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最深海底還有泥巴嗎,泥巴被壓成了什麼?

cys20180309705


海底自然是有淤泥的,但淤泥由於結構疏鬆,內部充滿了水,海洋水壓再大也無法將淤泥壓扁,但經過長時間的理化作用,海底淤泥可形成岩石。

淤泥指的是在靜水和緩慢的流水環境中沉積並含有機質的細粒土,是由上層水體中的細微成分如粉塵顆粒、有機物殘渣等懸浮物沉澱結合在一起形成的。海洋中由於海水很深,而地球生命種類很多,從淺海到深海不同的海水深度處都有不同的生物,它們死後的殘渣一部分被魚類等生物消耗,未被消耗的部分就沉入海底。同時河水中也會攜帶大量的有機或者無機懸浮物,還有風出來的細微粉塵物質、火山灰等,進入海洋後也會有部分沉降到海底,和有機物殘渣逐漸堆積在引起形成淤泥。

通過淤泥形成的過程也可以知道,淤泥內部是多孔隙、較為疏鬆的,呈明顯的棉絮狀,顆粒間有絲狀物相連成網絡狀,因此可以起到一定的過濾作用,同時由於這樣的結構特點,內部也會充滿水,水壓水不會出現什麼結果,所以淤泥受壓的部分其實是組成淤泥的細微顆粒,在深海強大的壓力下,淤泥的細微組成成分的結構會稍微變化,但畢竟它們太細了,兩側海水形成的壓力差很小,也就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淤泥中由於富含有機物,可以成為某些海底食腐動物的食物來源。

淤泥不斷地堆積,底部的越來越“瓷實”,經過複雜的理化反應,最後可形成岩石,但由於本身就是在高壓環境中形成的岩石,且貼和海水流動,難以再被海水壓力壓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