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 哲學家培根:許多人選擇單身是因為太過於迷戀自由了

一般而言,擁有家室的人,可以說是對命運付出了抵押品。因為,在任何時候家庭都是偉大事業的影響因素,它要麼是好的動力,要麼是惱人的累贅。

先成家,後立業,這是最普遍的順序。因為賢惠的妻子和乖巧的孩子可以給人一種以無形的激勵,促使丈夫或父親因責任感而去創造出偉大的事業。這種在創業之前支付的家庭擔保,可以實現以小搏大的效果;但是,奢侈的妻子和揮霍無度的孩子也會給人產生一種負擔,這樣的家庭彷彿是一座堅固的圍城,就如《四十二章經》說的:

“佛言:‘人繫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

在佛教看來,宅舍是牢獄,妻子是守卒,而子女無非就是栓在手腳上的鎖鏈,深陷其中的人將永遠也無法脫身,註定要勞苦一輩子。若想修行,非得拋妻棄子不可,要不託爾斯泰為什麼選擇在晚年時離家出走?

哲學家培根:許多人選擇單身是因為太過於迷戀自由了

哪些傑出人物選擇了單身?

在歷史長河中,傑出人物層出不窮,只有我們稍微留心,便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些追求精神生活的人,一般都會選擇單身度日。

教徒和僧侶自不必說,而哲學家與科學家中的單身漢卻數不勝數。笛卡爾是近代哲學與科學的始祖,他酷愛思考的程度超出常人的想象,據說他曾鑽進一個火爐子中沉思問題,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他與瑞典女王克莉絲汀娜關係曖昧,也曾有過一個夭折的私生女,但他從沒有結過婚,大部分生涯都是孤單度日。

笛卡爾的後輩斯賓諾莎和萊布尼茲也是如此。自從心愛的女友移情別戀後,斯賓諾莎便心灰意冷,退到阿姆斯特丹郊區去過獨孤的生活,美國作家亨利·托馬斯曾說“沒有比斯賓諾莎更孤獨的人了”,他在哲學上如此,在感情上也是如此。

叔本華與尼采,這對有趣的師徒也同樣終生不娶。叔本華曾寫了一篇臭名昭著的《論女人》,說“她們的畢生實際就是一個大兒童——是兒童與嚴格意義上的成人的中間體。”所以,哲學家根本就沒法跟女人討論嚴肅的哲學問題,因為“對於女人,勉強可稱作理智的東西幾乎沒有。”叔本華認為大多數哲學家不喜歡女人的原因就在於此,而尼采則用更為激烈的話說:“你要到女人那裡去之前嗎?記得帶上你的鞭子!”——這兩師徒單身一輩子,看來也是情理之中。

除了哲學家之外,科學家也是單身的“重災區”,牛頓、特斯拉、卡文迪許以及大名鼎鼎的諾貝爾都是單身漢。對於理工男來說,繁忙的實驗工作是缺乏交際的原因,而不解風情的邏輯思維方式怕也免不了干係。傳說牛頓曾向一個小姐求婚,腦子裡想到的卻是無窮量的二項式定理,他甚至還把對方的手指當作菸斗的通條,硬往菸斗裡塞,這樣的理工男,真是活該單身了。

哲學家培根:許多人選擇單身是因為太過於迷戀自由了

萊布尼茲與牛頓是傑出的兩個單身漢

為什麼越傑出的人越喜歡單身?

的確,那些對於大眾最有益的發明與發現大都是出自未婚無子女的人士。他們在沒有成家之前就已經立了業,而立業之後也就不再有成家的慾望了。這是因為他們把自己的情感都嫁給了大眾,並賠上了嫁妝。這些人並不向命運提交抵押品,他們就像是僑居於各座城市的短工,隨時入職也隨時走人,沒有任何儲蓄。他們奔走於各地,沒有任何牽掛,只是在自由的尋找機會,一旦找到了機會,他們就會發財致富——當然也可能從此變成流浪漢。

有一些人,他們更喜歡過單身的生活,所以他們也只關心自己,並且認為未來是與自己無關的,他們關心的是當下。此外,還有一些人更為激進,他們把妻子兒女僅僅看作是要去償還的債務而已。為了擺脫孤獨而進行娶妻生子的借貸,其代價就是要用一生的辛勞去撫養妻兒,並且直到遺產交割給子女之後,這筆債務才算還清了。甚至,還有一些富有而愚蠢的守財奴竟以無後為自豪,因為那意味著他的財富完全歸他所有,不需要為妻兒去進行支出。

