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一重和陝鼓會有怎樣的“戰略合作”?

文 | 孫瀅

一重和陝鼓會有怎樣的“戰略合作”?

一個以大型鑄鍛件、大型壓力容器名震江湖的企業,與一個以生產軸流壓縮機見長的企業,能有什麼樣的“戰略合作”?這讓我感到很好奇。

事情的起因,是我在瀏覽企業新聞時,在陝鼓集團微信號上,看到了一條新聞:陝鼓攜手一重,共同邁向世界一流強企。點開細看看,才發現陝鼓集團與一重集團簽訂了一個戰略合作協議。協議內容包括:圍繞黨建文化、能效優化提升、裝備製造、新材料、國際化、金融、供應鏈、聯合研發等方面開展全面戰略合作。在戰略合作協議簽字儀式上,一重董事長劉明忠說,衷心感謝陝鼓長期對一重的幫助,陝鼓是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典範,是踐行新發展理念、踐行創新驅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典範,陝鼓的發展經驗一重要好好學習。陝鼓和一重的合作,是踐行協同發展的有效途徑,陝鼓和一重協同發展,必定會開創雙方新的天地,助推兩家企業高質量發展,為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為經濟安全和國防安全作出我們的貢獻,真正成為世界一流的企業。陝鼓集團董事長李宏安說,此次來一重讓我們受益匪淺,從一重的黨建、管理等各個方面,感受到了國之重器的震撼,同時也很接地氣,陝鼓要繼續全面向一重學習。陝鼓文化的核心是感恩文化,感恩一重對陝鼓一直以來的支持和信任。我們將懷著感恩之心,聚集團之力,為一重產業升級、能效優化等方面提供最具競爭力的系統解決方案。通過雙方的強強聯合,通過黨建的學習、戰略的合作,實現共榮共享,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實現國有競爭實力的提升,為祖國70華誕獻禮。從兩位董事長的講話中,我看出了雙方的互相認可,也隱約猜測出這個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與兩家企業正在進行的變革有關。

陝鼓的變革,我瞭解的略多一點,其變革的階段性成果就是陝鼓從一個鼓風機設備製造商變成了“產業多元化、國際化的智慧綠色能源企業”。其轉變的過程,大概是這樣的:在為化工、冶金企業提供壓縮機的過程中,陝鼓發現了利用以前需要排掉的廢熱氣體發電的商機。巧合的是,進行氣體壓縮時,是電動機帶動軸流壓縮機轉動進而壓縮氣體,餘熱發電則是廢熱氣體流過時衝擊軸流壓縮機葉片使軸轉動,繼而帶動發電機發電。幾經打磨,陝鼓的這一“能量回收裝置”日漸成熟,深受用戶歡迎。以此為第一步,陝鼓逐漸開始對“分佈式能源”進行研究,並開發出“能源互聯島技術”。陝鼓這樣介紹,能源互聯島方案指分佈在用戶端的能源綜合利用系統,基於區域能源物料的供給稟賦,在滿足區域能源合理需求的前提下,採用互聯網思維,因地制宜、量體裁衣,綜合利用供給側能源條件及資源條件,通過技術、商業模式創新,提供水、冷、暖、電、氣、固廢處理(生活垃圾、餐廚垃圾及汙泥等)等能源(量)全生命週期一體化綜合定製化解決方案,並利用智能管理和互聯網技術建立智慧管理系統,從而提升資源循環和自我供給及處理能力,實現土地集約、設備集約、功能集約及運營集約。至此,陝鼓的“智慧綠色能源企業”之名也就“名符其實”了。據新華網消息,能源互聯島全球運營中心投運以來,陝鼓萬元產值能耗由2017年的14.99千克標準煤/萬元降至2018年的9.06千克標準煤/萬元。

再來說說一重,雖說我對一重的變革瞭解不多,但僅從劉明忠在新興際華的業績判斷,就知道一重將要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試想,以劉明忠的眼界,怎肯固守著原有的業務,沾沾自喜於“國寶”稱號?他必然要連施重拳,帶領一重打出一片新的天地。

一個“前”裝備製造企業、現“智慧綠色能源企業”,加上一個現裝備製造企業、未來的“XXX企業”,會合作出什麼效果?此時再檢視一下這兩家企業的戰略合作內容,我隱約感到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