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玉林市:改變中藥材市場版圖的十年

玉林市:改變中藥材市場版圖的十年


玉林市:改變中藥材市場版圖的十年

2009年10月,首屆中國(玉林)中醫藥博覽會暨中藥材交易會拉開帷幕。來自印尼、泰國、新加坡等東盟國家、我國港澳臺及國內各地的醫藥界人士共3.5萬人雲集於嶺南名城——玉林,自此開啟了一段非同尋常的歷史。

10年來,藥博會搭建起不斷上升的階梯,玉林中藥材市場實現了經營戶從原來的300戶至400戶,發展到3000戶,營業額從10億元上升至100億元,每年經玉林集散和中轉的進出口中藥材達70萬噸左右,金額超過300億元,成為中國進出口中藥材最大集散地和中轉站,一舉改變了國內中藥材市場的版圖。

一座名揚四海的“中國南方藥都”,正在昂然崛起。

首屆藥博會實現歷史轉折

回顧玉林中藥材市場的發展歷史,最初的資料相當稀少:改革開放初期,幾位頭腦靈光的鐵路職工為了生計,在當時的鐵路小學附近擺攤賣中藥材。由於火車站物流的便利,生意興隆。漸漸地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的人聚集到火車站附近的中秀路,沿街經營藥材生意,形成了一處熱鬧的藥市。

當時的縣級玉林市委、市政府因勢利導,集資800萬元,徵地26畝,於1988年12月,建成了總面積18000平方米、擁有812個鋪位的三層棚朵式中藥材市場,成為了全國首批獲批准開辦的、也是廣西唯一的中藥材專業市場。市場貿易逐漸輻射到全國20多個省市地區,產品遠銷日本、韓國、越南、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

然而到了21世紀初,舊中藥材市場的侷限性逐漸顯現:缺乏規範和管理,缺少統一引導和高質量服務,在低水平發展階段徘徊不前。

2009年,佔地千畝的玉林銀豐國際中藥港建成投入使用,一躍成為當時全國最大的封閉式中藥材交易市場。市場的硬件設施明顯改善,市場的軟實力又該如何提升呢?

“我們2008年就開始考察整個玉林的市場,當時玉林中藥材市場發展得比較快,但是論知名度實際上還比較落後,廣東普寧等地方的名氣要大得多,在全國17箇中藥材專業市場裡我們是比較靠後的,所以我們當時就想到能否辦一屆展會來提升我們的競爭力。”

玉林銀豐國際中藥港副總經理龐健親歷了首屆藥博會的策劃籌備工作,許多往事依然歷歷在目。他清晰地記得為了舉辦藥博會,籌備人員遠赴北京跟中醫藥管理局等單位洽談接觸。“沒有一點經驗,一切都得從頭開始,非常不容易。”

那時,一些剛剛搬遷到中藥港的商戶對展會經濟不太瞭解,認為藥博會就是個花架子。誰也沒想到,從10月23日到25日,短短三天時間,首屆藥博會項目簽約、貿易成交爆出驚喜——共簽訂合同項目12個,合同投資額13.5億元;貿易總成交額12.49億元,其中合同成交額2.64億元,合同意向成交額9.85億元。

首屆藥博會不僅僅是數據上的成功,更點燃了玉林中藥材市場30年積累後的怒放,成為玉林中藥材市場從馬路市場到大型專業市場的歷史轉折點。

十年盛會演繹精彩跨越

自此以後,每屆藥博會都是一次巨大的跨越和提升。

第二屆藥博會新增國內外275家企業參展,新增展位296個,會展期間共達成貿易成交額26.975億元,比上屆增長115.97%。

2011年第三屆藥博會上,玉林市正式發佈了《玉林市百億元中醫藥產業發展規劃》,成功舉辦了“玉林健康產業園招商推介會”和“玉林健康產業園奠基儀式”,標誌著中醫藥產業正式列為玉林市的支柱產業,迎來了全面發展的重大機遇。

