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北京記憶丨從東單大地到東四人民市場

隆福大廈前身的東四人民市場是解放前興起的東單大地舊貨市場。這個市場是由經營各種舊貨的900戶攤販組合而成。筆者是這900戶攤販之一,本文就親身經歷及所見所聞,介紹一下東單大地舊貨市場的滄桑變化。


北京記憶丨從東單大地到東四人民市場


東單大地舊貨場的形成

東單大地一開始是在東單十字路口的西南角上(現在東單體育場北半部)。七七事變前後,在崇內大街西便道上曾有過一些打小鼓的舊貨商販及飲食、百貨小商販設攤營業,不過這隻能說是東單大地的前身。東單大地舊貨市場的形成,是1945年“八·一五”日本投降以後的事。日本投降前,在北京居住的日本人很多,“八·一五”以後,他們陸續被遣返回國(集合地點在當時的新北京,現在的復興門外玉泉路迤南),每家每戶紛紛將隨身帶不了的傢俱木器和多餘的衣服被子等賣掉,有的還賣掉大袍(和服)換中式便服穿。北京當時有打小鼓的,他們敲打著一個直徑約二寸許的小鼓,口裡喊著“舊衣裳舊傢俱我買”,有的還挑著兩個大筐,下街串戶收購舊貨。收買到什物後便運送到崇外或德外曉市(又叫黑市或鬼市)上去賣。日本投降後,打小鼓的每天收購到的東西很多,也很零碎,當時叫做“抄家貨”(就是除隨身能攜帶的物件,把家中的其它東西通通賣掉,其中有床鋪、衣櫃、碗盆、碟子等);日本投降初期,街道秩序沒人管,打小鼓的就把收購的“抄家貨”一古腦兒拉到東單賣。起先只是在這裡停停腳,賣不掉再拉到曉市脫手。後來,由於收購的東西越來越多,價錢又便宜,招徠了很多逛小市和看熱鬧的人,這樣就逐漸形成了一個全日經營的舊貨市場。開始,這裡只有些賣估衣的和賣雜項的,這些商販原本就經營舊貨,手裡有些商品,這時,他們在東單大地從打小鼓的手裡把東西收購進來,就地擺攤轉手賺錢。後來有些賣小吃、糖果、紙菸的小商販也陸續來這裡設攤。到1945年年底,集中到這裡的小商販已有幾百人,而且擺常攤的人(全日營業)日益增多,於是東單大地舊貨市便形成了,“東單大地”這個名字也到處叫開了。那時物價混亂,舊東西也不值錢。許多人沒事幹就逛小市,遇有適用的就買下來,東單大地舊貨市人來人往,形成北平城內的熱鬧場所。但是,好景不長,不久國民黨政府強調有礙市容觀瞻,將東單大地的全部攤販一下子轟了個乾淨。後經攤販派出代表多方懇求,並答應出錢認捐,最後才被准許遷到東單馬路北樹林裡去擺攤。當時的東長安街寬不過二三十米,馬路北面是有軌電車道,電車道北側的土坡上是一片樹林子(由東單到王府井南口地段),這片樹林子約比現在檔土牆上的小花園寬五六倍。

提起這片小樹林子,還有一段辛酸的歷史呢,筆者願在此稍加敘述。現在王府井大街南口路東的第一條衚衕叫東單二條;那麼,頭條在哪裡呢?據說現在由東單往西路北的房子,就是原來東單頭條路北的房子,人們至今仍習慣管這裡叫東單頭條,可是路南的房子又到哪裡去了呢?據老人們講:庚子年(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城以後,外國人提出,東交民巷四周還需要有一段開闊地,以保障東交民巷的安全。清政府被帝國主義嚇破了膽,對洋大人的話唯命是從,不顧老百姓的死活,就把東長安街路北東單頭條路南的房子全部拆掉了。從此,東單隻有二條,沒有頭條。頭條路南房基地都栽上了樹,成了一片樹林子。這已是題外的話了。

