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乘用車自動擋都10速了,為啥手動檔還是5速?


對於關注汽車的網友們,其實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些疑問,並且尋求解答,而這次我們來看看將會給大家回答哪些問題。

在自動變速箱技術還不算特別成熟的那些年,大家更願意選擇手動變速箱是因為手動變速箱故障率低,養護便宜,而且還比自動變速箱更省油。

但是現在的自動變速箱技術愈加成熟,8AT、9AT甚至是10AT都漸漸成為了市場主流,這些自動變速箱檔位越多,證明其主從動齒輪比也就越密集,從而使得汽車的換擋間隙變小,在保證了發動機功率輸出的同時也提高了車輛的燃油經濟性。但相反的,檔位越高的變速箱製造難度和對零部件的要求也更高,因此造價也相對更昂貴。

而手動變速箱依舊維持在5擋以及6擋是與其換擋操作有關,自動擋變速箱掛上前進擋後車輛的檔位調節就完全交給變速箱自己去處理了,駕駛員只需要控制方向和油門剎車即可,但手動擋車型除了這些以外,還需要駕駛員自己完成檔位切換以及車輛離合的銜接與分離工作,操作難度更大,較多的檔位也容易導致駕駛員失誤操作的增加。

現在比較多的手動變速箱都是匹配在一般車型的入門版上,這樣可以降低車輛成本以及拉低車輛的門檻售價,但從用車以及中國的路況來看,花多點錢升級成自動變速箱能省下很多麻煩事,除非你本身就是一個對操控和駕駛樂趣有追求的人。


玩車教授


小轎車手動一般6個檔位是極限了,在非高速路的時候,因為手機檔的車要頻繁的換檔,弄那麼多檔位來回換檔還不累死,以一臺6速手動變速箱的車來說,4檔的合理速度區間是60到80邁,5檔是80到100邁,以目前我國道路的限速情況,非高速路頂多用到五檔,高速路才用6檔,一般的很多手動擋的車只有五個檔,6檔只是在跑高速的時候拉低轉速以提高燃油經濟性。


看談世間浮華


手動擋可以做到10個檔位嗎?

答案是完全可以的,現在的貨車、卡車經常可以看到有10個檔位以上的手動擋,而且從造車理論上來講,檔位越多,汽車的換擋間隙就越小,動力銜接越順暢,燃油經濟性也越好。

那麼為什麼乘用車的自動擋可以做到6擋、8擋以上的檔位,而大部分手動擋車的檔位數依舊是堅持使用5擋或者6擋呢?

壹車熱評認為第一個觀點是:對於手動當車型來說,檔位數越多,意味著駕駛員出錯的幾率越大,操作越複雜

我們高速公路上的最高行駛速度也就才120KM/小時,當進行手動模式換擋時,5擋或者6擋的換擋頻率正好滿足人工操作的習慣與要求,檔位過多反而會分散駕駛員的行車注意力。

我們在駕校裡學習時,教練一般會告訴你起步用1擋,速度10掛2擋,速度20掛3擋,速度30掛4擋,以此類推。當然,教練這樣教主要是為了讓學員能順利通過考試,但在現實中,如果手動擋的檔位數過多,比如有8個擋位,且不說第8擋能否真的派上用場,速度剛有改變就得不停地進行加減檔的操作,這就足以讓駕駛員感到崩潰。

第二個手動擋車沒必要採用更多檔位的原因是:實用性

貨車、卡車為什麼要採用很多個檔位的手動擋變速箱?

這主要是因為這類車型的自重很大,平順起步的難度較大,在行駛過程中的加速也比較慢,如果像乘用車那樣只採用五六個檔位的變速箱,那麼這類車型在每個檔位上需要行駛的時間會非常長。那麼在相鄰兩個檔位間的加速過程中,動力的損失和無用的做功就比較多,不僅白白浪費了燃油,還不能保證發動機動力的平順傳遞,對發動機的動力傳遞系統會帶來很大的衝擊力。

但乘用車卻不一樣,由於乘用車本身的自重較輕,現有的發動機輸出功率已經可以滿足乘用車在短時間內,讓變速箱通過簡單的主從動齒輪比改變,就能達到正常的平穩駕駛速度區間。而檔位數越多,則需要在變速箱內安裝的主從動齒輪數量越多,結構也就越複雜,這不僅會提高手動擋車型的製造成本,增大變速箱的複雜性和維修難度,而且在實際使用性方面也顯得有些畫蛇添足,畢竟我們的道路行駛速度是有上限的,不需要開著汽車飛上天。

那麼為什麼現在自動擋車願意採用檔位更多的變速箱呢?

