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伊拉克現在為什麼這麼窮?薩達姆時代為什麼那麼富?

攻克冬宮


是的,想想美英聯軍從2003年入侵伊拉克,雖然當時薩達姆就垮臺了,但大大小小的武裝反抗美軍不斷,所以從03年打到了2011年美軍才撤回大部隊,被美軍打了七八年的伊拉克,到處都是被美軍轟得稀巴爛,基礎設施建設,伊拉克民眾的房子,公路都被炸得哇哇坑坑,還有很多油井也被破壞了。就是伊拉克再有石油,再有錢重建起來也是要時間的,要撫平千千萬萬伊拉克民眾心中的戰爭陰影也是要時間的,其實伊拉克不窮,窮他們有石油,只是現在還沒有恢復到當年薩達姆時期的水平,現在民眾對當局高失業率和腐敗,和一些政策不滿。




上圖:美軍戰爭下的伊拉克

而近期伊拉克社會依然動盪,顯然美國的那一套根本就無法適合伊拉克,據中國新聞網近期的報道,近一時期伊拉克發生動盪以來,伊拉克安全部隊與民眾就進行了非常激烈的衝突與對抗,這些衝突已經造成90多處伊拉克國家重要設施損毀,衝突造成5000多人受傷,250多人死亡。聯合國要求當局與民眾和平對話,伊拉克現總統與總理已經同意辭職。就是因為民眾對高失業率不滿,對伊拉克當局的腐敗與一政策不滿。



上圖:近期動盪的伊拉克

薩達姆前期伊拉克是富有的,同樣是靠石油,再加上社會比較穩定,沒有大的動亂,也沒有人去轟炸他,又有充足的石油可以賣,國家不需要重建,不富都難,肯定有足夠富足的錢,多出來的錢可以年復一年的建設伊拉克,所以說戰爭可以讓一個富足的國家回到原始社會,就像一個人得一場大病一樣,身體已經不是以前的那個好身體了。戰爭已經傷了伊拉克的元氣,恢復元氣是需要時間的,現在的伊拉克已經被美軍的戰爭搞得大傷元氣。




上圖:薩達姆時期的伊拉克


牛頭馬面兩鬼


看不出伊拉克貧窮,看《新聞聯播》伊拉克官員們,還有那些議員們一個個西裝革履,幹練十足,看出的是伊拉克的富裕。

還有,那些抗議社會不公的伊拉克神棍們,他們穿的長袍布質光鮮亮麗,這麼一件袍子沒三五千元人民幣還真買不來,管你上淘寶還是京東,不出高價絕對買不了那質量的袍子。

至於那些參加示威的不明真相的伊拉克群眾,一個個精神飽滿,營養充足,一看就不像是窮人。俺是個過來人,形形色色的人見多了。窮人、富人看體形看面色一看就猜出七七八八。

單從電視畫面,伊拉克看不出貧窮,那些非洲窮國、窮人真的很容易看出。如馬裡、尼日爾的那些神棍們真的穿不起伊拉克神棍們的袍子,去開會的官員、議員衣著太差。還有什麼埃塞俄比亞群眾、印度群眾、孟加拉群眾,他們比伊拉克群眾差多了。

現在的伊拉克不窮,但群眾可以去政府機構喊窮,這會讓人有種伊拉克貧窮的感覺。在薩達姆時代,伊拉克群眾絕對不允許去政府機構喊窮的,那時的伊拉克群眾也不敢去,只敢說生活富裕,感恩薩達姆,這會讓人覺得伊拉克很富裕。


藍刀魚2


說的不是事實,伊拉克目前不算窮,薩達姆時代除了早期很富裕,後期大部分時間伊拉克很窘迫,

先說現在,伊拉克盛產石油,以石油出口為經濟支柱,同時伊拉克石油質量優,易開採,運輸方便,成本低,這樣的國家只要不折騰,挖石油賣錢,經濟很容易搞上去,而第二次海灣戰爭以後,伊拉克就滿足這個條件,薩達姆被推翻之後,伊拉克局勢很快穩定,建立了民主制度,聯合國對伊拉克的制裁也隨之取消,伊拉克重返國際能源市場,世界各國進入伊拉克投資開採石油,

伊拉克經濟迅速增長,gdp不斷翻番,目前伊拉克人均gdp6000美元左右,這裡需要強調一下,gdp不僅僅只是看數字,還要看具體內容,伊拉克的gdp主要是賣石油產生,都是真金白銀,而通過製造業產生的gdp從富裕程度是不如賣石油的,因為製造業gdp中有固定資產折舊,同樣規模的人均gdp,賣石油的國家過得很滋潤,比如沙特和韓國人均gdp差不多,但是沙特被稱為土豪,韓國人則過的很辛苦,至於製造業對於提升國家競爭力則是另一個話題,咱這裡只說富裕程度的事,因此伊拉克的人均6000gdp美元不比人均gdp一萬美元的收入低,

再說薩達姆時代,薩達姆在上臺初期伊拉克非常富裕,人均gdp5000美元,是當時中國的幾十倍,居民家家都有小汽車,然而,薩達姆不斷折騰,戰爭不斷,先是八年兩伊戰爭,龐大的戰爭消耗,再加上石油出口受阻,伊拉克經濟負債累累,甚至欠中國二十億美元,兩伊戰爭結束後,因為債務糾紛等問題,薩達姆又佔領科威特,這招致多國部隊打擊,聯合國制裁,伊拉克石油無法出口,哪來的gdp?伊拉克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伊拉克從薩達姆上臺直到現在的歷程表明,伊拉克必須防止權力壟斷這個國家才有希望,因為只要權力壟斷必然會折騰,石油也不屬於人民,