東單大地的攤販被趕進小樹林後,倒有了新的發展,擺攤的戶數由1945年年底的400戶左右,很快增到1000戶。這段時間是東單大地在解放前最繁榮的時期,它由只銷售日本人的“抄家貨”,逐漸變成一個以舊貨為主間有新貨的攤販市場。

解放軍圍城以後,國民黨在東單修飛機場,又把攤販轟到北京飯店前面及馬路以南。再後來又轟到南夾道及菖蒲河河沿。這時正是北平解放前夕。天氣很冷,攤販們吃盡了苦頭。

解放後,人民政府在東長安街路南劃定了攤位,安置了東單大地的攤販,並設有攤販管理處,發放營業牌照,改名為“東單市場”。可是人們仍習慣叫它“東單大地”。1951年對外貿易部建築用地,東單大地的攤販遷到了東四隆福寺新修建的永久性市場,即隆福大廈前身的東四人民市場。


東單大地的行當

東單大地初形成時,由於“出買賣”(即能賺錢),市內各處小販麇集到這裡。日本投降後,因無專人管理,市場秩序很亂;加上攤位不固定,商販們每天早晨都提前拉繩子,搶地盤。開始時,大家都搶佔臨馬路的那條街,到小樹林以後,又搶佔樹林中間那水泥磚路面,因此,爭端時起。後來白天日曬,不少攤位都栽杆拉起布帳子,逐漸的就以杆子為界,主要街道上的攤位才算固定下來。這之後,誰要想在主要街道上擠進去比登天還難,那就叫“奪飯碗子”!除非以合夥形式加入,才能在主要街道上立腳。

解放前,東單大地最熱鬧的時候是由東單牌樓拐角起,沿有軌電車道北側往西,一直延伸到王府井大街南口,其中又以東頭為最。由東往西形成了兩條街。估衣和雜項是東單大地的兩大行業,佔商販總戶數的一半,它們大部集中在東頭和靠南側那條主要道路上。往西有綢片業(零塊的綢緞和呢料)、舊五金行(舊工具、舊自行車零件和摩電燈等),它們大多在靠北的那條街上。還有賣舊皮鞋、舊皮箱、舊書、舊藥、舊唱機唱片、舊收音機、舊自行車的;有專賣美國走私物資的,如玻璃腰帶、尼龍襪子、口紅、奶粉、手電筒、眼鏡;有修理打火機、自來水筆的;有賣鋁鍋、膠鞋、布鞋、針織品、制服等新百貨的。此外,還有刻字的、拔牙的、點痣的、賣小吃的、賣茶水的等等。賣茶水的夜裡不走,附帶給各商販看板子、看貨箱。真是百行百業,五花八門,既象廟會但又勝過廟會。


估衣業

估衣業(買賣舊衣服)是東單大地的最大行業。這個行業原來大部分集中在天橋一帶,其中有門面的商號有幾十家。解放前的東趟子(即天橋東市場),就是個專門經營估衣的市場,分批發與零售兩類。過去當鋪是估衣行的主要進貨對象。舊社會的北京城,大小街道甚至衚衕裡都有當鋪。人們沒錢用時就將衣服、首飾等值錢之物典給當鋪,待有錢時再去贖當,贖當除還清當本外還要付高利息。贖當有一定的期限,過期不贖的東西叫死當,當鋪有權將“死當”處理掉(當期常因物價不穩或時局不安而縮短)。當鋪處理“死當”叫“打當”。當鋪“打當”時,都要請估衣行的人去議價收購。老北京的窮苦人一提起當鋪都不寒而慄,說開當鋪的“吃人肉不吐核”,原因是東西一旦送進當鋪,十有八九要成死當(因無錢贖當);再則是一件衣物所當無幾(一般只能當實際價值的一半),解不了飢渴。