第四屆藥博會新增來自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港臺地區以及東盟國家的參展商700多名、採購商5000多名,觀眾達19萬人次。展會達成貿易成交總額33.28億元,比上屆增長10.2%;簽約項目15個,總投資56.45億元。

第五屆藥博會又實現了一次跨越,首次增設了高峰論壇版塊,使藥博會從單純的經濟貿易交流平臺,轉變為經濟交流、文化交流、學術交流的綜合性平臺,極大地提升了藥博會的辦會層次和影響力。國家衛計委、自治區的高層領導以及東盟秘書處、東盟十國、港澳臺地區衛生(傳統醫藥)部門官員,以及傳統醫藥學術團體、院校、企業正式代表260人、列席代表350人參加了本次藥博會。

……

至2017年,藥博會已連續成功舉辦了9屆,取得顯著成果,累計達成貿易合同成交額205億元,引進了一批產業項目,有效促進了中醫藥健康產業和地方經濟發展。10年來,藥博會逐步發展成長,活力不斷增強,影響與日俱增,品牌越來越響,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商務部把藥博會列為2012年、2013年度廣西唯一的全國引導支持展會,2018年,藥博會被評為“改革開放40年,中國優秀特色展會”,玉林市也因此被評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節慶城市、中國優秀會展城市。

南方藥都譜寫輝煌新篇章

在2014年舉辦的第六屆藥博會上,中國中藥協會向玉林市授予“中國南方藥都”稱號,自此,玉林市藉助藥博會的一次次拼搏奮發,終於成為實至名歸的中國南方藥都。藥博會也已成為促進國內外中醫藥健康產業合作發展、深化玉林改革開放、推動玉林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平臺和重要載體,推動著玉林不斷崛起。

10年來,玉林中醫藥民族醫藥和健康產業快速發展,初步形成了涵蓋藥材種植、飲片加工、中成藥製造、藥材貿易、醫療、科研和文化傳播等較為完整的中醫藥民族醫藥和健康產業體系。中國(玉林)中醫藥博覽會成為中國—東盟自貿區具有廣泛影響力的藥材藥品貿易會和文化交流促進會。

2018年,玉林市貫徹落實全區工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實施機械製造、大健康、新材料、服裝皮革四大千億產業集群培育行動。其中,以南方食品、旺旺食品、玉林製藥為龍頭,以各縣(市、區)現有農產品深加工產業園、玉林中醫藥健康產業園為集聚區,以打造品牌為著力點,以延鏈為抓手,推動健康食品產業鏈向高附加值精深加工延伸,培育千億健康食品產業集群。

康臣藥業、康美藥業、和黃製藥、大參林藥業、柳州醫藥、寶瑞坦醫藥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相繼落戶玉林中醫藥健康產業園。園區正致力於通過5至10年的建設,逐步形成立足國內、輻射東盟的國際化健康產業新城,力爭在2020年總產值突破500億元。

目前,總投資15億元的中國—東盟康美中藥材電子交易所項目已簽約落地。該項目將中醫藥與“互聯網+”相結合,致力將康美玉林中藥材(香料)交易中心建設成中國與東盟之間最大的中藥材、香料集散地和交易中心,促進玉林中醫藥產業再一次轉型升級。

回顧往昔,作為歷屆藥博會的親歷者,龐健感慨萬分,他說:“十年來,我們從一個排名比較靠後的中藥材市場到現在已經是全國第三大中藥材專業市場,從300戶藥商到3000戶藥商,從10億規模做到100億規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從大的歷史尺度來說,十年只是彈指一揮間,但憑藉藥博會的廣闊平臺,玉林人抓住了稍縱即逝的歷史機遇,實現了從蹣跚學步到一馬當先的跨越變革。十年樹木,而今大木成林,十年盛會,未來無限精彩。站在藥博會誕生十年後的今天,我們展望下一個十年、二十年……必將是中國南方藥都又一段精彩的傳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