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華為是不是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是不是核心技術最多的民營企業?

讓美帝走向滅亡


世上對華為來說在國內的微信硬件領域包括智能手機以及一部分的互聯網服務裡,做的是非常出色,這是毋庸置疑的,其實對比華為與其他國內企業的研發費用,其實就可以看出能夠產出如此巨大的優質成果不是沒有原因的。



而曾經我個人比較尊重的某個互聯網大佬,在講話中表示研發費用不是越多越好,這一點我是實在不敢認同的,要知道,如果說研發費用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因為研發效率不夠的話,那麼其實世界上的著名巨頭在研發費用上比華為還要高,難道說他們是清一色的研發效率不夠嗎?

而華為目前主要的技術包括專利集中性的,在通信領域裡面,這個通信領域裡面首先包括通信的一些標準,包括基站方面以及手機所使用的基帶層面,還包括一系列的,比如說存儲體系以及藍牙WiFi, 音頻等等。



而芯片領域同樣佈局是比較廣泛,目前來看的話,已經在包括音頻藍牙,基帶,路由器領域,PC領域,電視領域等等都有自己的芯片佈局,可以說是目前半導體領域裡最突出的企業吧。

在軟件層面同樣非常出色,我們知道華為是Linux的資深玩家,每年貢獻給Linux的代碼和谷歌幾乎是一致的,也就是說在這一方面,軟件層面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所以華為能夠做出自己的操作系統,因為本身就是資深玩家,加上定製安卓系統這麼多年了。



當然對於華為來說,大部分的技術專利其實還是在於通信領域,因為這是華為起家的地方,也是華為本身最看重的地方,直到智能手機時代來臨之後,華為的一部分重心才轉向了移動端。前華為的重中之重,一部分是5g方面的通信標準,另一部分就是以麒麟為代表的芯片領域。

與此同時我們說華為的發展過程也是比較艱苦的,因為它屬於民營企業,所以受到的政策待遇其實會比其他企業要小很多,比如說中興聯想這樣的品牌,中興以及聯想在90年代之後,其實啊受到的扶持還是比較多的,尤其是聯想目前國內採購的話,基本還都趨向於聯想的PC!



給華為,本身作為一個民營企業能夠和思科,愛立信等等巨頭在交換機就開始競爭,做到今天和高通諾基亞愛立信競爭5g,在國內確實是無人能望其項背。


互聯網的放大鏡


最大的標準有很多個,比如營業收入、比如資產規模、比如淨利潤等等,所以在沒有給出具體哪個方面,沒法細說是不是第一。但就上述所列的三個方面,無論哪一個華為都不是最大民營企業。

營收收入方面

華為是中國大陸最大的民營企業,但不是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因為中國包括港澳臺。根據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2018年8月29日發佈2018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華為以6036.21億元位居第一,但這個只是大陸方面的排名。

根據美國《財富》雜誌發佈的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國民營企業排名第一的為臺灣的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排名全世界24,銷售收入總額約為1547億美元(摺合10600億人民幣),高了華為4600個億。

資產規模

根據華為官網公佈的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華為的總資產規模為971.1億美元,這個人民幣約為6657.92億元人民幣,看似很大,但是別說全國所有企業了,單和一眾房地產公司比起來,甚至尾數都不到。

2018年,五大房地產公司中,前兩大恆大、碧桂園均為民營企業,恆大的總資產為17699億元,單單尾數7699億元都比華為還高了,所以總資產方面華為也不是最大的。

淨利潤

根據華為的年報顯示,2018年華為的淨利潤為593.45億元人民幣,這個利潤在我國的企業中仍然排不上第一名,2018年中國最賺錢的企業為工行,年利潤達到2860億元,不過工行是國企,民企中最賺錢的為騰訊,年利潤為715.1億元。

因此從上述三方面來說,無論哪一方面,華為都不是我國最大的企業。那華為是不是我國核心技術最多的民營企業?

