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飼料制粒能殺死非瘟病毒嗎?

張中餘480


據去年的李曼大會上一位來自每國專家介紹,他在豆粕中檢測出非洲豬瘟病毒,具體豆粕是如何被汙染的不得而知,但這也給所有生豬養殖戶提了一個醒,飼料也是傳播非洲豬瘟的一個重要途徑!生豬每天都要吃飼料,而飼料被非洲豬瘟病毒汙染也就直接導致生豬被感染的風險加劇!大家開始關注飼料的生物安全了!

2018年12月28日,中國農業農村部就印發了關於飼料原料之一的血液製品的管控措施,切實做好飼料傳播非洲豬瘟的風險!在記者招待會會上回答了關於具體措施,農業農村局的發言人強調了關於幾個溫度:噴霧烘乾設備的進風口溫度不低於220℃,出風口的溫度不低於80℃,而且噴霧烘乾的成品原料需要放置在60℃的房間內不得低於20分鐘(大家應該都知道非洲豬瘟病毒在60℃高溫下持續加熱20分鐘,可以效殺滅非洲豬瘟病毒)

以上列舉的是飼料原料關於非洲豬瘟病毒防控問題,那麼飼料制粒過程能有效殺滅非洲豬瘟病毒嗎?

一、我想談到這個問題就不得不談前段時間全球非洲豬瘟聯盟主任、得國非洲豬瘟實驗室首席專家Sandra Blome教授的觀點:

“一般來說,85攝氏度加熱10分鐘,才可以滅活非洲豬瘟病毒,但必須要保證非洲豬瘟病毒處於這個環境下,而不是飼料,關於飼料加熱防控非洲豬瘟還有待研究”

從上的觀點來看,我個人認為模稜兩可的回答,具體的還沒有得到確切的認證

二、而國內的某些飼料企業的老總提出來“85度三分鐘飼料制粒工藝,可以保證飼料安全”這個僅僅是一家之言,目前還沒有得到權威部門的認可!

所以總的來說:在當前的眾多言論中,我個人認為,老的飼料制粒工藝對於防控非洲豬瘟肯定是無效的(不然飼料企業不會這麼大費周章去改工藝,提倡85度3分鐘的工藝),那麼85度3分鐘的工藝肯定優於老工藝,畢竟加熱時間更長,非洲豬瘟病毒失活的可能性更高,同理85分鐘10分鐘加熱會更優(但好像國內還沒有往這方面去靠)

以上就是M小獸醫M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歡迎大家來共同探討!

關注M小獸醫M,與你共同學習養殖知識


獸醫小孟


理論上講有作用,但不能依賴做飼料防控“非瘟”!過程中再汙染是大有可能的!綜合防疫、期待疫苗、培育豬群抵抗力、加強全方位管控、自繁自養、儘可能減少引種等等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