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美聯儲是私人所有,但美聯儲主席要向總統提出辭職?

邏輯評論


美聯儲挺調皮的,當用私人機構身份有利時,他就說自己是私人機構,當用政府部門身份有利時,他就說自己是政府部門。

20世紀30年代,美聯儲成立沒多久,美國國稅局要求美聯儲對其辦公大樓繳納房產稅,美聯儲回覆國稅局說作為中央銀行,實質上應該算是聯邦政府機關部門,應該享受相應的免稅政策。而美國國稅局堅持認為美聯儲是私人部門,應該如實繳稅。雙方扯皮不下,最後還是國會給美聯儲撐腰,裁定其不用繳稅。

而美聯儲為了保持作為美國央行的獨立性,確實是採用私營機構的組織形式。但這個私營跟我們說“私人”還是有點區別的,這裡的私營理解為“行業協會”或許更為準確一些。美聯儲由12家分佈在12個城市的聯邦儲備銀行和3000多家銀行股東組成,美國的銀行牌照比較好取得,一家銀行如果想跨州經營,就必須向其所在區域的聯邦儲備銀行繳款成為美聯儲的股東,該儲備銀行會為其存款提供擔保,根據美國的聯邦儲備法,全美分為12個儲備區,每個區一家儲備銀行:

每一家儲備銀行都是獨立的法人,設9名董事,其中6名董事在當地產生,這6名上3名是由會員銀行選舉而來;3名是當地社區選舉而來,代表當地社區居民的利益;9名中剩下的3名董事是美聯儲委員會指派。而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包括主席等7名委員都由總統提名,國會參議院同意之後才能上任。因此要控制整個美聯儲是非常難的,提名如此,罷免也是如此,罷免一名美聯儲委員需要國會三分之二以上的票數同意才能罷免,這同樣是為了保持美聯儲的獨立性。

美聯儲委員提名只能由總統提名,但總統沒有任免權,這也體現了美聯儲與美國政府之間既相互聯繫又相對獨立的關係。因此,美聯儲辭職向總統辭職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鹹魚學院


很多讀者對於美聯儲認為是私有的,或者是美國的私人銀行所組織成立的,共同管理、引導著美國貨幣的走向。其實,並不然。美聯儲確實是私有,但服務於美國政府、國會以及市場,與美國總統有著很大的區別,美國總統可以提名美聯儲主席以及提交國會卸任美聯儲主席一職,但是,最終的決定權在國會卻不在總統。

一、美聯儲的認識:

美聯儲確實是私有機構,但是94%的利潤轉交給美國財政部,剩餘6%用於給會員銀行發放股息。並且是由美國國會通過《聯邦儲備法案》而創設,包括了聯邦儲備系統理事會、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聯邦儲備銀行以及三千多家會員銀行、三個諮詢委員會。

美聯儲的意義是什麼?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美國的中央銀行。雖然是私有制機構,但是權利是直接從美國國會處獲得,其的決議並不需要美國總統或者立法機關的任何高層批准,甚至成員的任期能夠跨越很多接總統及國會的任期。當然,不需要受到總統的牽制,但是需要服從於美國國會的監督,如果存在任何問題,國會直接行使權力。

當然,美聯儲主席、副主席的認知,美國總統可以直接進行提名,參議員批准。原則上是不允許連任,任期到了就是自動辭職。如果想繼續,可以由總統繼續提名。

二、如果發生美聯儲主席中途辭職的情況。

美聯儲管理的美元貨幣,積極引導美元、美國市場的正確走勢,並且不受美國總統牽制。所以在任期以內很少有提出辭職的。如果是辭職,應該是向總統提出然後參議員批准,然後再由總統提名,進而參議員批准,然後美聯儲就能夠辭職成功。


厚金說


首先,美聯儲說是私人的,但實質上不完全算是私人的。從持股性質上看,美國聯邦儲備銀行是一家會員銀行持股的銀行,屬私人控制股權。但是,美國聯邦儲備銀行又是美國中央銀行的一個組成部分。

在美國,負責履行美國的中央銀行職責是美國聯邦儲備系統 (Federal Reserve System,簡稱Fed),它是根據《聯邦儲備法》(Federal Reserve Act)於1913年成立的。它有三個組成部分,即聯邦儲備委員會、聯邦儲備銀行和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其核心是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 Board),全稱叫聯邦儲備系統理事會(The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也可稱為聯邦儲備系統管理委員會。這個委員會由七名成員組成,其中主席和副主席各一名,委員五名,委員須由美國總統提名,經美國參議院批准方可任職,任期為十四年,而主席和副主席任期為四年,可連任。