我國企業專利技術排名

目前沒有一個關於這個方面的累計數據統計,僅有每年申請的專利技術排名,我查了2010年到2018年的數據顯示,華為除了2011年第二、2015年第三、2017年第二、其餘的2010、2012、2013、2014、2016以及2018年均為第一,所以不出意外話,華為的總量應該是第一的。另外說一下中興也很厲害,前幾年基本都是前三甲,2011及2015年排名第一的就是中興。

根據華為的官網顯示,截止到2018年末,華為在全球已經累計獲得87805件授權專利,華為成立於1987年,至今約為32年的歷史,按這個計算,平均每年的申請專利達到了:87805/32=2744件,不得不說華為夠牛。


鯉行者


根據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發佈的2018年中國民營企業五百強榜單顯示,排名第一的就是華為,它的營業收入為6036.21億元。第二名的是蘇寧,營收為5578.75億元;第三的是正威國際,營業收入為4917.985億元,位居第三。這三家企業各自唯一一家處於6000億、5000億和4000億級別的企業。



其實以上數據都是來自2017年,2018年華為的營業收入則突破7000億大關,達到7212億元。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不包括港澳臺,因此從營業收入來看,華為只是中國大陸最大的民營企業,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來自臺灣省的紅海精密,其2017年營收高達1546.99億美元,位居2018年世界五百強第24,而華為以893.1億美元營收位列第72。



華為可謂是國內科技企業的領導者,它是全球最大的通信設備製造商,根據數據統計,截止2018年底,華為擁有的專利數量為:104225項,已經超過10萬項專利,而且這些專利基本上都是有用專利或稀缺專利。華為非常重視研發,每年的研發投入佔營收的15%左右,近10年來,華為總計投入近4000億元在研發上,相信未來華為發展會越來越好!


錦繡中源


謝謝您的問題,華為是最大的民營企業中,最大指的是什麼?華為核心技術中,核心怎麼理解?我按照自己理解說吧。

華為在民企中的排名。根據去年全國工商聯發佈的最新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排名第一位,其後是蘇寧控股集團、正威國際集團。這個榜單主要參考營業收入、經營規模。不過,阿里巴巴、騰訊有外資成分,而未列入榜單。華為投資控股公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是母子公司關係,我們現在談華為技術,是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職責。


華為核心技術來之不易。1987年任正非部隊轉業,設立深圳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主要是做電信設備。最開始,缺資金、缺地方,任正非甚至賣減肥藥籌集資金。但是,任正非靠著出色領導、創新、經營能力,將華為發展壯大。華為是全球最大的電信網絡服務商、第二大電信基站設備供應商,自然涉及網絡通信、智能終端的核心技術。多項核心技術多數已經全球領先,比如基帶芯片、5G、高端服務器、高端存儲技術、雲計算操作系統等。

華為專利反映技術體量。2018年底,華為獲得授權專利87805項,在國內位居第1位,其中13%是美國授權。華為5G專利位居全球第1位,佔比20%,美國還不到15%,所以此次華為遇到技術禁令,仍然有自信與美國舉國進行5G技術抗衡。根據《2018年歐盟工業研發投資排名》,華為研發費用是1000多億歐元、位居全球第五,保持研發投入是專利持有的重要保障。不過,需要警惕中興的例子,中興通訊專利近3000件、位居全球第二,比高通和英特爾多,但是在美國技術封鎖時脆弱不堪,所以專利數量多不代表專利質量高、競爭力強,如果隨便一個手機外觀抄襲模仿就要申請專利,只圖專利數量不求質量,對科技企業發展百害而無一利。

歡迎關注,批評指正。


追科技的風箏


不光是不是,反正在我們心中它就是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因為現在華為可以說以一己之力挑戰美國高科技,這種勇氣足以讓我們稱讚。同時由於華為的技術實力,也讓中國企業認識到了危機感,還有一句話叫做“科技自立”的重要性。

其實根據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根據企業營收規模與經營規模,華為的確也是最大的民營企業。有人會說為何不是阿里巴巴與騰訊,其實在這份榜單中阿里巴巴與騰訊並沒有列入其中,主要是因為他們有外資成分。