文章一開頭就已經提到,變速箱的作用是改變發動機的傳動比,檔位數越多,不同檔位間傳動比的差值就越小,換檔也就越順暢,汽車的動力損失也就越小,燃油經濟性也就越高。因此檔位越多的變化,主要是為了保證發動機的功率輸出,能始終保持在一個合理轉速區間內輸。

單從變速箱的角度來說,無論是6擋還是10擋變速箱,它的功能都是一樣的,主責是增減速度、增加扭矩、銜接動力傳遞、以及實現倒車等功能,除了要求換擋和傳遞動力等基本要求以外,自動擋車型的檔位數多少其實並無太大的區別。但從車型豪華的角度、燃油經濟性以及動力銜接更平順等角度來講,檔位數越多的自動擋車型,它的變速箱所承擔的職責與任務就要明顯更多一些。

變速箱的檔位數越多,它的主從動齒輪比也就越密集,它的優勢是可以讓發動機的輸出功率更容易保持在最有效的轉速區間,讓汽車在每個檔位的行駛速度都能保持在發動機最高效的輸出範圍內,這樣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可以讓發動機的輸出功率得到最充分的運用。

自動擋車的換擋邏輯全是由ECU控制的,這不僅可以在換擋過程中避免了錯誤的發生,而且也規避了通過人工頻繁換擋所遇到的複雜性。越多的擋位數意味著齒輪與齒輪之間的間隙變少,換擋更加平緩順滑,再加上AT變速箱的液力變矩器還能對沖擊力進行有效地緩衝,因此從理論上來講,檔位數越多的自動擋車型它的平順性就越好。

當然,上面說的是理論性,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變速箱還涉及到需要和發動機進行動力匹配的問題,也就是動力的調校、換擋程序以及邏輯的設定、軟件方面的技術等等。所以,一個車企能獨立造出更多檔位的變速箱,算有本事,但如果這個車企還能將這種變速箱成本控制在消費者可接受的範圍,且故障率較低、使用效果較好,這就算的上是本事中的本事。

隨著現今變速箱技術的越來越發達,實現高檔位變速箱已經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而且現在在自動擋車型上常見的檔位數是6擋,高級一些的也有8擋、9擋甚至是10擋,比如2019款的福特福克斯8擋;沃爾沃S908擋;JEEP大切諾基8擋;本田冠道9擋;雪佛蘭探界者9擋;雷克薩斯LC500 10擋等等。

越來越多的檔位除了自身所包含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以外,對於變速箱箱體、主從動齒輪組的結合、變速箱檔位的控制等等硬件和軟件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造價越來越昂貴。

這其中主要的原因還是變速箱最終是需要與發動機實現動力匹配的,這不僅包含了硬件和軟件方面的技術難度,同時也包含了後期動力調校的技術水平,所以正是因為以上種種因素的制約,普通百姓想要輕易擁有8擋、9擋或者10擋這類車型的難度是很大的,因為這類車型主要還是屬於高端產品範疇。


壹車熱評


現在的人們買車時更多會傾向於選擇自動擋的汽車,不可否認自動擋的汽車在操作方面比手動擋的汽車要簡單很多。說起駕駛樂趣,駕駛技巧,手動擋現在的優勢也並不大,因為無論是AT還是CVT都發展出了手自一體模式,可以手動模擬換擋。純手動檔車型絕大部分是為了拉低車型的入門價格。

那麼手動檔變速器有幾種呢?現在在售車型有2種,一種5速MT,一種是6速MT。

首先這5速變速箱和6速變速箱從字面上來理解就是,6速比5速多一個擋位。5速就是1——5擋加一個倒擋;而6速是1——6擋加一個倒擋。

從構造上來看,6速變速箱的齒輪比較的密集。在加減擋時的速度來看,6擋變速箱的速度區間要更小;同樣的原理,因為齒輪的增加,6速變速箱與5速變速箱在同檔位時,轉速將更低,更為的省油。同樣的因為6速變速箱多一個擋位,這也讓6速車的動力輸出更為的穩定,在加減檔時比較少那些因加減擋而產生的頓挫。

