很容易的透過抽換快取來生產不同等級的 CPU,實際上這就是後來 Celeron、Pentium II、Pentium II Xeon 的由來與差別。

· Celeron

最便宜,可能沒有 L2 快取 (前期),或是快取大小比 Pentium II 小 (通常是減半),使用 Slot 1 插槽。

· Pentium II

主流市場戰線的武器,具有 L2 快取,但 L2 快取的速度只有 CPU 核心的一半,使用 Slot 1 插槽。

· Pentium II Xeon

面對伺服器市場與旗艦市場的產品,具有全速的 L2 快取,使用較長的 Slot 2 插槽。

這個時期裡 Xeon 還不是獨立的系列,只是 Pentium 品牌下的一種型號識別罷了。

第一代:Klamath (80522)

· 發佈時間:1997 年 05 月 07 日

· 運作時脈:233 MHz ~ 300 MHz

· FSB 時脈:66 MHz

· TDP:34.8 W ~ 43 W

· L1 快取大小:32 KB (資料與指令快取各 16 KB)

· L2 快取大小:512 KB

· 支援插槽:Slot 1 (卡匣外型)

· 電壓需求:2.8 V

· 電晶體數:750 萬枚

· 製造工藝:0.35 微米 (μm)

· 指令集:x86-32 + MMX

Klamath 是第一代的 Pentium II,全系列的 FSB 都是 66 MHz,當時推出了 233、266 與 300 三個型號,如同前面說過的,Klamath 的 L2 快取是與 CPU 在同一塊電路板上,但並未封裝在一起也沒有整合入核心,設計上是以處理器主頻的一半運作。


CPU發展史 中古時代後期-個人電腦開始普及的時代 (中)


↑ Intel Pentium II (Klamath) 正面

當年 Klamath 的起跳售價為 636 美金,最高級的 Pentium II 300 甚至要價驚人的 1,981 美金,雖然比起 Pentium Pro 曾經出現的 2,675 美金來說便宜不少,但其實對一般人來說,仍舊是很難接近的東西。


CPU發展史 中古時代後期-個人電腦開始普及的時代 (中)


↑ Intel Pentium II (Klamath) 背面

後來在 1997 年 07 月 14 日 Intel 對 OEM 廠商推出了將 L2 快取升級為具備 ECC 能力的對應 Klamath 型號,Klamath 具有支援多處理器的能力,至多可以同時安裝 2 個 Pentium II。

第二代:Deschutes (80523)

· 發佈時間:1998 年 01 月 26 日

· 運作時脈:266 MHz ~ 450 MHz

· FSB 時脈:66 MHz ~ 100 MHz

· TDP:16.8 W ~ 27.1 W

· L1 快取大小:32 KB (資料與指令快取各 16 KB)

· L2 快取大小:512 KB

· 支援插槽:Slot 1 (卡匣外型)

· 電壓需求:2.0 V

· 電晶體數:750 萬枚

· 製造工藝:0.25 微米 (μm)

· 指令集:x86-32 + MMX


CPU發展史 中古時代後期-個人電腦開始普及的時代 (中)


↑ Intel Pentium II (Deschutes) 正面 (右邊兩塊就是快取晶片)

1998 年推出的 Deschutes 是 Pentium II 的第二代產品,相較於 Klamath 來說,Deschutes 在各方面都顯得更加成熟,受益於製程進入 0.25 微米,Deschutes 的 TDP 與使用的電壓都明顯較 Klamath 下降很多,同時時脈的成長也大有斬獲,來到了 450 MHz。


CPU發展史 中古時代後期-個人電腦開始普及的時代 (中)


↑ Intel Pentium II (Deschutes) 背面

其中除了運作時脈為 333 MHz 以下的 Deschutes 使用的 FSB 為 66 MHz 外,其餘都已提升至 100 MHz,然而 Deschutes 最特別的地方其實不在其本身的特性有多少改變,而是 Intel 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創建 Xeon 與 Celeron 這兩條產品線的,而且當時的產品都是直接衍伸自 Deschutes。

Intel Celeron (based on Deschutes)

當時的 Celeron 就已經是獨立的一條產品線,目的是要搶攻較低價的市場 (以當時來說其實這樣的作法對於讓個人電腦普及化也有相當的幫助)。

第一款 Celeron 的開發代號為 Covington,發佈於 1998 年 04 月,只有 266 MHz 與 300 MHz 兩個型號,最明顯的特性是沒有 L2 快取 (其實就是直接拿掉 L2 快取的 Deschutes),因此性能上相當讓人失望,價格又不是真的低廉很多,所以在市場上造成的迴響有限 (國外評論認為初期的好銷量都來自於 Intel 的名聲,之後馬上就消失了),引起了不小的抱怨聲浪,但值得注意的是,少了 L2 快取的 Covington 反而具有良好的超頻能力。


