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地產座談分享:解密限購、限貸、限價、限售、限籤對房價的影響

編者按:我們在樓市調控中經常看到限購、限貸、限價、限售、限籤的相關政策,業內戲稱“五限”。五限的本質,就是打擊房價波動性——不要暴漲也不要暴跌。

地產座談分享:解密限購、限貸、限價、限售、限籤對房價的影響

不同政策隨時間推進對房價的影響

一、限購——從源頭上進行“降維打擊”,對房價影響最深遠

限購相當於在市場自由經濟中,加入了計劃經濟因素。資本是逐利的,如果不人為的設置限制“資本流動”障礙的政策,一些熱點城市就會被熱錢瘋狂湧入,進而在房價上呈現較大的波動性——例如2010年杭州房價超越北京上海,最終熱潮褪去後房價出現“腰斬”。像鄂爾多斯鬼城、現在一地雞毛的燕郊,同樣也是完全市場化經濟資本充足流動的結果。

限購的本質:打擊資本流動性,進而改變非理性的市場供需關係,為剛性需求帶來相對理性房價下上車的機會,打擊低入高出的投資需求。

總結:可以認為限購是政府對市場的最嚴厲調控,政府已經認定當下市場處於過熱情況,需要採取這樣一刀切式的手段才能有所遏制。一般這類城市都是屬於高速發展的熱點城市、熱點區域。

二、限貸——手術刀式的打擊,精準調控

限貸實質上是對“槓桿率”的控制,槓桿越高風險越大,一旦出現問題將會出現斷崖式下跌——例如美國的次貸危機,這也可以揭示為什麼有一段時間深圳嚴厲打擊“首付貸”。

具體到政策實施上,剛需一般傾向於低房價房屋,“限貸”政策對於房屋單價低、面積段小、總價低的房屋基本不形成有效殺傷,但是對單價高、面積大、總價高的房屋,形成較大殺傷。

總結:可以認為,限貸是有區分的對剛需和槓桿式非理性投資進行調控。限貸是政府對房價第二嚴厲的調控政策,既不影響剛需的購買,同時也打擊了市場槓桿投資的熱潮。但是相比限購,限貸顯然溫和很多。

三、限價、限籤——與剛需/改善無關,給投資預期博弈添上休止符

“限價”和“限籤”相當於給房價設置了“天花板”,給成交量設置了“熔斷”條款。

總結:“限價”和“限籤”對樓市實質上沒有太大的作用

。因為限價,在杭州所以我們看到了眾多新盤萬人搖的場景,但是無法阻止各類資金通過各種方式參與到房屋買賣中。而限籤,本質上是拉長了房地產的交易的過程。

“限價”和“限籤”直接作用在降購房者的預期,降低開發商拿地預期,對房價長期上漲的預期進行減壓。

四、限售——一箇中性政策

限售需要區別來看待,最重要的還是看政策中對限售的時間限制。

2年、5年、20年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同時,不同城市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交房慢、辦證慢的城市,比如長沙,從預售到交房甬兩三年,從交房到辦證再用兩三年,配合限售五年的時限,相當於10年時間,可以硬生生把投資衝動壓沒。

但是對於部分城市,例如唐山,從網籤備案開始計算時間,42個月內禁止銷售,實際上這三年半的時間看似較長,但是從房屋預售到交付再到辦理產證出來,限售時間相當於控制在2年以內甚至1年時間,對於整個房地產樓市投資來講,沒有太大的影響,處於平均可以接受的時間。這一點,與紹興直接宣佈限售2年基本一致。

總結:限售其實就是一個相對中性的政策,如果真的對當地樓市有刺激,那麼像之前菏澤、開封政府也不會取消限售了。從長遠看,由於大部分購房者選擇按揭,限售讓樓市變成了一個大型的資金蓄水池,如果資金不外溢,某種程度上甚至可能推高房價。

浙江說房,撥開樓市迷霧,探尋價值本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