現在普通車型一般都會提供6MT,因為成本相比5MT沒有增加很多,即使後續的維修保養與5MT相比也幾乎持平。後面還會不會出7MT?這個我認為已經沒有必要,檔位過多會帶來操作繁瑣的問題,反而沒有什麼駕駛樂趣可言了。


行之御風


自動擋目前做到了十速(量產),未來甚至將做到十一速、十二速,因為有電子系統在做各個擋位的切換,所以也存在出錯的幾率、但比人腦操作要強很多;不要覺得自己玩手動有多厲害,速度快了、同樣會出錯,要不然賽車採用的序列式、換擋機構都是前推、後推,就是避免高速運轉中掛錯擋;至於那些貨車、採用多擋位手動箱子,主要因為它跑不快,所以容錯率更高!


人的處理能力是有限度的,冷不丁五擋、換成六擋手動,都會出現不適應;鄙人曾給一位喝酒的朋友做代駕,當時自己的車是五速、朋友的車是六速手動,當時鄙人也沒注意這個、直接掛在了五速的倒擋位(六速的第六擋),離合全放、直接熄火,當時還猶豫、到底哪裡出現問題了(鄙人離合控制的還可以),後來才知道掛六擋上了;所以五擋升六擋,都極容易出錯,那麼弄個7、8擋,高速行駛時、更容易出問題!


自動擋多擋位的好處

自動擋做更多擋位的好處在於,獲得更大的傳動比範圍(可以做低終傳齒輪比,一擋齒輪比除終傳齒輪比的值就是傳動比範圍,所以擋位越多、越可以在兼顧齒比落差的條件下,降低終傳齒輪比),更大的傳動比範圍可以讓車輛在高速巡航時,壓制發動機轉速、發動機的轉速更低,可以減少摩擦功損耗,所以可以提高燃油經濟性;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鄙人過去開的某四速At車,120km巡航車速,發動機轉速能拉到接近五前轉,終傳齒輪比直傳(大於一而沒有高速擋),而現在隨便一款自動擋車跑120km、轉速只有兩千出頭!


除了降低終傳齒輪比外,更多擋位的佈局、可以降低各個擋位之間的齒比落差,齒比落差越小,同車速下、個擋位間的轉速差就越小,轉速差越小、就越不容易在換擋後因為轉速改變過大、而導致頓挫!如上下兩圖,上圖的六速手動終傳齒輪比甚至比下圖右側的七速At還要小,但七速At個擋位齒比更緻密、齒比落差非常小,這麼做也是迫於無奈、電腦控制下、齒比落差太大、頓挫難以抑制;而手動擋,可以憑藉技巧、克服齒比輪差大的問題!

技巧可以彌補齒比落差大的問題

手動變速箱,什麼時機去換擋、有駕駛者說的算;比如一、二擋間齒比落差最大,同車速之下、一升二後,轉速大幅度下降、伴隨著的就是扭矩的不足,發動機失扭、就會造成一股後墜感(頓挫),我們明白了咋回事、為了避免這種頓挫,我們可以將升擋轉速提高,比如說1500轉頓挫,我們可以選擇兩千轉升,更高的轉速獲得更大的扭矩、就能應付升擋後的扭矩不足了;其它擋位也是如此,都可以用技巧化解齒比落差大的問題(比如降擋補腳油之類的操作);而這些自動擋處理起來就麻煩,它只會按照它的換擋線進行換擋,至於是否頓挫它處理不明白;扭矩本身就低、在配個抵擋位的At變速箱,一定會很頓挫!這就是過去的At變速箱容易頓挫,而現在的8、9、10at變速箱越發平順的原因!