CPU發展史 中古時代後期-個人電腦開始普及的時代 (中)


↑ 少了快取的 Celeron (Covington),兩側顯得相當空曠

由於缺乏 L2 快取的 Covington 性能真的太差,連帶反而救了 AMD 與 Cyrix 等廠商 (AMD 的 K6-2 從價格與性能上都可以把 Covington 壓著打),Intel 在 1998 年 08 月推出了改版的 Celeron,代號為 Mendocino,運作時脈從 300 MHz 起跳 (300 MHz 型號為了與 Covington 作出區分所以稱為 Celeron 300-A),最高到 533 MHz,不過這次 Intel 似乎又「矯枉過正」了,Mendocino 內建了 128 KB「全速」的快取,而且 Mendocino 還是第一款將 L2 快取整合到核心中 (on-die) 的零售處理器,這讓 Mendocino 的性能大為增強,而且超頻潛力依舊龐大。


CPU發展史 中古時代後期-個人電腦開始普及的時代 (中)


↑ 看似空曠依舊,不過其實 L2 快取已經塞進中間變大的晶片裡了。

儘管 Mendocino 的 FSB 只有 66 MHz,但對性能的影響並不大,因此基於 Mendocino 的 Celeron 在市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除了把 Cyrix 弄倒以外,還壓制了 AMD 的 K6-2,甚至是影響到了自家中高階產品線 Pentium II 的銷售。


CPU發展史 中古時代後期-個人電腦開始普及的時代 (中)


↑ Socket 370 版本的 Intel Celeron (Mendocino)

後來由於 Mendocino 沒有外置的 L2 快取晶片,因此後來 Intel 又發展了 Socket 370 規格的版本,取代為了外置 L2 晶片而設計的 Slot 1,至於筆記型電腦的部分,則是在 1999 年推出了稱為 Tocino 的核心,與 Mendocino 相當接近,值得注意的是有一款低電壓版本出現,電壓為 1.5 V,TDP 僅 7.9 W (時脈為 267 MHz)。

Intel Pentium II Xeon


CPU發展史 中古時代後期-個人電腦開始普及的時代 (中)


↑ 巨無霸級別的 Pentium II Xeon

相對於 Celeron 而言,Xeon 版本的 Pentium II 就沒那麼特別了,當時 Xeon 也還不是一個獨立的系列,而是附屬於 Pentium 品牌之下。發佈於 1998 年 06 月的 Pentium II Xeon (代號為 Drake) 同樣是基於 Deschutes 的設計,只是將外置的 L2 快取晶片由降半速改為全速的晶片,容量則有所增加,有 512 KB、1 MB、2 MB 三種大小,至於運作時脈則從 400 MHz 起跳,最高同樣是到 450 MHz。


CPU發展史 中古時代後期-個人電腦開始普及的時代 (中)


值得注意的是 Pentium II Xeon 使用的插槽與其他 Pentium II 不同,是使用較長的 Slot 2 (具有 330 觸點),高度也比 Slot 1 處理器來得高許多,且 Pentium II Xeon 具有多處理器 (SMP) 的能力,至多可以同時安裝四顆 Pentium II Xeon。

Intel Pentium II OverDrive


CPU發展史 中古時代後期-個人電腦開始普及的時代 (中)


Pentium II OverDrive 推出於 1998 年,同樣基於 Deschutes 核心的 Pentium II,使用與 Pentium Pro 相同的腳位 (Socket 8),是提供給原 Pentium Pro 用戶升級使用的 Pentium II OverDrive,至多可以支援雙處理器,因此原本使用 4 處理器 Pentium Pro 的用戶在升級之後只能捨棄掉兩個 Socket。


CPU發展史 中古時代後期-個人電腦開始普及的時代 (中)


↑ 把散熱模組拿掉之後的樣子,左邊是 CPU 核心,右邊是 L2 快取。

Pentium II OverDrive 具有 512 KB 「全速」的 L2 快取記憶體 (但仍然為外置),FSB 則為 60 至 66 MHz,不過 Pentium II OverDrive 的 CPUID 是與 Klamath 相同,但 Intel 有在官方文件中特別提及,Pentium II OverDrive 使用的核心是 Deschutes 級別的。


CPU發展史 中古時代後期-個人電腦開始普及的時代 (中)


↑ Intel Pentium II OverDrive (背面)

Mobile Intel Pentium II

Pentium II 同樣有推出行動版本,主要分為 Tonga 與 Dixon 兩代,其中 Tonga 基本上也是 Deschutes 的衍伸型 (編號仍然是 80523),發佈於 1998 年 04 月 02 日。


CPU發展史 中古時代後期-個人電腦開始普及的時代 (中)


