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跨市跨省!揚州水“特供”鎮江天長

昨天上午,兩省三市跨區域飲用水衛生監督與長效管理聯動機制正式在揚州啟動。江蘇、安徽兩省和揚州、鎮江、滁州三市衛健委、衛生監督部門及水務企業負責人參加啟動儀式。


揚州供應飲用水除了供給本市老百姓飲用,近年來還供給安徽滁州天長市、江蘇鎮江市丹徒區高橋鎮、京口區共青團農場等三地。

跨市跨省!揚州水“特供”鎮江天長

7萬外地人

每月飲用揚州水23萬噸

揚州市市衛生監督所副所長王禮富介紹,近年來,揚州飲用水供給安徽滁州天長市、江蘇鎮江市丹徒區高橋鎮、京口區共青團農場等三地,形成了三市聯合跨區域供水,供水人口7萬餘人,月供水量23萬噸。

其中,揚州市第一水廠和第四水廠經西湖、甘泉、大儀三級加壓站供應給安徽滁州天長市,頭橋水廠供應鎮江丹徒區和京口區。

長江水務水質檢測中心主任謝美萍表示,水出廠前,他們會對100多項指標進行檢測,合格後才能對外供應。

兩省三市

跨區域聯動機制

王禮富表示,由於行政管理受屬地的限制,跨區域供水部門間信息溝通需層級上報,給水質信息的及時交換帶來了難題。由揚州市衛生監督所率先提出建立兩省三市跨區域飲用水衛生監督與長效管理聯動機制。“衛生監督部門跨省共管,是響應長三角經濟發展一體化的一次嘗試。”

揚州市衛生監督所組建考察小組,多次赴鎮江、滁州相關供水區域實地調研,召開專家研討會進行項目論證。最終,兩省三市衛生監督部門和水質管理公司就該項目和合作框架協議達成一致意見。未來會在揚州供水管網出境的地方,增設在線監測儀器,及時把水質檢測數據發給三個供水地。

滁州市衛生健康綜合監督執法支隊徐玉玲表示,聯動機制建立後,有一個共用的信息平臺,兩省三地的用水單位及監督機構可登錄,瞭解各個環節有關水質量的信息。

跨市跨省!揚州水“特供”鎮江天長

“揚州水”為何要供往外地?


緣何供往安徽滁州?

長江水務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嚴俊泉介紹,10多年前,與揚州西北角的儀徵大儀鎮相鄰的天長市秦欄鎮,老百姓飲用的自來水還是來自小水廠,是處理工藝落後,水源量小、質量不穩定的高郵湖水,還有的採用地下水,水質沒有保證。若從天長市區通過管道引到秦欄,其距離遠遠超出從大儀接水。同時,隨著秦欄鎮城鎮化的不斷推進,該鎮原有的兩個自來水廠,已遠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部分區域間斷供水、管網老化、壓力不足的現象時有發生,同時地下水水質也不能滿足新的健康標準。


跨市跨省!揚州水“特供”鎮江天長

為此,2008年,秦欄鎮黨委、政府將城鎮居民飲水問題列為當年的一號民生工程,主動與當時的揚州市自來水公司接觸,通過市場化運作與揚州市自來水公司共同成立了江源秦欄供水公司,將供水管道延伸與揚州併網,並將老化管道進行了改造。當年9月26日開始,秦欄正式通上揚州水,居民只要打開自來水龍頭,就可以喝上乾淨、衛生的揚州自來水了。當年日供水能力就達到8000噸,水質達到新頒佈的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各項要求,水質綜合合格率100%,這也是揚州自來水首次向市外供應。

緣何供往鎮江?

多年前,鎮江丹徒區高橋鎮四方橋村村支書周光輝每天早晨一打開水龍頭,混雜著焦黃碎鐵屑的自來水就從管道里汩汩流出,透著“悶”了一宿的鏽蝕味。“揚州第五水廠就在家門口,可我們村什麼時候才能喝上放心水?”周光輝向省住建廳作了反映。“鎮江早已實現城鄉區域供水全覆蓋,高橋鎮的水怎麼還沒接上?”該反映立即引起省住建廳高度重視,隨即決定由廳紀檢組組長、黨組成員張寧寧,帶領城建處及鎮江、揚州兩市建設局等部門的相關負責人,前往高橋鎮調研、解決。

高橋鎮地處長江北岸,與揚州邗江區交界,卻與鎮江隔江相望。地理上的阻隔,造成鎮江不能穿江將自來水送到鎮裡,技術上、成本上都不合理;而高橋鎮行政上又不屬揚州管轄,因此村民飲水一直靠著鎮上小水廠。

2013年,由省住建廳牽頭,鎮江與揚州兩市以民生為重,初步達成合作意向。至2015年7月,經鎮江市、丹徒區兩級政府與揚州協商,確定了高橋鎮對接揚州的區域供水方案,由揚州市第五自來水廠向高橋鎮進行供水。整個供水工程總投資5000萬元,需鋪設管網13.2公里,改造內部管網約80公里,工程於當年12月正式開工。

“終於可以用上放心的自來水了。”2016年6月6日,當丹徒區高橋鎮新圩22號居民張紹林扭開自家水龍頭時,來自揚州市第五自來水廠的直供水噴湧而出。

【延伸閱讀】

先後投入近2.3億元

用於供水管道建設等工作

一直以來,長江水務不斷加強與安徽滁州天長市、江蘇鎮江丹徒區高橋鎮、京口區共青團農場等三地的供水合作,先後投入了近2.3億元用於供水管道、水廠深度處理及鄉鎮區域供水工程建設等工作。

揚州發佈記者 丁雲 張慶萍 姜傳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