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俗語:“慈不帶兵,義不養財,善不為官,情不立事”,什麼意思?

導語:俗語:“慈不帶兵,義不養財,善不為官,情不立事”,有何講究?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讀過一本書叫《增廣賢文》,上面記載了很多古人為人處世的的體悟,對於我們現代社會也依然適用。比如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等就是教導我們要珍惜時間,發奮學習。還有就是“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樣的反映社會現實的句子,對於我們也是很有幫助,其中還有一句民間諺語是:“慈不帶兵、義不養財、善不為官、情不立事”,說的就是選擇行業時候也要考慮自己的性格。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一個人性格不適合做什麼樣的工作。

慈不帶兵

在古代社會,戰爭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所以帶兵打仗的統帥和將領就顯得尤為重要。對於軍隊來說,軍紀是最重要的,如果一個軍隊沒有軍紀,那麼就會像一盤散沙一樣,而不同的將軍帶兵有不一樣的紀律,如果將軍對部下太過於心慈手軟,樹立不起自己的威嚴,自然不能服眾,紀律不嚴明,久而久之,必生禍亂。戰場之上是沒有任何的情義可言,如果紀律不嚴明,在平日裡對待部下太過於心慈手軟,遇到他們犯了錯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等到了戰場上,犧牲的可能就是他們的性命。看電視劇的時候總能看到一句臺詞是“我現在對你寬容,到了戰場上的人不會對你寬容。”

所以為將帥者,理當恩威並重,賞罰分明,執紀嚴格。但是過嚴則必有人懷恨,過寬則必有人懈怠,因此必須立威與施恩並重,以立威為主。

俗語:“慈不帶兵,義不養財,善不為官,情不立事”,什麼意思?

義不養財

這句話說得是如果一個人太過於注重義氣,做生意的時候,難免會礙於情面經常不收朋友和親戚的錢,平日裡看見有人有困難也總是仗義疏財,那麼這樣的人是肯定賺不到錢的。為什麼這麼說的,其實主要還是一個身份的原因,你是一個商人,目的就是賺錢,不賺錢的那不是商人,那是慈善家。當你以一個商人的身份去面對顧客時,就要做到一視同仁,不然會讓其他的顧客覺得自己吃了虧,面對親朋好友可以在其他方面交往,沒有必要非要在生意場上給他優惠。不然就算有家產萬貫,但是天下有那麼多需要幫助的人,最後也會千金散盡,所謂“在商言商”,就是這個道理。但是“義不養財”並非說經商的都要為富不仁,不重義氣,凡事有個度,不欺騙顧客,也不坑害顧客,對待朋友也是一樣。

俗語:“慈不帶兵,義不養財,善不為官,情不立事”,什麼意思?

善不為官

金庸曾經說過,官場是最虛偽的地方,進入這個地方,想要獨善其身機會是不可能的,官場上難免拉幫結派,勾心鬥角,如何討好上級,如何把控下級都是要學習的官場厚黑學。如果一個人太過於善良,在這樣危機四伏的環境中,很可能會淪為別人爭權奪勢的棋子,最後受傷害的只能是自己。而且在官場上混,對上要執行上級的指示命令,對下要讓下級聽從你的指令,服從你的安排,才能確保政令暢通,如果你過於善良,優柔寡斷,就不可能做到令行禁止,不可能讓下級言聽計從,久而久之,必然失去上級對你的信任和下級對你的尊重,這樣的結果最後不僅僅是害了自己,也有可能傷害一整個部門。為官者,平時處理問題時要果斷決絕,要是有一個犯人向你求情,哭得是聲淚俱下,你就心軟,這樣怎麼能做一個為民除害的好官。所以在官場上,害人之心不可有,但是防人之心不可無,太過於善良也難成事。

俗語:“慈不帶兵,義不養財,善不為官,情不立事”,什麼意思?

情不立事

這句話是說缺乏理性的人,處理起事情來往往感情用事,考慮的很多,將個人情緒帶入到工作中,也就不能做到公平公正。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大到國家有法律法規,小到一個企業也有自己的規章制度,既然有這個定下的東西,就要遵守,而太重感情的人,往往考慮感情因素過多,礙於情面,對違反規定但與自己感情深的人,可能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對與自己相處不融洽甚至意見不合的人,很有可能會背後打擊報復。社會上又有多少的家族企業,正是因為裙帶關係的牽連,最後導致企業走向衰落。

俗語:“慈不帶兵,義不養財,善不為官,情不立事”,什麼意思?

小編有話說善良、講義氣、重感情、與人為善,這些都是非常好的品質,但是在特定的情況下對於一些事情也是不好的,所以這些都是要求人戰勝自己的“慾念”,面對不同的情況做出不同的選擇,做到理性客觀。而我們在選擇職業的時候也要考慮這些因素,看看自己會不會犯這樣的錯誤,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以免對將來的發展有不好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