那麼談到民營企業,我們不得不提到專利方面。其實在中國華為也是專利投入最大的企業。2017年華為全年遞交了4024件專利申請,2018年更是新增1400件以上,而且華為創下WIPO歷史上由一家公司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總數量的最高紀錄,同樣也是中國第一。足以看得出來華為極其重視在研發上的投入,近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人民幣3940億元。

尤其是華為旗下的海思,研發了系列芯片。這也是作為中國現在唯一一家自主研發芯片的公司。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華為要自己的芯片能夠在國際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的雄心壯志。華為的成功,正是對技術的堅持和投入,現在華為已經到了技術收穫期。

所以不管從哪方面看,華為無疑是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也是民營企業的模範。因為掌握核心競爭力才是關鍵。也正是因為華為對核心技術的研發、專利技術的重視,才成就了華為今天的地位,也保證了在極端條件下能夠屹立不倒,屹立在世界500強企業之列,中國之首。


科技之窗


華為是中國"最大″、中國"最多″的民營企業,確定無疑。

對華為可定義為:是1家以高投入研發靠高科技自立用高利益聚人又不引入資本和外資因而模式很難被中國企業複製進而身體不可能被世界強國打倒的掌門和科技隊伍與科技實力均為中國最強且在世界也強的年輕的中國高科技跨國民營企業。

1 世界科技企業一強

(1)作為中國的一家民營企業,成為全球最大的電信網絡服務商;

(2)作為中國的一家民營企業,成為全球第二大電信基站設備供應商;

(3)作為中國的一家民營企業,唯一能做到"把5G基站和最先進的微波技術結合起來”,唯一能提供包括芯片、系統、終端等端到端的5G解決方案;

(4)作為中國的一家民營企業,5G專利位居全球第1位,佔比20%,美國不到15%;

(5)作為中國的一家民營企業,以後起之秀的身份,唯一能與長期壟斷通訊行業的巨頭高通分掌5G最後話語權;

(6)作為中國的一家民營企業,手機業務利潤全球第三;

(7)作為中國的一家民營企業,2018年在世界500強中排第72;

(8)作為中國的一家民營企業,頭1家與眾多世界巨頭科技企業競爭和對決;

(9)作為中國的一家民營企業,頭1家能夠抵抗住世界最強國打壓;

(10)作為中國的一家民營企業,頭1家研發費用投入位居全球第五。

2 中國民營企業最強

(1)獲得授權專利第1名,其中13%是美國授權;

(2)研發費用投入第一;

(3)手機業務第一;

(4)主業和副業的業績無民營科技企業能望其項背;

(5)員工總數18萬,遙遙領先;

(6)頭1家,讓中國科技企業認識到了在危機面前不倒下必須依靠之前就已達到的科技自立;

(7)頭1家,提前意識到並以提前製造軟與硬備胎來應對必然遭遇的外國打壓,迅速表明“是一家技術‘過剩’的企業″,並將證明"還有很多隱藏的黑科技”;

(8)擁有最強大的研發團隊;

(9)擁有最有效的激勵機制;

(10)擁有最具狼性的員工隊伍;

(11)是最為低調的高科技企業,在被打壓後才凸顯其高科技之高,才不得不高調起來;

(12)頭1家,證明只有長期靜下心來做研發,企業才會有長遠前途;

(13)頭1家,一浮出水面便讓民營科技企業群體在科技成分上嶄露出鮮明的分野;

(14)頭1家,一獨立高處便讓國人和民營科技企業相信了科技力量;

(15)(頭1家?)堅決不讓資本進入;

(16)頭1家,在被美國打壓之際,設備卻被美國老盟友英國的廣播公司使用,開啟了5G時代;

(17)頭1家,誕生了史上最優秀的軍人思想性教父級商界大佬,雖然自謂"既不懂技術,也不懂管理,也不懂財務″;

(18)頭1家,作為被國內企事業單位廣泛學習、效仿的高科技企業;

(19)頭1家,國內有太多企事業單位複製不出同樣耀眼的成功,由於其學做阿甘,"認準方向,朝著目標,傻幹、傻付出、傻投入”,並且,30年來始終“聚焦戰略,拒絕一切誘惑和機會主義”,還能形成與員工共同奮鬥、共同分享的機制,尤其,創始人兼掌門人僅僅持有1%多一點的股份,科學分錢的辦法收到了"財散人聚”的長期效應;