聯邦儲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包括12家銀行,在美國全國劃分為12個儲備區,每個儲備區設立一個聯邦儲備銀行分行,而每個分行都是一個法人機構,擁有自己的董事會。會員銀行是美國的私人銀行,除國民銀行必須是會員銀行外,其餘銀行是否加入全憑自願,當然,加入聯邦儲備系統的好處是,該系統會為會員銀行的私人存款提供擔保,但是,加入是須繳納一定數量的存款準備金的,而這存款是沒有利息的。而各地區聯儲的股權,則由各地區的會員銀行根據其資產比例認購。嚴格說,美聯儲的會員銀行包括全國性銀行和州內銀行,前者強制入會,後者自願入會。之所以說美聯儲是私人性質的,但它雖美聯儲由國會授權成立的,但它獨立於國會,也獨立於政府,它是由各會員銀行聯合組成的獨立機構,是獨立運行其銀行業務的。

但是,美聯儲又不能說是私人能完全控制的,因為美聯儲委員會的委員,由總統提名,參議院任命,美聯儲的高級僱員也由政府任命,美聯儲承擔著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執行,承擔對會員銀行的監管,承擔著國家支付系統等職責;美聯儲需把每年利潤的94%需交給財政部。此外,美聯儲需要接受國會監督,國會有權調整美聯儲的職權。根據原則,美聯儲需要與白宮協調來制定金融貨幣政策。所以,從這些方面看,與其說美聯儲是私人的,倒不如說,在職能上,它更類似一個政府機構。

只是因為如此,美聯儲主席是不能任意辭職的,而且,因為美聯儲主席是由總統提名的,所以,自然要向總統提出辭呈,當然,美聯儲辭職的批准權在國會,需參議院批准。


文城觀點


美國聯邦儲備系統 (Federal Reserve System,簡稱Fed),實際上就是美國的中央銀行,只是和其他國家的叫法不一樣。有關美聯儲是私人所有的說法,在中國主要,確定,以及百分之一百二十是由宋鴻兵誤導所致的。宋鴻兵不管他出於什麼樣的個人目的,竟然在他的公開出版的書——《貨幣戰爭》裡,將美聯儲描繪成一個私人機構,並引入一個叫羅斯柴爾德的所謂全球銀行業巨頭。實際上,他所謂的這兩個概念全部是個人的錯誤理解和對道聽途說的陰謀論的錯誤陳述。他的書的確是害了一代人。到今天,你要是有機會和宋鴻兵去討論一下貨幣戰爭這本書,他還會願意和你談嗎。因為世界上對羅斯柴爾德家族的陰謀論從來沒有停止過。

美聯儲不說,就說羅斯柴爾德家族,並沒有他書中所說的那樣的鉅額資產,今天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僅僅才不到百億歐元。家族企業,就現代企業來說,它就不會是超大型的企業,不管是做金融也好,做其他也好。相對於蘋果公司來說,就118個羅斯柴爾德家族所有資產才能和蘋果公司相抵。

閒話不多說,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美聯儲。美聯儲就是美國中央銀行,只是叫法不同,它由12家分佈全國主要城市的地區性聯邦儲備銀行組成,在美聯儲的華盛頓特區有聯邦儲備儲備委員會。美聯儲從美國國會獲得權力,行使制定貨幣政策和對美國金融機構進行監管等職責。這個美聯儲委員會主席需要總統任命,需要辭職的話,也應該向總統提出辭呈。而,要是略懂英文的話,本號建議看看網上:The Central Bank of American指的是什麼。是的這名稱很少有人用。但是我給你看一個美國人用這個稱呼的見證。它實際上是說美聯儲就相當於其他國家的央行。



而這裡的美元,它依舊稱為banknote。美國建立美利堅合眾國的時候,的確是一個奇葩,和歐洲國家的制度都不同。

我們總會用布什政府,奧巴馬政府,特朗普政府這樣的詞彙來稱呼美國的行政領導團隊,在英文裡,特朗普政府就是,Trump Administration。實際上就是美國總統可以自己組建自己的行政班子,來實踐他的治理。美國人的這個用詞是很恰當的。

所以,這個問題中,前半部分是有問題的。後半部分是美國政治的一個特點。


大舟財經觀


美聯儲竟然是私人的!這一點可能出乎大部分人的意料。美聯儲,作為一個私人機構,是怎麼成為美國“中央銀行”的,為什麼他的管理者要有總統提名,國會通過?

