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 劉喬:用品質誠信經營 聚力企業發展

劉喬:用品質誠信經營 聚力企業發展

劉喬正在自己農場裡察看桑樹生長情況。

劉喬在管理德聚農場時,始終堅持最初的願望,讓桑樹還原最自然的生長環境。

35歲的劉喬是江安縣鐵清鎮利水村德聚農場負責人,大學畢業後放棄國企優越的工作環境,毅然回鄉創業。2012年經過對當地氣候、土壤等多元素考察,從外省引進了6千多株果桑苗,以此填補了南溪、江安兩地無規模化種植果桑的空白。

不忘初心 堅守自然法則

“你這桑葚打過農藥沒有哦?”很多來採摘的顧客在未進入桑園時都帶著疑問。每次,劉喬都很自信,回答的都一樣“肯定沒有,你要看到了就明白了。”

從只有筷子那麼高的小苗長到成年桑樹,劉喬一直堅持人工除草,人工除蟲,堅決不使用化學農藥成分。很多人都說,平均每年使用一到兩次農藥可加以控制病蟲害,這樣要省很多成本,但對於追求安心環保桑果品的劉喬來說是絕不允許的。

採摘的顧客在進入果園後,見到桑樹自有的生物鏈,大家都放心的品嚐了起來,紛紛讚不絕口。看到大家對自己的認可,對桑葚好評不斷,劉喬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初衷。

誠信至高 乃經營之本

德聚農場在經營前期,土地流轉資金及運行管理成本在親友的幫助下得以運行。無法一時見到成效,本地流轉資金、務工成本一直在虧本運行。無論怎樣,劉喬依然每年按時將流轉金支付給農戶,工人工資也是做到完工即結算。如此幾年的運營下來,劉喬在當地群眾中形成了很好的誠信口碑,從未拖欠過工錢。

2018年桑葚採摘季開園第一天,吸引了眾多客人蜂擁入園採摘桑葚,也讓劉喬忙得不亦樂乎。

當天,在對銷售重量自查後發現,當日所售金額與當日所售重量出入很大,及有可能是多收了顧客的價錢。劉喬和農場工作人員一一仔細的回想,查找出原因出在因對計重稱設置不正確,導致重量雙倍計重,原本只有10元的金額卻收到了20元。

如何將這些多計重的費用返回給顧客?他們來自哪裡?他們又是誰?當晚,在大家的共同回憶幫助下終於將這30多名顧客確定下來。並在第二天,劉喬對就近的顧客親自登門退款並誠意致歉,對外地顧客通過微信退款後也表達了歉意。大家都說不過十幾二十元錢的事,沒想到劉喬如此在意。劉喬的此舉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評價,雖說金額小,但誠信更重要。

德聚農場採摘高峰期時,每天人來人往。劉喬每天送走了採摘的顧客後都要查看家裡有沒有顧客遺留下的物品。因氣溫過高難免有些顧客的隨身貴重物品遺忘在農場。劉喬發現後都會通過微信、電話等多個渠道聯繫失主,並及時返還給失主。

真誠待人 立求踏實每一步

因為採摘季氣溫較高,有些顧客位置較遠,所以劉喬時常幫有需要的顧客第一時間備貨,供應新鮮桑果並寄出。“你這果園每天掉在地上的那麼多,像制桑酒的就可以適當添加些進去”。面對朋友“好心”建議,劉喬不動搖,始終堅持自己的初衷。

劉喬對其備貨品質要求更高,掉地上的一律不用、青色果一律不用、成熟過度的果一律不用、有破損的果一律不用,用心對待顧客的每一個要求,使眾多要求備貨的顧客滿意而歸。並且對所有顧客的計重都採用只多不少的方式計重,劉喬說“顧客的滿意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此外,劉喬的桑葚產品通過網絡探索模式已遠銷到貴州、甘肅、雲南、廣東、福建、江蘇、重慶、成都、德陽及周邊市縣,並受到市場的認可和青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