1937年以後,當鋪關閉改行的不少,估衣行的進貨便轉向居民和到外埠收購。估衣批發商多與改活作坊有業務聯繫。因為購進的估衣多是老式樣,拿到市場上不好賣。如老式大氅就沒人要,但因料子好,可以改成兩件西式大衣。舊毛料大褂能改成兩條西式褲子.外埠的進貨,大都是中高檔商品,要經過改樣翻做才能出售。在估衣行裡,有人專營直毛皮貨;有人專營西服大衣;有人專營綢緞衣服和材料;本錢小的則經營布製衣服。我國近百年來的服裝變化很大,尤其是上層社會的衣著變化更大。由清朝官服到長袍馬褂;又由便服大衣、斗篷、大氅到制服中山裝、西服、西服大衣、軍上衣、軍大衣、馬褲等等。由於時局多變,執政者更迭頻繁,由富變窮的人所在多有,使一些貴重的服裝變成估衣。因此估衣這一行,近百年來一直是興旺發達的。日本人侵佔北京後,各地交通中斷,百業凋零,估衣業也受到很大影響。日本投降後,東單大地興起,北京估衣行有很大一部分陸陸續續遷到這裡來了。天橋幾個有門臉的估衣鋪,在這裡設了分號。他們資金比較多,大都有帶圍牆的布帳子。當時在東長安街馬路北有上百家布帳子,這些布帳子連在一起,象一條街似的。那時的快貨是“改活”西褲,料子不錯,價錢又便宜,很受青年人歡迎。但有些改活,料子太老,穿不了幾天就會破的。人們管這叫“買打了眼”。

東單大地的估衣行,在抗戰勝利後的國民黨時期有兩大行,即青估衣和綠估衣。所謂綠估衣,就是專門賣“綠貨”——主要是美國軍裝。當時大量的美國軍用物資,經由美軍及國民黨軍隊之手,大量流入舊貨市場,其中以軍裝為最多,有軍大衣(派克大衣)、軍上衣(茄克衫)、襯衫、呢褲、斜紋布上衣,還有睡袋、皮鞋、圍巾、背心等等,料子好,價錢便宜。有些人以穿美國軍裝為時髦,所以“綠貨”的銷路很好。這種綠估衣是應運而生的一個新行業,存在時間是短暫的。後來貨源斷絕了,這個行業也就沒有了。

估衣行裡還有一種吆喝著賣的估衣攤,攤上堆著一大堆不值錢的舊衣服,謂之“青估衣”。攤販一邊吆喝,一邊一件一件地向圍觀者展示,口裡不斷地這樣喊:“唉,吆喝著賣呀!瞧瞧這件吧!這是貢緞的小夾襖呀!賣多少錢?兩塊五啊!”這些商販原來集中在天橋一帶,後來逐漸轉移到全市的主要街道上,如西單、東四、鼓樓前和各個廟會上。而今又到了東單大地。

買賣布衣服,叫“吃布片的”,是估衣行裡最次的一等。買來的舊布衣服,要經過拆洗、染色、拼做,才能出售。這部分估衣的銷售對象,主要是郊區和外縣的農民。日本佔領時期,北京還興了一陣子“老虎衣服”,就是把舊布片洗染後拼成個衣服面,把裡子連綴到面上。它看起來像件衣服,實際上一穿就碎。當時日本人大量收買這種衣服,據說是賣給勞工穿的。

解放初期,東單大地估衣行中有幾個賣掛毯的發了財。掛毯又叫恰毯,即恰克圖毯,中東國家多用來掛在牆上作裝飾用。我國新疆等地少數民族也有用掛毯的習慣。掛毯原來在舊貨行業中不值錢,當時由於蘇聯專家喜歡購買,便有些人去全國各地採購。經營此貨可獲得七八倍到十幾倍的利潤,幹這行的有幾戶確實發了財。解放初期,西餐具和五金工具是北京的缺貨,有幾戶經營這些東西,也都獲得了可觀的利潤。解放初,北京有個叫刁雲鶴的,他利用京滬通車之便,從上海大量買進美製鞋掌,在北京批發,也發了財。