萬事皆空70


伊拉克現在的境況的確不佳。雖然根據伊拉克官方公佈的數字,人均GDP已超過了6000美元,但由於貧富分化越來越大,財富集中到少數人手裡,普通人的生活實際上是非常困難的。據統計,伊拉克目前有超過1/4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也就是說,有近千萬伊拉克民眾生活相當困苦,這就使得伊拉克的整體狀況相當糟糕。

窮則生亂,這是亙古不變的規律。所以,伊拉克從薩達姆被推翻後,就一直處於混亂和動盪之中,遊行示威此起彼伏,暴恐襲擊接連不斷,而這樣的狀況嚴重影響到經濟的發展。現在,伊拉克除了石油產業外,其它工業門類基本上沒有或者非常低端,這讓伊拉克人特別是青年一代,很難找到一份工作。當然,伊拉克目前的狀況還不算最差,假如石油價格大幅度下降,或者再遇到戰爭,石油設施被大規模損毀,伊拉克的境況將會更慘。

伊拉克落到今天這個地步,美國是“功不可沒”的。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美軍利用先進武器,摧毀了石油設施、公路、港口等,並在海灣戰爭後,對伊拉克實施了十多年的全面封鎖和制裁。伊拉克的家底很快敗光,到後來整個國家已經難以為繼,聯合國出於人道主義,才同意實施石油換食品計劃。

所以,薩達姆時代並非一直很富有,由於美國的全面壓制和制裁,到了伊拉克戰爭前夕,整個國家已經危機重重,人心思變。伊拉克戰爭爆發前後,美國加強了輿論攻勢和心理戰,並把伊拉克所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全都歸咎於薩達姆,同時還承諾將幫助伊拉克人建立一個民主、自由、富強的新國家。也正因為如此,伊拉克共和國衛隊毫無鬥志,美軍進入伊拉克後如入無人之境,甚至還有大批的伊拉克民眾對美軍夾道歡迎。

不過,伊拉克人並沒有迎來美好的生活。伊拉克戰爭後,治安狀況持續惡化,教派矛盾進一步尖銳,控制伊拉克北部石油盛產區的庫爾德人已處於實際獨立狀態。教派、民族之間在政治、經濟上爭權奪利,根本無暇顧及國家的建設。在伊拉克重建過程中,美國也非常消極,這就使得重建過程漫長而效率低下。現在伊拉克的很多基礎設施老化嚴重,政府根本沒有能力加以改善。

薩達姆曾說過,失去他的伊拉克將一文不值。他的話雖然有點誇張,但現在的伊拉克相比他那個時代,影響力大大削弱卻是不爭的事實。

薩達姆被推翻已經十多年了,很多伊拉克人開始懷念那個治安狀況良好、生活穩定的時代,並且對於現狀越來越不滿。為了發洩這種不滿,近期伊拉克爆發了全國性的抗議示威,很多地方甚至演變為騷亂和暴亂,伊拉克總理邁赫迪不得不宣佈辭職。

看來,民主自由也不是萬能的,甚至在不少國家還會造成混亂和動盪。不知伊拉克的這種狀況還將持續多久,伊拉克人到底什麼時候才會迎來真正美好的生活?


高山流水116820061


1980年,兩伊戰爭前伊拉克最富裕,但是人口只有現在的三分之一1300萬,現在4000萬,人均自然高了。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伊拉克收入主要靠石油,伊拉克收入水平主要取決於石油產量、石油價格和人口,跟領導人是誰沒有關係。薩達姆時代,八年兩伊戰爭,後來入侵科威特,然後就是國際部隊,國家大部分財富不是用於民生,還是軍隊,所有軍備都進口,老百姓過得並不好。別看看免費就以為很牛逼,朝鮮也是免費,但是卻是最窮的,沒人願意偷渡到朝鮮獲取免費的東西,那種免費是非常低級的免費,比如超過10元的藥品,一般醫院都不提供,只有高級軍官或者高級官員可以使用。


尋找歷史的truth


伊拉克賣油有錢,超過了伊朗有錢。伊朗在制裁下日子難過,而工業基礎好於伊拉克,它便盯上了伊拉克的美元而大肆傾銷工業品,這導致伊拉克什葉也普遍對伊朗不滿了。伊拉克經濟活動較單一,什葉人口眾年青人多,加上政府腐敗治理不善,有許多年青人失業,伊朗的傾銷更加劇了伊拉克小企業商販的艱難,於是爆發了什葉大規模不息的反政府抗議(遜尼和庫爾德沒參與,庫爾德地區這些年得到了較好的發展)。至於所謂的現在伊拉克很窮,伊的人均GDP在7000美元左右,這算很窮嗎?


山地土著


薩達姆時代薩達姆家族富可敵國,人民並不富裕,現在是薩達姆家族的統制集團完蛋了變窮了,普通老百姓生活有所提高,整體GDP超過了薩達姆時代。


必須關注的神回覆


以前的伊拉克:嫁女兒時用女兒等重的黃金當嫁妝。

美國駐軍期間:1000美刀一條命。


用戶2170556798804


薩達姆時代是國富,民可的狀態,今天的伊拉克不富裕,也不貧窮,發展很好!未來更好。今天的伊拉克在中東人民有幸福感!


慕仙學道


被美國打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