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南昌大學的兩件大事,被媒體“盯”上了


南昌大學的兩件大事,被媒體“盯”上了

2019年是南昌大學的本科教育年。學校黨委緊密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按照“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聚焦重點抓整改,加快推進部省合建和“雙一流”建設。

近日,中國教育報、江西日報分別以《南昌大學聚焦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調專業、育人才——部省合建高校的“雙一流”建設之路》和《一流本科 如何建設——南昌大學教育教學思想大討論帶來的思考 》為題,報道我校主題教育期間,加快推進部省合建和“雙一流”建設成果。


南昌大學聚焦國家戰略

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調專業、育人才——

部省合建高校的“雙一流”建設之路


南昌大學的兩件大事,被媒體“盯”上了


南昌大學的兩件大事,被媒體“盯”上了

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榮獲全球半導體照明領域最高獎項,最近,南昌大學教授江風益可謂喜事連連,但他依舊一臉平靜。

沒留過洋,很少發論文的江風益笑稱自己是個“很土”的人。“不唯書、不唯上、不唯洋、只唯實”是他和團隊一直踐行的理念,也是南昌大學發展的核心理念。

作為江西省唯一的部省合建高校、唯一的“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南昌大學“不唯書、不唯上、不唯洋、只唯實”,聚焦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引領全省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期間,學校更是以破解影響學校“雙一流”建設的難題為重點,加快推進部省合建和“雙一流”建設。

瞄準問題調專業結構


南昌大學的兩件大事,被媒體“盯”上了

江西省委書記劉奇來我校 宣講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

"江西是一方充滿無限機遇的發展沃土,是一片創新創業的熱土、實現價值的熱土、成就事業的熱土,希望全省廣大青年學子學在江西,幹在江西,施展才華在江西,成就事業在江西。江西發展需要你們,江西老表歡迎你們。”日前,江西省委書記劉奇來到南昌大學,向師生宣講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時發出了這樣的深情呼喚。

江西要發展,關鍵靠人才。

為支持江西省推進特色高水平大學和一流學科專業建設要求,江西省委、省政府統籌相關部門,支持實施“名校名城融合創新發展”計劃,明確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促進高校產業群對接江西重點產業群;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正研究制定相關支持政策,擴大南昌大學人事自主權,並支持學校創新人才“引育用留”體制機制……

“一方面,學校擬藉助江西部省合建南昌大學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等契機,爭取多方支持,著力解決部省合建和‘雙一流’建設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和困難。”南昌大學黨委書記喻曉社介紹,“另一方面,按照‘破、定、立’的思路,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確立工作標準規範,著力推進一流學科建設和一流本科建設。”

針對“雙一流”建設中學科專業發展不平衡等問題,開展主題教育期間,南昌大學從多個層面入手,組織了200餘場教育教學思想大學習大討論,動員廣大幹部師生查問題、找原因、謀對策。

“總結提煉大討論的成果,學校聚焦‘壓規模、調結構、提質量、創一流’工作目標,對學校專業結構調整工作進行了部署。”南昌大學副校長朱友林希望藉此不斷深化學科建設和教育教學的改革創新與制度完善。

探索建立學科“特區”


南昌大學的兩件大事,被媒體“盯”上了



南昌大學青山湖校區,老樹盤根,綠草成茵,校區西側一棟不起眼的5層老建築,是擁有世界一流實驗設備的國家硅基LED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提起當年籌建發光材料製備實驗室,江風益回憶道:“靠學校貸款60萬元起家。”


“用三流的設備做一流的事業。”江風益說,自己和團隊是幸運的。但瞭解的人都知道,這個團隊可謂“19年磨一劍”。


剛開始,團隊只有幾名成員,後來雖有所發展,但相比科研任務量還是很緊張。很多成員因為一心撲在科研上,很少去寫論文、評職稱。


如今,江風益及其團隊在發光材料方向取得的成果實現了產業化,形成了上中下游產業鏈。繼LED藍光成果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之後,近期又取得了多項水平更高、用途更廣、價值更大的創新成果。江風益團隊的實踐,給南昌大學一流學科建設提供了不少有益經驗。


2017年以來,學校成立學科特區建設辦公室,在“新材料技術”和“食品科學技術與健康”兩個一流建設學科中開展“學科特區”試點,賦予在建學科高度自主權,推動在建學科培養和引進學科領軍人才,產出標誌性成果,提升服務能力和貢獻度。

