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教育培訓機構當老師或者以後自己投資做培訓機構有前途嗎?

木土150930079


前途無量,你看老羅從新東方出來做了錘子手機。古典老師出來成了職業規劃師,徐小平出來做投資,陳向東出來做了跟誰學,莊重老師出來做樸新教育。在看看其他行業,這樣的例子更是數不勝數。可是問題來了,到什麼樣的培訓機構能有自己更好的未來呢?

如果一家培訓機構,經營好多年都沒有啥變化;如果一家培訓機構,多年了仍然維持現狀;如果一家培訓機構,校長總是小富即安的思想。你覺得做老師有沒有前途?你覺得這個機構能讓你學到以後出來自己創業的本事嗎?

所以,選擇培訓機構,小地方找市場口碑和佔有率第一名的機構上班。因為做到第一一定有原因,能讓你學到本事,不然你的投入都是負資產。沒有成長的工作,都是負資產。我給年輕人做職業規劃的時候經常會講一句話:人生最可怕的事情是你工作很多年過去了,回過頭一看。你發現自己一成不變,啥本事都沒有學到,自己也沒有更值錢,而且一旦你失業,你會陷入經濟危機。

關於培訓機構做老師,還是以後自己創業這個問題,首先是應該是選擇一個行業。毫無疑問,教育培訓行業是個好行業,而且是永遠都不會被淘汰的行業,而且隨著世界的發展,對教育的要求會越來越高,恭喜你選擇了一個輕資產的朝陽行業。

到底是做老師還是以後自己做學校,這兩者沒有矛盾。先做老師,找一個能帶領你的校長,讓自己每天都有進步,讓自己每一天都能學到本事。當條件成熟,自己擁有的運營一家機構的能力和資本時,再去做機構。如果你真具備了這樣的能力,你的前老闆一定是你新機構的股東之一。


教培行業的易水寒


做一個“流浪”的老師吧!

我在培訓機構做過10多年的兼職老師,也叫“流浪型”老師 ,和公辦老師比起來 ,我覺得有利有弊。

在培訓機構當“流浪”老師,今天去這講,明天去那講,後天不知去哪兒講,真有點“鞋兒破,帽兒破”的感覺。辛苦著,也快樂著!我的體驗是——

一、時間自由。

我喜歡當“流浪型”的老師,就是有課就去上,沒課就不去,不用上班,不用簽到。這樣,自己就可以有大量的時間用來學習備課,給自己充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非常的充實、快樂。我在公辦學校也幹過,形式的東西太多,今天開會,明天彙報,後天迎接上邊檢查,大量的時間都浪費在了一些形式方面的問題上。自己的時間,自己無法控制,全有別人來做主。

二、挑戰性強。

在公辦學校,學生比較穩定,你教學水平一般,學生也不會有太大的流失。在培訓機構講課不一樣,你如果講的不好,人家好不容易給你招了20個學生,你講了不到半年,20個學生都流失了,那樣的話,人家就不再用你了,那你就沒飯吃了。所以,在教學水平的提高方面,在培訓機構要求更高,更具有挑戰性,更迫使你去提升自己,超越自己!

三、能者多勞。

在培訓機構,絕對是“能者多勞,多勞多得”。在培訓機構,有的是底薪加提成,有的是按人數浮動,有的五五分成。在培訓機構,能力一般的,可能只能解決個溫飽問題,能力強的月薪可以過萬,能力更強的買房買車,而在公辦學校,基本還是大鍋飯,大多數老師月薪大多都在五千左右,上下差距不是太大。

四、選擇性大。

公辦學校的老師雖然也可以流動,也可以選擇自己想去的學校,但要受上級主管部門的控制。培訓機構的老師則不同,他們想換學校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有的只要打個招呼就走人了。有的老師一年,就能換三個地方。有的老師還可以在多個學校任何。我就同時在四個培訓機構上過課。你只要不怕累,同時在幾個培訓機構上課都可以;而且,你還有權利決定去哪裡上、或不去哪裡上。

在培訓機構當老師,也有不利之處。例如教研、交流少,主要靠自己鑽研;收入不穩定,時多時少。

你如果是一個求穩定的人,你還是在公辦學校幹吧!你若是一個能力一般的人,那你還是在“大鍋”裡吃吧!你假如是一個足夠自信的人,又有很強的能力的話,那就自己給自己交保險,做一個“流浪型”的老師也挺好!!!

