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獨立院校畢業的學生,在社會中很難生存嗎?

地標最強175cm


獨立院校就是所謂的原來的三本,我是江蘇考生。在江蘇,現在獨立院校也擺脫了三本的頭銜,併入二本,但是收費還是一萬多。這部分學校可以說是讓考生家長又愛又恨,是二本卻收著三本的錢,但又比專科強。要說獨立學校出來如何,本人就是一名獨立院校剛畢業的學生,在這跟大家分享下。獨立院校雖比不上一本二本院校,但是他至少是個本科院校。在我們學校,教育這一塊抓的很緊,大一上學期就開始準備英語四級,基本上大一第一次通過率都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大學英語四級與計算機二級是畢業的獲得學位證的硬性條件。在大學期間,因為大家都明白自己上的是獨立院校所以大家都很賣力的學習。考取各種證書。在大四,面臨就業時也有多種選擇,可以考研,一般獨立院校對於考研這一塊抓的很緊,有專門的圖書館或者自習室可以供考研學生學習。我們班有考取985的研究生。因為是本科院校,所以也可以選擇考公務員,有人考取國家公務員。所以獨立院校並不是大家口中的民辦大專,也有很多值得考生報考的閃光點!


工程人小李


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大學畢業到社會上有沒有生存發展能力,關鍵還在自己。前幾年,有人對高考狀元做了個社會調查,結果,許多高考狀元在大學畢業後,都泯滅於社會生活中,很少有成就,很少有人成為對社會有大貢獻者,為什麼?就是因為這些狀元們一旦金榜題名進入國家名牌大學重點大學後,就再不會學習,死學學死,漸漸的就失去身上的光環。相反,有些學生在高中階段學習不是十分突出,而是在自己努力中考取自己喜歡的學科專業,並在大學裡拼著自己的興趣發憤用功,考研,一步一個臺階,最後成為對國家社會有大貢獻者。當然,平常不好好學習的人肯定取不了這樣的成就。我是說,不管在哪個大學讀書學習,關鍵靠自己。我的孩子也是獨立院校畢業的,由於自己在三本院校讀書學習期間想通了,她開始發奮,結果畢業時成了那一屆畢業生中優秀學員,到地方參加招錄考試,她以優異的成績在當地就業了。參加工作兩年來,成為單位的優秀工作者,這怎麼說三本院校畢業的學生在社會上沒有生存能力呢?所以,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才是發展的關鍵因素,不要一概而論。要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多面性,都是發展變化的。我們要以發展變化的眼光看待。


戒掉嗔心


應該說在剛畢業找工作的時候,獨立學院的學生被認為高考分數不高花錢上的本科,社會上確實存在一種隱形歧視,很多招聘單位在篩選簡歷時悄無聲息地將本三的學生篩掉了。

但誰都知道,高考成績不能完全代表一個人的能力,或許是沒發揮好呢,或許是在其他方面有顯著特長呢!獨立學院的學生在就業是時候可能要受些委屈,需要臥薪嚐膽,但時間與實踐總會把真正發光的金子淘出來。

信心比黃金重要。贏得認可欠缺的是努力付出和時間。我國諾獎獲得者屠呦呦說,人生最壞的結局不過是大器晚成。

我一個朋友在北京一個學校讀得本三,畢業申請了英國一所大學的研究生,後來又繼續讀博,成績優異畢業留校任教。

如果你覺得上了本三這輩子完了,那就真的完了。還有大專生呢!專接本的呢!每一個群體總有出頭的,也總有落魄的,看人的定力如何。


萍聚遠方的家


我們這裡有幾打985,211考幾年了現在都不在家啃老,要麼出去打點零工。


Mode


最終看的是你自己的本事!


今天開始讀說文


政府部門,大公司都不會用的


手機用戶50101778034


【生存能力是否強跟哪個學校畢業沒有直接關係】

客觀地說剛開始時走向社會時有一定影響,可那是入門期。

等真正工作起來那就看誰有本事,誰能出色完成所承擔的各項任務。這時,哪畢業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看誰貢獻大,誰處理問題能力強。

所以生存能力強跟哪個學校畢業沒有關係。


茶潤平常心


不一定的。

因為學歷只是參考,不能代表全部,如果自己技術過硬,經驗豐富,善於學習,與人交流相處都很得當,不論給人打工,還是自己創業,都不是問題。因為我們所在面臨的就是遇到了問題,去面對,去解決的這一個過程。


紀誠


有些職位硬性要求什麼樣高學歷的,那麼我們可以不去選擇,我覺得在社會中多數看的應該是能力,學歷再高勝任不了這個職位不也沒用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