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農村老人沒有人撫養怎麼辦?

生態養殖優質三農


千百年來農村老人都一代一代生活過來了,自然都老有所養。現在黨的政策好農村大都實現小康了,有利於養老的政策措施不斷完善,養老不是問題。


臧九陽


來點實際的。現在無論是農村老人還是城市老人,空巢獨居日益增多。因為年輕人生活壓力山大,城市有部分人外出謀生,農村大多數人外出謀生。這可能是一個較長時期的常態。我父親走後,母親一個人生活了5年,其間我們給她配了電話,由我們給她充費。另外給她買了電視,功放,戲碟,吸引別的老人來我家玩。我們回家,都會買菜做飯招待鄰居,感謝他們照顧母親,並央求他們路過跟母親打招呼。每天早晚我們輪流給母親電話,詢問身體狀況,飲食起居,如有不適,打電話請村衛生室醫生上門診治,或者我們安排人回來陪母親上縣醫院。我反覆叮囑母親,如有頭暈,趕緊扶住東西。母親那天是扶著灶臺癱倒,一鄰居路過叫她不應,進屋察看,又叫來我表姐,表姐迅速叫來堂哥,送醫檢查結果是腦溢血,出血面積很大。考慮到母親八十多歲,農村人崇尚壽終正寢,醫生建議母親出院。我們趕回家,母親已是彌留,兩天後去世,走得平平靜靜。

象我們家,幾個孩子都上大學進城,是城一代,各種艱難,我們不幫他們不行。顧得小顧不得老,想到沒有孝敬父母,時常暗自垂淚。我今年六十歲,也會步父母后塵做留守老人。到時候我會早中晚每天三次微信留言,給孩子們報平安。時刻關注身體,小病不拖大病不扛,讓孩子們安心。


坂上草


農村的老人沒人照顧,就是政府紅你送大米和豆油你得有人做,我舅家有個兒子就是在南湖賓館打工,得了腦血栓回四平住院了,沒爸爸媽媽,沒家沒地方去了,只好找政府去了敬老院了,家裡弟弟管他,也是很可憐,總是有病,有時管我要點錢,我給他郵去他還取不出來,身份證丟失,敬老院院長幫他取出來,我去年想給他郵雙鞋和藥,到那後幾經周折,他那離郵局遠,人家來電話要車費說幾十里路,我用微信給他20元錢 可是說他沒在敬老院,去精神病院了,很寒心 無能為力 真是欲哭無淚,怎麼能變成精神病了 一定是在那裡很難。農村人沒爹沒孃好可憐,上敬老院的下場真慘。可憐!



金秀雲


我們那裡老人實在沒人撫養,就靠村裡面的人撫養。我記得我們村以前有一家人,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兩個兒子都沒有討老婆,,只喝酒賭博,賺一點錢就輸一點。兩個老人也拿他沒辦法。然後在前幾年,一年時間兩個兒子都病死了。剩下兩個老人無依無靠的。在第二年老人丈夫又去世了。剩下一個八十多歲的孤老婆子,有時候我從她家門口過,唉,真可憐,要一口水都要不到,沒有自來水,要去井裡去提,看到了我就給她提幾桶,後來實在沒辦法了,又把她送到她女兒家,她女兒家也是窮困潦倒,她女兒長年生病吃藥,自己都很難照顧,去了兩年吧,又送回來了。又回來一年多就去世了。


人生如夢12363


說實話,農村人如果老了真的沒有人養老,只能是自生自滅。自己的親生子女無情不管老人,鄰居沒義務去管,政府的幫助是提供給住處,給米麵油等生活用品,不可能派人天天守著伺候。

講一個真實的例子。

進入2020年後不幾天,某地一個老頭死在家裡多天無人知道,當鄰居去他家把門弄開後,看到的是老人死在床上,臉被老鼠吃了。家裡政府給送的米麵油還一點沒動。

老頭並不是無兒無女,而是一生養老兩兒五女七個兒女。

兒女們都健在,兩個兒子,還有兩個女兒,都在老人附近居住,就是沒有一個隨時去看看老人,關心關心老人的生活。

老人住的是簡易房,可以說是政府給建的。

房子建好後,政府給補貼兩千元,剛拿到手,就被大兒子要走了。

像這樣無人贍養死在家裡的老人不只是農村有,城裡也有。

去年曾經在網上看到一老太太死在家裡地板上幾天後鄰居發現打電話給其兒子,兒子才回家料理後事。

因此,不只是農村有不孝子女不贍養老頭人,城裡同樣有。

一個熟人,夫妻倆三十多少才有了兒子,像寶貝疙瘩一樣疼愛兒子。如今兒子四十多了,不僅沒有成家,還欠一屁股債,讓老母親想辦法還,老母親都能愁死。

像這樣的兒子將來有可能給父母養老嗎?

