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50歲左右的你悟出了一個什麼人生哲理?

老跨鬥


靠誰都不如靠自己靠譜,這個世界很瘋狂,也很無奈。與其讓別人關心自己,還不如自己對自己好一點,女人想要在家有話語權,必須經濟獨立,必要時寧願捨棄婚姻,也不能放棄自己的工作。別想著生個孩子就能夠拴住男人的心,結果卻把自己拴的死死的。快樂也是一天,不快樂也是一天,所以開心快樂的活著比什麼都重要。就算全世界都把你當棵草,你也要把自己當塊寶……



三月繁花次第開


50歲左右的人已經經歷了半世的人生風雨,看透了人生,看開了生活。已經到了只想去做而不求其結果的年齡,應該悟出了人生的一點哲理了:

凡事想得開,坦然面對。50歲左右的人表面上成熱穩重,寵辱不驚,其實是故作輕鬆、強作歡顏,上有父母,下有子女,工作和事業上的壓力匯聚成一道並不輕鬆愈越的坎。沒有磨練,沒有煩惱的生活那不叫人生,相信風雨過後總會出現彩虹。

凡事要隨心不違心。若是職工離法定的退休年齡尚早,還得繼續交納社保。有工作的可以高枕無憂,是下崗失業人員,面對要交的社保費用,還有一家人的生活,苦不堪言;若是農民更是苦中作樂,雖有土地做底牌,行外人誰不知道那根本賺不到錢,只是維持生活的一種方式。兒女大了,又要婚嫁,“高彩禮”即將來襲,還得拼命的掙錢。其心是苦,其情、其神必須是樂的。只要用心而努力的做了,問心無愧便是。

兒女的事讓他們自己辦。父母都為兒女活著,兒女健康成長才是他們最大的快樂。50歲左右的人子女都應該20多歲了,是農村的早已成家。不論書讀多少,從事何種職業,他們已經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做為父母也不要過多地干擾他們的生活,打亂他們的思路,要知道他們都是成年人,應該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做。

看開些不過度追求。將近30年的時間用生命和汗水在換錢,30年後將用錢買命。錢是該掙的但又掙不完,總不能在60歲以後飽受病痛的折磨。因此凡事努力去做就行,不論其結果。有條件的去旅遊,轉轉也好;沒條件的也不要過分難為自己,做兒女的精神支柱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50歲左右的人要在人生的金秋中保重身體,從容和微笑著面對的各種生活的考驗。畢竟健康是關鍵,活著才是硬道理。


為生活而提神


👊👊👊很喜歡這個話題,有點文化味。

人情冷暖心先知,飽經打擊不天真。70後的我,有三個感慨。

👊👊👊第一 人得給自己劃個圈子。

👉1 人應該給自己劃個圈子,圈內的人,自己要仁義至盡。圈外的人,各自揣摩,咱不明說。

👉2 圈子的大小,應該根據自己能力的大小而定。只要還有個圈子,圈子裡就是心之所繫,情之所託,力之所盡!

👉3 如果一個人沒有了圈子,那是六親不認,良心泯滅了。如果一個人的圈子裡是全世界,好想只有我們主席等少數人才能做到。

👊👊👊第二 最應該珍惜的是自己。

👉1 我見到關於自殺的報道,就會生氣。如果我是判官,自殺的人,大都應該在地獄裡,抱著燒紅的銅柱子100年。因為把他養大的爹孃,最是可伶,沒有比白髮人送黑髮人更痛不欲生的事了。

👉2 人只有把自己的生活過好,把自己的健康鍛鍊好,才能更好完成肩負的責任。對自己好的人,才能真正對別人好,才有能力對別人好。

👊👊👊第三 我永遠相信苦盡甘來。

👉1 那是1996年,我有緣經常喝一位同事用黃連配置的敗火水,一個月後,嘴裡竟然能透出絲絲甜意。

👉2 生活就是這樣,大都有苦盡甘來的時候。只要你熱愛生活,不懼苦難,不停耕耘。

👉3 我理想化的淳樸生活: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聽不煩的鄉里鄉親


五十知天命,經歷了半生的風霜,看淡了很多。也明白了心寬就是看淡,看淡才快樂!

