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750×1500mm規格的瓷磚會成為主流嗎?

於佳儉


自從2016年博洛尼亞陶瓷展後,把大板瓷磚的流行風頭帶到了中國,單片面積大於等於1.62平方的瓷磚才叫大板瓷磚。



由於這些大板瓷磚紋理仿天然大理石,一石多面,鋪貼縫隙少,紋理拼接自然大氣,簡潔明快,很適合現代裝修的理念。設計師在高端應用上特別喜歡用的產品。

由於大板瓷磚造價昂貴,運輸鋪貼費用高,侷限了它的廣泛應用。

後來我們國內的推出了一個750x1500的規格,在生產成本和使用成本上大大低於大板瓷磚,這規格頂多算是中板瓷磚。


那這種規格瓷磚的效果又是怎樣,會不會成為主流呢?

我的回答是“不會”

毫無疑問,750x1500能夠繼承著大板的優點,但要記住,在中國普遍家庭的消費水平還不高,房子面積也不大,普通在100方左右,用800規格的瓷磚足夠了。有些大戶型用上600x1200已經夠格了。750x1500在普通家庭上使用基本不可能,只能想辦法藉助設計師的喜愛在工裝上多使用,價格降下來,用量肯定比大板要多,但想成為主流暫時沒戲。

750×1500mm規格的產品短期內將不會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的態勢,“如果該規格產品能達到當下600×1200mm所佔市場份額的20-30%就已經超乎發展預期了。600×1200mm價格已經出現惡性競爭現象,價格,規格,花式已經被市場普遍接受,銷量也在逐漸增加。所以750x1500暫時很難搶到600x1200的市場份額為。也許在這個規格領域範疇會出現個別代表性的品牌不奇怪,但肯定不會成為主流。




總體而言,現下很多業內人士覺得750×1500mm規格的產品十分具有發展潛力,但到底最終能爆發出多大的潛力,還有待市場驗證。行業內更多的企業是基於利潤思維在推廣該規格的產品,沒有基於消費思維,究竟能不能在這個新規格領域分得一杯羹,還需要看最終誰能夠真正貼近消費者。


百威生態石


講這個之前,要先分享一下市場策略的問題。

以實體產品銷售作為主要營收來源的企業,大多會把產品線粗略地分為品牌型產品、走量型產品、戰鬥型產品。三者並非靜態穩定,而是存在動態轉化的過程。

品牌型產品,體現品牌性格,展示技術,引領市場方向。越是行業領先的企業,越會注重品牌型產品的佈局。很多人以為品牌型產品是企業重要的利潤來源,因為通常單價會高。然而事實上,由於品牌型產品通常需要分攤較高的研發成本,以及通常銷售都不會很大,實際上廠家一般並不指望從它身上獲取重要利潤。當然,這是相對的,可能很多人看了立馬會舉出蘋果手機的例子來反駁。我說的只是一般企業的情況。

作為市場銷售中的主力,實際上很多時候是走量型的產品。這類產品通常相對成熟穩定,有著比較大的銷售技術,也被市場普遍接受,推廣成本低,研發成本已被前期分攤,基本是賣一個賺一個。所以對於很多企業來說,實際的主要利潤來源是這個分類的產品。

在很多消費市場中,廠家出於贏得市場競爭或者有針對性地打擊某些競爭對手,會制定一些戰鬥型產品,這類產品普遍利潤低,具有強的市場殺傷力,但通常也會故意設有一些產品力薄弱的環節,不然會直接影響到其自身走量型產品的市場,可以說是得做到攻守兼備。

很多時候,品牌型的產品,經過一定的市場驗證後,會淘汰一些部分,而市場接受的部分則會慢慢轉化為走量型產品。在很多行業都會存在這樣的情況,這也是很多行業產品迭代的基本規律。

從瓷磚行業來說,中國市場從最早的300x300,到600x600,到目前主流的800x800,也是經歷了迭代演化的過程。

回到題者的問題,其實就是問行內所謂的“大板”未來會不會成為主流。從筆者看來,大板有其優勢,單片面積大,鋪磚之後圖案連續性強,鋪設平坦等,但個人認為未來不大可能成為主流尺寸。理由主要是,生產成本高、切割損耗大、運輸相對不便、市場應用範圍相對小。



BenjaminXx


大家好,我是專注家居生活和裝修知識的家居生活志。在這裡,我會盡可能地把我所知道這些知識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能夠支持。