所以我們真的需要更多擋位的手動變速箱?實際上五速就夠了、六速錦上添花、七速手動則有些狗尾續貂(保時捷貌似有七速);多擋位At的更大傳動比範圍優勢,只要不跑高速就體現不出來,市區行駛能拉到五擋酒不錯了;而多擋位At齒比緻密的優勢,五速、六速手動完全可以通過嫻熟的技巧來彌補,所以在市區內行駛、五速手動足矣,如果大貨車扭矩足夠大的話,五速也完全可以、根本不需要那麼多擋位一步步往上升(和樓梯一樣,超大的落差就必須得有更多的臺階,只有這樣上起樓來才不累、平順);所以民用車範圍,五速手動玩明白就不錯了,可以叫老司機了!


非專業車評


很有意思的問題。


我們先來了解下,為和自動變速箱的擋位數會越來越多?是為了增強動力,跑得更快嗎?錯了,實際上是為了更好動力輸出更高效,更平順。


以通用10AT變速箱為例,其1擋齒比為4.7、2擋為2.99、10擋為0.64,每個檔位1、2擋之間的齒比落差為1.57,越往後落差越小。擋位位落差越小,齒比更綿密,越難察覺到換擋的動靜。


而一款5速變速箱,無論手動還是自動,其終傳比可以做到與10AT一樣,但每個檔位間的齒比落差會更大,這意味著更容易出現頓挫。但若將擋位間的齒比落差做小,則意味著終傳比會變小,工況適用性會變差。


當然,為了保證足夠的終傳比和齒比面密度,工程師也可以造出一個10速的手動變速箱,但對於一般家用車而言,10速手動變速箱無疑大大增加了操控難度,即便經驗老到的司機,也很難保證在適當的速度選用適當的檔位——這些事情還是交給電腦去做好了。


因此,手動變速箱只能在保證終傳比的前提下,儘可能地提高檔位數,對於家用車來說,6速手動變速箱,是最合適的選擇。


(文西)


鹿人甲說車


手動擋6速,和貨車好多都是10速的,只是5速是現在的主流,手動擋是不止5速的。在上世紀初,自動變速器仍然是一個稀罕物。儘管3速和4速自動變速器配備了非常高端的車型,但很多手動變速器車型只有4速甚至3速,比如老款212北京吉普。畢竟,那個時代的汽車技術和材料並不那麼精確。我國第一條高速公路京津唐高速公路建於上世紀90年代初,即使車速很快,設計時速也能達到100公里。所以在那個時代,作為一款乘用車,無論是手動還是自動,都有不小的發展空間。

今天,中國的公路網非常發達甚至像雲貴路、四川路這樣過去比登天還難的公路,也在穿越高速公路。汽車製造技術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所有量產車輛都有集成的電子控制系統。不過,量產車手動擋達到5擋和6擋時似乎很難增加,而自動擋現在可以達到10擋。所以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手動變速箱的排量在技術層面上不能增加太多。當材料技術和可靠性達到標準時,增加齒輪不是問題,而是人的適應性問題。

以大量客車的6速手動變速器為例,傳動比可以緊密地分佈,當動力加速時,上檔速降也可以落入最大扭矩輸出範圍。六擋一般用作超速檔,主要是為了降低車速,同時兼顧油耗和降噪的作用。最快的速度通常在5檔。雖然可以換兩個檔位,但由於手動操作換擋離合器容易產生輕微的晃動,所以即使採用這種設計,我想駕駛員還是會換擋的,特別是不要做一個拖行的駕駛員,換不了那麼多檔位。

但是自動變速器是不同的。它由一個程序控制,現在自動變速器比手動變速器換檔更快

。通過對不同路況下的計算機和傳感器的識別,可以實現更精確的換擋,實現更順暢、更舒適的動力連接。因此,有必要開發更多的自動變速器齒輪。所以手動擋和自動擋的擋數用途不一樣。


大飛liao車


現在開始有一些車型搭載10速自動變速箱了,例如凱迪拉克的CT6,福特的皮卡F-150搭載的就是通用和福特聯合研發的代號為10R80的縱置10速自動變速箱。但是目前家用車搭載的手動擋變速箱基本上還是以5速或者6速為主,很多很多年都沒有升級手動變速箱的檔位了,今天我們就說說為什麼。



是技術原因無法生產更多檔位的手動變速箱嗎?絕對不是,我們常見的重型卡車,為了很低的油耗水平,更好的換擋平順性,更好的動力適配性,所配置的手動變速箱基本上都有8-16個檔位,所以不存在無法制造更多檔位手動變速箱的問題。


