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1 一家硅谷學校的創新教育理念

一提到硅谷,人們就會想到硅谷的創新精神。在硅谷,不僅各大科技公司踐行著創新理念,教育創新同樣在這裡發生。在硅谷一所叫做Bullis Charter School(BCS)的創新學校,錄取率低至1:1200,谷歌創始人拉里·佩奇的孩子也在這裡上學。這所學校不硬性教授應試知識,但學生成績卻常常排列加州前三。BCS的校長威尼·赫西(Wanny Hersey)在接受公眾號“外灘教育”的採訪時,分享了BCS的教育理念。BCS最著名的是它的個性化教育。由於BCS是公立學校,絕大多數的孩子來自周邊社區,並且是通過抽籤的方式入學的,所以他們的學習能力和水平非常多樣。威尼介紹,BCS的老師會和學生一起為他們量身制定個性化的目標。這些目標不僅是學術上的,還包括社會情感技能方面的目標,比如情感目標、行為目標等。威尼舉例說,假如老師覺得有個學生在數學上需要更多的幫助,然後和家長溝通之後,發現這個學生在家總做不好數學作業,但是在學校總體表現不錯。這時候,老師要做的就是設定目標,這個目標可能是“確保學生在家完成數學家庭作業,而不是在家做不好作業”。也許這個孩子做不好作業只是想出去玩,而不是因為討厭數學;或者是因為性格原因,在學校不懂的問題可以問,在家遇到難題就放棄了。總之,為了達到目標,這些都要弄清楚。接著,老師、家長、學生會有不同的分工,家長要做的也許是給孩子提供一個安靜學習的地方;老師要做的是給孩子的作業不要太難,要讓孩子在回家之前儘可能地把問題解決;學生要保證學習數學時集中注意力。“所以這個目標不僅是學生的,也是教師的、家長的共同目標。學生會覺得每個人都在幫助自己實現目標。”威尼說,因為設定了目標,學生會更有動力。他們不再那麼害怕失敗,而是從失敗中學習,並對自己關心的事情進行評估和反思。更重要的是,通過實現目標的過程,學生還會學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除了個性化學習,成長型思維也是BCS的教育理念。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最早提出了成長型思維,有這種思維的人在遇到問題時,會欣然接受,也更願意面對挑戰和挫折。而為每個孩子設置不同的目標,也是BCS實踐成長型思維的手段之一。因為如果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目標,某個孩子就不會覺得另一個數學學得好的孩子比他聰明,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優點是什麼。可能有的人數學學得好,但有的人畫畫很不錯,BCS的老師會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需要克服困難努力才能達到的目標。


一家硅谷學校的創新教育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