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五嶽名山系列之東嶽泰山:民間傳說為其增添神祕色彩

五嶽名山系列之東嶽泰山:民間傳說為其增添神秘色彩

泰山周邊流傳著很多美好的民間傳說,其中最具代表性、影響最大的就是碧霞元君和泰山石敢當。

五嶽名山系列之東嶽泰山:民間傳說為其增添神秘色彩

碧霞元君(當地人亦稱泰山奶奶)是道教的重要女神。民間傳說碧霞元君神通廣大,能保佑農耕、經商、旅行、婚姻,能療病救人,尤其能使婦女生子,兒童無恙。碧霞祠香火很旺,當地人對她信仰極盛,求子、求時運、求健康之人絡繹不絕。

五嶽名山系列之東嶽泰山:民間傳說為其增添神秘色彩

泰山曾經每年都會舉行碧霞元君出巡儀式,出巡之日,來自全國各地的信徒和當地民眾準備鞭炮貢品,出巡線路沿途民眾跪拜行禮,求元君保佑,場面宏大、威嚴。

五嶽名山系列之東嶽泰山:民間傳說為其增添神秘色彩

在泰山周邊,農村蓋房子一般都會求一個泰山石-----泰山石敢當鎮宅。相傳泰山腳下住著青年石敢當,在當地非常有名,愛打抱不平。有一姑娘中了妖氣,石敢當幫忙趕走了妖氣,但是趕他一次,他就去別處作惡。後來,石敢當想了一個辦法“請石匠在石頭上刻上我的家鄉和名字——泰山石敢當,誰家鬧妖風,就把這石頭放在誰家的門外,妖怪就不敢進去了。”

五嶽名山系列之東嶽泰山:民間傳說為其增添神秘色彩

自此以後,泰山石敢當降妖的事越傳越遠。人們為了辟邪在蓋房子的時候,總是把刻有“泰山石敢當”的石頭砌在牆上或放在門口,用來辟邪。

五嶽名山系列之東嶽泰山:民間傳說為其增添神秘色彩

美好的泰山傳說體現了善良的中國人民祈求能夠得到上天的保佑,希望風調雨順,天下太平以及對生活的熱愛,是大河文明影響下的中國人民思想狀態的體現。同時,也增加了泰山的神秘色彩,構成了獨具特色的泰山文化。

五嶽名山系列之東嶽泰山:民間傳說為其增添神秘色彩

碧霞元君又稱泰山玉女、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顧頡則稱:“在道教裡,碧霞元君是一個很偉大的女神。”在泰山神祇信仰中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一般認為:碧霞元君信仰興起於宋。宋真宗封禪時,“新玉女之像”,立龕以祀。據馬端臨《文獻通考》卷九十《郊社考》雲:“泰山玉女池在太平頂,池側有石像。泉源素壅而濁,東封先營頓置,泉忽湍湧;上徙升山,其流自廣,清泠可鑑,味甚甘美。經度制置使王欽若請浚治之,像頗摧折,詔皇城使劉承珪易以玉石。既成,上與近臣臨觀,遣使礱石為龕,奉置舊所,令欽若致祭,上為作記。”此玉女即是後之碧霞元君。其信仰由此開始在泰山廣泛傳播。

五嶽名山系列之東嶽泰山:民間傳說為其增添神秘色彩

若追溯其碧霞元君信仰之源,則源於東漢之時,當時山川崇拜與神仙家、道家思想交錯影響,爾後道教吸收山川信仰,認為名山必有仙人在焉。職是之故,漢末與道教有密切關係之曹操,於所作遊仙詩《氣出唱》中有“東到泰山,仙人玉女,下來翱翔”之辭,。自此“玉女”形象開始於泰山落地生根。如三國曹植《遠遊篇》、唐李白《遊泰山》等詩作中,皆出現泰山玉女形象。泰山之玉女池及池畔之玉女石像,亦是基於此一信仰而設置。宋真宗立龕祀玉女後,不久岱頂建有玉女之祠,並有官員進謁祈雪。入金源後,泰山玉女崇信進一步擴大,且影響至女真皇室。岱頂大觀峰有明昌間濮國公主題名雲:“敬詣岱嶽,焚香致禮畢,明日遂登頂,拜於玉仙祠下。”

五嶽名山系列之東嶽泰山:民間傳說為其增添神秘色彩

元代開始明確將玉女崇祀納入道教範疇。元杜仁杰《泰安阜上張氏先塋碑》中記泰山道士張志純於金貞祐之亂後重葺泰山祠宇,“自絕頂大新玉女祠,倍於故殿三之二;取東海白玉石,為像如人然,一稱殿之廣裒”。這是玉女祠自創建以來首次大規模拓建,其工由道士主持,其祠宇也自然歸屬道門管理。重修後玉女祠改額為昭真觀。昭意為昭示、彰明,真則為道徒對仙人的稱呼,道籍稱老子為真老,化生真妙玉女,觀名取意於此。

五嶽名山系列之東嶽泰山:民間傳說為其增添神秘色彩

元明泰山女神升位成“碧霞元君”,影響遍及朝野。朝廷不斷下詔發帑重修岱頂昭真觀;明憲宗嗣位又開啟了致祭元君的先例;成化十九年(1483)重修昭真祠後,賜額為“碧霞靈應宮”。

清廷入主中原後,康熙帝登岱致禮碧霞宮,賜匾“坤元葉應”,宣示了清廷對元君崇祀的認同。雍正帝繼承這一政策,曾詔修碧霞宮,賜額“福綏海宇”,並在《碧霞祠寶幡步虛詞》中以“子視群蒙敷惠澤,母臨庇土荷帡幪”,“常將天福人間錫,獎孝褒忠佑萬方”之詞,表露了以元君佐治的政治思想。

五嶽名山系列之東嶽泰山:民間傳說為其增添神秘色彩

乾隆一朝,不僅屢次敕修岱頂之祠,還在離宮內苑——圓明園與避暑山莊分建廣育殿與廣元宮,祀碧霞元君。乾隆二十四年(1759),乾隆帝發佈詔旨,正式開啟遣使泰山、致祭元君的制度。這一典禮,一直延續至清室遜國,方告中止。

與此同時,元君廟祀亦由泰山漸向周邊傳播,由京師,而北直,而江南,漸成為普及全國的民俗信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