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中國的地震帶簡介

中國的地震帶簡介

中國地震帶分佈圖上可以看出,中國的地震帶和山脈走勢密切相關,山脈是地殼板塊運動互相擠壓形成的,地震是地殼運動釋放能量自然現象,板塊之間的消亡邊界,形成地震活動活躍的地震帶。

中國地震帶處在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相互作用區域,再加上歐亞板塊深部地球動力作用的影響,巨大的晚第四紀活動斷裂十分發育,而這些斷裂又正是大地震的溫床。

有歷史記載以來,中國大陸的幾乎所有的8級和80%-90%的7級以上的強震都發生在這些斷裂的邊上。

地質學家李四光先生說的中國四大地震帶:

01

東南部的臺灣和福建沿海;

02

華北的太行山沿線和京津唐地區;

03

西南青藏高原和它邊緣的四川,雲南兩省西部;

04

西部的新疆,甘肅和寧夏。

嚴謹來說中國地震帶可劃分為:

東南沿海及臺灣地震帶;

燕山南麓,華北平原兩側與太行山東麓、山西中部盆地和渭河盆地地震帶;

賀蘭山、六盤山,向南橫越秦嶺,至滇東地區地震帶;

喜馬拉雅—滇西地區,是地中海—南亞地震帶經過中國的部分;

從西崑崙至祁連山和河西走廊地震帶;

新疆帕米爾至天山南北地震帶。

中國四大地震帶的區域分別是:

華北地震區

南北地震帶

青藏高原地震區

東南沿海地震帶

中國地震帶歷史地震震中分佈圖中國是世界上地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中國位於世界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受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擠壓,地震斷裂帶十分發育。

中国的地震带简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