美聯儲的歷史並不長。1913年才成立,比美國成立時間晚了126年。在很長的一段時間,美國是沒有中央銀行的。歷史上,美國曾多次試圖成立一個像美聯儲這樣的中央銀行,但因為議員及總統擔心央行權力過大,或央行會被少數利益集團綁架而沒有成功。

美聯儲由位於華盛頓特區的聯邦儲備委員會和12家分佈全國主要城市的地區性的聯邦儲備銀行組成。美聯儲紐約銀行是美聯儲系統的最大股東。按理說,美聯儲主席應該由美聯儲紐約銀行提名擔任,但為什麼現在是美國總統呢?

第一個原因,美聯儲不是一家以盈利為目的的商業銀行,它的主要職責就是穩定全國金融系統,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實質上是金融行業管理機構,是美國的中央銀行。這個時候,由美國總統提名就名正言順了。

第二個原因,如果按照公司制度,美聯儲由大股東控制,就會出現大股東為了自身利益而損害公眾利益的情況。當自身利益和公共利益出現不一致的時候,在自利的理念之下,大股東會怎麼選擇,一目瞭然。

雖然美聯儲主席是總統提名,但管理層卻又相當大的獨立性,甚至他們為了履行自己的職責,可以不管美國總統和政府的干預。

近一段時間。美國股市出現暴跌,特朗普把“罪魁禍首”歸為美聯儲加息。美聯儲反駁說,我們的職責是防範金融風險,股市的好壞根本不是我考慮的事情,把總統懟得一愣一愣的。


財經知識局


首先,美聯儲並不是私有的,私有不是大家道聽途說而來,就是受了《貨幣戰爭》這本書的蠱惑。美聯儲是根據1913年美國聯邦法案成立的一個聯邦獨立管制機構,也是美國聯邦政府的組成部分之一,所以美聯儲主席需要向總統提交辭呈就是理所當然了。

所謂的獨立管制機構,本質上還是屬於美國聯邦政府的一員,但有點“聽調不聽宣”。它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執行某一專門任務,比如美聯儲,說白了就是操縱經濟。因為其特殊的位置和特殊的作用,所以美國一開始就在在法律上確定了它的負責人不對總統負責。

美聯儲貨幣政策的最高決策機構包括聯邦儲備局的7名執行委員(Members of the Board of Governors)和12名聯邦儲備銀行的主席(President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s)。美聯儲最重要的貨幣政策被稱作公開市場操作,日常說的美聯儲公開市場會議(或者議息會議)就是為制定這個政策而召開的。公開市場政策由華盛頓的聯邦儲備局和各個地區的聯邦儲備銀行共同制定。美聯儲的12個聯邦儲備銀行是相對獨立的機構,比如聯邦儲備銀行的主席可以擔任公開市場委員會的委員,在擔任委員期間,聯邦儲備銀行的主席與聯邦儲備局主席、聯邦儲備局的其他委員擁有同等的投票權。



聯邦儲備局的7名執行委員由主席、副主席及其他5位委員組成。這7名執行委員必須全部由總統提名,經過國會確認後才能上任。每個執行委員的任期為14年,到任後不能連任,注意這裡的14年任期指的是執行委員的任期,和美聯儲主席任期並不是一個概念。執行委員上任後,總統沒有權利罷免這些委員。如果需要罷免他們,必須有國會2/3的成員投票通過才可以。

同時,《聯邦儲備法案》規定這7名執行委員的任期需要間隔兩年。比如:如果第一個委員的任期從2012年開始,那麼第二個委員的任期從2014年開始,第三個委員的任期從2016年開始,依此類推。因此在美國總統4年的任期內最多隻有兩個執行委員的任期結束,需要由總統決定新人選是誰。美聯儲這種任期安排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總統對委員會的控制能力。聯邦儲備局的執行委員可以被總統提名為美聯儲主席(Chair)或者副主席(Vice Chair),每次提名任期為4年。總統提名主席和副主席後,也必須經過國會批准才能上任。一旦上任,主席和副主席在任期內同樣不能被總統單獨罷免,必須獲得國會2/3的票數才能通過。