閆老師簡介:

我是一名作文老師,業餘時間喜歡寫作,發表短文300餘篇;著有《新聞漫話》《閆老師教作文》《中考作文衝刺》等書。有喜歡作文、喜歡寫作的朋友請關注我。


閆老師教作文


你好,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目前在小的培訓機構創業者中,大部分來自於三種人。

1.不是行業內從業人員,他們往往看到了目前教育機構很火爆,於是拿了一點錢做投資,一般做針對小孩的興趣類課程居多;

2.一些機構的老師,因為機構晉級等問題,選擇出來自己單做,他們往往自帶流量,會把原機構的一些學生帶出來,一般都會做班級項目;

3.一些機構的諮詢顧問,他們手中有大量的資源,並且具備招生能力,一般都會做個性化項目;

這三種人有什麼區別呢

1.非本行業人,對行業其實並不瞭解,但是他們往往有錢和人脈,並且在其他行業有豐富的經驗,進入後會按照自己的理解去進行,但因為不瞭解行業本身特點,進入後很多都後悔了,因為發現利潤沒有想的那麼多甚至一直在陪錢,一直在話預售款。

2.教師因為自帶流量,往往出來就有學生,但也因這個原因,學生都是奔著這個老師來的,機構不太容易做大。同時教師出身的人會看不上靠話術活著的機構,他們往往非常實在,只靠口碑在前進,最後招生問題也成了他們發展的最大障礙

3.顧問出身的優勢是具有招生能力,可以保證生源不斷,但是以為不具有教學能力,也不具有教師培養能力,所以他們在運營過程中,用的老師基本都是成熟教師,在教師課酬上支出特別多。

教育培訓機構當老師或者以後自己投資做培訓機構有前途嗎?

如果題主走這條路,我的建議是至少要從教師崗位走到負責業績的管理層再考慮出來創業,往上走得越高,你的見識和人脈會越廣,對你創業越有好處。

至於有沒有前途,這個看個人,所有行業做好了都有前途。

以上是我的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教培行業於盼


題主你好,國家對民辦培訓機構的管控越來越嚴格了,目前處於行業洗牌期,如果各方面不成熟建議不要貿然投資。

相對正規的機構都有比較嚴格的教學體系和教師培養的方案。所以如果是一個新入行業的老師,想以後在教育方面發展,我覺得去一個正規一點的大機構學習是一種成長比較快的途徑。就算是一個老師,能夠有自己獨特的授課方式又能快速出成績。就很容易有自己的品牌效應,收入不比普通的創業者差。

當下教培行業的紅利期在一二線城市已經過去了,像新東方學而思那樣,一個名師撐起一個機構的可能性越來越小。原因有三:

一是教育培訓機構遍地開花的當下,每個機構都有一兩個所謂的“名師”。除非是流量非常巨大的網紅級名師,靠一兩個老師就算能前期帶來一部分生源,後期的持續招生也難以為繼

二是同類機構多,客戶考慮師資的同時,也會重視服務體驗。這就要求管理經營者不僅要熟悉教學流程,也要熟悉服務流程。

三是招生壓力大,當你真正創業時會發現教師資源並不是問題,學生才是。只要規模差不多,在網上一發布招聘信息,不管是全職教師還是學校內的兼職教師,很快就可以招到。但是招生卻不再是簡單的發發單頁,打打電話就可以的。活動引流——試聽課——成果展示會——諮詢師跟進,大部分機構都是這樣的流程。而如果只在機構做教師崗位,對諮詢招生技能不瞭解的人,對這些內容就沒有全面的認識。

當然,如果投資大可以考慮外聘優秀的管理者。但是如果是考慮從機構老師做起的,應該是想自己創業吧。

總的來說,需要謹慎,建議每個崗位都瞭解後熟知教育機構的運作方式再創業。


教育哪有那麼難


這個問題前兩天剛好討論過,關鍵看你是一個什麼樣類型的人了

1,如果你是一個追求不高的,而且不喜歡操心的人,那麼在培訓機構當“流浪”老師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如果想教而優則創的話,就不太適合了,因為創業需要的性格屬性你不具備,並且“流浪”老師收入還可以,時間自由,也是比較體現教學能力

2,如果你是一個有謀略,有想法的人,在培訓機構做老師,不斷鍛鍊自己,提升自身能力,教而優則創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畢竟在培訓機構裡還是很能夠鍛鍊人的


平凡的馬老師


這個問題呢,挺有意思,我叫紀小藍,是機電的建造師講課老師。我自己講課呢,還算可以,有不少學員認可。

但是對於開網校開機構來說的話還是太複雜。因為不光光是業務,還需要更多的其他的一些人,包括友人的相助啊,包括財務能力啊,包括管理的能力,那些都是我沒有的。

我有信心我講課是比較好的,但是我真的沒有把握能做成機構,所以我老老實實的講課,另外一個呢,就是因為現在有房貸,所以說也不敢,也沒有辦法豁出去幹,萬一失敗了,老婆孩子睡大街這是我所不能承受的。







紀小藍一建二建老師


我是一名數學老師,一邊在機構帶課,一邊給自己學生(家長推薦)上課,機構上課是為了補充課量,自己的學生性價比高,價格往往是在機構的三倍。另外,一邊做投資理財,兩不誤。


斐波那契


前途不大,你可以去調查一下,凡事教育幾樓老闆是代課老師的,幾乎都做的半死不活,這個和老師的思維方式有極大的原因。專業的事情就應該交給專業的人來做,當然你可以找一個慧營銷會感管理的人來一起做,他主事,你只代課和分紅,切記不要干預管理和營銷。或者你去找一家機構去入股,還是那話,只代課,不要參與管理和營銷。


明責權教育老師


看你的能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