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4歲男童幼兒園被噎身亡,母親看完監控大哭,危急時刻該怎麼救?

10分鐘,能做什麼?

做一道菜、吃一頓早餐、畫個淡妝、看份報紙、發發呆……

4歲男童幼兒園被噎身亡,母親看完監控大哭,危急時刻該怎麼救?

對很多人來說,10分鐘是一天的漫長時光中的一個小小片段,轉瞬即逝,甚至不值一提。

但是,對於有些人來說,10分鐘卻有著難以估量的非凡意義。

比如下面這個案例 ↓↓↓

前段時間,在湖南益陽某幼兒園

幾名小朋友圍坐飯桌前吃飯時

一名4歲男童不小心被食物梗住氣道

讓人無比痛心的是

從小男孩被梗住之後

兩三分鐘內都沒有老師注意到

等到被發現送醫已無力迴天...

4歲男童幼兒園被噎身亡,母親看完監控大哭,危急時刻該怎麼救?

聽到孩子不幸去世的消息,男童的媽媽幾度哭暈過去,最後在丈夫的陪同下,男童媽媽查看了事發時的監控畫面。


看到自己的孩子在被梗住後的三分鐘之內,竟無一名老師察覺,男童媽媽再次痛哭。

其實,如果在孩子梗住後如果有人能及時發現並且踩用正確的急救方法對孩子施救,這樣的悲劇完全可以避免。

在新聞中看到這樣的案例,已經令我們無比惋惜;在生活中,我們無法預測這樣的緊急情況是否會有一天也降臨在我們自己身邊。

大量急救措施實踐證明:

● 當緊急情況發生時,4分鐘內進行復蘇者,有一半能被救活;

4~6分鐘開始進行復蘇者,僅10%可以救活

超過6分鐘者,存活率僅為4%

● 而10分鐘以上開始復甦者,幾乎無存活可能

時間就是生命,所以在醫學實踐上,有“急救黃金十分鐘”的說法——當意外發生時,能否在10分鐘內實施正確的方法進行急救,直接決定著一條生命能否得到挽留。

夜鷹,是一名三甲醫院急診醫生、美國心臟協會急救培訓導師,也是擁有百萬粉絲的自媒體人。

4歲男童幼兒園被噎身亡,母親看完監控大哭,危急時刻該怎麼救?

他在多年的急救實踐中,見過了太多因為急救知識缺乏令人遺憾無比的故事:

暈倒了,掐人中;

燙傷了,往傷口上撒鹽;

癲癇發作,撬開嘴巴塞東西;

溺水了,撈上來倒揹著跑動控水;

心臟驟停了,傻傻等待急救車……

最終的結果往往都是——患者錯失急救時機,落下嚴重後果甚至失去生命。

美國大城市中,心臟驟停的搶救成功率最高可達46%,但在中國,這個數字不到3%。

“從事急救工作時間越長,越覺得很多時候自己的無力。在患者發病時,身邊的目擊者除了撥打急救電話之外,就是等待,就算是有一些勇敢的施救者伸手去施救,很遺憾,他們的施救措施也大多是不規範、無效甚至是嚴重錯誤的。

4歲男童幼兒園被噎身亡,母親看完監控大哭,危急時刻該怎麼救?

(癲癇急救時往患者嘴裡塞東西是非常錯誤的做法)

現場急救,單靠醫生是完全不夠的,情況危急,醫生畢竟無法從天而降。如果每個人都能懂一點靠譜、關鍵的急救術,這些悲劇就能大大減少。多知道一條急救知識,也許就能多挽救一條生命!

4歲男童幼兒園被噎身亡,母親看完監控大哭,危急時刻該怎麼救?

(夜鷹在進行急救培訓)

他在院前急救和急診室內接診過10萬+的病患,在互聯網上做了7年以糾錯為特徵的急救科普。

他在現實中手把手培訓過接近10000名專業醫護人員

和急救小白丁,每一個急救細節都曾經與超過100位專業人員討論過。

4歲男童幼兒園被噎身亡,母親看完監控大哭,危急時刻該怎麼救?

(夜鷹為醫護人員開講座)

每一個急救技能都在互聯網上被1000000網友鑑定,全國12個城市歷時4年

超過100節線下急救培訓課的錘鍊,零差評零錯評,這完全體現了夜鷹的嚴謹和謹慎:

有學員從貴陽來廣州上急救課;

有學員從青海來西安上急救課;

有學員 從廈門來深圳上急救課;

有學員從長春來北京上急救課;

還有更多的人,沒有機會上一堂急救課。

4歲男童幼兒園被噎身亡,母親看完監控大哭,危急時刻該怎麼救?

“急救知識不能僅僅鎖在醫院、鎖在急診室,急診醫生應該走出急診室,將急救知識社會化。”夜鷹說。

一位西安的媽媽,3年前跟夜鷹老師學習了規範的急救知識,當時的她也許沒想到,這些知識在3年後拯救了女兒的生命:

4歲男童幼兒園被噎身亡,母親看完監控大哭,危急時刻該怎麼救?

廈門有位網友說:

我懷孕時就想參加你的急救課,現在孩子一歲了,你還沒巡講到廈門來。

夜鷹無奈地說:“我沒有萬千分身,我也有工作要幹,有家庭要照顧,有孩子要陪伴,難以滿足那麼多朋友們的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