另外,美聯儲的主席和副主席同時也是聯邦儲備局7位執行委員之一。主席和副主席的任期與他們同時擔任的執行委員任期不衝突。即使主席和副主席的任期結束,如果執行委員的任期還沒結束,他們仍然可以繼續作為執行委員。伯南克作為聯邦儲備局執行委員的14年任期到2020年才結束。如果他願意,即使不擔任主席了,仍然可以繼續作為7位執行委員之一,參與制定美國貨幣政策。在擔任執行委員期間,他和聯儲主席享有同樣的投票權利。從這些制度設計可以看出,美國總統雖然是美國最高行政長官,但對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干預很小。


作為美國的中央銀行,美聯儲從美國國會獲得權利。它被看作是獨立的中央銀行因其決議無需獲得美國總統或者立法機關的任何高層的批准,它不接受美國國會的撥款,其成員任期也跨越多屆總統及國會任期。其財政獨立是由其巨大的贏利性保證的,主要歸功於其對政府公債的所有權。它每年向政府返還幾十億美元。當然,美聯儲服從於美國國會的監督,後者定期觀察其活動並通過法令來改變其職能。同時,美聯儲必須在政府建立的經濟和金融政策的總體框架下工作。


是阿維啊


美聯儲,全稱叫美國聯邦儲備系統,是美國的中央銀行,由位於華盛頓特區的聯邦儲備委員會和12家分佈全國主要城市的地區性的聯邦儲備銀行組成。學過初中政治的都知道,我國的央行並不像其他銀行一樣是一個盈利性的企業,而是一個政府機構。但有意思的是,美國的央行也就是美聯儲並不是一個完全的政府機構。只有聯邦儲備委員會是聯邦政府機構,其餘的12家聯邦儲備銀行則是非政府性機構。(美聯儲辦公大樓)

美國建國之初是由13個比較鬆散的州組成,當時主要權利大多集中於州政府,為了避免聯邦政府獨攬大權,所以美聯儲在設計上也考慮了這一點,防止聯邦政府對美聯儲的過多幹預。這種傳統一直保持到現在,現在的美聯儲依然保持了很大的獨立性。美聯儲的最高權利機構也就是位於華盛頓的“聯邦儲備理事會”,它有7人組成,其中1人是主席,6人是理事。主要的大權都掌握在7個大佬手中。一般有什麼大事,這7個大佬就會開個會,每人1票,舉手表決通過。這7個人和美國大法官裡面的九個長老非常相似,都是由總統提名,國會通過。不同的是,大法官實行終身制,而美聯儲的7個大佬是有任期的,任期為14年,並且可以連任。一般情況下,主席如果沒什麼大的錯誤,都不會被免職,像我們熟悉的上上任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一直幹了19年,如果不是因為到了80多歲的高齡,他還能幹幾年。美聯儲理事當選後,具有很強的獨立性,既不對總統負責,也不對國會負責,另外,美聯儲有很強的盈利能力,因此,它不需要國會給他撥款,在財政上美聯儲完全獨立。錢歸自己管,說起話來自然硬氣。(現任美聯儲主席鮑威爾)

美聯儲因為具有很強的獨立性,所以它會根據當前經濟形勢,獨立履行央行的職能,包括加息、降息、印鈔等等,而不受美國政府的影響。這樣就使美國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不能很好的協調配合,這就是特朗普最不滿意的地方。特朗普上任後,好大喜功的性格,使他非常迫切的要提高本國的經濟增長率,因此他採取了包括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等在內的多項經濟刺激政策。而這些政策都需要有更加積極的貨幣政策予以支持,但是美聯儲從美國自身的經濟出發,需要防止美國經濟過熱,所以多次採取加息政策,而加息必然會影響美國的經濟增長,這就引起了特朗普的不滿。另外美國的股市保持了10年的長牛態勢,但美聯儲屢次加息打壓股市,美國股市現在已經走向熊市狀態,這讓好面子的特朗普臉上很是掛不住,因此,他多次批評美聯儲的加息政策,實際上他更多的是考慮自己的面子問題。(特朗普指責美聯儲)

面對美聯儲屢次和自己過不去,這讓特朗普很是生氣。但生氣歸生氣,想要罷免美聯儲主席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不僅需要總統提出罷免意見,還需要國會批准,以目前美聯儲在美國非常高的民意支持率,罷免美聯儲主席在國會幾乎不可能通過,所以,特朗普也就是發發牢騷,不可能有什麼實質性動作。