(20)居然被另一家民營企業的創始人兼掌門人認為是開展科技基礎研究的唯一民營科技企業。


肇俊武


首先,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華為毫無疑問就是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也是核心技術最多的民營企業。

對於民營企業的認知,參考百度百科的說明,主要有兩種看法



一種看法是民營企業是民間私人投資、民間私人經營、民間私人享受投資收益、民間私人承擔經營風險的法人經濟實體。另一種看法是指相對國營而言的企業,其按照其實行的所有制形式不同,可分為國有民營和私有民營兩種類型。實行國有民營企業的產權歸國家所有,租賃者按市場經濟的要求自籌資金、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私有民營是指個體企業和私營企業

但是不管用哪種方法認定,華為毫無疑問都是屬於民營企業,並不像下面有些人胡扯,說華為不是民營企業



我們看看2018年中國民營企業的排名,華為顯然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是蘇寧控股,排名第四的是京東

如何認定企業是最大的企業?一般是比較企業規模,利潤,人數等實體規模。華為2018年經營收入超過1000億美元遙遙領先,利潤593億元遠大於排名第二的蘇寧133億元,全國範圍內深圳、北京、東莞、上海、南京、西安、成都、蘇州多個研究機構(超萬人的4+),員工18萬+,這個規模很明顯也是遙遙領先的。

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分析,華為肯定是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2018世界500強第72


那麼華為是不是最有核心技術的企業?肯定是,華為是中國最具有核心技術的企業之一,包括民營和國有。

什麼叫核心技術?核心技術的定義很簡單,自己有的別人沒有的,自己領先的別人落後的。在華為,核心技術一般是指硬件、標準專利和核心軟件。

華為一直以來的傳統就是注重硬件的研發,認為硬件是最核心的競爭力之一。華為的硬件能力很明顯是位於世界前列的。不管是手機的麒麟980,還是AI芯片、5G芯片、服務器芯片,還是華為路由器等通信設備的自研芯片,華為很明顯在硬件上是絕對有核心競爭力的。目前海思屬於全球5大硬件IC企業之一,AI硬件排名第12



這個也得益於海思公司,海思已經把中國神獸名字都註冊了,用於自研核心芯片。想想看去年的中興的情況,針對美國禁令能和美國硬槓到現在的中國公司,放話用“備胎”應對的,在中國也就只有華為有這個能力吧

而在專利上,華為毫無疑問也是翹楚,全球專利申請排名第一,5G的標準必要專利全球排名第一,如果說華為在標準專利上沒有核心技術,估計特朗普都不同意,如果華為在5G上不是話語權太大,特朗普為何要急不可耐的打擊華為呢



在軟件上,過去很多人以為華為的能力比較差,其實不然,華為的鴻蒙系統的放出,華為的方舟編譯器,很明顯就是自己核心技術的體現。其實很多人不知道,華為自己做操作系統早有先例,在華為自己的很多設備上,都是自研的操作系統,例如華為路由器的操作系統,也多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

所以毫無疑問,華為是中國最有核心技術能力的企業,包括民營和國有


IT老菜鳥


力量也最強。



為甚暱稱


當然,這是不容置疑的。

說實話,大不大的倒在其次,關鍵是強。現在的華為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美國。

為什麼?

因為華為公司的核心技術挑戰了包括美國思科、IBM、高通、谷歌、微軟、亞馬遜……當然還有,太多了,懶得寫。

有人說,現在中美之間的爭鬥,其實是任正非和特朗普兩個人之間的戰爭。

偶深以為然啊。




科技縱橫666


由全國工商聯發佈的2017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蘇寧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正威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分別以6036.21億元、5578.75億元、4917.99億元的的營業收入位列前三。京東則由2016年的第8位躍升為第4位。而不久前剛剛取得亮眼年中成績的恆大集團則以超過17000億元的巨無霸規模位居資產總額榜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