老了有沒有人贍養,關鍵看年輕時候自己是怎麼對待老人的,怎麼教育子女的。


牽住夕陽的手


根據《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規定,城市的“三無”老人由當地人民政府給予必要的救濟來確保其基本生活。農村的“三無老人”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負擔保吃、保穿、保住、保醫、保葬的五保供養。 其次,根據《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和《繼承法》的規定,國家鼓勵孤寡老人和他人或者有關組織簽訂遺贈扶養協議,將自己的遺產死後贈與扶養人,由扶養人負責自己的生老病死,從而很好地解決自己的老有所養問題。 如果您有法律問題亟需解決,建議您立即撥打法律諮詢電話,進行律師在線諮詢。 相關知識——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有關規定 第三十條 國家逐步開展長期護理保障工作,保障老年人的護理需求。 對生活長期不能自理、經濟困難的老年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其失能程度等情況給予護理補貼。 第三十一條 國家對經濟困難的老年人給予基本生活、醫療、居住或者其他救助。 老年人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贍養人和扶養人,或者其贍養人和扶養人確無贍養能力或者扶養能力的,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有關規定給予供養或者救助。 對流浪乞討、遭受遺棄等生活無著的老年人,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有關規定給予救助。 第三十二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在實施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等住房保障制度或者進行危舊房屋改造時,應當優先照顧符合條件的老年人。 第三十三條 國家建立和完善老年人福利制度,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老年人的實際需要,增加老年人的社會福利。 國家鼓勵地方建立八十週歲以上低收入老年人高齡津貼制度。 國家建立和完善計劃生育家庭老年人扶助制度。 農村可以將未承包的集體所有的部分土地、山林、水面、灘塗等作為養老基地,收益供老年人養老。 第三十四條 老年人依法享有的養老金、醫療待遇和其他待遇應當得到保障,有關機構必須按時足額支付,不得剋扣、拖欠或者挪用。 國家根據經濟發展以及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等情況,適時提高養老保障水平。 第三十五條 國家鼓勵慈善組織以及其他組織和個人為老年人提供物質幫助。 第三十六條 老年人可以與集體經濟組織、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養老機構等組織或者個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或者其他扶助協議。 負有扶養義務的組織或者個人按照遺贈扶養協議,承擔該老年人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





鄉野桃子


隨著老齡化日益加劇,農村老人養老問題曰益嚴峻。一些老年人到了晚年沒有人撫養的問題,對於一些有兒女的老人來說,由於自己的一些兒女由於一下的教育,婚姻的壓力大,無力撫養。一些老人到了晚年只能自己種自己的地來養活自己。

隨著國家政策對老年人的關愛,出臺了一些關於老年人的優惠政策。農村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一月有幾+塊錢的養老錢,對於一些貧困戶還低保。隨著這些優惠政策的出臺,在農村的老年人一般都生活得很幸福。


地鍋的味道


如果是沒有兒女導致年齡大了沒有人撫養的話,可有村幹部安排進養老院。如果是有兒有女但是不孝順,導致沒有人養,那麼可以讓村幹部和兒女談一談,做通工作。

現在都是精準扶貧了,國家都有政策,所以一般不會被生命的



大蒜哥


很高興能回答你這個問題:

大家好,我是農村小馬,對於你這個問題,在農村還是普遍發生的。

在農村,老人沒有人扶養,一般情況下分為這麼幾種:

1)無兒無女的老人,這種情況是很少見的。不過在農村還是有的,他們有的是離婚了,一方把子女全都帶走,只留下一個人。不喜歡勞動,不愛奮鬥,結果到老一無所有。我最後只能靠國家給的一點救濟金,或者是親戚每年幫扶一把。

2)有兒有女卻得不到照顧的老人:這種情況在農村還是普遍存在的,在我們村子就有好幾個。我個人覺得,照顧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是我們子女必做的義務。反而就有那麼一部分人,家裡生活條件還不錯,卻對父母的養育之恩,用仇恨的眼光對待。兄弟姐妹幾個,有時因為誰照顧父母,而大打出手。因為我真真切切的見過,所以才敢在這裡說。有時候會應為別人的閒言雜語,而會給一點金錢的幫助。

3)獨生子女的父母:這一部分老人,的卻過的非常孤單。他們有子女,有的在大城市工作,父母不想離開故土,子女又不想離開大城市的繁華。從好的一方面來說,有的子女每年年節假日,還會回家看望父母。從壞的一方面來講,有的子女一兩年都不曾回家,這樣的事也是存在的。對於這部分老人,每天還是挺盼望子女回家的。而老人的扶養,一般村委會,或者社區會專門有人探望的。

4)現在國家政策好了,對於以上這幾種情況,有關部門會嚴格把控的。中國名族的優良傳統就有,總老愛幼,人人有責。在農村沒人撫養的老人,鄉里鄉親的也會伸出援助之手的!






小馬在農村創業


農村老人沒有人撫養,我很高興來為大家解答一下吧!為什麼沒有人撫養呢?是不是沒有兒女,如果真實沒有兒女,現在國家政策好有國家撫養。有兒有女怎麼不撫養自己父母呢?難道還要國家來撫養嗎!哪麼,做人在世生兒生女有什麼用,還不如打單身,打單身還有國家撫養。但道理歸道理,現在可實存在這種情況!我村就有個這樣無良心的人,他父親早年過世,就有個七老八十歲的老孃。她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按道理來說這是很享福的,可憐便便沒有這個命。本來七十多歲的老孃,幾兄弟 輪著撫養這也很合理,可憐住著雞窩一樣的土磚房。當然老人並不嫌 棄,問題是她大兒子連口糧都不給,他幾個舅舅到他家幾次做思想工作,他也不理根本無法解決。後來我村幹部也跟他說了多次同樣不理!最後他老孃到鄉政府告他,結果鄉政府派人來還有派出所到他家,強制執行,如果不給口糧抓他座牢。結果他嚇到才給孃的口糧,一個人連起碼的道理都不懂還做什麼人呢?你也有兒有女何必呢?三個兒子還養不起一個老孃嗎!就是在村裡也沒意思見人。還要把閒話給別人說,哪麼,有人說靠國家,現在還沒到那一步,目前還是靠兒養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