父親去世第二天,我把他送到火化場。看著他被推進爐子的一剎那,我心如刀絞。我知道,這一進,我連父親的遺體都看不到了。在這個過程中,我跪在屋外,泣不成聲,心裡疼得要窒息的感覺,父親生前的一幕幕不斷在我眼前閃現。他的笑,他的話,他幹活的樣子,他吃的苦,受的罪,一切一切,都擁上心頭。越想越痛,淚不斷流,心抽搐著疼。

我不知道跪了多久,直到表弟把我拉起來,去領父親的骨灰。我機械地走到那個小窗口邊,表弟代我遞過去帶來的紅布,我看著裡面的工人把父親的骨灰掃進紅布,包起來。


接過這小小的布包,我再一次放聲大哭。我的父親啊,一生吃了多少苦,捨不得吃,捨不得穿,一米八的個子,現在只留下這一捧骨灰!

這個情景刺痛了我,父親去了七年了,我仍不能忘懷當時的一切。我一次次想,人這一輩子,到底什麼最重要?辛苦一生,爭名爭利,走時什麼也帶不走。捨不得吃捨不得穿,又能怎麼樣?

我告訴自己,看淡吧,把名利看淡,把金錢看淡,把人生的苦痛看淡,只有看淡,心才能寬,心寬人自輕。在餘下的歲月裡,得對自己好點,愛吃什麼,就買吧,愛穿,那就穿吧。只要人在,其他的都不重要。

世上還有什麼比人重要的呢?(圖片來自網絡)


曾是傻姑娘


人生無常。命不由人丨

同學聚會多年沒去/去年又叫便參加了!可是已經有六個同學永遠也見不到了。。男的、女的、高的、低的、只有一個遠去的背影留下了!

一個門棟的鄰居走了四人/歲數還都小於我/想起總覺不是真的!可是卻真的走了。。有的還不到四十歲/

中年人的離世率為什麼這麼高?從病到走幾小時或兩三天/與抽菸喝酒還無關係/讓人不可理解。。

中年猝死已經向學生傳去/一週便有兩個中學生走了!到底是什麼原因使猝死率如此的上升?僅僅只是勞累嗎?它只是原因的一種吧?如果全部推給加班勞累這絕不公平/可是無人出來解釋解釋。。。

空手而來。空手而去/別讓自己太累了!感恩生活。感恩一切。。。


大莫僧人


問,50歲左右的你悟出了什麼人生哲理?

答,我已年愈花甲,進入老年行列。回顧以往,感受頗多,深入梳理,總結多條,篩選幾個,向網友獻醜。

我悟出的第一個人生哲理是:你只有走進困難,你才能走出困難。人生不如意八九,困難的事情經常發生。面對困難,你若逃避,困難會變得更困難,小困難會拖成大困難。你只有直面困難,正視困難,迎著困難上、勇敢地走進困難,你才能戰勝困難。

我悟出的第二個人生哲理是:你所有的遭遇都能找到感謝的理由。當我切菜時碰破了手,感謝上帝,我沒有剁掉自己一節手指。當我不小心在路上被釘子扎到腳板時,感謝上帝,沒有扎到眼睛。當交通事故奪走一個親人的性命時,感謝上帝,沒有奪走更多親人的生命。災難和幸福一樣,全是比上不足 比下有餘的。已成事實不能改變的事就別去追究了,把眼睛盯在能夠改變的事情上。我們要學會裝樂觀,裝久了,我們就會變得真樂觀了,笑出的眼淚和哭出的眼淚成分都是一樣的。

我悟出的第三個人生哲理是:凡事只有早提防,沒有早知道。我和兒子駕車出門總是要爭吵,我畏因,愛指責他守規不嚴。兒子畏果,總認為又沒出事,叨嘮啥?我認為真出事就晚了!世上沒有後悔藥,我們的生活只有結果,沒有如果。紅塵險惡,你不作事,有時事也會來捉你,所以,人生在世,無論何時何事,千萬不能太自負,一定要有敬畏之心,損失成本必高於預防成本,一旦出事一切都晚了。早知今日 何必當初。“早知道這樣……”這句話,是廢話中的廢話,絲毫作用都沒有。

我悟出的第四個人生哲理是: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徑走。很多時候,我們越是想說的話,恰恰是我們最不該去說的話。我們最不願意做的事,往往是我們最應該去做的事。真正的自由自在,只能出自自覺自律。最怕的東西最應該去突破,中國共產黨能有今天,是從雪山草地裡爬出來的。大事是這個道理,小事也是這個道理。生活中,是我們自己的畏難情緒,擋住了我們追求幸福的人生道路。

