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 薩特:他人即地獄

薩特:他人即地獄

事多話多,這一切都夠了,
別笑了,讓我們沉默,
低空的雲間飄散著雪霰,
山間的月光多麼冷漠。

by 安年斯基

薩特:他人即地獄

薩特:他人即地獄

薩特:

如何獲得所謂的心靈自由?




大多數時候,每個人其實並不比別人高明多少,卻自以為高明。往往的結果,以成敗論英雄的話,敢於俯瞰別人的頂端,也不外乎是物質的多寡。早就過了赤手空拳敢於取笑別人紙醉金迷俗氣的時效性,你想救世的話,先救己。

薩特在他的名劇《禁閉》中提出“他人即地獄”,十九世紀之後許多思想家的迴歸,本身就是小心翼翼,地獄即使是一個房間,也是一個無限大的空間。薩特只不過把它拽回到了日常生活中,甚至人與人的關係之間。

除了世界的荒謬,個體的孤獨,始於其他人的傷害,是薩特的重點。當然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這種慣性比比皆是,不勝枚舉,而且屬於此起彼伏,靈魂自我的回溯,偶爾閃過的懺悔也被風吹得無影無蹤。

薩特:他人即地獄

沒有什麼大惡,算是普通人的微小惡,稀鬆平常。薩特說早期人是有選擇自由的,但沒有多久,他的過度自信便顯得世界更加荒謬。我們可以毫無顧忌地議論別人,詆譭不喜歡的某人,某人可以是路人、公眾人物,也可以是熟悉的周遭左鄰右舍。這個方面,沒有誰是無辜的。

實際上讀薩特,顯而易見自己的膚淺。畢竟我對哲學的解讀,還停留在天真的境地,都不如我在海邊無聊散步,遇見漂亮姑娘捕獲的詩句,還有對著她們後背的曲線吹響口哨的一瞬,我寧願自己永遠流裡流氣,像個小阿飛一樣自由地脫口而出自己的想法。

薩特和加繆因為觀點不合,分道揚鑣,無論男男、女女,他們之間都不會有超脫歲月的友誼,有的只是被物質墊底的分分合合。當然兩個大人物的齷齪成分,遠遠大於我們的蠅營狗苟,他們為了文字的尊嚴,類似魯迅與梁實秋,不是政治太天真,而是世界總是令人失望。

薩特:他人即地獄

維繫一個人關係太難,尤其最難看清的都是自己。我是個絕對懷疑論者,即便面露笑容,也時刻提防著除了自己以外的寒冷冰雪。有時候,陽光燦爛,浮世流暢,霧霾的深沉,往往從此綿延。於是,給了自己拒絕恐懼貓狗們的理由,它們與有的人一樣不靠譜。

萬千之中,俗世的柴米油鹽,沒有什麼不妥,薩特與波伏娃一生沒有那張所謂的契約,生命的終極便是彼此取暖,又能怎樣?生存的意義,離不開個體的自由。什麼都是自由的,愛情、肉體、靈魂等等,好過拴在一起貌合神離的冷漠。

很難擺脫他人即地獄的魔障,正視自己,迴歸自我。另外就是如果你處理不了自己對別人的客觀判斷,有可能立即成為別人的地獄,剩下更難於清醒認識別人對自己的論斷。

薩特:他人即地獄

阻擋不了彼此成為糾纏不休的地獄,思索的意義便不大了。《禁閉》中艾絲黛爾追求動物本能,伊內斯故意墜入深淵,加爾散被別人眼裡對自己的判斷所左右,他們都沒有實現心靈自由。

我不清楚薩特命定自由,和自己千轉百回釋然的自由,它們是不是一回事。我也不是薩特抑或加繆的粉,大多時候不自覺瞧世界的眼神,傾向於周樹人之類的斜視,望著窗外紅彤彤的夕陽不知所措。

或許每個人都是自己所有未來的總和,好歹都是一個人,比之他人就是地獄,多少還有些期盼。

薩特:他人即地獄

繪畫:Ruprecht von kaufman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