大國縱橫


美聯儲所謂的私人所有和我們平常的私人所有是不一樣的。

比如我有一家公司,這家公司是我私人所有,那麼這家公司賺的錢交完稅都是我的,分紅也都是股東的,私人想怎麼用就怎麼用,所以我這家公司追求的就是盈利。

但美聯儲不是這樣,美聯儲也有可能盈利,但這個盈利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調控宏觀經濟。

美聯儲自己可以印發貨幣,然後去購買美國國債和向商業銀行放貸款,於是就有了利息收入,買國債說白了就是把錢借給美國政府,放貸款就是把錢通過商業銀行借給私人,所以這些都是美聯儲的收入。

美聯儲的負債呢,商業銀行把錢存在美聯儲,美聯儲要支付存款利息的,這就是負債,所以負債非常的少。

所以美聯儲賺的錢是要交稅的,交完稅之後的錢呢,還是屬於美聯儲的,不屬於任何個人,所以沒有“私人”可以使用這些利潤,這些錢會留著下次干預經濟的時候使用,美聯儲可以使用美元買國債把美元投放市場,也可以把國債賣掉回收美元。

所以美聯儲職責是調控整個國家經濟,不是為了個人去賺錢,所以也不算是“私人”所有。美聯儲主席和副主席都要由總統題目,國會批准,所以也是總統和國會博弈的一個過程,所以既然是總統提名和任命,辭職自然也是要向總統做出。


劉權林


“美聯儲是私人所有”最早的說法應當是出自宋鴻兵的《貨幣戰爭》,但這純粹是一種無知的胡說八道的講法。

美聯儲是根據1913年《聯邦儲備法案》而成立的一個聯邦獨立管制機構,是一種特殊的聯邦行政機構,是美國聯邦政府的組成部分。

美國聯邦政府目前共有25個獨立管制機構,其中經濟性監管機構12個,社會性監管機構13個。美國的農業信貸局、聯邦通訊委員會、證券交易委員會、民用航空委員會都是與美聯儲屬於同一性質的機構。

這類機構在行政法上,與聯邦各部幾乎沒有多大區別,同樣涉及委任立法權、行政程序、司法複審等法律問題。存在的區別是:

  • 獨立管制機構的目的是為了執行某一專門任務,其成員多為專家;而聯邦各部管理的事務龐雜,首長多為政客。
  • 獨立管制機構處於聯邦各部之外,其行政行為不受總統控制,不過其任命仍然是來自的總統,但有固定的任期,在法律上不對總統負責;而聯邦各部則直接隸屬於總統,對總統負責。
  • 獨立管制機構實行委員會制,由5到11人組成的小組領導、其成員的權力基本平等;而聯邦各部則實行個人負責制。

美聯儲的股東銀行有3000多家,全國性銀行強制加入,州內銀行自願加入,外國銀行不能加入。雖然名義上是股東,但是這些股份既不能流通,也不能分紅;因此,說白了這種股東身份,更準確來說只是一種會員身份。美聯儲每年94%以上的利潤都得上繳美國財政部,剩餘的留做美聯儲開支。例如,美聯儲在2017年就向美國財政部上繳了802億美元的利潤。

美聯儲的股東銀行與美聯儲的關係,說白了與咱們的商業銀行與中央銀行之間的關係是一樣的,沒有任何本質區別!


建章君


顯然問這個問題的網友是受到了《貨幣戰爭》這類書的影響,才可能問這樣的問題。正好剛回答了《為什麼美聯儲不屬於美國政府?》(https://www.wukong.com/answer/6571714637933314308/),裡面已經澄清了這個問題中的“美聯儲是私人所有”是不確切的,請先參閱,接著談。

其實美聯儲從來就不是什麼秘密,至少美國政經界、主流媒體對美聯儲的非常瞭解,它的來龍去脈並沒有什麼貓膩。而和其他各國央行相比,源於美國獨特的政治與文化傳統,美聯儲的結構與組織形式顯得不同,其目的是形成一種權力制衡機制。

並且,雖然各地聯儲銀行享有一定的,但美聯儲核心權力在華盛頓的Board of Governors(聯儲總部)的手中,由7名理事組成,是100%的公立機構,非但聯儲主席,這7名理事也都由總統任命,參議院最後確認。

談到此,你應該明白為何美聯儲主席由美國總統最後選定、明白為何也要向總統提出辭職了吧。

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好的建議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