雜項行

東單大地的另一個大行業是雜項行。雜項行的商品多是既有使用價值,又有欣賞價值。經營雜項主要靠修整和捯飭。一些從夜市上買來的舊東西,經過刷洗、修理、配件、改裝、噴漆鍍亮、打臘等,居然整舊如新。西餐具、桌燈、筆架、瓷盤、碗、壺、咖啡具等,在國民黨時期都是快貨。那時的顧客大都是國民黨中的暴發戶,只要他們看中了,是能多給錢的。有些美國兵還愛買中國的銅器,如銅盒子、銅佛像以及各種琺瑯製品。

總之,當時社會上舊貨貨源多,價格又便宜。這是東單大地活躍一時的重要原因。

解放前靠擺舊貨攤吃飯,不管本錢大小,都得有個路子,本錢小專一門也行。如那時東單大地有個專營狗袢的李文華,外號叫“狗袢李”。夜市上有些舊皮帶、舊狗袢等,別人不要他要,廉價買回來,拼拼配配就能賺大錢。養狗的人買狗袢有幾個心疼錢的呢!還有一個姓王的,專門賣木座,人稱“木座王”。他攤上擺著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木座幾百個。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買了瓶瓶罐罐之類的古玩器皿,都要配個木座。當時沒有賣新木座的,舊木座又都是紅木硬木的,所以買主碰上合適的,不管多貴也買,“木座王”便賺了不少錢。

舊貨行業這碗飯也並不是好吃的,如果路子不對,又沒有“抓”人的俏貨,或者不會捯飭,都是不行的。有個叫施明祥的,過去是廚子,失業後襬攤賣雜項,是我的鄰攤。他本小進貨不多,又不大會捯飭,所以,10天就有4天不開張,養活不了一家四口人,晚上不得不去拉洋車或去當小工。聽說沒熬到解放他就死了。我在東單大地時,擺攤賣新貨。如果賣牙膏、香皂、牙刷等各大商店都有的東西,行市明、利潤小,那準吃不上飯;而我賣小五金百貨,主要進小手工業產品,本錢不多’大商店裡又沒有,所以還能維持生活。又如我弟弟,他懂唱片,會修唱機,買舊唱片時一買就是一堆(打小鼓的不懂西洋音樂,也願意這樣賣),這一大堆中即使只有幾張好的,也能賺些錢。

東單大地還有個罐頭行。說是罐頭行,實際賣的並非都是罐頭。它經營的商品有花筒奶粉、軍用奶粉、全天罐頭(一個箱子裡有早午晚餐和飲料)、腰帶(有布的、尼龍的)、眼鏡、自來水筆、美國軍用襪子、背心、罐頭檸檬水、蘋果乾、揹包、小藥、餅乾、鞋掌、帽子、手套、行軍床、布水桶、午餐肉等等,五花八門種類繁多,全是美國軍用貨。北京人在抗戰八年中,除日貨外,什麼洋貨也沒見過,美國貨當然很有吸引力。這個行業和綠估衣行一樣,解放後貨源沒有了,很快就消失了。


吃“著筆”,賣假貨,害群之馬

解放前,買賣東西多要討價還價,而舊貨業尤甚。解放前東單大地的雜項行,更是漫天要價、就地還錢。那時不管大小買賣,都有自己的“暗碼”,有的用一到十的數字來表示,有的用詩句或英文字母表示,一般寫在明碼價格的下邊或背面。暗碼標的是商品的最低售價或成本價,是為了給夥計作參考的。解放前有些估衣行的老夥計,業務熟練,能說會道,專門在本行業裡吃“著筆”(著一音“住”)。“著筆”是估衣行裡的一種特殊付酬方式。對吃“著筆”的夥計,商號不給任何收入,全靠賺商品“暗碼”以外的錢。比如一件皮襖的成本是50元,商號的最低售價——“暗碼”是70元,吃“著筆”的夥計經過和顧客討價還價,最後以85元成交,那麼吃“著筆”的夥計就可以收入15元。這是要當天清帳的。

