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理解市場,中線機會和板塊上漲的背後是什麼?




昨天回憶起2018年2月的一次止損,當時割肉賣掉中國鐵建和中國建築。

此前買它們的邏輯是,大盤過11連陽,指數來到兩年高點,結合成交量看,新一輪的牛市似乎觸手可及。

由於此時倉位較輕,如果牛市就這麼來了,好像有點虧,便打算加一些防守型個股,稍微把倉位弄重那麼一點點。

當時的市場風氣偏向白馬、龍頭,基建板塊屬於防守板塊,大塊頭基建更是防守中的防守。

也就是大盤要漲它後漲,大盤要跌它後跌那種,可以說安全性是相當高了。

但由於中國鐵建、中國建築的現金流都不太好,於是膽子特別小的我不但買得少,還把兩隻股分開買了點,算是進一步把風險分散。

不太幸運,在11連陽、9連陽之後,迎來的並不是2014年年底那種牛市洶湧,而是指數轉臉跳水。

兩隻股更是止不住向下狂奔,很快,它們都到了止損價。便一鍵按下,割完了事。

事後也沒多想,只當是一次失敗的嘗試。因為所有操作都是按預置策略執行的,而且入場、出場邏輯完整,沒毛病!

但今天看到一段話後,又有了另一重思考,這段話是:

龍一往往是小盤,籌碼集中度高,主要作用是拉出行業空間,上一次水泥龍一是上峰水泥。

這段話講了板塊炒作的邏輯,有點類似房價上漲的助推器——地王效應。

地王頻出,方能顯示土地成本高,為高房價起到錨定作用。

相當於說,你看麵粉都這麼貴了,麵包賣貴點是不是正常的?

畢竟麵包師傅也要吃飯的嘛。於是,很多人都會覺得房價高是合理的。

咱們說回股票。

當一個板塊開始崛起時,小盤股快速上拉,抬高相應板塊的市場估值水平,隨後同板塊的其他個股自然有了補漲需求。

這是市場的聯動效應,對市場熟悉一些的朋友都不會陌生。

這種現象我也發現得比較早,只是從來沒細想過並總結它。畢竟沒打算去炒板塊、題材,定多有時候趁著某種市場因子活躍,做做中線。

只會有時候下意識地去利用它,且基於大的邏輯。就像上文說到的牛市來臨之前買中國鐵建、中國建築。

另一方面,由於行業、板塊覆蓋面相對較廣,這種帶動效應很多時候是短暫的,甚至沒有任何賺錢效用,盲目去追只是給別人接盤。

也就是說,絕大部分時候,小盤股上拉打出來的空間,最終持久不了,很快就會塌陷。

直接反應是板塊內個股的跟隨無力,甚至是小盤股上拉之後的地包天扣殺,這是赤果果的陷進。

市場,就是這麼血腥!

這種情況近年很多。

而真正能夠賺錢的板塊效應,想來想去都只有一種可能,上漲的邏輯夠強、夠持續

比如2017年的雄安新區,數只核心龍頭一字封板多日不開,外圍非核心成員也有了藉機起舞的空間,這種才是強勢的機會。

再比如同為2017年的供給側,造成黑色系漲價促成相關個股利潤持續改善。

有強度,有持久度,最終成為強板塊效應。

這種驅動因子有時候是可以去尋找的,甚至是可以埋伏的,甚至我也在做這樣的事情。

比如根據2016年期貨商品的漲價,推斷相關板塊2017年利潤的持續改善;比如根據去年豬價的異常低,埋伏豬肉股行情;比如根據模糊的更換週期,埋伏三一重工的業績持續爆發。

少數是在個股,多數在於板塊,只是沒把這些相關的邏輯用另一種思路梳理。

當然,雄安新區沒法推斷,我把食指掐破都算不出來。

然後咱們再把視野放寬,哪就是更大範圍的機會——全面大牛市。

所有的板塊成為個股,全部的個股加起來都是這個板塊。

我當初買入中國鐵建、中國建築,正式基於這一邏輯,只是沒從這一角度去解讀。

當時做的打算是,如果牛市不來,這種大盤股也抗跌;如果牛市來了,這種權重即便不是先頭部隊,上漲也不會落下。

只是沒想到,那也是一個相對高點,砸盤時候權重最能撒歡。

接下來,咱們再把這種思維延申一下。

2015年的牛市之前,有這麼一種說法——大象起舞即是牛市盡頭。

因為牛市末期已經沒有板塊可以再拉,沒有板塊需要補漲,連最耗資金量,距牛市邏輯最遠的大盤股都起來了。

其實咱們拆解來看,就是在市場體量尚小的時候,大牛市以板塊行情的方式演繹,這或許就是全面牛市的邏輯。

當然,這種邏輯在2015年之後似乎是破了。

這自然又是另一個章節。

這個應該算是自己之前做中線投機的一些梳理,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尋找上漲的邏輯——股價的驅動因子。並試圖在風險最小的情況下,去嘗試擁抱它,也就是提前潛伏。

2018年2月那次割肉,就相當於找了個低點蹲著,等著接樹上掉的桃子,結果沒想背後被人來了一腳。

基本就是這樣了。

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