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北京法海寺的奇觀——“四柏一孔橋”

在北京西五環之外的翠微山南麓,綠樹叢林中有一處明代正統年間建的法海禪寺,寺廟有550多年曆史,寺中以明代壁畫聞名。

北京法海寺的奇觀——“四柏一孔橋”

北京法海禪寺的位置

寺前100米外山溝上橫跨著一座單孔石橋,橋名"四柏一孔"橋。青石券洞上鐫刻著"四柏一孔橋"五個字。每當夏季來臨,清洌泉水匯成小溪,潺潺流經橋底;周圍蒼松巨柏又給這座古老寺廟增添勃勃生機。

北京法海寺的奇觀——“四柏一孔橋”

法海禪寺

法海寺的古樹名木很多。這座小石橋在山門前西南方的香道上,是香道的三岔口,就在小石橋的四角各生長著一棵古柏,古柏的根都生長在小石橋的石縫中,成為一奇觀,由法海寺文物保管所第一任館長孫培元先生命名為"四柏一孔橋"。四柏一孔橋為由模式口去法海寺必經之地。

北京法海寺的奇觀——“四柏一孔橋”

“四柏一孔橋”


北京法海寺的奇觀——“四柏一孔橋”

四柏一孔橋

這“四柏一孔橋”位於法海寺護法金剛殿前100米處,將南北連成一線。橋長5米,寬3米,石板橋面,沒有欄板,更無橋墩,橋面拱起,俗稱"羅鍋兒橋"。橋東、西兩側對稱地長有柏樹,每邊2棵,共4棵,好像是四大天王守護著寺院,人們叫它們"四大天王柏"。

北京法海寺的奇觀——“四柏一孔橋”


北京法海寺的奇觀——“四柏一孔橋”

四柏一孔橋

新中國建立後,為方便車輛通行,改建為平橋。1999年5月,區政府撥專款2萬元重修四柏一孔橋。 2006年,經石景山區人民政府批准,“四柏一孔橋”被列入石景山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京法海寺的奇觀——“四柏一孔橋”

四柏一孔橋


北京法海寺的奇觀——“四柏一孔橋”

北京法海寺的“四柏一孔橋”

歷史典故:明戌化年間,憲宗朱見帝與妃遊翠微山法海禪寺,遇清溪阻,即令伐樹搭橋。眾侍從欲伐山木,竟均不成材,憲宗笑曰:"即不成材,便不罰它把橋搭。"言罷,揚長而去,眾人相視無計,忽一大臣拍手道:"然也"眾人急問,曰:"皇上所罰乃指此溪邊四柏,巖以之為橋墩,不正合聖心乎。"眾人恍然急急動手。

帝回見橋成笑言:"謝天謝地,此渡有益深思,猶去,不伐有木,此四柏一孔橋,棟樑天成,當有深意。"從此,民間傳說,皇上已封此橋為"界橋",過橋上山即入仙境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