在舊社會里有那麼一小撮人,混在小商販中專門騙人。他們為了多賺錢,就要大謊,蒙外行。譬如有一種賣“托子表”的人,他們把破爛手錶修得能走了,把表放在布上用手託著賣,要謊很大,還價就賣。有的表剛拿回家就不走了。他們專門矇騙青年和外地人。還有一種賣“炸黃戒指”的,就是將銅片做的戒指當鍍金戒指賣。商販中還有少數的害群之馬搞“貼靴”、“弊粘子”合夥欺騙人。他們混在顧客中,假充內行誇讚商品,或哄抬價格,造成爭購的假相,使顧客多添錢出高價,上當受騙。對於來賣東西的人,他們就褒貶人家要賣的東西,壓級壓價。東單大地的自行車市上就有這麼一幫人專門搞“圈著買”、“圈著賣”。比如有人來賣自行車,賣多少錢自己心裡沒有底。一進車市,這些人便一下子圍上來,都裝作要買車的樣子(實際上他們是一碼事),對這輛車評頭論足。賣車人如果要價大了,他們就奚落你一頓;要價少了,正中下懷,他們就這個還個價,那個還個價,最後用低價買下這輛自行車。轉手用高價賣出去,然後按人頭分肥,搭過話的都有份。而真正想買車的人,根本到不了賣車人跟前,如果你硬是上前去買,他們就把你擠走。這就叫“圈著買”、“圈著賣”。這夥人都是地痞流氓,專門欺行霸市。解放後,政府在東單大地以及各舊貨市首先取締打擊了這夥舊貨市場上的害群之馬。


有句老話;“凡欺負人的,沒有不欺負擺攤的”

解放前我和我的兩個弟弟,都在東單大地擺攤。我的祖父和父親也都是擺攤的。我們對擺攤人在舊社會的處境深有體會。舊社會擺攤人大多是城市貧民,沒受過什麼教育。我大哥從小學手藝作襯衫,稍大一些,擺攤賣襯衫。夏天忙個死,冬天閒個死,19歲上因勞累過度就死了。我13歲時,曾在商店學過徒,後因掙錢太少,養不了家小,就去擺攤。有人和我開玩笑說:“農民之子恆為農,你是攤販之子恆擺攤了。”

舊社會有句話:“凡欺負人的人,沒有不欺負擺攤的。”拿警察來說,無論是警官、警長、戶籍警、交通警或便衣警,在小攤上全是白吃白拿,尤其是主管本地面的最厲害。他們給錢你也不敢要。按他們的邏輯是:“拿你東西這是給你臉”。記得我住家“保”上的腿子,有一次到我攤上,非要兩把篦子不行,我是賣小五金百貨的,沒有篦子,只得到別的攤上買來兩把給他。1930年前後,東安市場派出所有個姓範的警官娶兒媳婦,大家出“份子”攢“公意”還不算,事後他還帶著兒媳婦到東安市場以道謝為名,向各攤販索取東西。從走進南門就“抄”(白拿),一直抄到走出西門,一家也不放過。最厲害的是“轟攤”。有時一天轟幾回,轟時連罵帶打,眼遲腿慢的還要被抓走。當時內一區第一分駐所(在金魚衚衕)有個姓王的警官,攤販們管他叫“淨街王”,只要他一出現,擺攤的就象見到了瘟神,無不逃之夭夭。“淨街王”心黑手毒,跑慢了讓他追上,就把你的本錢搞個淨光,抓到派出所去就是一頓毒打。

再有就是本錢問題。攤子再小也得有三塊五塊的本錢,沒這三塊五塊錢就擺不了攤。借債是擺攤人的常事。在舊社會,攤販們一般是借印子錢。債主給個小摺子,上邊寫好日子,債主每天來收錢,在當天的日子上蓋個章,章滿了債也還清了。問題是當時印子錢利息高,最高達到百分之三十到四十,放帳當天就扣當天的利息,借10元實際只能拿到9元6角。攤販們每天先打完印子錢,才能說買糧買柴。夏天就怕連陰雨,冬天就怕風雪天。當時有個歌謠說:“閻王帳,印子錢,就怕趕上連陰天!”我父親擺攤多年,一再告誡我們:“一定要省吃儉用,不借債,少賒帳,借了錢就如套上夾板,一輩子也還不清!”