“破‘四唯’,兌現高級職稱評聘的指標單列與特區內自評,突出品德、才能和實際貢獻,使青年拔尖人才脫穎而出”“學科特區制度在新創建的國際材料創新研究院、國際食品創新研究院內全面實行,構建學科鏈、人才鏈、創新鏈與產業鏈之間深度融合的聯動機制”……南昌大學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處長彭迪雲介紹,上述先行先試的做法激發了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學科形成良好的發展態勢。

開闢人才培養“試驗田”


南昌大學的兩件大事,被媒體“盯”上了



已畢業的244名學生100%免試推薦攻讀碩士、博士學位,超過90%學生進入國內外名校深造,87人跨學科深造,88人攻讀博士學位……


南昌大學有個學霸書院,成立的時間不長,但已初步湧現出一批極具發展潛力和創新潛質的優秀學生。時間回到2015年,為探索地方高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和模式,南昌大學以名譽校長潘際鑾院士之名,成立“際鑾書院”,開闢了一個讓學生個性充分發展、學術氛圍濃厚的人才培養試驗田。


南昌大學的兩件大事,被媒體“盯”上了


試驗田試驗什麼?個性化、特色化的教育教學。

際鑾書院院長曹文華介紹,“書院實行‘三化三制三融合’的培養模式,即‘個性化、小班化、國際化’的教學模式,‘導師制、書院制、完全學分制’的管理模式,和‘教書育人、理論實踐、課內課外相融合’的育人模式。”

“在這兒,我們每個人有不同的課程表。”際鑾書院綜合實驗班學生肖琦瑤介紹,書院實行導師制,導師與學生互選,並進行一對一指導,而最讓她受益的是書院的老師講課不侷限於課本,而是注重跟學生們進行討論、交流,注重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培養和研究性潛力的發掘。

由於書院實行完全學分制,每個人都有充分的選課自主權。學生在導師指導下設計個性化的教學計劃並可自主調整。學生自主選擇課程與上課時間,可以跨專業跨年級選課。學校所有專業、實驗室都向際鑾書院學生開放。

“以學生為中心,以產出為導向,把學生的個性、創造性、潛力充分發揮出來。”南昌大學校長周創兵如此評價際鑾書院的培養模式,“最終目的還是實現教師因材施教、學生個性發展。”



南昌大學的兩件大事,被媒體“盯”上了


一流本科 如何建設——

南昌大學教育教學思想大討論帶來的思考


南昌大學的兩件大事,被媒體“盯”上了

為什麼討論?怎麼討論?如何建設?

9月27日,南昌大學召開“堅持立德樹人,建設一流本科——教育教學思想大討論”動員大會。


南昌大學的兩件大事,被媒體“盯”上了

自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來,200餘場次校級、學部、院系、職能部門、直屬(附屬)單位層面的發動、學習和討論活動,50多次“走出去”學習調研取經,20多位專家學者被“請進來”授課輔導助力,4300餘名教職工踴躍參與,5萬餘名學生熱切關注,思想碰撞的火花、實踐路徑的探索、攻堅合力的凝聚,一場聚焦立德樹人、建設一流本科,統一思想共識、謀劃改革發展的大討論熱潮,如冬日暖陽,照耀著、溫暖著南昌大學奮進“雙一流”的前行之路。

南昌大學的兩件大事,被媒體“盯”上了


教育教學思想大討論如火如荼展開,思想碰撞的星星之火日漸燎原,直面問題的決心勇氣達成共識,學習的路徑日漸清晰。展望前方,一切未來皆可期待——本科專業結構優化調整方案,2020版專業培養方案,一流課程建設方案,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實施方案,加強基層教學組織建設方案,教師教學業績考核辦法,本科學生學業評價管理辦法等一系列基於內涵發展和質量導向的文件和舉措即將出臺。


建設一流本科,並非一朝一夕之功。理念方針的實現、計劃措施的到位、教改的最終落實,還是要靠老師和學生,靠一整套培養方案、一門門課程、一個個課堂、一次次師生互動而落地。


“一流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學的底色,南昌大學將持續改進本科教學條件,不打折扣;不斷提升本科教學理念和方法,永遠在路上。”南昌大學黨政領導班子的堅定表態,似戰鼓,鏗鏘有力、氣衝雲霄,讓人激情豪邁、熱血沸騰,催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來源 | 中國教育報、江西日報

圖片 | 南昌大學新聞網

審核 | 饒勇、孔愛民、宋志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