真心喜歡過單身生活的人,大多是比較自我的,他們以自己的內心為主,專注於自己的事業,為了滿足興趣愛好,不惜放棄各種煩人的社交活動。更不用說,要放低自己的姿態去討好一名異性了。

魯迅說:“偉大也要有人懂”,傑出的人物往往領先於自己所處的時代,不為人所理解。在這種情況下要出現一個紅顏知己來,實在是太難了。而如果跟一個思想水平懸殊,價值觀念不一的人結合在一起,那又有什麼樂趣可言呢?因此,許多傑出人物都抱著“寧缺毋濫”的心態孤獨到老。

哲學家培根:許多人選擇單身是因為太過於迷戀自由了

許多人選擇單身是因為太過於迷戀自由了

弗朗西斯·培根在《論結婚與單身》中說:“單身生活的最普遍原因是自由。

其實,大多數人選擇單身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妻兒的負擔太大,也不是因為以自我為中心,而是因為太過於迷戀自由的感覺了。自由意志就是人保持快樂和輕鬆的狀態,自由就是慾望的最終達成。對於那些妄自尊大、性情乖張的人而言,他們對各種約束都太過敏感了,甚至連身上的皮帶或吊帶都會被他們視為身體的枷鎖。他們渴望擺脫任何羈絆,脫離人際關係的束縛,甚至心靈的掛念,使自己處於一種任性的自由狀態中。

單身的人不必去考慮伴侶的所思、所想與所感,他只需要問自己作何思?作何想?以及作何感?自己的舒適被排到了第一位,不再去為了迎合別人而選擇將就。他們過得問心無愧,這種能夠自己決定自己的狀態就是自由。

毫無疑問,當一個人決定擺脫單身時,渴望擺脫孤獨的意志必然會超越他渴望自由的意志。熱愛自由的人,即使厭惡孤獨,在因愛情而煩惱的時候,也會懷念起單身的歲月來。因此,撇開緣分等因素不談,一個人是否要過單身的生活,在於他更熱愛自由還是更熱愛伴侶。

喜歡單身的人也可以成為最好的朋友、最佳的主人和最好的僕人。但是他們不能成為最好的伴侶或國民,因為他們動輒遠走高飛,而且幾乎所有的負心漢和亡命之徒都屬於這種情況——對自由的迷戀始終在左右他的行為。

哲學家培根:許多人選擇單身是因為太過於迷戀自由了

如何看待單身的人?

在人的一生中,妻子乃是青年時代的情人,中年時代的伴侶以及老年時代的護士。所以,願意的話,人隨時都有娶妻擺脫單身的理由。就連叔本華也承認喬伊的這句話是正確的:

“倘若沒有女性,我們的童年將孤獨無依;我們的中年將毫無樂趣;我們的晚年將缺乏藉慰。”

但有一位哲人被問到:“人當何時結婚?”時,他卻回答說:“年輕時不需要,年老時不必要。”古希臘的這種哲學家並不少,柏拉圖在《會飲篇》中就埋怨詩人們不讚美愛神,為此,他借斐德羅之口為愛神作讚歌,但又通過蘇格拉底的嘴巴說:

“第一,愛總是對某事物的愛;第二,某人所愛的對象是他所缺乏的。”

從哲學的角度來說,愛意味著精神上的缺乏,意味著需要通過一個對象來彌補自己。愛的終究目的就是追求美德,要從所愛的對象身上得到彌補自身缺陷的東西。有些哲學家則自詡精神圓滿,不需要彌補缺乏,所以他們才說“不需要”和“不必要”。

在價值多元化的當代,越來越多的青年人都不願意結婚,因為社會給他們創造了充分追求自由和美德的條件。對單身人士的嘲弄和對男女失衡的擔憂逐漸變為一種調侃而淡化開來,即使有父母一代的催促,年輕人之間也已經看淡。傳統的“無後為大”觀念在年輕人逐漸被佛系所取代——如果有緣分,誰都可以考慮脫離單身;而假如緣分沒來,那麼誰也都能夠接受單身的狀態。

其實進步的、開放的婚姻觀念應該是這樣的:每個人都有結婚的自由,也有單身的自由。當社會能夠以平常的眼光來看待兩種自由時,社會的觀念才算是進步到現代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