攤販們的出頭日

日本投降後,失業的人很多,在東單大地擺攤的多是這些人。解放後東單大地的攤販人員起了很大變化:一是解放後各行各業得到恢復和發展,一部分解放前失業擺攤的人回了原單位,一部分年輕攤販經介紹或考試到了國營工廠、商店當了工人;一是增加了不少新攤販,他們有的是北京大宅門的老爺、少爺,有的在舊社會當過縣長、局長、師長,還有少數資本家,由於害怕“共產”,解散了工廠或關閉了商店,也來擺攤。這些人認為解放了,得靠勞動吃飯了,總在家裡待著不行,幹別的又不會,只好出來擺個攤。他們攤上的貨物多是自己家裡的東西。他們在東單大地只是暫時棲身,後來就陸續離開了攤販隊伍。

北平解放後不久,人民政府就把東單大地的舊貨市管理起來,在東單、東長安街路南劃定了攤位,建立了攤販管理處,並改名為東單市場(人們仍然叫東單大地)。這時東單大地的範圍是:由東單廣場南牆東犄角往西到臺基廠口(基本上就是現在對外貿易部那個地方)這塊地方。由北往南劃了五條街,由西往東劃了十條橫路。由於地基東寬西窄,所以在東頭第一條街的外邊又劃了一條街,叫一支街。一支街都是飲食業。

解放後的東單大地,西頭比東頭熱鬧,臨東長安街的叫一街,由一街往南是二、三、四、五街並排排列,以一二街業務最好。在解放後的3年經濟恢復時期,攤販們的積極性很高,銷售額成倍增長。原來的地攤(在地上鋪上紙或布)不見了,很多攤販不但有了案子,還搭起棚子,有的還蓋起了小屋。這時攤販多了,行業也多了,新添了照相業、棉布業、縫紉業、新舊醫療器械業、新舊五金工具業、租書業等等。還有小手工業設攤出賣自己的產品。攤販們編成小組、大組,組織了攤販聯合會。攤販管理處和攤販聯合會,大力宣傳明碼標價,整頓經營中的說假話、要謊的不正之風,教育廣大攤販要照章納稅,使營業逐步走上正軌。

管理處還辦起了政治學習班、文化學習班和掃盲班。舊社會,攤販們讓人打過來罵過去,根本不被當人看;新社會,攤販們徹底翻了身,學了文化,懂了很多革命道理。本錢少的,國家銀行還給予貸款,積極扶植。1950年北京市召開第一屆人民代表會議時,也有攤販代表參加。在舊社會被轟得到處亂跑的攤販,居然管理起國家大事來!

隨著國家經濟建設的發展,東單大地一天天繁榮起來,全市攤販不斷遷來東單大地,攤販人數驟增到一千三四百人,銷貨額和資金積累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攤販們的生活也都有了提高。東單大地成了全市的一個商品供應市場。


東單大地的搬遷

1951年國家對外貿易部需佔用東單大地這塊地方。北京市政府遂決定遷移東單大地市場。經市工商管理局會同市場攤販管理處和攤販聯合會研究協商,最後決定在東四隆福寺廟會基地修建一個永久性的商場。當時估算建築費約需40億元(舊幣)。經各方商定:國家對外貿易部出20億元,工商管理局投資10億元;下餘10億元由東單大地的攤販自籌。自籌的辦法是,按貨攤大小和資金多少認購遷建股(每股5000元舊幣)。當時除自行車市遷往天橋市場外,其餘百分之九十的攤販都認購了遷建股(1953年國家將遷建股全部退還)。因外貿部急需施工,東單大地的攤販提前於1951年8月遷出大地,臨時在燈市口大街、王府大街和豬市大街設攤營業近四個月。隆福寺廟會工程於1951年底基本竣工,正式命名為東四人民市場。各攤販立即遷入市場,於1952年元旦正式開幕營業。東單大地的歷史至此結束。

