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智國,一個能改變歷史,卻死於黎明的國家:只因把事情做得太絕

俗話說:“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把事情做得太絕,會讓人寒心,就沒人願意跟你玩了,最後自取滅亡。不止是人與人之間,國家之間也是如此。中國古代,就有一個“國家”,因為把事情做得太絕,最後,被其他國家聯合起來滅掉了。

智國,一個能改變歷史,卻死於黎明的國家:只因把事情做得太絕

春秋後期 局勢圖

春秋時期,天下實行分封制。周天子下有各大諸侯國,各大諸侯國下,又分別有自己的屬國。當時,周天子下最強大的諸侯國,是晉國,實力遠超秦、齊、楚等國。

智國,一個能改變歷史,卻死於黎明的國家:只因把事情做得太絕

春秋時期,分封結構

但是,春秋末期,晉國國君的被下屬的“六卿”架空,六卿所屬的六個家族擁兵自重,各自的地盤都比晉國國君大,而且世襲罔替,實為“國中之國”。六卿分別是韓、趙、魏、智、範、中行氏,這“六國”中,實力最強的是“智”。“智國”主君智瑤,想要滅亡其他五家,重新整合晉國,進而稱霸天下。

智國,一個能改變歷史,卻死於黎明的國家:只因把事情做得太絕

春秋末期 晉國的內部局勢圖

在智瑤的縝密謀劃下,“智國”很快吞併了“範、中行氏”兩家,智的實力更加強大起來。韓、魏兩家嚇得趕緊屈服認慫,認智為“大哥”,希望“智”手下留情,放一條生路。此時,只剩下趙還在硬抗著。

智國,一個能改變歷史,卻死於黎明的國家:只因把事情做得太絕

春秋時期 戰車

智國智瑤帶領著韓、魏兩個跟班,組成三國聯軍,攻打趙。三國聯軍實力強大,趙國節節敗退,最後,趙君趙襄子躲到晉陽(今山西一帶),堅守晉陽城。

智國,一個能改變歷史,卻死於黎明的國家:只因把事情做得太絕

山西晉陽古城遺址

公元前453年,智、韓、魏三家聯軍,已經團團圍住了晉陽城,趙危在旦夕。如果沒有“意外”,智國將打下晉陽,再接下來,智將會全盤取代晉,成為新的諸侯國,鑑於其體量,經過整合後,很可能一統天下。那樣的話,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將不會是秦,而是智。

當智國帶著韓、魏圍住晉陽時,發生了一件事情,這件事情,深深的影響了歷史進程。

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韓康子驂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國也。”——《資治通鑑•周紀一》

智瑤讓人將晉陽城附近的大河的水蓄起了,然後再開堤決口,準備用大水淹沒晉陽城。智瑤帶著韓、魏的主君恆子和康子,來到蓄滿水的河邊,得意忘形地說“我現在才知道,原來水也能殺人滅國!”。在春秋時期,各國各貴族之間,還沒有像後世那樣打起仗來不管不顧,是要講究一點“禮、義”的。水淹城池,是要把一城都淹死,這相當於屠城。韓恆子和魏康子看到智瑤這麼狠,把事情做得這麼絕,非常寒心,非常害怕,因為韓、魏的都城都是靠著河,擔心以後,智瑤也會用這招來對付他們。於是和晉陽城裡的趙聯繫,裡應外合攻打智,智國根本沒料到自己的小弟韓魏會聯合趙來攻打他,措手不及。本來即將取代晉成為春秋一霸的智,被韓、魏、趙聯手反殺。

智國,一個能改變歷史,卻死於黎明的國家:只因把事情做得太絕

韓、魏、趙三家分晉,都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韓、魏、趙滅掉智後,瓜分智的地盤,將強大的晉國一分為三,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三家分晉”。韓、魏、趙,後來,都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所以說,智, 原本是能整合韓、魏、趙三國的,是能改變歷史的,只因為把事情做得太絕,死在了即將成功的黎明。

現今世界,有一個國家也跟“智國”類似,你覺得是哪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