近兩年,陶瓷大板風靡全球,瓷磚規格越做越大成為陶瓷行業的熱門話題。過去的大規格產品,現在大部分已成為常規產品,其價格、紋理、裝飾效果逐漸都得到消費者的認可。

現今,陶企在產品規格上,逐漸迴歸理性,600×1200mm、750×1500mm規格瓷磚成為越來越多品牌力推的產品規格。

在2019年佛山春季陶博會期間,瑪緹瓷磚、蒙地卡羅、鷹牌2086、歐文萊、格萊斯、金意陶等90%參展陶企均推出600×1200mm規格瓷磚,並現場成交不少訂單。同時,通利、御家、金科、QD瓷磚等陶企推出750×1500mm規格瓷磚。

↑ 陶博會期間某企業展示的600×1200mm瓷磚。

近日,陶sir在走訪陶瓷企業時發現,600×1200mm瓷磚已踏上“網紅”規格之路,終端市場的消費勢頭不斷增長。

600×1200mm瓷磚為什麼成為熱門的規格尺寸?其實這種規格瓷磚早已是進口瓷磚的標準尺寸,國外很多頂級瓷磚品牌大部分以該規格為主打產品。

除此之外,600×1200mm如何憑實力成為國內當紅“明星”?顏值是致勝的“武器”之一。

隨著消費者審美提升,600×1200 mm上牆下地都能在空間的視覺上,充分展示石材紋理的真實延伸感,使紋理更加生動、韻味,提升空間檔次,而像800×800mm規格的方形瓷磚則受到形狀的約束,不能很好地體現瓷磚紋理的視覺效果。

↑ 蒙地卡羅KF-QW612805星空灰產品。

除此之外,600×1200mm與其他更大規格的產品相比,性價比更高。其鋪貼方式可根據場景進行橫向、縱向、工字型、交錯、混合等方式鋪貼,其視覺更具靈動感、設計感與時尚感!

與600×1200mm相比,750×1500mm規格瓷磚更符合建築模數的要求。1500mm長度正好符合建築模數的要求,能夠減少與同一建築中其他材料或組合發生衝突的可能性,大大減少後期加工。所以750×1500mm瓷磚被稱為“黃金規格”。

而且,其運輸、鋪貼相對於超大板便利許多,鋪貼效果方面與超大板基本無二,這就為各大品牌推出750×1500mm規格瓷磚提供了絕佳的時機。

關於600×1200mm規格瓷磚多年的發展,匯廣企業總經理吳海雲坦言,如果2018年以前是這一規格的全面培養期,那麼2019年就是600×1200mm瓷磚的爆發期,經過多年的沉澱,終端市場慢慢接受600×1200mm,由特殊規格變為常規型產品,消費者已經完全接受這一規格瓷磚。

600×1200mm瓷磚的流行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經過3-4年的時間沉澱。據瞭解,這類規格瓷磚很早就有企業在生產,但產量並不多,從2015年末到2016年初,陸續有企業重點推出600×1200mm瓷磚,甚至出現推這一規格的單品品牌。

吳海雲坦言,去年匯廣企業一直在思考600×1200mm產品開發方向,但今年一季度已簽下十幾個訂單,現在該規格的新品排產訂單已經接近三萬箱。高安一陶企營銷總經理付先生透露,去年10月份起,其公司該規格產品單月銷量在200萬左右,由此可見,銷量還是客觀的。

總的來說,600×1200mm規格產品十分具有發展潛力,經過多年的時間沉澱已經迎合大眾審美,成為常規型產品,預計其生命週期會較長,但這款“網紅”規格產品熱賣情況能持續多久,還有待市場驗證。

賣房的都開始造車了,做磚的還只會賣磚?


家居生活志


現在都用1000/2000的


YY3D


現在很多主流的瓷磚品牌廠家店裡都上了750*1500mm,600*1200mm的。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主流的產品慢慢的會取代做工質量差的,沒有審美的瓷磚。



現在都在流行高級灰,豔而不俗,利而不被。

有個人簡解的歡迎評論 提出。


楊凌裝飾設計


個人認為大磚不會成為主流產品,水泥自流平做舊將成為主線,工業風越來越受年輕人的歡迎,輕裝修,重裝飾,甚至裸裝……


簡單的魚兒


我家地面用900X1800,只要空間夠大,大磚感覺更好


248401921



自由自宅


未來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大板瓷磚銷量已經不斷上升🔝,600x1200,750X1500,未來肯定成為主流趨勢,特別是750X1500必將成為黃金規格。


法恩樂瓷磚郭勇


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