既然有更多檔位的手動變速箱為什麼家用車車企不生產和配置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2個原因:

1,成本問題。一般家用車手動擋用在中低配車型上,相對6速的自動檔車型在價格上有1萬左右的優勢,大部分購車預算不是很充足的消費者會選擇手動擋車型。但是如果手動擋變速箱的檔位提升到8個10個以上,手動擋相比自動擋就不會有什麼價格優勢了,在相同的價格下,除了愛好手動擋的消費者,手動擋車型基本上不會有什麼市場,所以家用車車企不會採用多檔位的手動變速箱。另外檔位越多,變速箱出問題的概率越大,後期維修保養的費用也越多,考慮用車成本,5速變速箱也是一個成熟的選擇。


2,變速箱更多的檔位雖然可以實現更低的油耗更平順的駕駛,但是如果家用車手動擋變速箱有8個檔位,可能車輛從起步到100km/h需要升檔7次,從100km/h剎停又要降檔7次,相比5檔要多操作很多次,對於走走停停的城市堵車路段,對於司機來說車輛開起來太麻煩,司機開起來會非常累,雖然能夠省點油,平順一點,但是非常的得不償失。

您的關注是我最大的動力!


指北車


1.手動擋本身就是駕駛的樂趣,現在10速自動的也是個別車輛,

2.至於您問的手動擋為啥只有5速,其實6速的已經出了。

3.手動擋也可以升10速,那麼您感覺什麼時候可以用上6-10速呢?難道要讓汽車起飛嗎?

4.手動擋真正的意義5擋就足夠用了,而且國家高速上,鄉村道路,城市道路,都是有限速的,像這樣的路段可以掛6-10以上嗎?其實可以的高轉速低檔位,有何意義呢?

5.一般的汽車5速足夠用了現在還有很多車還有4速的呢!撩高速也撐死用6擋,

奔騰的B70家用轎車


小五車知識


自動擋的變速箱檔位越來越多了,而手動擋的變速箱卻還是5擋,要弄清楚為什麼我們首先要知道廠家開發手動變速箱的目的是什麼。我們分別從廠家角度、用戶角度、市場角度三方面來考慮。


首先我們知道在乘用車市場,對於一般的家用車而言,廠家開發一款車手動擋配置主要是為拉低車型的售價門檻,讓這款車看起來有個不錯的起售價,這樣才能吸引到更多的客戶,就算最後客戶沒有買手動擋的車型,但至少起到了宣傳的作用。

目前乘用車市場,手動擋的車型越來越少,對於用戶而言手動擋的和自動擋車型的差價也就在1萬塊錢,現在年輕人買車多數是貸款,大家也不在意多1萬塊錢了,所以手動擋車型的市場越來越小,廠家也不願意在花力氣去研發一個根本賣不出去的產品,而是更願意花精力在利潤更高的自動擋車型上面。


對於用戶而言,願意開手動擋的多是一些喜歡玩車,喜歡所謂的駕駛樂趣,但在我看來一個動力弱雞的買菜車,底盤調教偏舒適,方向盤虛位大何來的駕駛樂趣,難道僅僅是踩踩離合換換擋就可以感受到駕駛樂趣了?而最大的汽車市場恰恰是這些買菜車的市場,畢竟玩車還是很燒錢的,而玩車的人也是屬於少數群體,廠家不會考慮的,畢竟廠家的車是要走量的。況且日常上下班非常堵車的情況下,哪來的駕駛樂趣。


手動擋車型也是有大於5個檔的,比如說大卡車可能有8個檔位,之所以要設定這麼多檔位,主要是因為大卡車的車身重量變化會很大,空車和滿載的情況完全不一樣。如果僅僅設置五個擋,可能每個檔位之間的齒比範圍變化太大,無法使車輛適應更多的載重情況,對於車輛的燃油經濟性很不好,畢竟大貨車是為了掙錢,如果很費油那麼與它的初衷相違背。家用車如果搞8個檔位,估計開手動擋的人會瘋掉,本來5個檔已經很難駕馭了,換成8個檔更是手忙腳亂,可能一次擁堵剎車和起步要換四次檔,這誰受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