東四人民市場是解放後國家在北京修建的第一個市場,主要建築為4個大棚,前兩棚為方形,後兩棚為長方形,全是黃松木料人字梁鐵枷板,前兩棚柱高8米,人字梁最高處離地15米,瓦稜鉛板為頂,4個棚的總面積為5728平米。在解放初期,這樣大的建築是頗為壯觀的。據當時工商管理局搞修建的同志講,建築大棚所用的黃花松大柱子都是東北林場獻給中央的禮物,鉛板也是進口的。1954年修了門窗,1955年打了水泥地面。

東四人民市場開張營業時,共有1100多戶,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一是東單大地的攤販,約900多戶;二是原隆福寺廟會的攤販,約100戶;三是自德勝門曉市遷來的自行車零件和膠胎業,約100戶。後來,東華門大街的罐頭行和冰鞋業遷來數十戶,朝內大街也遷來幾十戶。當時每個攤位是6尺長3尺寬,攤位前面自己搭案子,後面有木板格子(木板是由工商管理局支援,市場遷建委員會統一製作的),每個攤位裝有1個電燈。大部分攤販是1戶一個攤位,極少數大戶佔有1個半或2個攤位。原東單大地的攤販管理處和攤販聯合會同時遷入東四人民市場。因市場內有衛生保潔、供電等事務性工作,又建立了場務委員會。後來市場攤聯會與東四區攤聯會合並,叫東四區攤販聯合會,並設有辦公室,配備了專職幹部。

市場的前兩個大棚每棚各有五條街,兩棚中間一條街,共十一條街,每條街編成3個小組1個大組;後兩個大棚四條街編成12個小組4個大組;貨棚外面的飲食、茶水、山貨業編成4個小組1個大組。全市場共編49個小組16個大組。

東四人民市場建立後的一大特點,就是同行業攤販集中擺設。過去所有市場行業的擺設都是自然的插花式。集中擺設後、一方面便利於顧客選購商品,一方面又為以後的社會主義改造打下了基礎。“三反”、“五反”運動後,各國營公司從貨源上照顧攤販,銀行又給攤販貸款,各戶營業額不斷上升。1953年國家發行公債,攤販們都能踴躍認購,到1956年合營時,有的最多認購公債1000元,一般認購數為三四百元左右。1955年在三大改造高潮中,東四人民市場的攤販們積極響應黨的“按行業組織起來”的號召,實行聯購聯銷。這樣資金集中,攤位集中,人員集中。攤販們還民主選舉了組長,訂立了章程,走上了集體化的道路。此後,攤販也由利潤收入改為工資收入(攤販本人每月工資35元,協助操作人即家屬,每人每月15元)。市場按行業先後組織了百貨、搪瓷陶瓷、布鞋皮鞋、唱機唱片、西藥、布匹服裝、針織、襪子、帽子、童裝、舊書、玩具、文化用品、五金工具、眼鏡鐘錶、特藝雜項、電料、無線電、舊皮箱、西餐具、乾鮮果品、飲食小吃、自行車零件等30幾個聯購聯銷組。國家對私營商業是按行歸口,所以每個組都由它的主營公司領導。1956年初全行業公私合營高潮時,國家考慮到市場商業集中,攤販業已集體經營,影響面大,讓市場攤販們以聯營組名義參加了公私合營行列。1958年,市場實行了統一管理,由區商業局直接領導,按商品種類分為6個商品部。

1962年又修建了前場,拆除了原隆福寺山門,蓋起了一幢幢大樓,使東四人民市場初建時的面貌全然改觀。當時東四人民市場是北京市第一商業局直屬的四大商場之一(其它三家為百貨大樓、東風市場和西單商場),有1700多名職工,近7000平方米的營業面積。經營品種在2萬種以上,內分10個商品部。後來到市場工作的青年人,對市場的起源以及當初的面貌,怕是知道的不多了。

東單大地原有的攤販人員,現在不少人已經年老退休了。他們在幾經滄桑的東單大地上,飽經憂患,每當回憶起過去,都有一種隔世之感。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趁我們這些老年人還在的時候,把東單大地的歷史如實地記錄下來。它作為一份歷史的研究資料,或許是有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