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為何發達國家都不願意拆軍艦,但在印度卻是朝陽產業?

為何發達國家都不願意拆軍艦,但在印度卻是朝陽產業?

蘇聯莫斯科級航母“列寧格勒號”也到了印度拆船廠,等待拆解!再加上以前消滅的“競技神號”(參加馬島戰爭的那艘)、“五月二十五日號”(也參加了馬島戰爭)、“克萊蒙梭號”…從這個角度來說印度確實是二戰以後“消滅”外國航母最多的國家,全世界都無其右者!

為何發達國家都不願意拆軍艦,但在印度卻是朝陽產業?

“老維克蘭特號航母”退役後被拆解,廢鋼被重新回爐冶煉,再製造成摩托車。

印度是目前世界上拆船量最大的國家,2017年世界拆船業排第一位,印度一共拆了239艘各類船舶…印度拆船業是東亞國家進入到2000年代後,環保意識增強限制該行業之後,產業轉移到南亞三國的,由於印度有些工業能力,目前的拆船總數佔到了該行業的20%…對於印度來說,拆船業已經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產業,上中下游也帶動了幾百萬人就業,同時拆船下來的廢鋼、廢有色金屬出口也為印度帶來一定的收益。

為何發達國家都不願意拆軍艦,但在印度卻是朝陽產業?

與排水量十幾萬噸巨大的退役貨輪相比,人是非常渺小的。

圖片上這樣的拆船方式在發達國家看來絕對不允許的,環保要求先放在一邊不說,就是拆船的人基本安全都得不到保障,而他們的一天工資只有5美元,不單是印度,南亞三國基本都這樣。

為何發達國家都不願意拆軍艦,但在印度卻是朝陽產業?

原則上來說,拆船業是物質回收再利用行當(俗稱:撿破爛!),廢船本身也含有一部分有毒有害物質,比如:各種廢油料、保溫材料(石棉)、油漆…這些化工化學物質對於人和環境都是有嚴重危害的!需要非常高技術等級進行無害化處理,但是處理這些需要花費巨大的資金,而拆船下來的可回收再利用品的價值根本抵不上所付出代價,所以發達國家都不願意拆船…最好的方式就是將廢船以極低的價格買給發展中國家,而現在印度的拆船業反而成了“朝陽產業”。

為何發達國家都不願意拆軍艦,但在印度卻是朝陽產業?

法國“貞德號”直升機航母退役後進入到船廠拆解。

有技術要求的國家,拆軍艦是有相當規範的施工流程,最起碼要有廢船停靠池,首先利用漲潮時將舊船推進停靠池內,封閉池口進行排水使船擱淺在池底部,然後工程師根據舊船的圖紙,先去到動力系統部分、液壓油路部分進行檢查,發現沒有洩露之後使用外管道就廢油全部抽走…再使用氣割的方式將船的搭建結構部分切開,然後使用吊車將這些大塊結構吊到其它地方再進行小塊氣割作業…。

為何發達國家都不願意拆軍艦,但在印度卻是朝陽產業?

那麼,印度是怎麼拆解航母的?為了節省開資印度拆船場根本沒有停靠池,而是利用漲潮由拖輪和岸上牽引鋼繩索直接將航母拖上岸,也不首先清理動力系統這個最大的汙染源,直接使用氣割對航母的搭建結構部分進行氣割作業,甚至某些地方要進行爆破,各種各樣的土辦法一起使用,只要能把航母拆解就行!

為何發達國家都不願意拆軍艦,但在印度卻是朝陽產業?

大的結構部分毫無章法的拆解完成後,就由大量的具備初等技術水平氣割工人成群結隊的再將大拆小,由於工人眾多、勞動力價格便宜印度拆船速度確實很快,其它國家需要幾年時間才能完全的航母拆解工程,印度用不了幾個月的時間就能將航母拆解成零件狀態!

為何發達國家都不願意拆軍艦,但在印度卻是朝陽產業?

美國拆解“珊瑚海號”航母用時七年時間!完全做到了無害化拆解基本上沒有汙染…如果到了印度最多半年。

為何發達國家都不願意拆軍艦,但在印度卻是朝陽產業?

著名的“企業號”核航母也在拆解中,據稱耗資15億美元,用時15年時間!對比於美印兩國拆解航母的工程就會知道誰是發達國家,誰是發展中國家。

當然,我們也不要在這個問題上去過於詬病印度,讓印度提高環保意識有點“何不食肉糜”的味道,拆船廠成了有毒有害物質嚴重汙染源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人窮志短!這面想每天掙5美元一家老小等米下鍋,那面你和他說環保,什麼東西有害…是根本解釋不清的問題!他們也聽不進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