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人的幸福感主要從物質上還是精神上而來?

情方子


我個人認.首先是精神.其次物質。為什麼說精神呢!一個人在有物質.如果物質來自不正歸渠道心也不安.理也不得,整天精神失守,留落忘反.不知所做.在有物質心也不安。有句老俗話.要飯花孑看戲一窮開心。心開體健,所以.有一個開心精神一切都幸福。就算沒錢,只要有健康的身體.物質會慢慢掙。所以說.有一個好的精神就傭有一切!


李新明3671863338345


對這個問題,我的認為是,人的幸福感主要是先有物質,再有精神。記的我剛結婚,日子過的非常艱難,缺吃少花,二分錢一斤小蔥都舍不的給孩子買,哪種苦日子到現在想起來都心酸。現在日子,衣食無憂。錢不多,但夠吃夠用,再不用為錢財發愁。所以我覺的,人先有了物質,才有精神上的幸褊


用戶8351306935329


外國人的幸福感是物質上的,中國人的幸福感是精神上的。中國人的幸福就是大家都沒有,就我有。別人退休3000多,我8000多。別人看病還得自己掏一部分,我公費醫療全報銷。別人買房花一輩子積蓄,我分房。相比起來,我就覺得幸福。我的職業大家也能猜到吧


海洋精靈6





放歌聲野老梁


對於所謂的幸福感?暫且不論。首先弄清,物質與精神的關係。

物質者認為;

物質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品,缺一不可。他認為,有了物質人才有精神。

精神者認為;

人,一分精神一分財,有了精神才能創造出物質。

只有辯證唯物者認為;

兩者對立又統一,互相依存。即;精神可以變物質,物質同樣也可以變精神。

凡事都不是絕對的,只是相對而言,因為人,對慾望的追求,沒有止境。進了屋子還想上炕,進了樓房還想住別墅。

過去吃不飽穿不暖,認為不幸福。可現在吃飽了,卻吃出了三高症。終身吃藥,又煩惱了哦。又沒有幸福感了。

人生苦短;

一眨眼就又老了,又想起了,生養自已的那片故土。又想起了,大鍋煮粥熱炕頭。

所以;人的幸福感,沒有標準的定律。它是因人,年齡段,家庭處境和人的需求而異。


du184567027


幸福感是從對比上來的,如果一個人一直很富有,從來沒有貧窮過,那他不會覺得自己幸福,如果他一直貧窮,而後富有,在對比下他就會有幸福感,精神上也是一樣的,從沒有戀愛到戀愛這個過程,他會有幸福感 。從戀愛到婚姻到7年之癢,幸福感逐漸消失轉而會被失落煩躁所代替



善美舞蹈


看圖解讀[靈光一閃][靈光一閃]



多情自被多情傷


兩者都有。物質是基礎,如果一家人缺衣少食,肯定不會有幸福感。如果物質生活滿足了,要是沒有精神生活也不會快樂!所以人不管到什麼時候得有精神支柱,得有信仰,活得才有信心,過的才充實。就向毛澤東領袖紅軍爬雪山過草地的吋侯,吃草根吃樹皮,整天忍飢挨餓,還有國民黨的幾十萬大軍圍堆堵截,最後取得了勝利,就是靠的一種精神,一種信仰。堅信共產黨一定能勝利,一定能實現共產主義!所以毛澤東領導的共產黨戰無不勝,不論什麼困難就能克服。


風輕雲淡致遠


說到這個問題,我想起了我曾學習心理學的時候看到的一個文章,它將會告訴你們答案。

報道主要是講1988年的時候,有一個叫做霍華德金森的一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系的博士,他當時對121名自稱非常幸福的人進行調查,得出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最幸福:

一種是淡泊寧靜的平凡人;

一種是功成名就的傑出者。

二十年後,當他回訪了這121人的時候,結果卻讓他陷入了深思……

我帶大家看一下回訪結果:

二十年來,那些平凡人的生活雖然發生了許多變化。

他們有的人二十年來一直過著平凡的日子;也有的人生活更好了,升了職,掙了錢,又有的生活更加拮据,

但是他們的回答都沒變,仍然覺得自己“非常幸福”。

而那些二十年前的成功者的回答卻發生了令人吃驚的變化。

僅有一少部分人事業一帆風順,仍然堅持當年的選擇——非常幸福。

絕大多數人選擇了“一般”或者“痛苦”,

因為他們的事業有受挫,或降職,生活拮据了等等。

從以上的文章報道,我們就可以得出這次問題的答案了。

所有靠物質支撐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會隨著物質的離去而離去。

只有精神上的富足,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


淺智拙見



簡單的說,幸福是一種身心愉悅的狀態或情緒,需要用心去感受的。而“物質”只是獲得幸福的“輔助者”罷了。滿足了生存需要之後,物質的增長終將在到達某種水平的時候也不再對我們的幸福感起輔助作用了。這並非絕對的結論,畢竟人與人的幸福感不同。大概會有人能從物質追求中持久地獲得幸福感。其實物質追求的過程中一直存在著精神需求。 也許,幸福本身就是一種精神愉悅感。 我們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以之來應對生活的問題,應對地順利,便可以獲得愉悅的情緒,也就是幸福。 這種思維能力的名字叫“生活智慧”。


“金錢讓人喪失的,無非是他原本就沒有真正擁有的;而金錢讓人擁有的,卻是人並非與生俱有的從容和沉重。金錢會讓深刻的人更深刻,讓淺薄的人更淺薄。”這就是物質、精神、幸福之間的絲絲縷縷。所以物質、精神、幸福、這三種關係是不可分的沒有獨立可選擇性的。如果光選擇物質,精神是空虛的也不會幸福;如果選擇精神,沒有🍞牛奶也不會幸福因為社會是現實的。所以這三種是並立關係無法選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