我悟出的第五個人生哲理是:帶著情緒解決問題,只會增加解決問題的難度。處理任何問題之前,先要處理心情。凡是氣頭上的現象,都是被真相扭曲的現象。不把心情弄順了,其它什麼事情都順不了。強扭的瓜不甜,硬摘的果太澀,集我60年人生經驗,永遠不要與看不慣你的人套近乎,因為,你對他們再好,他們也不會把好心情給你。如果沒有好心情,不但一事無成,而且極有可能把好事變成壞事。

先回答這幾個,有空再寫。


0老三兩0


我一直很欣賞這樣一首詩:“把你的影子加點鹽/醃起來/風乾/老的時候/下酒。”


詩裡透露出濃濃的愛與恨,蜜與痛,回憶與遺忘,詩人有感而發,詩來源於生活。生活中屢屢見著這樣情形的夫妻,情侶,又愛又恨,想扔掉又捨不得,扔完了又想撿回來。
我鄰居一對夫妻,妻子在廠醫院上班,做老公的也在同一廠裡是個小幹部,倆人在一起磕磕碰碰,妻子罵老公各種缺點錯誤,還“恨死了恨死了”直嚷,恨不得老公馬上從自己眼中消失。有次老公出差一個星期,鄰居妻子對我說:“咋不快點回來呀,怪想他的了”。

夫妻相處哲理差不多如此,在一起厭了煩了,分開來又想了,有許多夫妻分分合合,合合離離,不是嗎?


A猜猜馬迷


予今確已五十有餘,只是愚頑不靈,雖然孜孜好學,只是沒有長進,人生至理,半明半懂,世間萬象,雲裡霧裡,難盡所求,只是個莽夫而已。

自小即即崇拜魯迅,立志趕超,然才疏學淺,至今未果,心甚惶然!讀書也稀鬆平常,甚為不滿,又值所生非時,空有其心,無有其力。加之生在農村,更加諸事不順!

年輕時期,心甚鬱悶,感人生不易!憤世事之不平!常懷摧天地之志,造乾坤之心,年紀稍長,方知人生在世,貴在明理,貴在自知。事理明而心氣平!心氣平而能成聖。人不自知,萬事無成。

人之本業,不在立功名,奪富貴。此皆為人而生也,於己無益。身遊世上,雖出萬里之外,徒損心力!雖高官厚祿,僅能奢耳目之欲,受臺萊之樂,不過如此!聲色犬馬,使人墮落,美酒美婦,使人傷身。

世間萬物,自有其理,知而精神飛昇,不知者惶惶不安!格物致知,探究窮理,人可飛昇如仙,樂安天命,萬象盡在測算,萬事均可調措。心安體順,家和親樂,不做非我之事,不謀非我之業。無一絲煩惱,觀看世界,萬千變幻,真人生之至樂也!


意識物理學


我覺得吧,人到50歲,好象到了一個路口,前面到來的即將是知天命的路口,而後面是即將告別的青春的尾巴。心裡縱有一千個不捨得,不願意,但歲月的腳步一刻不停留,使盡把我往前推,往前趕。青春是一本太傖促的書,我還來不及細細品味,就即將翻篇。這顆不甘而又無奈的心啊,無處安放。面對到來的50歲,雖然我還沒準備好,但只有無可奈何地面對。人生沒有回頭路,儘管一路走來磕磕踫踫,跌跌撞撞,也遺憾著,也無憾著。就象朴樹的“平凡之路”唱的,我曾經擁有一切,轉眼飄散如煙。我曾經絕望著,渴望著,掙扎著,也哭也笑平凡著,直到發現平凡是唯一的路。是的,經歷了人生的風風雨雨之後,做個平凡的人,過著平凡的生活,才是我們唯一的答案。致我—已經離去的青春年華![流淚][流淚][流淚][祈禱][祈禱][祈禱]








一條自由自在的小魚兒


我不太想出門,因為只要一打開門,就必定會落入一個陷阱。

年輕時那會兒我一直沉迷於這個陷阱的遊戲樂此不彼,既無力也不願自拔。

微弱的燈光下房間裡很幽靜,我靜靜的閉上眼靠在窗臺上,彷彿置身於這個星球的某種波浪的盪漾之中。

此時此刻我有一種非常強烈的感覺,或者說是被隱藏了很久的一種本能在這個被吸引力控制的世界裡想要掙扎,想要改變,想要睜開。

我曾去過很多地方,也換過不少工作。但無一例外我都不是出自於上天或者自己內心的指引與安排,而是金錢與權力的吸引力法則在誘導著我前行。哪裡錢多可能就奔向了哪裡,哪裡充滿了誘惑就奔向哪裡。

茶有些涼了,在這寒冷的冬夜裡喝入口中有一股冷冽的徹骨?