↑ Mobile Intel Pentium II (Tonga) 長得真的很特別

Tonga 的 L2 快取仍然是放置於處理器核心外,以處理器主頻的一半速度運作,大小則為 512 KB,時脈從 233 MHz 起跳至 300 MHz,FSB 則是 66 MHz,當時使用的電壓略低於 Deschutes,是較為接近現今處理器使用的 1.6 V ~ 1.7 V。

之後在 1999 年 01 月 25 日,Intel 推出了最後一款 Pentium II 核心,也就是行動版本的 Dixon 核心,基於 0.25 微米或 0.18 微米制造工藝,運作電壓最低可以來到 1.55 V,時脈則介於 266 MHz 至 400 MHz。


CPU發展史 中古時代後期-個人電腦開始普及的時代 (中)


↑ Mobile Intel Pentium II (Dixon) 可以發現快取晶片不見了

Dixon 核心當時為了與 Tonga 作出區隔,因此型號命名上都加上了「PE」的字尾,意思是 Performance Enhanced,主要與 Tonga 的差異在於快取的部分,Dixon 的快取與 Mendocino 一樣改採整合到核心中的作法 (因此電晶體多達 2740 萬個),但大小則減為 256 KB。

AMD K6-2 (又名 K6 3D MMX)


CPU發展史 中古時代後期-個人電腦開始普及的時代 (中)


在 K6 Model 7 推出之後不久,1998 年 05 月 28 日,AMD 就推出了基於第二世代 K6 架構的 K6-2 系列處理器以迎戰始終相當昂貴的 Intel Pentium II。

K6-2 最大的特點是新增了 3D Now! 指令集,是全世界第一款引入單指令多資料式的浮點運算 (SIMD) 功能的處理器,大幅提升了 K6-2 的 3D 處理能力,而 Intel 則是要等到 Pentium III 上提供的 SSE 指令集才具有這個特性,不過 K6-2 仍然沒有與處理器本體整合的 L2 快取,同時透過 Super Socket 7 對現有 Socket 7 平臺的強化,讓 K6-2 的 FSB 得以提升到 100 MHz,卻又不至於影響主機板生產成本太多。


CPU發展史 中古時代後期-個人電腦開始普及的時代 (中)


↑ AMD K6-2 die shot

低廉的價格加上與 Pentium II 相當接近的性能,讓 K6-2 與 Celeron 兩款入門市場處理器大為流行,整體而言,K6-2 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相對於過去的產品而言),K6-2 為 AMD 累積了一定的資本,讓 AMD 得以繼續存活並發展下一代的 K7 架構,不過 K6-2 的榮光並沒有持續太久,超頻潛力優異的 Celeron 始終居於不敗,再加上 K6-2 缺乏整合的 L2 快取,導致市佔率提升終於還是面臨了瓶頸。

前期產品:Chomper (26050)

· 發佈時間:1998 年 05 月 28 日

· 運作時脈:233 MHz ~ 350 MHz

· FSB 時脈:66 MHz ~ 100 MHz

· L1 快取大小:64 KB (資料與指令快取各 32 KB)

· 支援插槽:Super Socket 7

· 電壓需求:2.2 V

· 電晶體數:930 萬枚

· 製造工藝:0.25 微米 (μm)

· 指令集:x86-32 + MMX, 3D Now!


CPU發展史 中古時代後期-個人電腦開始普及的時代 (中)


↑ AMD K6-2 (Chomper)

後期產品:Chomper Extended (CXT, 26351)

· 發佈時間:1998 年 12 月 16 日

· 運作時脈:266 MHz ~ 550 MHz

· FSB 時脈:66 MHz ~ 100 MHz

· L1 快取大小:64 KB (資料與指令快取各 32 KB)

· 支援插槽:Super Socket 7

· 電壓需求:2.0 V ~ 2.2 V

· 電晶體數:930 萬枚

· 製造工藝:0.25 微米 (μm)

· 指令集:x86-32 + MMX, 3D Now!


CPU發展史 中古時代後期-個人電腦開始普及的時代 (中)


↑ AMD K6-2 (Chomper Extended)

Chomper Extended 核心與 Chomper 之間差距並不明顯,主要是時脈的拉高與部分線路的優化,讓記憶體與 CPU 之間的溝通速度有所提升而已,其餘不論是製程或是指令集與設計幾乎都沒有差異。

本節將繼續延續上一節的內容,預計要介紹的有 Intel 的 Pentium III 家族、AMD 的 K6-III 與 Athlon 家族三大系列 (嗯,我自己也知道,如果要把 Pentium 4 放在這篇字數絕對會破萬 XD)。

由於篇幅有限,從本篇開始站長基本上不會提行動版的部分,除非是非常具有代表性或自成一線的產品 (例如 Pentium M)。


CPU發展史 中古時代後期-個人電腦開始普及的時代 (中) 講完了,下次是中古時代後期-個人電腦即將進入成熟時代(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