每個人一生都有一座房子,那裡住著你的靈魂。

有的房子是用金錢搭起來的,有的房子是用信念搭起來的,有的房子是用愛搭起來的。

金錢搭起來的房子最豪華最漂亮,也最享受最溫馨,但也最容易垮塌。因為金錢的屬性為金,金刺軟,宜傷魂。

人這一生雖然見過太陽,但未必真的見過光明。糊塗的人跟隨著世間的法則在轉,跟隨著他人的腳步在轉。在世俗的這個維度世界從未見過真正的光明。所以絕大多數的人也無從知曉活著會有什麼意義。

我也喜歡錢,也曾一直殫精竭力為此而奮鬥。為錢輸掉了身體,為錢輸掉了情感,為錢輸掉了夢想。此時此刻守著為數並不多的錢財我在想:只要不是傻子,不是笨蛋,錢總是能賺到的。只不過是賺的多或少而已。可是在社會這個維度空間當中,我們的命運又有什麼不同?那掛在臉上的面具,貼在身上的標籤只是虛妄的自卑。

但有些東西,有些場景我們這一生可能想都未曾去想過,更別說曾經為之償試過。

我是什麼?這個重負慾望的靈魂是否還有力量抗掙?能抵禦苦難,穿越迷茫?能無視慾望,坦然前行?能掙脫環境,猛然回首。

雖然我從來不否認自己還有靈魂,但是當某時某刻我能感覺到靈魂所能給我帶來的那種無與倫比的震撼的力量時我很羞愧。或許是因為我把我所有的一切全部給了名利和世俗,讓它們隨意穿越我的身體和靈魂。卻再也沒有能力去滋養我的靈魂。

這迷茫的夜裡我和我的靈魂都是孤獨的,無依無靠,咫尺天涯。它再也沒有力量帶著我去穿越這迷茫的物質世界到達另一個光明的彼岸。

此一生想要達到什麼樣的境界我不知道。但是倘若無法超越現有生存的環境,那麼活著只是被驅趕、被同化、被腐爛。被金錢驅趕,被世俗同化,被慾望腐爛。

不能超越環境,又怎麼會有境界?

誰在期望我長成一顆碩大、可口的果實?或許連我自己在內也是這樣期望的,要結成一顆燦爛的沉甸甸的果實。可是然後呢?是被誰吃掉?還是被做成果醬?又或是在等待腐爛?為了這一刻的炫耀我們都將付出我們的一生。

如果我用一生的時光所尋求的只是在這個圈子裡打轉,被這個環境左右然後就這樣被複制地老去。我找不到人生的意義並不奇怪,因為這樣的人生根本就沒有意義。你已經失去了自己,被同化、被改變,變成了環境的一部分。又怎麼會有自我存在的意義?

當有一天等你老去的時候,你問自己 :“你存在在哪裡”?書中沒有你,這個世界也沒有你,錢裡面還是沒有你。世界一如既往,只是彷彿你從來也沒有出現過。

我不但無法去尋找自己在這個世界裡的意義或者價值,甚至我都無法能夠回望自己完整的一生。只是在患得患失,迷迷茫茫中才能找回自己片刻的真實。

這一生只有為環境而存在的價值。在我與你之間是如此的相同。對於環境而言,你和我只是複製的人而已(我們都為了錢而生存,為了同一種慾望而拼鬥,為了同一種誘惑而廝殺)猶如電腦裡被複制的照片。全身除了面孔全都是環境的標籤,世俗的標籤。

就連喜怒哀樂都是如此的相同、如此的習慣。又怎麼生得出慈悲之心,善良之心,成全之心,忘我之心。

儘管我一直都在努力,但冥冥之中我似乎明白自己走不出這個陷阱。我不害怕會老去,也不害怕會死去。我唯一恐懼的是自己的無能為力,我能很清醒的看著這個世界把我一點點的腐蝕、同化,連思想都一模一樣。

所以我總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醒悟過來,然後寫下這些文字。我不想再尋找意義,但我還想奢求保留我的靈魂,給它找一塊乾淨之地。讓它慢慢地甦醒,慢慢地積蓄力量。把它暖成一粒種子好借我這腐朽不堪的身軀之中也能慢慢地發芽。

無論它長成什麼我都願意,無論它想去何方我都願意。

無論你是誰,無論你在這個世界的哪一個角落。倘若你還有一塊靈魂的乾淨之地,請給自己添些“信仰”的柴火。

請相信:那些真正屬於你的誰都無法奪去。而那些不屬於你的誰都可以奪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